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爽伐蜀为什么会无功而返?原因是什么

曹爽伐蜀为什么会无功而返?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414 更新时间:2024/2/14 1:53:57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曹爽

曹芳即位后,曹爽与司马懿都是辅政大臣。然而身为曹氏宗亲的曹爽先是削去司马懿的军权,后来又免去司马懿亲信蒋济原执掌禁卫大权的领军将军一职,改任命其二弟曹羲为中领军,另外安排曹训为武卫将军,统领禁军武卫营,随后更是让曹彦担任散骑常侍,从此时开始,曹爽兄弟算是完全掌握京师禁军,于是开始专政。

公元244年初,邓飏和李胜等人为了让曹爽建立军功名声,建议曹爽征伐蜀汉。曹爽采纳了这一建议,不顾司马懿的劝阻,任命夏侯玄为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州诸军事,让夏侯玄率领六、七万大军从骆谷入蜀。曹爽则从长安出发,挥师汉中,但仅仅两个月,曹爽就大败而归,魏军在这次战争中死伤惨重。要知道蜀汉后期逐渐衰颓,国力大不如前,而曹魏在北方发展稳定,实力要比蜀汉强太多。在这样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为什么曹爽出兵伐蜀会无功而返呢?

从表面上看,曹爽伐蜀无功而返,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蜀汉虽然衰颓,但内部并不紊乱。诸葛亮去世后,蜀汉内部权力交接平稳正常,在蒋琬费祎等人的治理下,蜀汉尚有抵抗外敌的能力。更何况曹军虽然挥师数万,大军压境,但当时镇守汉中的王平手中尚有三万可战之兵,加上汉中地势复杂,曹军在汉中只能大摆长蛇阵,从而失去了兵力上的优势。再加上费祎又先一步领兵据守山岭,更是让曹爽进退两难,最终在仓促退兵的情况下被蜀军追击,死伤无数。

另一方面,曹爽伐蜀并没有考虑清楚,准备周全,他这么做,不过是为了要争取一点军功,让他的名声威望更高一些罢了。要知道战争的胜利并不是随意就能获取的,要想获得最后的胜利,需要充足的准备,别的不说,粮草辎重就是必须要慎重考虑的事情。然而在曹爽伐蜀时,因为此战开展的太过仓促,使得关中及羌、氐的物资和粮草运输,竟不能应付行军所需,令当地和军队都缺乏物资和粮食,可见曹爽伐蜀的准备是何等的儿戏。

看起来,是因为蜀汉尚有反抗之力,而且曹爽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因此才导致了战事的失败。实际上,曹爽之所以会无功而返,原因就只有一点,那就是人才竞争的失败。要知道当初曹操在群雄并起,战事纷乱的北方逐渐崛起,接连击败了多位诸侯,最终雄踞北方,与曹操本身的才智、能力有着极大的关系。而跟随曹操征战四方的八虎骑,也就是曹操部下的八位宗亲中的名将也是各自不凡。如曹仁最擅长据守,素有天人之称;夏侯渊虎步关右,在关中连败马超韩遂,可见曹氏集团能够在乱世之中崛起并非偶然。

不仅是曹操的宗亲,曹操的儿子们更是才情出众,如曹丕的隐忍能力能让司马懿都畏惧,曹植的文学成就更胜曹操。如果曹氏一族就此发展,天下还有谁是曹魏的对手?但让人遗憾的是,从曹叡这一代开始,曹氏集团就有些人才不济,最终在曹叡托孤时,就只选出了曹爽作为曹氏宗亲的辅政大臣,而曹氏的人才竞争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衰败下来,因此身无大才的曹爽无法伐蜀成功,更因为曹氏人才的凋零导致司马氏一跃取代了曹氏,成为了三国时期最大的赢家。

笔者认为,因为曹氏集团的日渐腐败,这才导致了曹爽最终的失败。而司马集团中能人辈出,又被众人认可,这才使得司马集团脱颖而出,最终取代了曹氏,更成为了天下的共主,说到底,司马集团能够胜出就是因为他们在人才竞争中取得了胜利。

标签: 曹爽三国

更多文章

  • 曹爽大权在握,为什么还会被翻盘?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爽,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爽大权在握,为什么还会被翻盘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成功发动政变之前,估计没有人会看好司马懿能够取胜,事实也是这样的,虽然他与曹爽都是作为辅政的人来掌权,可是由于司马懿他的岁数摆在那,而且他这个人非常让曹爽忌惮,因此他就想办法把司马懿的权力都给剥夺了。后来

