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善长到底有没有异心 朱元璋杀李善长的原因是什么

李善长到底有没有异心 朱元璋杀李善长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978 更新时间:2023/12/8 16:34:24

还不知道:李善长有没有造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明朝共276年,在这两百多年中,出现很要案、疑案,这其中又以朱元璋时期发生的大要案最为出名,这时期发生了胡惟庸蓝玉案件,有点明朝的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两件案子以牵涉人之广,疑点之多让人不得不深思这背后的事情。其中以胡惟庸案最为惨烈。明朝自朱元璋一共就出现过四位丞相而其中除徐达外,有三个人在胡案中被一锅端,他们分别是李善长、汪广洋还有胡惟庸,这你就可知此案之巨,亘古未有。而此案中李善长到底有没有异心,还是朱元璋借题发挥又成为其中一个疑点,但在李善长被杀后的一年,有一个小官给朱元璋的一本奏折中似乎有了答案。

我们先来看看事情的大概经过,关于这段明史上说,胡惟庸对皇位有了想法,以家有祥瑞为名邀请朱来家里看祥瑞,但路上碰见一个太监慌慌张张,手指着胡府的方向,于是才引起朱元璋的警觉,朱元璋登上城墙,看见胡府里尘土飞天,墙上藏有士兵,于是朱元璋就以忤逆罪把胡惟庸给杀了。但是后来有人研这件事应该是被编写了,首先怀疑就是明朝中期的王世贞,之后很多人也有过怀疑,在城墙上就能看见伏兵,这也太草率了,但是明史就是这样说的我们也就这么认为,可是整个案子并不是以胡惟庸的死而告终。

从洪武十三年一直到红洪武二十三年,胡案简直就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一再被深发掘,猛料迭出,不断有新发现。首先就是胡惟庸通倭和旧元的君臣来往,紧接着就是洪武十八年所谓的第一条毒蛇被挖了出来,就是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经查这李存义私底下与胡惟庸是亲家,他的儿子李佑娶了胡女为妻。因为李善长的关系而且这个李存义也没有参与其中,朱元璋竟然没有发怒,只是把李存义发配了,这种处罚貌似意味着什么。

到现在李善长依然没有破绽,然后明史记载就在洪武23年的时候,也就是李存义已经在崇明流放的五年后,七十七岁的李善长求朱元璋,赦免因胡案受牵连的丁斌等人。丁斌据记载是李的亲戚,曾经为胡惟庸效力,牵扯上胡惟庸朱元璋肯定就火了,于是审讯这个人,结果又挖出了惊天的大隐情,丁斌交代李存义参与过胡惟庸的反朱活动,于是李存义终于有了可用之地,经审讯供词中牵扯到了李善长,说李存义曾经数次劝过李善长加入他们,李善长坚决不同意,但是李善长颇为心动。这下李善长没得跑了全家七十多口人全被处死,同时又有九位侯爵被称为共谋,至此延续了十年的胡惟庸案终于画上句号。这位被他的主公曾经称为明代萧何的李善长,终于在七十七岁没几天活头的情况下,意欲辅佐胡惟庸而被杀掉。

但是李被杀的第二年,一个品级地下的官员王国用上书朱元璋提出了质疑,大概意思是:李善长很早就跟着你取天下,活着肯定封公,死了也得封王,他儿子还是驸马,已经是人臣之极了,如果说他有想当皇帝的念头,这事情就是另当别论了,但他的罪名是意欲辅佐胡惟庸这就有点荒谬了。李善长已经是他人生的顶峰,他辅佐胡惟庸一定能比现在还好吗。这条推理十分有力,李善长他没有犯罪动机,怎么会有犯罪行为。这道奏折上去后结果极为蹊跷,朱元璋不回答但也不加罪与王国用。也许是默认。

但我们回顾胡惟庸案这十年,这里充满了偶然性和人为布置的痕迹,几乎每一次的转折都是从一些细小的事情,然后被逐渐放大。首先胡惟庸反了开始就是疑点重重,给胡惟庸罪证的就是朱元璋从城墙看见胡家里有伏兵,但这明显不可能啊,伏兵躲在屋里是不是更安全,而真正的罪证出现是在胡惟庸处死后五年,他通倭通旧元。而李善长辅佐胡惟庸就如王国用说的,他没有动机啊。但是有意思的是胡惟庸在洪武十二年被发现有反意到处死只用了一天,紧接着朱元璋就把宰相之位罢了,洪武十八年胡惟庸通倭然后有人告发李存义与胡存在亲家关系,但朱元璋没有杀他只是流放,洪武二十三年又是李存义被告发了参与胡案当中,然后引出李善长,所以从顺序看,李善长被杀应该是朱元璋利用了胡案,正好剪除李善长的势力。正所谓风起于青蘋之末,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由头生拉硬拽直到弄到李善长才算罢休。

