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荀彧贾诩的功劳比司马懿还要打 最后夺权的人为何会是司马懿

荀彧贾诩的功劳比司马懿还要打 最后夺权的人为何会是司马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810 更新时间:2024/2/10 10:11:26

对司马懿夺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走司马懿的路线的前提是足够长寿。司马懿出生于公元179年,死于公元251年,活了七十三岁。不仅等到了曹操病死,而且熬死了比他小八岁的曹丕,还熬死了比他小二十五岁的曹叡。

曹丕临死安排的四位辅政大臣曹休,曹真和陈群都早早死了。到曹叡死的时候,只有司马懿还在世。曹叡死后,继位的皇帝齐王曹芳当时才八岁,司马懿又熬了十二年,潜身缩首,隐忍待机,一直到公元248年,司马懿才发动高平陵之变,铲除曹爽势力,控制了曹魏的军政大权。

贾诩生于公元147年,比生于公元155年的曹操还大八岁,荀彧生于公元163年。荀彧死的时候,曹操还在世。贾诩倒是长寿,但是他年龄也太大了,到曹丕时期就死了。他们还没等到出现一个冲龄继位的幼主来搞政变,就已经死了,怎么走司马懿的路线?

贾诩出名很早,地位又高。他劝说张绣投降曹操后,曹操当时还没完全占领冀州,就表奏天子,拜贾诩为冀州牧。除了刘备在许都的时候,曹操曾表奏他为豫州牧之外,贾诩是唯一一个在曹操手下,却被曹操表奏为州牧的人。加上他加入曹操阵营比较晚,所以并没有得到曹操的充分信任。

荀彧前期是曹操最为倚重的谋士,也是曹操最为信任的几个人之一。但是在曹操称魏公,又进封魏王的的时候,表示了反对意见,马上就失去了曹操的信任。

走司马懿的路线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能够得到曹丕的信任,因为曹丕死的早,曹叡继位的时候只有二十三岁,但也已经算是成年了,所以曹叡能够迅速控制曹魏的内外权力,无论辅政的曹真还是司马懿,都没有得到太多的权力,很快就变成了曹叡的爪牙而已,并没有取得诸葛亮在刘备死后在蜀汉所拥有的那种权力。

也就是说,走司马懿的路,不仅要活得长,还要能够取得曹丕和曹叡父子的信任,这是很难的。贾诩和荀彧是曹操自己用的臣子,并不是给曹丕培养的心腹亲信,作为接班梯队来培养的。即便他们能活到曹丕死的时候,虽然年高望重,但也未必能得到曹丕的充分信任。

曹操是曹魏政权的创始人,他的创业团队中,大多数是他的同辈人。而他在确立曹丕为继承人后,被派去充当曹丕的属官,和曹丕早早确立君臣关系,日常交往比较密切,得到曹丕充分信任的,主要是曹真,曹休,司马懿,陈群,夏侯尚这些和曹丕年龄相近的人。

资历和能力与司马懿相近,又曾参与过曹操创业过程的人,后来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还活着的人并不多。当时还在世,而且威望比较高的,主要就是只比司马懿小一岁的弟弟司马孚,王凌,蒋济高柔这些人了。但他们都未能得到曹丕和曹叡的充分信任,也就没有机会成为司马懿。

标签: 司马懿曹魏

更多文章

  • 贾诩的谋略不输诸葛亮,为何后期却很少出现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贾诩

    诸葛亮又称孔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他,之后便一直忠心耿耿效忠于刘备左右为其出谋划策,因其料事如神的本领而让敌人望而生畏,但他就是三国里的第一谋士吗?非也非也,其实他只能排第三位,我们来看下前两位分别是谁!排名第二的是司马懿。在三国演义里,有一出戏是“空城计”,完美的诠释了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军事能力

  • 贾诩做太尉曹魏为什么会灭亡 孙权这么说有没有道路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丕,贾诩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贾诩做太尉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公元220年,曹丕进位称号,改元黄初,是为魏文帝。同年,曹丕大封群臣,并提名贾诩、华歆和王朗三人为三公。孙权听闻此事大笑,并对自己的臣下说,曹魏必将灭亡。那为何孙权会这么说呢?我们可以从贾诩这个人开始讲起。乱世初起,贾

