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始于乱世,终于善果!贾诩是如何在乱世之中得以生存的?

始于乱世,终于善果!贾诩是如何在乱世之中得以生存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591 更新时间:2024/3/20 16:07:24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贾诩是如何在乱世之中得以生存的?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贾诩,被称为“三国第一毒士”,策略计谋层出不穷,变化不测。

这个一生四处颠簸,最终归属曹魏阵营的智者,始于乱世,终于善果。

最后成为人生的大赢家,迷倒无数众生,我等后辈俗人,能从他波谲云诡的一生中,学到点什么呢?

01

人生在世上,经常需要做出选择。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往往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要怎么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对职场中的你我,是非常的重要。

看看贾诩先生在其中一个人生重要关头,他是怎么选择。

建安五年,曹操袁绍两雄逐鹿中原。袁本初公司实力雄厚,人才众多;

曹阿瞒公司体量较小,但管理严格,令行禁止。

双方都派出使者,对周围的小规模企业进行收购,这个可是你们进入国家决策层的最后机会!

贾诩和张绣驻扎在宛城观望成败。

袁、曹双方的使者都来了。

地球人都知道,张绣曾经在宛城偷袭了曹操,让曹操闪了一下腰,折了大儿子曹昴、大将典韦,和曹操结下深仇。

袁绍的使者信心满满地正和张绣谈收购事宜,贾诩走进来,直接对他说:“你不要讲条件了,我们不会到你们那儿去的。请你回去告诉袁本初,兄弟之间还不能相容,怎么可以容得下天下英才?”

使者愕然退去。

袁绍和弟弟袁术互相攻击,丑话早传遍天下了。

张绣从来听贾诩的话,蒙了半天也着急:“先生,这袁强曹弱,咱们和曹家还有仇,怎么把袁家的人赶走呢?”

贾诩说:对啊,正因为袁强曹弱,我们才选择曹家哟。

他分析:

一、袁绍才大气粗,咱们这点人力物力到他手上,他未必瞧得上。反过来曹操正缺少人手,我们加入,此消彼长,曹操这样的聪明人欢迎来不及,一定对我们特别优待。

二、曹操这人气量很大,为了向天下人展示其包容四海的胸怀,绝对对过去的事情不追究。这样才显得以天下为重的王者气度。我们和他们有仇,这去投奔他,正给他一个机会表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至少他要做给所有的人看。

三、这点最关键,我老贾这么多年的观察,袁绍目前虽然强盛,最终必败在曹操手下。

所以贾诩判断:前途在于归曹!

张绣一咬牙,这么多年我都听贾老师的,这一回听到底。

一切如贾先生所料,曹操喜出望外,热烈欢迎张绣贾诩入伙。

握着贾诩的手说:“贾先生啊!你让我重信义的名声,传到四海喽!”

高官厚禄,厚待张绣。

贾诩也成为曹操帐下的重要谋士。

韩遂

02

一个人在一家公司里的重要性,和他的业务水平高低绝对成正比。

医生就要会看病,律师就要善于打官司,这是一个人的吃饭本钱,立身之本。

贾诩非常明白这一道理,在曹营中任军事参谋,贾诩献出自己的拿手本事,替曹操攻克了很多军事上的难关。

在阿瞒公司里成为一个重量级的存在。

建安十六年,曹操与关中军阀韩遂、马超在渭南交战,贾诩是曹操的参谋长。

两军打了几个月,马超渐渐下风,提出割地盘、送人质等条件求和。

曹操听从贾诩的建议,假装同意。

然后怎么办?

老贾说:“一个字,离。”

曹操心领神会。

曹操和韩遂年青时在京城是同学,咱们来谈谈嘛!

两军阵前,两个老同学单独骑马上相见。

曹操谈锋很键,老韩啊,地安门前的撸串味道你还记得吗?

当然记得!你阿瞒一下子灌进一大碗酒,吐得满地都是差点让人揍呢!

两人哈哈大笑。

曹操

同学情,真让人忘不了!

聊了大半天,曹操回马:再见!再聊!

韩遂回营,马超等上前问:“韩叔,你们聊什么这么带劲?”

韩遂:“就聊我们以前在京城的旧事啊。”

没聊到其他什么?

老韩赌咒:真的没聊什么!

马超悻悻而去。

曹操派人送了封信给韩遂,马超过来讨了信看。

一张信纸上涂涂改改,东抹一块,西划一笔。

马超满心疑惑:“这是曹操写的?曹操这么精明的人,怎么可能写出这种信来?”

韩遂也不耐烦起来,难道还是我改的不成?

