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靖作为唐朝第一名将到底是什么实力?实有贾诩之谋、韩信之略!

李靖作为唐朝第一名将到底是什么实力?实有贾诩之谋、韩信之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810 更新时间:2024/2/10 10:17:29

唐朝第一名将李靖到底有多强,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说起李靖很多人可能只知道《封神演义》中的陈塘关总兵,而历史上的李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唐朝将领,与孙吴及白起韩信、卫霍等名将齐名,位列武庙十哲。但是李靖的实力有多强,或者李靖到底做了哪些事情,很多人就一头雾水了,这一点上确实不如卫霍北击匈奴来得直接。李靖为大唐做出的功勋,实有贾诩之谋、韩信之略!

李靖出生于官宦之家,隋朝名将韩擒虎的外甥。小小年纪就和韩擒虎谈论兵事,韩擒虎拍手称快,表示能和自己讨论军事的,只有李靖一人。李靖在隋朝官衔不高却声名在外,左仆射杨素曾经对李靖说,这个位置(左仆射)应该李靖来做。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李渊暗中招兵买马,时任马邑县丞的李靖有所察觉,就打算跑到江都向隋炀帝告发,没想到乱世道路不通,李靖被困在了长安。不久李渊南下攻占了长安,李靖成为阶下之囚要被处斩。行刑前李靖效仿韩信大喊: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于是李渊特赦,李靖被李世民招入幕府。

李靖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逐渐崭露头角,这个时候李靖已经50岁了,才刚刚解锁初出江湖的成就。乱世中的机会就是多,李世民与王世充相持的时候,南方的萧跣溯江而上,企图占领唐朝根基不稳的峡州、巴蜀等地。李渊命李靖与李孝恭南下平定南梁萧跣,赶上秋天雨季洪水暴涨,萧跣以为水势湍急,唐军不能进兵,于是不做军备。

唐军将领也确实望江水而生畏,李靖力排众议,认为兵贵神速,唐军乘江水猛涨出师,可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李孝恭听从了李靖的建议,选两千艘战舰顺流而下,萧跣没有准备,唐军连破荆门、宜都。遭遇萧铣骁将文士弘率领的数万精兵,李靖劝李孝恭不要出击,李孝恭不听,结果大败而回。文士弘获胜以后,即纵兵四出抢掠,李靖见敌军阵形混乱,遂率领唐军出战,结果大败文士弘。

后来李靖击败萧铣的骁勇大将杨君茂、郑文秀,俘获了大量的船只,将士们正准备留下做军舰,李靖却要将这些战舰全部抛弃到长江里顺流飘走。原来这是李靖的疑兵之计,唐军围攻南梁都城江陵,必定会有大批的援军赶来救援。当援军看到江面上散乱的南梁船只,必定怀疑江陵已经失守,需要打探清楚再进军,这无疑为唐军攻占江陵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萧跣见江陵城内难以为继,城外无一个援军,于是向唐军投降。因看到散乱船只踌躇不前的交州刺史丘和、长史高士廉等将,也向唐军投降。江陵城破后,诸将要求查抄萧跣及其将领的家产,用来犒赏将士。李靖却认为彼时各为其主,如果对降将下此毒手,其他城镇的敌将听说了必定拼死抵抗唐军,萧跣及降将们得以保全。而江汉等地见唐军如此大度,纷纷望风而降。李靖这种想法和多数人相反,却能坚持到最后的奇谋,实有三国时期贾诩的风格。

贞观三年,东突厥内乱且遭遇暴风雪,唐太宗决定攻打东突厥,以雪渭水与突厥结盟之耻。李靖仅带三千骑兵突袭颉利可汗,颉利可汗认为唐军主将李靖孤军深入,唐朝必起倾国之兵,于是颉利可汗慌忙逃窜。后来又遭遇到李勣军一阵冲杀,颉利可汗损失惨重,于是派遣使者请降,也有打算赢得时间跑路的可能。

就在唐朝使者唐俭与颉利可汗交涉的时候,李靖认为颉利可汗必定放松戒备,于是自领唐军再次突袭东突厥。先锋苏定方仅率200多骑兵趁着大雾进军,被发现时距离颉利可汗大帐仅七公里。颉利可汗赶紧逃走,却被李勣阻断了北逃的路线,不久后被任城王李道宗生擒。李靖灭东突厥,多次孤军深入、突然袭击颉利可汗,实有当年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韬略。

而就是这样一位功勋赫赫的老将,实际上是大器晚成,到50岁才开始发光发热。虽然战场上叱咤风云,但李靖性格却十分沉稳、敦厚。南平萧跣初期,由于萧跣死守关隘,李靖进军速度缓慢,李渊密诏要将李靖处死。李靖却任劳任怨,在李孝恭出战失利后,李靖率800唐军大破蛮兵,消息传到长安,改变了李渊对李靖的成见。

御史大夫萧瑀劾奏李靖纵兵抢掠,破颉利可汗时,许多文物被士兵抢空。李世民把李靖狠狠地训斥了一顿,李靖却只伏在地上谢罪,等事情调查清楚了。李世民让李靖不要(把之前的诽谤、训斥)放在心上,并增加封地500户,升任尚书右仆射。至此,杨素的预言基本上已经实现了。

李靖在进击吐谷浑时,盐泽道总管高甑生贻误战机,受到李靖的责备。高甑生向李世民诬告李靖谋反,李世民下令彻查,判高甑生流放之刑。但李靖认定自己“功高震主”,从此谢绝宾客,连亲戚都不见。

后来李世民想要征服高句丽,又来问李靖的意见。李靖南平南梁、北灭突厥、西定吐谷浑,只差东边的高句丽,李靖当然想要成此大功,可惜年事已高且染病在身,随军行至相州,就因病重而无法行动。5年后,李靖79岁高龄善终。

韩信之所以强,是因为逆转了楚汉战争攻防的态势;卫霍之所以闻名,是因为逆转了汉朝面对匈奴的态度。李靖之所以没有他们出名,是因为他没有遇到足以匹敌的对手,就轻松地扫平了对手。李靖两个月扫平南梁,三个月灭东突厥,四个月定吐谷浑,有些战场临阵的谋略,“事后诸葛亮”也难以看懂,这正是大唐第一名将李靖的魅力。隋朝末年,假如李靖真的来到了江都,唐朝能否完成统一尚未可知!

