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承乾是李世民的嫡子,,为何最后没能继位?

李承乾是李世民的嫡子,,为何最后没能继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818 更新时间:2023/12/27 9:49:09

纵观唐朝的整个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话题,那就是皇位的继承打破了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首先就是李世民这个人,在唐朝的开国之中,李世民的功劳是不容置疑的,也正是由于李世民的这些功劳,使得他对皇位产生了想法。

加上太子李建成李渊等人刻意的打压,最终李世民选择了谋反,这里说谋反可能不太好听,我们换一种说法,那就是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成功后当上了太子,过了几个月,李世民当上了皇帝,之后便立下了自己的太子李承乾

李承乾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所生,按照嫡长子的制度来说,李承乾既是嫡子,又是长子,所以太子的位子非他莫属。从李承乾的名字中我们也能够发现一点,承乾,继承乾坤的意思,据说这还是李渊亲自以承乾殿为他命名的。

李承乾还不会跑的时候,就被李渊封为了恒山王,可见李渊对于自己这位孙子的喜爱,后来李世民成为皇帝,李承乾成为太子,这一下身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李承乾也开始更加的受人关注。

不过根据历史记载,李承乾一只脚有毛病,所以他的性格也有点孤僻,对于此,李世民并没有怎么放在心上,只是继续关心爱护着他。

由于李承乾是太子,李世民一心想把他培养成唐朝的继承人,所以在教育这种问题上也是下了很大的一番功夫。其实在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就让著名的十八学士教导李承乾,等到李世民成为皇帝,身为唐朝的主宰后,更是请了很多的名师大儒来教导李承乾,其中就有孔颖达和陆德明两位著名的大儒。

李世民相信,李承乾接受着良师的教导,将来一定能够有所成就,并且有能力继承唐朝的皇位。不过李世民在让人教导李承乾的时候,忽略了李承乾的个人感受,主要是那些老师们实在太严厉了,只要李承乾犯一点小错,就会换来严重的责骂,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李承乾,叛逆之心越来越重。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承乾的年龄也越来越大,而李渊也在逐渐的走向衰老。在李渊去世之后,按照规定,李世民是要守孝的,而这时候李承乾有了一项重大的使命,那就是监国。在李承乾监国的这段时间,他把每一件事情都处理的很好,李世民回来后对此非常的满意,所以后来李世民只要不在长安城,就让李承乾负责监国。

对于李世民的这种做法,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让李承乾提前熟悉熟悉工作。不过李世民却做了另外的一件错事,那就是偏爱魏王李泰,李泰同样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所出,并且李泰小的时候还被过继给了李玄霸,所以李世民对李泰的爱超过了对李承乾的爱。

李泰作为李承乾的亲弟弟,同样也是嫡子,加上李世民的厚爱,渐渐的李泰的心中就产生了想法,就像当年的李世民一样,李泰忽然就觉得他比李承乾更适合继承皇位,所以李泰的小动作就开始不断,首先就是结交大臣们,其次李泰对学术界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当时的他为了讨好李世民,组织人编写了一本地理书,叫做《括地志》,这本书流传至今,虽然有所残缺,可是其中所记载的资料弥足珍贵。在书成之日,李世民龙颜大悦,对李泰进行了重赏,其中金银绸缎不计其数。

对于李泰的种种做法,李承乾看在眼中,记在心中,他忽然就产生了一生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来自于李泰。李承乾就觉得李泰会像当年的李世民一样,来抢自己的位子。李世民曾经公开的表示过:李承乾虽然有点小问题,但他是唐朝的太子,未来的皇帝。

可以说,有了李世民的这句话,李承乾完全可以安安心心的当自己的太子,然后收敛自己的行为。可是李承乾自甘堕落了,他还是觉得李泰的存在对他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于是李承乾决定先下手为强,这种对亲兄弟下手的狠辣劲不次于当年的李世民,看来有其父必有其子。

李承乾原本只是想着找人暗杀了李泰,结果事情没有成功,李承乾就联合侯君集、李元昌等人谋反。他选择谋反的这条路,其实也是被逼无奈,因为暗杀李泰的计划已经失败,所以李承乾铤而走险的想走李世民的路子,把李世民逼迫退位,自己提前当上皇帝。只可惜李承乾有当年李世民的雄心,没有李世民的能力,还没有行动呢就被人给抓了。

回过头来看李承乾的一生,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剧,每天挨着老师的骂,每天看着李泰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每天都在担心太子的位子被夺去,这种环境之下,李承乾被逼疯了,以至于最后的他对李世民喊道:我之所以谋反,还不都是李泰逼的。一句话点名了他为何谋反,也把李泰拉了水。