双方没撕破脸,但已深深埋下不信任的种子。

这一出离间戏,曹操是演员,导演是贾诩。

老贾轻描淡写的一笔,把关中联军的心理搞得大乱,大家互相怀疑对方出卖自己,哪里还有心思对付曹操?

曹操乘机发起猛攻,心怀鬼胎的联军各自为阵,一盘散沙,被曹军打得大败。

曹操一举征服了关中地区,整个北方完全纳入曹魏的版图。

贾翊的高超计谋,让他成为曹军智囊之一。

曹丕

03

现代人喜欢讲为人要低调,不要张扬。

贾诩千年前就用实践告诉大家,怎么远离危险的漩涡。

最关键的一点是,曹氏公司的人事权,不要去过问,更不能参与其中的争夺。

贾诩加入曹军较迟,比起荀彧、荀攸夏侯惇等这些曹魏中心人物,资历浅得多。

贾诩当年还和曹军打过架,或许有人还心怀旧恶!

贾诩非常有自知之明,从不去和他们结交。

嫁女儿娶媳妇,特意避开权贵之门,只和普通人作亲戚。

贾诩平常非常低调,上完班回到家,关上门不出去。

其他同事或许一块儿去喝点酒唱个歌什么的,老贾一概不参与。

应酬唱和,能推掉的就推掉,实再免不了的,参加宴会,基本不说话。

像老贾这一类智者,非常崇信:言多必失。

用我们老百姓的话就是:话多就是灾。

曹操晚年最大的事情,是选择继承人。

在家天下的封建王朝,继承人的人选是国家第一大事。

曹操中意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明争暗斗,为最后花落谁家努力着。

曹魏的很多臣子都卷入了这场兄弟之争中。

公司最大的人事更迭就在眼前,许多人眼热心跳加入竞争。

抢着站队、抢着效忠。

曹操自己也犹豫不决。

贾诩怎么做的呢?

他尽可能地远离这个是非问题。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所有的人都知道贾诩是个高智商的代表人物。

曹丕就派人偷偷地咨询老贾怎么办。

老贾的回答冠冕堂皇,滴水不漏:“将军要加强道德修养,努力成为一个家里的孝子,外面的模范。”

据说曹丕以此加强自我约束,砥砺前行,果然得胜。

曹操当然很看重贾诩的意见。

有一回把左右侍从都打发开,单独留下贾诩,直接问他你看我的哪个儿子更合适?

贾诩依然不说话,曹操急了:“老贾啊,你怎么老是不说话嘛!”

贾诩低头半天才憋出话:“啊?刚才想事情想走神了,才没及时回答大人。”

曹操呵呵一笑:“想什么呢?”

贾诩说:“我想到了袁本初、刘景升父子。”

曹操开怀大笑。

曹魏继承人选就这样定为长子曹丕。

袁绍(本初)、刘表(景升)都是废长立幼,祸起萧墙。

儿子们先打了起来,曹操隔岸观火找好时机一一消灭。

殷鉴不远,曹操大人怎么能忘记呢?

确立曹丕的继承人位置,是为了曹魏的江山社稷稳定发展的需要。(此时曹操长子曹昂已死,所以次子曹丕为“长”。)

当然曹丕成为继承人不只是贾诩的一句话,写史的人为了突出本传人物,总会扩大他们在历史上的作用。

但老贾的见识,让他在此问题上的观战,绝对影响到曹操的选择。

任何一个公司的人事权,都掌握在公司决策层手上,一个明智的人,就要如贾诩那样,能置身度外的就是上策。

贾诩

04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有突如其来的变化,怎么应对,就非常重要了。

平凡我等,智慧不足,力气不够,唯有一句话:人生只有一次,不妨大胆一点。——尼采说的。

贾诩的不平凡,反映出来,胆子奇大。

年轻时候,小贾到西部,和一大群人被羌人抓了。

羌人和大汉打了近百年的战,是宿世的仇人,汉人落入他们的手中,百死一生。

小贾当机立断,对羌人说:“我是段太尉的外甥,你们放了我。我家一定出大钱给你们。”

段太尉叫段颎,东汉末年,灭了东羌,干掉西羌一大半,整个羌族人听到这名字,都发抖。

这一招果然有奇效。

羌人,其实包括所有的人,都是畏惧强人强权的,这也是人类孜孜以求民主平等的原因嘛!