标签: 李靖唐朝

更多文章

  • 贾诩地位在司马懿之上,为何却只想自保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贾诩

    司马懿和贾诩最大的交集,就是在216年以后,这时候两人都在朝堂为官,而且在立太子的事情上,贾诩的一句话,成就了曹丕,使得曹丕被立为太子。这一利益上,司马懿要感谢贾诩。司马懿是担任过曹丕的黄门侍郎,自然是想拥立曹丕的。但是曹植更受曹操青睐,想立曹植。贾诩的一句话,也算是帮了司马懿一个大忙。公元220年

  • 荀彧贾诩的功劳比司马懿还要打 最后夺权的人为何会是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司马懿,曹魏

    对司马懿夺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走司马懿的路线的前提是足够长寿。司马懿出生于公元179年,死于公元251年,活了七十三岁。不仅等到了曹操病死,而且熬死了比他小八岁的曹丕,还熬死了比他小二十五岁的曹叡。曹丕临死安排的四位辅政大臣曹休,曹真和陈群都早早死了。到

  • 贾诩的谋略不输诸葛亮,为何后期却很少出现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贾诩

    诸葛亮又称孔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他,之后便一直忠心耿耿效忠于刘备左右为其出谋划策,因其料事如神的本领而让敌人望而生畏,但他就是三国里的第一谋士吗?非也非也,其实他只能排第三位,我们来看下前两位分别是谁!排名第二的是司马懿。在三国演义里,有一出戏是“空城计”,完美的诠释了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军事能力

  • 贾诩做太尉曹魏为什么会灭亡 孙权这么说有没有道路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丕,贾诩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贾诩做太尉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公元220年,曹丕进位称号,改元黄初,是为魏文帝。同年,曹丕大封群臣,并提名贾诩、华歆和王朗三人为三公。孙权听闻此事大笑,并对自己的臣下说,曹魏必将灭亡。那为何孙权会这么说呢?我们可以从贾诩这个人开始讲起。乱世初起,贾

  • 曹操五大谋士中,为只有荀彧和贾诩不能配享太庙?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荀彧,三国

    每当一提起荀彧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众所周知曹操麾下有五大谋略出众的谋士,他们分别是荀彧,郭嘉,荀攸,程昱和贾诩,在曹操征战生涯特别是前期统一北方的过程中这五人都立下很大功劳;五人之中能力谁高谁低不好说,毕竟侧重点有所不同,比如曹操外出征战带在身边最多的是郭嘉

  • 贾诩在历史上名声很差,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贾诩,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贾诩的一些故事,欢迎阅读评论。汉末三国时期,贾诩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谋士,《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甚至将其与陈平、张良相提并论,说他“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可是,贾诩在历史上的名声却很差,甚至在当时,人们对他人品的评价就不高,“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孙权笑之”。既然贾诩的才

  • 贾诩的智慧:每一次的选边站队,总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贾诩,曹魏

    贾诩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三国是个人才辈出的年代,除了一个个试图问鼎最高权柄的诸侯,还有驱马挥刀驰骋天下的武将,尤其是诸侯身边的谋士们,更是纵横捭阖,把自己的智谋发挥的淋漓尽致,以至于成就了诸葛亮这个民间智慧的化身。魏国由于地域广大,再加上曾经的汉朝廷在他

  • 解密:诸葛亮为什么不用名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魏延,诸葛亮,三国,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时,大将魏延给他出了个奇谋。这就是后世津津乐道的「子午谷奇谋」。但诸葛亮觉得该计划太过冒险,否决了,为此,魏延怏怏不乐,暗地里也曾不止一次讥讽诸葛亮太过谨慎,贻误了战机。对于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历来争议不休。有的说,魏延是个军事奇才,此计深合兵家出奇制胜之道。有的说,诸葛亮反对

  • 为什么邓艾可以阴平偷渡而魏延子午谷奇袭就不行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邓艾,魏延

    汉中在三国时期是块很活跃的地方,看过三国演义的都能说出几个诸如葭萌关、阳平关的地名来,就算是魏迷,也津津乐道于邓艾的阴平偷渡计划,那么这些关口地名具体位置在哪,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今天我就给大家说道说道。汉中是一块秦岭与大巴山之间,由汉水冲积而成的平原,因为秦岭和大巴山的险峻,它与关中、巴蜀的交通

  • 三国历史上魏延和赵云到底谁更适合做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赵云,魏延

    都是蜀汉名将,小说中赵云很牛,贵为蜀汉五虎将,又是刘备的盟兄弟,人称四千岁。叫桃园三结义,后续赵子龙。事实上,魏延比赵云更优秀。刘备善于识人,正在创业的刘备一定会重用开拓性的将领,魏延正是如此,而赵云性格很谨慎,善于守城。下面从刘备在世时,二人的升迁来说明:赵云建安五年参加刘备军,直到建安十四年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