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析传承诸葛亮衣钵的姜维北伐为何失败

解析传承诸葛亮衣钵的姜维北伐为何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001 更新时间:2024/2/13 3:33:29

姜维简介

姜维,生于公元202年,卒于公元264年,享年62岁。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少时和母亲同住,父亲姜冏战死之后,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后期为蜀国名将,官拜大将军,在蜀国位高权重。

姜维剧照

姜维本是魏国将领,但是在诸葛亮北伐时期,姜维在诸葛亮的离间计之中,被魏国怀疑有异心,不得已的情况下投靠了蜀国。他深受诸葛亮的重用,传承了诸葛亮的衣钵,在诸葛亮死后,姜维开始崭露头角。后期,随被费袆等人猜忌,兵权有所削弱,但是在费袆死后,姜维可谓是独揽军事大权。

诸葛亮死后,姜维依旧率领蜀国军队北伐曹魏,大胜两次,小胜四次,更有其余小败几次,不过总体上来说算是胜多负少。不过蜀国朝中有人反对姜维的北伐,毕竟蜀国在诸葛亮死后,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战争消耗国力,蜀国只会越发的虚弱。

之后,姜维被偷袭之后,大势已去,刘禅举国投降。姜维却不甘心,他假意投降魏国将领钟会,希望可以策反钟会,以钟会反叛魏国来赢得蜀国的生机。但是钟会反叛失败,被部下所杀,而姜维在一边看到大势已去,提剑自刎。

姜维有勇有谋,可是蜀国当时已经国力衰弱,一时的假意投降并不能改变什么,魏国兵强马壮,蜀国就算能阻挡一阵,但也只是强弩之末,最终的结局已经不会变了,所以姜维才知道钟会反叛失败,蜀国再没有机会了。

姜维北伐

姜维北伐,是在公元238年,前后共进行了11次北伐,蜀国的国力消耗过度,之后无法只能举国投降。姜维北伐其实是延续的诸葛亮的战略。因为西川易守难攻,只需要好好防守,便能消耗魏国的兵力。当时诸葛亮认为可以以攻代守,积极北伐,可以保卫成都的安全。但是公元234年,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病故于五丈原。

姜维一二次北伐示意图

蜀军秘不发丧,整军后退,司马懿追击,不料姜维依旧击鼓作出反击的样子,司马懿以为中计,不敢靠近,使得蜀军顺利的撤退,发丧之后,司马懿知道被骗,后悔不已。

诸葛亮死后,刘禅任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公元238年,姜维进行第一次北伐,与魏军在南安相持不下。公元244年,姜维进行第二次北伐,曹爽大败。到第四次北伐的时候,蜀中已经没有大将了,姜维与魏国将领作战,双方互有胜败。

之后,司马懿又进行了几次北伐,终于在第十一次北伐,被邓艾打败,又遭朝中人猜忌,最后只能为了避祸躲在沓中。

姜维经历了十一次北伐,具体战绩是: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算起来也算是胜多败少,消耗方面也是蜀国轻魏国重,但是魏国实力本就强劲,虽消耗大,但终归没有消耗国本,但是姜维的北伐,却掏空了蜀国的国本,所以蜀国在十一次北伐之后,很快便灭国了。

姜维怎么死的

姜维是《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的衣钵传人,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姜维的足智多谋。但姜维毕竟是武将出身,和诸葛亮的小心谨慎不同,姜维胆子颇大,用计并不考虑后果,不像诸葛亮那般机关算尽。不过最后他的死亡却也和他这个胆大脱不了关系,那么姜维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姜维剧照

姜维本来是魏国将领,不过在诸葛亮的离间计之后投靠了蜀国,在蜀国也算是颇受重用,之后对蜀国也算是忠心耿耿。前期,姜维算是战无不胜,后期因为费袆等人的不信任,兵权有所削弱,所以屡战屡败,后期费袆被刺身亡后,姜维的兵权得以返回,虽然依旧是一员猛将,三十到底大势已去。

后面他想要招降魏国的将领钟会,并撺掇钟会谋反,可钟会的部下不同意,并找机会杀死了钟会,姜维在一边看着大势已去,并且当时心疼病发作,就拔剑自刎了。

他死后遭到了魏国的剖腹,说他胆大如鸡卵,也不知道是不是印证了姜维胆大妄为的基础。只是一员大将最后却落的自刎的下场,不可谓不悲剧。只是即使他能招降钟会,最终的结果也不会有多少的改变。

届时,蜀国弱小,诸葛亮死后,军中无军师,将领更是没有多少独当一面的大将,而魏国正是强盛的时候,即使招降了钟会,也不过是一时的用处罢了。所以说姜维的死亡可谓是形势所趋,他已经被逼到穷途末路了。

姜维墓

姜维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将领,第四代执政大臣,是甘肃早期有名的历史人物。据传,姜维的故里在今甘肃甘谷县六峰乡姜家庄,那里有姜维的衣冠冢。

姜维墓

姜维本是魏国的将领,诸葛亮一手离间计使得姜维被魏国猜忌,不得已之下投靠蜀国,诸葛亮颇为重用姜维,并将姜维作为自己的衣钵传人。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就定下了以攻代守,以汉中为屏障,守卫成都的策略,只是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之后北伐的计划被搁置了几年,直到姜维独揽军事大全,于公元238年,再度进行北伐。

姜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胜多负少,但却动摇了蜀国的国本,在姜维第十一次北伐失败之后,蜀国兵败如山倒,在北伐失败的第二年就灭亡了。

