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和李广齐名的程不识 为什么说“不败将军”的称号确实是实至名归

和李广齐名的程不识 为什么说“不败将军”的称号确实是实至名归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514 更新时间:2024/1/16 15:18:57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将星闪耀的朝代。卫青霍去病舅甥俩的赫赫武功,如同永不熄灭的两簇光焰,永远闪亮在华夏民族的史册上,在之后两千多年的时光长河里,始终为人们所传颂、敬仰。

同时代的李广,虽然终生未获封侯,但“飞将军”的名望却丝毫不逊色于前两位,而和李广齐名的,还有一位被时人称作“不败将军”的大将,名叫程不识

对程不识来说,这个“不败将军”的称号也确实是实至名归。因为在他镇守边疆的漫长岁月里,由于治军严格,所以虽遭匈奴多次进犯,他的军队竟从没有让骄横的匈奴人占到过半点便宜。

他和李广一样,都是边疆守将,干的活当然也是差不多的。李广是右北平太守,在河北那儿,他呢,是山西太守。两人都是操守廉洁的国家干吏,但是论起带兵风格,却是迥然相反。

李广向来崇尚宽松有恩的将兵氛围,而程不识呢,最看重条令如山的严明军纪。所以这俩人带的兵,就像是汉军里的两道风景一样,各具魅力,各有千秋。

实际上,李广的宽松模式是更受士兵欢迎的。对此,程不识有自己的看法:“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

在他看来,李广的军队虽然人情味儿更浓,亲和力超强,但是比较松散,一旦遭遇强敌的突袭,后果不堪设想。而自己帐下的将士虽然被严格的军纪束缚,没那么松快,但面临危险时,却总能很迅速地全军凝聚成一体,牢不可破。

事实也的确是这样,程不识靠稳重的性格、严谨的将帅作风治出来的军队,形成了一种教科书般层级分明的指挥体系。

无论是出战迎敌还是回营扎寨,从来都是协同一致,加上他的军队常态性地保持着人不卸甲、马不卸鞍的习惯,且全军上下,无论晨昏,一直都是高度戒备的状态,所以再凶悍的匈奴骑兵队伍来进攻,也冲不破他的军阵。

在汉初长期饱受匈奴之苦的年月里,只要是他守卫的地方,无一不是固若金汤,做为老将,他将兵打仗的风格还对汉朝的治军模式产生过相当久远的影响。

后来他做了长安的长乐宫卫尉,成了禁卫军统领,依然保持着往日的将兵风格,深受皇帝信赖。

程不识一辈子唯一的遗憾就是以守将为主业,没有打过轰轰烈烈的辉煌远征性战役,因此,虽然拥有“不败将军”的美称,但惋惜亦如李广,终生未能获封侯爵,最终淹没于史册了。

标签: 卫青霍去病李广.汉武帝

更多文章

  • 世人只知李广却不知程不识 与李广齐名的“不败将军”程不识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朝,李广,程不识

    程不识是汉武帝时的大将,别称“不败将军”。担任山西太守,长乐卫尉。与李广齐名。其主要成就为镇守边疆,抗击匈奴,治军有方,军纪严明,生平未尝败绩。史籍记载原文: 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

  • 李广和程不识:在卫青霍去病以前的军界双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广,程不识,汉初

    李广和程不识都是汉武帝时的大将,但两个人治军的风格迥异。在这里举他们两个人做例子,是想谈一谈领导的方式与风格对事业的影响。李广是有名的飞将军;程不识,可能除了专门研究秦汉史的人之外,很少有人听说过他。其实在汉朝前期,特别是汉武帝时代,两个人是齐名的。他们一个是现在河北省的太守,一个是今天山西省北部的

  • 诸葛亮的先祖诸葛丰是怎样的人?他为何被贬为庶民?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丰,西汉

    诸葛丰,字少季,琅琊诸县人,西汉官员,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先祖。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光之所以评价诸葛丰“前誉而后悔”,是因为诸葛丰先是称赞周堪张猛,后来又贬低弹劾周堪和张猛,前后言行不一,汉元帝认为诸葛丰是为了上位,沽名钓誉图个虚名才弹

  • 诸葛丰:西汉时期官员,自幼聪慧,性情刚正不阿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丰,西汉

    诸葛丰,字少季,琅琊诸县人,西汉官员,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先祖。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诸葛丰自幼聪慧,读经阅史,曾为御史大夫贡禹属官,后荐举为文学侍御史。汉元帝时,曾授其为司隶校尉,继而长为光禄大夫。他性情刚正不阿,对贪官污吏、专事阿谀奉

  • 诸葛丰:诸葛亮的先祖,因弹劾权臣被皇帝贬为庶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丰,西汉

    诸葛丰,字少季,琅琊诸县(山东诸城)人,西汉官员,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先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丰自幼聪慧,读经阅史,曾为御史大夫贡禹属官,后荐举为文学侍御史。汉元帝时,曾授其为司隶校尉,继而长为光禄大夫。他性情刚正不阿,对贪官污吏、专事阿谀奉

  • “前誉而后毁”,诸葛丰为什么被汉元帝贬为庶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丰,西汉

    诸葛丰,字少季,西汉官员,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先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提起诸葛丰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提起诸葛亮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诸葛丰就是诸葛亮的先祖,在西汉元帝刘奭时曾担任过司隶校尉,授光禄大夫。诸葛丰年少时便聪慧好学,素有贤名。经过多年的精

  • 西汉时期官员诸葛丰简介:对专事阿谀奉承之小人恨之入骨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丰,西汉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也有认为汉始于公元前206年一说),史书又称为“前汉”“先汉”,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丰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丰,字少季,琅琊诸县(山东诸城)人,西汉官员,三国时

  • 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 杨震墓建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震

    杨震暮夜却金东汉的大臣杨震作风廉洁,从不为自己私欲谋利益,贪污受贿这种下等官员才做的事情,杨震以他们为耻。在他担任荆州刺史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更加说明了杨震为官清廉的好品质。当时他发现手下王密非常有才华,可以用才高八斗来形容,就向朝廷推荐这个人,一听是大清官杨震推荐的,朝廷让他当县令。杨震前往

  • 为官清廉的大臣杨震 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杨震,杨震暮夜却金

    杨震暮夜却金东汉的大臣杨震作风廉洁,从不为自己私欲谋利益,贪污受贿这种下等官员才做的事情,杨震以他们为耻。在他担任荆州刺史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更加说明了杨震为官清廉的好品质 。当时他发现手下王密非常有才华,可以用才高八斗来形容,就向朝廷推荐这个人,一听是大清官杨震推荐的,朝廷让他当县令。杨震前

  • 名臣杨震清白家风代代传:“四知却金”成千古佳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名臣,杨震,汉代,

    东汉时的涿郡,治所在今涿州市。史书记载,杨震任涿郡太守时,“性公廉、不受私谒”,即严守公正清廉的官风,从不接受私人的礼物。其子孙也深受影响,清白家风代代流传。事实上,杨震的这种作风是一贯的。早在任荆州刺史时,就为朝廷荐举了很多人才,但绝不收取他们的谢礼。后来杨震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过昌邑县,为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