标签: 唐朝李承乾

更多文章

  • 李承乾作为皇位的不二人选 李承乾最后为何会被贬为庶民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李承乾

    你真的了解太子李承乾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李承乾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嫡长子,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他是皇位继承人的不二人选。但是意外还是来临了,他因多种原因被废,与皇位失之交臂。下面就说说他不得宠的几个原因:摔断了腿,缺少帝王之相李承乾小时候仪表堂堂,因为出生在承乾殿,所以李世

  • 最初聪明伶俐的李承乾为何被大臣搞的精神失常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李承乾

    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嫡长子,生于承乾殿。当时李世民忙于夺权,无暇他顾,就很省事地给他起名“承乾”。李世民登基为帝后,顺理成章地立八岁的李承乾为皇太子。然而历史的发展总是出人意料。李承乾一开始表现得聪明伶俐,处事非常得体,颇得太宗的赏识。然而年岁稍大之后,就表现出严重的青春期叛逆倾向,行事十分荒唐怪

  • 雇凶刺杀老师和弟弟,李承乾还干过哪些坏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承乾,唐朝

    说到李承乾,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唐太宗是名垂千古的伟大皇帝,他的接班人唐高宗也算得上文治武功显赫,可以说唐高宗得到了唐太宗的真传。不过唐高宗一个儿子厉害,不代表唐太宗在教育儿子方面成功。唐太宗的长子叫李承乾,是结发妻子长孙皇后所生,但这个既是嫡子又

  •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太子爷李承乾,为何要起兵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承乾,唐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承乾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李承乾,是李世明亲自册封的太子。李世明对李承乾可以说是百般宠爱。可就是这样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位置稳得不能再稳的太子爷,最终还是走向了谋反之路,导致自己被废。那么,在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呢。母亲去世李承乾这个人,他的所作

  • 贵为太子的李承乾为什么要逼宫?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承乾,唐朝

    李承乾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李承乾谋反是唐太宗教育皇子重大失败的体现,当然不止唐太宗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赵武灵王、秦始皇、汉武帝、隋文帝、康熙帝等这样英明神武的君主在选择皇储时依然会十分头痛。康熙处理的还算不错,九子夺嫡的情况下尚未发生流血政变,而且也选了一位比

  • 李承乾母亲是长孙皇后又是嫡长子 李承乾选择逼宫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承乾,李世民

    对李承乾逼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生于帝王之家,总是容易生出对权力的渴望,也常常引发皇位之争。无论是朱棣的靖难之役,还是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都是对九五至尊位置的争夺。唐朝的皇位之争尤甚,从唐太宗到唐玄宗时期,父子、母子、兄弟、兄妹争斗不断。其中最为可惜的当属

  • 李承乾腿怎么瘸的 李承乾最后是怎么走上谋反的道路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承乾,李世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太子李承乾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世民,即唐太宗,生于武功之别馆,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

  • 李承乾为什么要赐杀,李世民派去辅佐他的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玄素,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承乾为什么要赐杀李世民派去辅佐他的大臣?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唐朝贞观十四年,唐太宗李世民收到一个让他极为震惊的消息,东宫太子左庶子张玄素在夜里被人刺杀,还好张玄素命大,侥幸躲过一劫。张玄素是李世民亲自给太子李承乾安排的老师,素来勤勉。有人针

  • 唐太宗第三子吴王李恪的血统真的很高贵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恪,杨妃,唐朝

    李恪(619-公元653年)唐朝宗室,祖籍陇西狄道,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之女杨妃的儿子,排行第三。武德三年六月,封长沙郡王;八年,改封汉中郡王。贞观元年,晋封汉王。次年,改封蜀王,予益州大都督。十一年,封为吴王,安州都督。永徽元年,官拜司空,授梁州都督。二年,加授太子太师。四年,因牵扯进房遗爱谋反案

  • 李世民最喜欢的儿子李恪如何被冤死?李恪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世民,李恪,唐朝

    两个王朝的血脉带给他的不是荣耀,而是灾难。如果没有改变命运的勇气,只能被命运的巨轮碾碎。他系出名门,既是大唐的皇子,又是前朝的皇孙,他继承了两个王朝的皇族血脉,称他为天潢贵胄一点都不过分。可他的一生却颇为悲情,叫他悲剧王子你也会欣然接受,他便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一朝君王父,一朝公主母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