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殷正茂贪得世人皆知为何高拱还让他挂帅出征?

殷正茂贪得世人皆知为何高拱还让他挂帅出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07 更新时间:2023/12/31 23:08:04

明朝殷正茂,字养实,号石汀,安徽人,明朝的官员。1547年,殷正茂中进士,与居正一同登榜,被授行人。殷正茂具有突出的军事才干,征集官兵十四万人,镇压黄朝猛之乱。因为突出的功绩,殷正茂晋升为兵部右侍郎,之后又召为户部尚书。三年之后,选择归乡,很久之后,又担任了刑部尚书。1592年,殷正茂去世。

殷正茂

关于明朝殷正茂生平介绍:1547年,殷正茂中进士,后来由行人升职为兵科给事中。1567年,广西韦银豹、黄朝猛反抗朝廷,朝廷多次派人进行招降,但是韦银豹多次反降。1569年,朝廷决定围剿韦银豹等人,任殷正茂为都御史,在广西进行巡抚。殷正茂调兵十四万人,先后夺取牛河、三厄等地,韦银豹最后因为请罪而没有被追究。

1571年,高拱上台之后,古田瑶人胡作非为,任用殷正茂为提督两广军务,并且还说殷正茂虽然贪财,但是能够成事。当时正有倭寇侵扰潮州等地。殷正茂建议派兵进行分守,并将渔民迁移到云南、湖北等地,命令总兵官杀死倭寇一千多人,从而来平定倭寇之乱。

殷正茂因为功绩被升职为兵部尚书,同时担任右副都御史的职位。1575年,朝廷召殷正茂回南京,他在南京担任户部尚书的职位。一年之后,又改任为北京的户部尚书。1578年,殷正茂辞去官职回到了家乡。不久之后,他又再次担任南京的刑部尚书。

殷正茂真的很贪吗

殷正茂是明代官员,极有军事才能,他为明朝平定南方倭寇之乱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当朝的内阁首辅高拱尽管受到很多人的反对,但还是极力推荐让殷正茂作为主帅解决南方造反的事情。众多朝廷官员反对高拱的提议主要是因为殷正茂非贪财,怕军队的军饷全部被他贪污。那么,殷正茂真的很贪吗?

殷正茂

殷正茂真的很贪吗?殷正茂虽然很有军事才能,但是他的贪污行为是全国都知道的。他当官的时候偷吃农民的赋税,当武将时又偷吃军队的军饷,因此人们对他的印象非常不好,所以当高拱提议让殷正茂作为统帅平定叛军的时候,所有人都表示不同意。

但是高拱还是坚持让殷正茂当这个统帅,于是有人就站出来说想一个折中的办法,让殷正茂当统帅可以,但是要让派户部的随从去看管好军饷,但是高拱却说把这些军饷全部都殷正茂就是了。这个建议遭到了反对,高拱就说谁反对就让谁去,大臣们想到之前几拨人因为打了败仗都受到了处罚,于是都不吱声了。

在高拱的坚持下,殷正茂当上了征讨的主帅。殷正茂没有辜负高拱对他的提携,到了广西之后,没过多久就斩杀了叛军的头领,逼得叛军走投无路。殷正茂回到朝廷受到了封赏。高拱对那些不解地人说:“给他军饷可能他会贪污掉一半,但是他能平叛。如果派清廉的人去,虽然他不会贪污,但是却办不成事,可能几百万都解决不了事情。”

殷正茂高拱

殷正茂是明朝时期的官员,他为朝廷平乱倭寇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由于高拱的一句话让很多人相信他是一个贪官。尽管历史上说殷正茂是一个聪明能干的朝廷官员,但是在他头上扣上一顶贪官的帽子多少会让人对他的人品产生怀疑。那么,殷正茂真的是贪官吗,殷正茂与高拱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殷正茂

明朝时期,南方地区还是一个很荒乱的地方,起兵造反的事情时有发生。隆庆四年,韦银豹、黄朝猛等人起兵反抗朝廷,朝廷派兵前去平定,但都被叛军给打了回来。高拱是当朝首辅,他便想到让英勇无敌的殷正茂前去平定叛乱。

高拱的建议一出,便引起了众人的反对。原来,虽然说殷正茂是一个名将,但是人们对他的印象却不怎么好,认为他是一个大贪官。因为他当文官的时候偷吃人民的赋税,当武将又吃士兵的军饷。但是在高拱的坚持下,还是让殷正茂担任了主帅的职位。殷正茂也没有辜负高拱的提携,率领军队到达广西后,没过多久就把叛军给解决了。

