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贾诩地位在司马懿之上,为何却只想自保呢?

贾诩地位在司马懿之上,为何却只想自保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810 更新时间:2024/2/11 3:25:51

司马懿贾诩最大的交集,就是在216年以后,这时候两人都在朝堂为官,而且在立太子的事情上,贾诩的一句话,成就了曹丕,使得曹丕被立为太子。

这一利益上,司马懿要感谢贾诩。司马懿是担任过曹丕的黄门侍郎,自然是想拥立曹丕的。但是曹植更受曹操青睐,想立曹植。贾诩的一句话,也算是帮了司马懿一个大忙。

公元220年十一月,曹丕登帝后,拜贾诩为太尉,位列三公,掌管军务。任命司马懿为尚书,不久转督军、御史中丞。

可以看出,贾诩的官职、地位均在司马懿之上,是司马懿的上司。但是,这时的贾诩已经74岁了。贾诩这个人,一生很坎坷,出生平民,投靠过很多人,奋斗了一生,终于达到了人生的巅峰。贾诩知道自己是降士,根基浅,所以为人很低调,只想自保。基本不拉帮结派,结党营私。

王允也暴露了他的短板,他有谋但没容人之量,比如他对吕布,一直把吕布当成一个剑客看。还有杀了蔡邕

在杀董卓之后,王允应该统战一切可以拉拢的力量,最重要的就是稳定大局。但是他没有,反而四面树敌。这跟老王政治经验不足有关,以前就没多少经验,是董卓突击提拔的。

王允最大的问题就在处理李傕郭汜这些凉州军团上。

董卓死后,李傕郭汜是很惶恐的,毕竟他们跟着董卓干了不少坏事,这时候,他们不知道王允要怎么处置他们。而王允也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政治智慧,没有安抚,反而喝斥。李傕郭汜们没办法,准备就此散伙回老家。

司马懿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生来就是官,家族实力惊人,被曹操嫉恨还不敢杀他。后来等曹操挂了司马懿找准机会跟着曹二代混出了头,然后鸠占鹊巢奠定了西晋的基础。贾诩则是屌丝出身,凭能力在底层晃荡,找到机会被曹老板看中,却没有小人得志就猖狂的毛病,做人会隐忍,终于混到被整个士族接纳成了当世前几位的大人物,属于屌丝逆袭的励志类型。

标签: 三国贾诩

更多文章

  • 荀彧贾诩的功劳比司马懿还要打 最后夺权的人为何会是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司马懿,曹魏

    对司马懿夺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走司马懿的路线的前提是足够长寿。司马懿出生于公元179年,死于公元251年,活了七十三岁。不仅等到了曹操病死,而且熬死了比他小八岁的曹丕,还熬死了比他小二十五岁的曹叡。曹丕临死安排的四位辅政大臣曹休,曹真和陈群都早早死了。到

  • 贾诩的谋略不输诸葛亮,为何后期却很少出现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贾诩

    诸葛亮又称孔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他,之后便一直忠心耿耿效忠于刘备左右为其出谋划策,因其料事如神的本领而让敌人望而生畏,但他就是三国里的第一谋士吗?非也非也,其实他只能排第三位,我们来看下前两位分别是谁!排名第二的是司马懿。在三国演义里,有一出戏是“空城计”,完美的诠释了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军事能力

  • 贾诩做太尉曹魏为什么会灭亡 孙权这么说有没有道路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丕,贾诩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贾诩做太尉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公元220年,曹丕进位称号,改元黄初,是为魏文帝。同年,曹丕大封群臣,并提名贾诩、华歆和王朗三人为三公。孙权听闻此事大笑,并对自己的臣下说,曹魏必将灭亡。那为何孙权会这么说呢?我们可以从贾诩这个人开始讲起。乱世初起,贾

  • 曹操五大谋士中,为只有荀彧和贾诩不能配享太庙?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荀彧,三国

    每当一提起荀彧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众所周知曹操麾下有五大谋略出众的谋士,他们分别是荀彧,郭嘉,荀攸,程昱和贾诩,在曹操征战生涯特别是前期统一北方的过程中这五人都立下很大功劳;五人之中能力谁高谁低不好说,毕竟侧重点有所不同,比如曹操外出征战带在身边最多的是郭嘉

  • 贾诩在历史上名声很差,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贾诩,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贾诩的一些故事,欢迎阅读评论。汉末三国时期,贾诩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谋士,《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甚至将其与陈平、张良相提并论,说他“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可是,贾诩在历史上的名声却很差,甚至在当时,人们对他人品的评价就不高,“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孙权笑之”。既然贾诩的才

  • 贾诩的智慧:每一次的选边站队,总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贾诩,曹魏

    贾诩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三国是个人才辈出的年代,除了一个个试图问鼎最高权柄的诸侯,还有驱马挥刀驰骋天下的武将,尤其是诸侯身边的谋士们,更是纵横捭阖,把自己的智谋发挥的淋漓尽致,以至于成就了诸葛亮这个民间智慧的化身。魏国由于地域广大,再加上曾经的汉朝廷在他

  • 解密:诸葛亮为什么不用名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魏延,诸葛亮,三国,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时,大将魏延给他出了个奇谋。这就是后世津津乐道的「子午谷奇谋」。但诸葛亮觉得该计划太过冒险,否决了,为此,魏延怏怏不乐,暗地里也曾不止一次讥讽诸葛亮太过谨慎,贻误了战机。对于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历来争议不休。有的说,魏延是个军事奇才,此计深合兵家出奇制胜之道。有的说,诸葛亮反对

  • 为什么邓艾可以阴平偷渡而魏延子午谷奇袭就不行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邓艾,魏延

    汉中在三国时期是块很活跃的地方,看过三国演义的都能说出几个诸如葭萌关、阳平关的地名来,就算是魏迷,也津津乐道于邓艾的阴平偷渡计划,那么这些关口地名具体位置在哪,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今天我就给大家说道说道。汉中是一块秦岭与大巴山之间,由汉水冲积而成的平原,因为秦岭和大巴山的险峻,它与关中、巴蜀的交通

  • 三国历史上魏延和赵云到底谁更适合做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赵云,魏延

    都是蜀汉名将,小说中赵云很牛,贵为蜀汉五虎将,又是刘备的盟兄弟,人称四千岁。叫桃园三结义,后续赵子龙。事实上,魏延比赵云更优秀。刘备善于识人,正在创业的刘备一定会重用开拓性的将领,魏延正是如此,而赵云性格很谨慎,善于守城。下面从刘备在世时,二人的升迁来说明:赵云建安五年参加刘备军,直到建安十四年当了

  • 诸葛亮为何北伐?为何拒绝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魏延,子午谷奇谋,三国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汉中大会诸将,准备出兵北伐曹魏,期间大将魏延提出著名的“子午谷奇谋”。大意是诸葛亮率主力,从斜谷向关中进军,而魏延率精兵1万,从山势险峻,但路程较近的子午谷出发,从而偷袭长安,与主力一道夺取关中。但被诸葛亮所拒绝,后人一般人都认为诸葛亮是因过于谨慎,才拒绝魏延的提议。但其实这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