  • 桓范:曹爽手下著名谋士,因骂了一个人被诛灭三族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桓范,三国,曹魏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桓范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正月初六日,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扫魏明帝高平陵,大将军曹爽兄弟均跟从而去。司马懿乘机发动政变,上奏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并率兵屯司马门,控制京城,史称高平陵之变。而这样的危机时刻却有一位大臣疾驰出城向曹爽告

  • 司马懿诛灭了曹爽的三族,夏侯家干嘛去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懿,三国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司马懿。通过这一行动,司马懿真正的架空了曹魏政权,真正的掌权人变成了司马一族。但是,当时手掌兵权的夏侯一家为什么不派人去阻止司马懿呢?他们毕竟是效忠于曹魏的,唇亡齿寒,当曹魏政权遭受灭顶的灾祸,他们一族也会受到波连。司马懿为了夺权,诛杀了曹爽,为啥夏侯家族不

  • 曹爽有虎符为什么还不敢讨伐司马懿?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爽,三国

    对高平陵之变, 虎符在手的曹爽为什么不敢讨伐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爽与司马懿同为托孤大臣,可是曹爽却剥夺了司马懿的兵权,架空司马懿。司马懿通过诈病,让曹爽放松了警惕。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坟,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桓范带着兵符

  • 司马懿能篡位成功,与曹爽兄弟被废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曹爽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魏国皇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司马懿乘机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当时,司马师为中护军,率兵屯司马门,控制都城洛阳。作为执掌曹魏大权多年的重臣,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中完成了对曹爽的致命一击。在曹爽放弃抵抗之后,司马懿违背诺

  • 曹爽靠什么能压制司马懿十年之久?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爽,三国

    说到曹爽,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熟悉三国的朋友都知道,司马懿夺取曹魏政权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高平陵政变。在公元249年的一天,大将军曹爽陪同小皇帝曹芳去高平陵祭祖,司马懿乘机发动了政变,控制了首都洛阳,又逼曹爽交出了兵权,最后控制了曹魏朝廷。曹爽真的是个无能之辈吗?我们可以先分析一下曹爽集团和司马懿集团各自

  • 曹爽为什么选择相信司马懿?曹爽到底是怎么想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爽,司马懿

    高平陵之变,是曹魏政权走向末路的标志性事件,司马家正式掌控大权,曹家的天下实际上已经改名换姓了。而在这场事变当中,曹爽的表现也实在是让人感叹,当时的情况,只要曹爽不答应司马懿,谁胜谁负犹未可知,然而曹爽就相信了司马懿说的不杀降,乖乖的听话,结果还是死在了司马家的刀下。那为什么曹爽还是选择相信司马懿?

  • 曹爽把司马家的很多人赶出京城,为何司马懿还能政变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曹爽

    正始年间,曹爽把持魏国军政大权,而司马懿诈病在家闭门谢客,当时的魏帝曹芳尚且年幼,尤其在曹真死后,魏国大小事务都由曹爽一人决断,行天子令,好是威风,并且对非曹氏一族打压甚重,就连司马一族也未能幸免,偌大的河内司马氏,只剩下了司马懿这样一个名义上的太傅,而其余人不是被贬官就是被赶出京城,顾而人心惶惶,

  • 曹爽如果听取了桓范的建议的话 他能不能反杀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爽,桓范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爽和桓范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众所周知,司马一族之所以能取代曹魏的统治地位,一场政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场政变便是“高平陵之变”。在这场政变中,司马懿不仅清除了以曹爽为首的曹氏宗族在朝中的势力,而且还将很多心腹、亲信提拔到了重要岗位。正是他的这一番操

  • 曹魏著名文学家桓范,为何宁可选择曹爽也不投靠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桓范,三国,曹魏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桓范的故事。桓范在三国群英聚会的局面下,其实是个不起眼的人物。诸葛亮、司马懿、曹操这些人要比他闪亮得多,不过桓范的子孙后代中,有一票非常著名的人物。桓范是谯郡龙亢桓氏第六世中的一个人物,也是士族大家。虽然族谱散落,但是根据田余庆老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