羌人首领一商量,放了小贾,和他一起立了个誓言,估计一定要记住这个恩德之类的,把小贾放了,而其他的汉人,全部被杀。

这就是贾诩的随机应变。

当然绝大部分的平凡人没他那种智慧,只要你大胆一点点,就是职场成功的一大步。

标签: 三国贾诩

更多文章

  • 此人堪称三国第一阴谋家,贾诩的计谋到底有多毒?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贾诩,三国

    贾诩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三国时期人才辈出涌现出非常多将士和谋士,如荀彧、郭嘉、鲁肃等等。说到三国谋士里面的“谋圣”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他就是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说的就是他。他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他一人就能够策划天下之

  • 毒士贾诩能否得到善终?贾诩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贾诩

    说到贾诩,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一点,但你知道贾诩真实的样子又是什么样的吗?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是三国时曹魏的著名谋士。曾在东汉年间历仕于董卓、李傕、段煨、张绣、曹操等人,后官至太尉,谥曰肃侯。年轻时声名并不显赫,唯独受到汉阳的名士阎忠高度评价。后

  • 草船借箭故事中,贾诩提出放火箭,为何曹操没有听?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贾诩

    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草船借箭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备受无数人的欢迎。因为其中的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里面的人物大家也是耳熟能详,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诸葛亮。三国中彰显诸葛亮智慧的情节有很多,其中草船借箭就是最为经典的一个,这也为后面诸葛亮

  • 少言寡语的谋士贾诩,他和司马懿相比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贾诩

    如果要说三国时期最厉害的谋士,那很多人一定会先想到诸葛亮和司马懿,因为演义中在三国后期花了太多的浓墨去书写他俩之间的传奇。可是要论三国中真正最厉害的谋士,那应该是贾诩,他在出谋划策的时候从来不说废话,诸葛亮司马懿都不如他!。贾诩在三国之中,还有一个名号,叫“三国第一毒士”,他先后投奔了很多人,有董卓

  • 李靖作为唐朝第一名将到底是什么实力?实有贾诩之谋、韩信之略!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靖,唐朝

    唐朝第一名将李靖到底有多强,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说起李靖很多人可能只知道《封神演义》中的陈塘关总兵,而历史上的李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唐朝将领,与孙吴及白起、韩信、卫霍等名将齐名,位列武庙十哲。但是李靖的实力有多强,或者李靖到底做了哪些事情,很多人就一头雾水了,

  • 贾诩地位在司马懿之上,为何却只想自保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贾诩

    司马懿和贾诩最大的交集,就是在216年以后,这时候两人都在朝堂为官,而且在立太子的事情上,贾诩的一句话,成就了曹丕,使得曹丕被立为太子。这一利益上,司马懿要感谢贾诩。司马懿是担任过曹丕的黄门侍郎,自然是想拥立曹丕的。但是曹植更受曹操青睐,想立曹植。贾诩的一句话,也算是帮了司马懿一个大忙。公元220年

  • 荀彧贾诩的功劳比司马懿还要打 最后夺权的人为何会是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司马懿,曹魏

    对司马懿夺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走司马懿的路线的前提是足够长寿。司马懿出生于公元179年,死于公元251年,活了七十三岁。不仅等到了曹操病死,而且熬死了比他小八岁的曹丕,还熬死了比他小二十五岁的曹叡。曹丕临死安排的四位辅政大臣曹休,曹真和陈群都早早死了。到

  • 贾诩的谋略不输诸葛亮,为何后期却很少出现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贾诩

    诸葛亮又称孔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他,之后便一直忠心耿耿效忠于刘备左右为其出谋划策,因其料事如神的本领而让敌人望而生畏,但他就是三国里的第一谋士吗?非也非也,其实他只能排第三位,我们来看下前两位分别是谁!排名第二的是司马懿。在三国演义里,有一出戏是“空城计”,完美的诠释了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军事能力

  • 贾诩做太尉曹魏为什么会灭亡 孙权这么说有没有道路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丕,贾诩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贾诩做太尉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公元220年,曹丕进位称号,改元黄初,是为魏文帝。同年,曹丕大封群臣,并提名贾诩、华歆和王朗三人为三公。孙权听闻此事大笑,并对自己的臣下说,曹魏必将灭亡。那为何孙权会这么说呢?我们可以从贾诩这个人开始讲起。乱世初起,贾

  • 曹操五大谋士中,为只有荀彧和贾诩不能配享太庙?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荀彧,三国

    每当一提起荀彧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众所周知曹操麾下有五大谋略出众的谋士,他们分别是荀彧,郭嘉,荀攸,程昱和贾诩,在曹操征战生涯特别是前期统一北方的过程中这五人都立下很大功劳;五人之中能力谁高谁低不好说,毕竟侧重点有所不同,比如曹操外出征战带在身边最多的是郭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