殷正茂回到朝廷之后受到了重赏。很多人对高拱的做法很不理解,为什么要坚持要一个贪官去担任主帅呢?高拱回答说:“我拿一百万军粮给殷正茂,虽然他贪污掉了一半,但是却很快完成了任务。如果我派一个清廉但是本事却不如他的人去,虽然他不会贪污,但是事情他却办不成。这样一来,花几百万不算,之后事情更难解决。”

标签: 殷正茂

更多文章

  • 李自成兵败之后 手下两大谋士牛金星和宋献策去哪里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末,李自成

    李自成手下谋士去了那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明朝末年,闯王李自成带领着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建立大顺政权,并攻破了北京。国祚276年的大明王朝,轰然倒下。在李自成占领北京仅仅数月,满清摄政王多尔衮便联合明朝总兵吴三桂入山海关,并于山海关大战中击败

  • 李自成兵败后,他的两大谋士牛金星和宋献策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自成,明朝

    李自成兵败后,他的两大谋士牛金星和宋献策去哪里了呢?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牛金星和宋献策都是李自成所倚重的谋臣,在起义军中地位尊崇、身份显要。他们一个是李自成所封的“开国大军师”,一个则是大顺王朝的丞相。关于他们在李自成兵败后的下场,存在着许多的争议和说法,在解决

  • 牛金星受李自成重用,他为何还要背叛李自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牛金星,明朝

    可是为什么,李自成兵败后,牛金星却最先站出来,背叛了李自成呢?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农民起义多是贫苦百姓居多,但牛金星是个例外。牛金星是河南宝丰人,他出身于书香人家,从小勤学好读。到20多岁时中了秀才,32岁又中了举人。再加上他祖上有田,他又开私学授徒,因此,虽逢

  • 王承恩:陪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的明朝太监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承恩,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王承恩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李自成把北京的皇城围成了一只庞大的铁桶,眼前,大明朝廷就要咽气儿了。最可怜的是,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登上了宫殿,想跟大臣们商量商量破敌的计策;想不到,金殿之上,连一个大臣都捞不着。皇帝立刻变得相当绝望。于是,他跑到后宫里,吧全家

  • 王承恩只是个明朝太监,为什么清朝政府要将他葬入皇陵?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承恩,明朝

    对王承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古以来,皇陵里面埋葬的都是历朝皇帝和后妃,就连皇子都没资格进入皇陵,但是,在明十三陵里,却埋葬了一位太监,他的名字叫王承恩。说起明朝的太监,大家更熟悉是魏忠贤,是东厂与西厂,对于王承恩好像没什么印象,他凭什么能葬入皇陵呢?这个

  • 身份卑微的王承恩为什么能与皇帝合葬?康熙为他立碑题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承恩,明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太监王承恩的故事。每当提及太监的时候,网络上总是充斥着各种吐槽,其实这种反感情绪,都是源自于影视作品的极力渲染。没想到本来应该是值得同情的群体,此时却成为了奸臣的代名词。毕竟在古代的时候,想要成

  • 明初重臣夏原吉历经五位皇帝,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夏原吉,明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夏原吉。自古大臣有忠有奸,有贪有廉,身居高位弄权作恶,是为“权奸”;脑满肠肥居高位,是为“庸臣”;居高位而不易其本,德才兼具,威望崇高,可谓“元老重臣”,夏原吉正是一位历经五朝的“元老重臣”,他凭什么得到明初从太祖朱元璋到宣宗朱瞻基五位皇帝的信任,原因只有两

  • 被朱棣器重的夏原吉,为何因为自己劝谏导致入狱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夏原吉

    夏原吉,字维喆,明朝初期名臣,于洪武年间入仕,深得朱元璋器重。建文帝即位后,授夏原吉户部右侍郎。夏原吉为官期间清正廉明,百姓无不对他悦服。朱棣登基后,同样十分重用夏原吉,有多重用呢?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其一,“或言原吉建文时用事,不可信。帝不听,与蹇义同进尚书。”由于夏原吉曾

  • 夏原吉是谁?朱棣死前为什么叫他的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夏原吉,明朝

    在历史长河中,夏原吉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一1424年秋天,北方已颇有肃杀之气了。明成祖朱棣第五次北伐北征回师,经过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时一病不起。当时,朱棣已经64岁高龄了。半生征战,一世劳苦,让这位老人耗尽精力,油尽灯枯,步入人生的最后

  • 主张废掉朱棣的黄子澄和齐泰,最后下场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黄子澄,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建文帝成为明朝的第二任皇帝,他开始推行削藩政策。在削藩的过程中,有两个人的作用最大,他们就是建文帝的亲信齐泰、黄子澄。1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他的理由是“陷害诸王,非由天子意,乃奸臣齐泰、黄子澄所为也”。1402年,朱棣兵临南京城下,金川门缓缓打开,那么等待齐泰、黄子澄以及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