其实王国用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你要说李善长想皇帝还是有可能的,说他辅佐胡惟庸太牵强,即便成功他顶多还是现在的位置。所以李善长没有异心,他只是朱元璋利用胡案需要除去的一人罢了。

标签: 李善长朱元璋

更多文章

  • 明朝建立时朱元璋给了李善长最高的待遇,为什么后来越来越讨厌他?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李善长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元璋为何越来越讨厌李善长?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善长是跟朱元璋早早就一起闹革命的安徽同乡,其虽没有什么武功上的建树,但作为幕后英雄,他帮朱元璋把团队管理的非常有竞争力,因此无论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大明开国初期,李善长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都是非比一般的,朱元璋不仅把他

  • 李善长真是为人怎么样?他是怎么触怒朱元璋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善长,明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李善长,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要说朱元璋从打天下到治天下,谁是第一功臣。我想大家肯定会说刘伯温、常遇春、徐达、汤bai和等。其中有个人,在战功方面都没有什么建树,也不是什么神机妙算的人,那个人就是李善长。要说李善长在朱元璋心目中占据什么位置,看看他

  • 李善长放权种田又年事已高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善长,朱元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善长和朱元璋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朱元璋作为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围绕他发生的事情自然引人注目,史书上关于他的事迹也是着笔良多。李善长作为国家功臣,放权种田,最终却被朱元璋满门抄斩。原因不仅仅是我们所认为的——朱元璋生性多疑。另一原因,也是李善长自

  • 李善长回家耕田种地,最后为何还是被斩首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善长,明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善长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明太祖朱元璋年间各色血雨腥风的大案里,大明开国“左相国”李善长的被杀,可以说桩让当时多少人想不到的事儿。要知道,这位大明开国的“萧何”,朱元璋时打天下年间功劳苦劳一堆的“大管家”,明朝六部官制礼仪制度的制定

  • 郑芝龙是谁?曾经的海上英雄,海上长城的守护者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郑芝龙,明朝

    对郑芝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1661年,也就是清顺治18年10月,顺治皇帝将明朝降臣南安侯郑芝龙押赴燕京柴市斩首,并夷灭郑氏一族。这场灭门惨祸一时间震惊朝野。据史料称,清朝廷处死郑芝龙,和其子郑成功对抗清廷有直接关系。曾经的海上英雄被清廷所杀明朝后期,

  • 他是明末抗荷英雄,揭秘郑芝龙传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郑芝龙,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郑芝龙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1644年清军入关之后,明朝一度退到了长江一带,好似有几分演绎宋金故事的倾向。然而在短短十几年间,南明就土崩瓦解,基本就剩下福建的明郑一脉。但在明朝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就有一个人混得风生水起,将自己的命运跟南明紧密的联系在了一

  • 郑芝龙帮助隆武帝夺得帝位后,为什么又要背叛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郑芝龙,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郑芝龙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1645年闰六月二十五,距崇祯皇帝被李自成逼死在北京城已经过去了一年零四个月,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州举行了一场皇帝的登基大典,登基的是明朝的唐王朱聿键,史称隆武帝。此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桱的后代,关于唐王

  • 被李自成煮了吃的最肥王爷朱常洵体重有多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自成

    360斤,这是人的体重,没错。这样体重的人,在大家的身边也是不多的。历史上,有一位王爷,他360斤,堪称史上第一肥王爷。他叫朱常洵,福忠王,大家习惯称他老福王。他是明神宗第三子,因为自己的母亲郑贵妃恃宠,神宗欲立他为太子,但引起国本之争。最后受封福王,神宗给他的赏赐很多,藩洛阳,得庄田二万顷,盐引千

  • 被煮熟当下酒菜的中国皇族福王朱常洵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常洵

    红潮导语:至于那三百多斤的躯体,李自成也充分利用,“福王常洵遇害。自成兵灼王血,杂鹿醢尝之,名曰福禄酒”,剔去毛发,拔掉指甲,又杀掉几只鹿,放在一起炖了几大锅,摆酒开宴,名叫“福禄酒会”。与和平时期皇族的生育率最高相匹配,在明末战乱之中,皇族的死亡率也创了社会各阶层之最。明末起义军诛戮明皇室成员,一

  • 南明弘光帝朱由崧的下场悲惨——遭凌迟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朱由崧的下场悲惨

    1645年,宁南侯左良玉称奉太子密诏,入诛奸臣马士英以清君侧,起于武昌,进逼南京。时清军迅速南下,连续破徐州,渡淮河,兵临扬州城下。1645年四月二十五日,由于史可法毫无作为,而使得扬州轻松被八旗兵攻克,导致了扬州老百姓白白被屠戮而不是像江阴老百姓那样在阎应元的带领下抵抗而死,死得其所也有价值。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