姜维死在魏国将领的手里,当时他想要策反钟会,期盼用钟会的造反给蜀国带来一线的生机,但是钟会造反失败,被部下所杀,姜维也知道大势已去,只好拔剑自刎。

姜维死后被剖腹,并且不允许下葬,忠心的部下偷偷的带回了姜维的衣物,埋葬在姜维的故里。之后,姜维的尸身埋葬于四川,但是为了弘扬姜维爱国的精神,他的衣冠冢至今仍保留在姜维的故里。

姜维衣冠冢距离甘谷县城东5公里,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在1997年被甘谷县人民政府定位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到姜维的诞辰,故乡的人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

标签: 诸葛亮姜维

更多文章

  • 蜀汉权臣姜维为何继承遗志继续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姜维

    三国姜维三国时期,姜维是蜀国后期的大将,并且是军师诸葛亮的衣钵传人,可谓是有勇有谋,是蜀国的第四代政权掌控人。姜维形象姜维本是魏国人,自幼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因为其父亲是战死,所以姜维之后继任了父亲的官位,在魏国也算是比较重要的将领。诸葛亮看重了姜维的才华,当时蜀国文臣武将中后继无人,诸葛亮有心培

  • 姜维北伐兵力多少 姜维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姜维

    姜维北伐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历史事件,历史上对于姜维的这些北伐也一直是褒贬不一,推测不断,而在诸多的揣测质疑之中,姜维北伐的兵力多少就是一个非常受人关注的焦点,那么姜维北伐到底动用了多少的兵力呢?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姜维的兵力一定不多,在诸葛亮的时候,蜀国数次北伐就没有多少兵马,也就是5-10万之间,甚至有

  • 解析姜维拥兵10万 为何守不住刘备的半壁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姜维

    随着诸葛亮的去世,北伐撤兵,魏蜀两国的均衡似乎要被打破,蜀国似乎已难以匹敌魏国,事实并非如此!一、姜维好战导致蜀亡,这似乎成了史学界的公论。但此说是值得商榷[què]的,第一,姜维是否应该主动北伐?《通鉴辑[jí]览》作了很好的回答::“虽说统一之志未能实现,但先声夺人,把战火燃烧在敌国境内,这是积

  • 姜维改变蜀国稳定部署导致蜀汉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姜维

    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蜀汉政权丧失了掌舵人。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之后就直接是姜维接班,其实姜维的资历还差得远,在诸葛亮之后还有蒋琬和费祎两个重要人物。在这两个人在时期,蜀汉政权不再进行大规模的战争,转而开始了休养生息。但是费祎被刺杀之后,姜维成为了蜀汉政权的实际领导者,姜维军事能力很强,但是政治能

  • 姜维:三国中唯一一个打败赵云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姜维

    要说起三国中最厉害接近完美的武将,小编觉得只有赵云莫属了。在汗水一战中,刘备毅然对诸葛亮说:"子龙一身都是胆”,这点毫不夸张,赵云在蜀国的战绩中,丝毫不差于五虎上将,下面我们就先来说一下,赵云的主要战绩:网络配图赵云一生中,最辉煌的战绩,莫过于救阿斗,在曹军营帐中,七进七出杀出重围,把阿斗平安的交到

  • 姜维北伐时的臂膀原来是他!最后被乱军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姜维

    这个人就是蜀汉后期赫赫有名的大将张翼。张翼字伯恭。刘备领益州牧后用翼为书佐。后翼举孝廉,受职江阳长,汉水之战中,曾任赵云副将。后迁涪陵县令,升官后历职梓潼、广汉、蜀郡太守。网络配图张翼在北伐之前曾治理南中,由于他生性严峻,一板一眼,因此不得少数民族欢心,南中刘胄叛乱时,张翼虽有心严加惩罚,由于得不到

  • 揭秘三国蜀国将领姜维使用的武器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姜维

    姜维,生于公元202年,卒于公元264年,享年62岁。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少时和母亲同住,父亲姜冏战死之后,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后期为蜀国名将,官拜大将军,在蜀国位高权重。姜维本是魏国将领,但是在诸葛亮北伐时期,姜维在诸葛亮的离间计之中,被魏国怀疑有异心,不得已的情况下投靠了

  • 谁说三国后期无人:姜维不比孔明差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姜维

    关羽夜走麦城后,整个小说到了一个转折,等到诸葛亮死后,有人认为那代表”智“的消失。其实不然,三国后期有一个人不必诸葛亮差。其实在三国后期,有一些人其实也很棒。不过我只打算在吴、魏、蜀里面各挑一个人。姜维是诸葛亮死后继承了他的北伐志向,希望能兴复汉室。在诸葛亮死后,姜维并不是直接掌握蜀国的军权。蜀国一

  • 他是诸葛亮身边的优秀秘书 为何却害苦姜维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姜维

    胡济是荆州义阳郡人,曾任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主簿,与诸葛亮有着亲密友好的关系。网络配图胡济为人不避嫌疑,敢于直言,多次向诸葛亮进谏,诸葛亮将他与崔州平、徐庶及董和相提并论,认为他们都是能适时规劝自己过失的诤友。胡济后任行中参军,昭武中郎将。公元231年(建兴九年)二月,蜀汉丞相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魏。六月

  • 诸葛亮让姜维做接班人 却忽视了姜维这个重大缺点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姜维

    刘备还为汉中王时,魏延镇守汉中,其他城防也都布置重兵相互策应。如果敌人来犯汉中,可以将敌人挡在关外,无法进入汉中。实践证明,这种固守防御的策略是完全正确的。兴势之战,王平抵抗曹爽的进攻,就是用的这个方式。网络配图但是,姜维主政以后,想当然的改变了拒敌于国门之外的防御策略。姜维天真地认为,固守汉中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