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是怎么回事?刘邦为何会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是怎么回事?刘邦为何会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722 更新时间:2023/12/24 3:20:52

董仲舒为什么用“天人感应”来戒惧皇帝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在我国,大一统思想由来已久。其起源于夏商周三代之由氏族血缘关系凝聚而成的朝世系。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再次进入分裂动乱时期。但这个时期也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时代,各家、各派、各人从不同角度阐述对国家“大一统”的认识。

自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大一统王朝——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并奠定了中国本土疆域,以及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秦朝灭亡后,刘邦取得天下,使中国再次进入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一统时代——汉朝。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武帝让各地推荐贤良之士,董仲舒被地方推举参加策问。汉武帝连续对董仲舒进行了三次策问,基本内容是天人关系问题,所以称为“天人三策”。

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欣赏和采纳。自此,儒学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影响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

特别是董仲舒“天人感应”论,是站在社会、政治角度来讲的。在此论中他把《春秋》中所记载的自然现象,都用来对应解释社会政治衰败的症结所在。他认为,人君为政应“法天”“行德政”、“为政而宜于民”;否则,“天”就会降下种种“灾异”以“谴告”人君。如果这时人君仍不知悔改,“天”就会使人君失去天下

董仲舒为什么要采用“天人感应”的形式来戒惧皇帝呢?

西汉时期天命论在人们思想中的影响极深。董仲舒便顺势而为以“天”来限制皇帝个人无所限量的私欲、至高无上的权力。并举例说秦始皇就是因为权力不受制约而使成立不久的大一统国家迅速灭亡的。毫无疑问,这样深刻的理论和活生生的事例,对皇帝是有极大的约束力的。这样看来,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无疑限制了皇帝的私欲和权力,为整个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当时意义和历史意义无疑是深远的。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大刀阔斧地施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将儒学作为正统思想,从而使儒家思想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得以广泛传播,使汉代思想界树起了儒学的权威,产生了中国特有的经学以及经学传统。而且汉代还设立五经博士,以明经取士。可以说这是两千多年前汉代文化自信和董仲舒文化自觉的充分体现。

对策成功后,董仲舒先后做过江都、胶西两国的相,辅佐骄横的诸侯王。但作为一代大儒,董仲舒始终怀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站在大一统的立场来对待人和事,始终在自觉地维护着国家的团结和统一。他多次上疏直言规谏,制定教令颁行国中,因而他所在的江都、胶西两个诸侯国均治理得很好。

标签: 董仲舒刘邦西汉

更多文章

  • 汉武帝为何要听董仲舒主张的“独尊儒术”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汉朝,董仲舒

    在我国,大一统思想由来已久。其起源于夏商周三代之由氏族血缘关系凝聚而成的王朝世系。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再次进入分裂动乱时期。但这个时期也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时代,各家、各派、各人从不同角度阐述对国家“大一统”的认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自前230年至前221年

  • 汉武帝丞相公孙弘整人术 坑死主父偃 逼走董仲舒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公孙弘,主父偃,董仲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自汉武帝刘彻独具慧眼,听取董仲舒等人的意见,推行“更化”政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生的遭遇宛然新旧两重天,“换了人间”,其身价地位就像当今股票市场的“牛气”似的,一个劲的往上猛蹿。网络配图其中最最具有说服力的例子,莫过于齐地菑川人公孙弘在“耳顺”(六十岁

  •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董仲舒天人感应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董仲舒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一位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他也是一位有唯心主义倾向的哲学大师和经学家。他所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的思想不仅有利于当时统治者的统治需要和社会稳定,也对之后近千年的封建王朝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但是我们很多人只看到了他学识渊博的一面,而不知道他背后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和艰辛。

  • 汉代思想家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董仲舒

    汉代思想家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介绍在中国古代近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曾经出现了许多闪烁着耀眼光芒的学者和思想家,他们依据当时社会和时代的变化及变迁,提出了许多适应当时社会需要和发展的思想主张,这些主张不仅有利于巩固统治者的地位,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西汉时期,就有这样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就是

  • 董仲舒为何会想用神秘主义来制约皇帝的​皇权​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朝,汉武帝,董仲舒

    所谓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从董仲舒开始的,可是董仲舒在思想史上一般被称作新儒家。新儒家和传统儒家的主要区别就是要和秦制兼容,不能反对秦制。但是也不能说,董仲舒就完全放弃了儒家的这些东西,他实际上也还是想对皇权有所制约的。那“革命”不能讲了,怎么办呢?董仲舒就想了一招,就是大量引进所谓的“谶纬之学

  •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董仲舒,新儒学,汉朝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思想核心董仲舒思想的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认为天是最高主宰,皇帝代表天的意君临天下,受命于天而进行统治,天和人息息相关,皇帝要依照天意办事。天人关系说先秦时就有之,但董仲舒杂揉诸家,加以发展,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和对自然现象的比附来详尽论证,将这个学说发展成为天人感应学说

  • 董仲舒不受汉武帝重用真相:大而无当光说不练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朝,汉武帝,董仲舒

    自孔子提出“学而优则仕”以来,作官就成了读书人的一种信念、一种归宿,很多知识分子通过各种渠道入朝理政,参与政权建设。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凭借知识优势,不断获取权力,晋升职务,有的甚至爬到了最高位。另有一些人却相反,虽然有抱负,有思想,也能勤奋工作,但始终得不到重用,有时甚至还会受到伤害。这样的例子很多

  • 历史疑云: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武帝,董仲舒,独尊儒术,

    西汉初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政策的核心是罢黜诸子百家,只允许通晓儒家学说的人做官,以此来统一思想,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这一政策指导下,汉朝在太学设立五经取士,用儒家经典来教育贵族子弟。选拔官吏,也以儒家学说为标准,从此,儒家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唯一的统治思想,成

  • 刘彻是汉景帝刘启的十儿子 刘嫖为什么认为他能够当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刘彻

    还不了解:汉朝刘彻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彻不是长子,也不是嫡子,为何刘嫖认为能够让他当太子?刘彻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他的母亲王娡很受宠,窦太后也喜欢她。可是,她毕竟不是皇后,所以刘彻也并非嫡子。虽然刘启也很喜欢刘彻,而且在立长子刘荣为太子的同时,也

  • 馆陶公主刘嫖是如何扶持刘彻上位的?她是何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馆陶公主刘嫖,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馆陶公主刘嫖是如何扶持刘彻上位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馆陶公主刘嫖,对于这个名字大家或许有些陌生,但这位公主的所作所为,即使放到历史上所有公主当中,也绝对算得上名列前茅。她不仅与王娡联手,将汉武帝刘彻扶上了皇帝宝座,而且在其皇位差点不保时,出手帮其稳住皇位。虽说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