  • 曹操五大谋士中,为只有荀彧和贾诩不能配享太庙?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荀彧,三国

    每当一提起荀彧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众所周知曹操麾下有五大谋略出众的谋士,他们分别是荀彧,郭嘉,荀攸,程昱和贾诩,在曹操征战生涯特别是前期统一北方的过程中这五人都立下很大功劳;五人之中能力谁高谁低不好说,毕竟侧重点有所不同,比如曹操外出征战带在身边最多的是郭嘉

  • 贾诩在历史上名声很差,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贾诩,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贾诩的一些故事,欢迎阅读评论。汉末三国时期,贾诩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谋士,《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甚至将其与陈平、张良相提并论,说他“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可是,贾诩在历史上的名声却很差,甚至在当时,人们对他人品的评价就不高,“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孙权笑之”。既然贾诩的才

  • 贾诩的智慧:每一次的选边站队,总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贾诩,曹魏

    贾诩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三国是个人才辈出的年代,除了一个个试图问鼎最高权柄的诸侯,还有驱马挥刀驰骋天下的武将,尤其是诸侯身边的谋士们,更是纵横捭阖,把自己的智谋发挥的淋漓尽致,以至于成就了诸葛亮这个民间智慧的化身。魏国由于地域广大,再加上曾经的汉朝廷在他

  • 解密:诸葛亮为什么不用名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魏延,诸葛亮,三国,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时,大将魏延给他出了个奇谋。这就是后世津津乐道的「子午谷奇谋」。但诸葛亮觉得该计划太过冒险,否决了,为此,魏延怏怏不乐,暗地里也曾不止一次讥讽诸葛亮太过谨慎,贻误了战机。对于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历来争议不休。有的说,魏延是个军事奇才,此计深合兵家出奇制胜之道。有的说,诸葛亮反对

  • 为什么邓艾可以阴平偷渡而魏延子午谷奇袭就不行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邓艾,魏延

    汉中在三国时期是块很活跃的地方,看过三国演义的都能说出几个诸如葭萌关、阳平关的地名来,就算是魏迷,也津津乐道于邓艾的阴平偷渡计划,那么这些关口地名具体位置在哪,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今天我就给大家说道说道。汉中是一块秦岭与大巴山之间,由汉水冲积而成的平原,因为秦岭和大巴山的险峻,它与关中、巴蜀的交通

  • 三国历史上魏延和赵云到底谁更适合做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赵云,魏延

    都是蜀汉名将,小说中赵云很牛,贵为蜀汉五虎将,又是刘备的盟兄弟,人称四千岁。叫桃园三结义,后续赵子龙。事实上,魏延比赵云更优秀。刘备善于识人,正在创业的刘备一定会重用开拓性的将领,魏延正是如此,而赵云性格很谨慎,善于守城。下面从刘备在世时,二人的升迁来说明:赵云建安五年参加刘备军,直到建安十四年当了

  • 诸葛亮为何北伐?为何拒绝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魏延,子午谷奇谋,三国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汉中大会诸将,准备出兵北伐曹魏,期间大将魏延提出著名的“子午谷奇谋”。大意是诸葛亮率主力,从斜谷向关中进军,而魏延率精兵1万,从山势险峻,但路程较近的子午谷出发,从而偷袭长安,与主力一道夺取关中。但被诸葛亮所拒绝,后人一般人都认为诸葛亮是因过于谨慎,才拒绝魏延的提议。但其实这是一个

  • 诸葛亮为何在自己死后 一定要姜维设计杀悍将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姜维,魏延

    诛魏延,终究谁人之过魏延谋反,这是三国时期的一大疑案,关于这一段历史,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魏廷忠心耿耿,无故受害;也有人说魏延是乱臣贼子,死有余辜。更有人说,这是诸葛亮一手筹划的圈套,那么哪一种说法更接近历史的真实?魏廷究竞有没有谋反?“谋反”过程回放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永安宫,他死后,蜀汉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