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贾诩在历史上名声很差,最后结局如何?

贾诩在历史上名声很差,最后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406 更新时间:2024/2/12 4:11:17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贾诩的一些故事,欢迎阅读评论。

汉末三国时期,贾诩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谋士,《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甚至将其与陈平张良相提并论,说他“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可是,贾诩在历史上的名声却很差,甚至在当时,人们对他人品的评价就不高,“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孙权笑之”。既然贾诩的才智堪比诸葛亮,为何名声却很差呢?

南宋的理学家陈普写过一首诗,名为《咏史下·贾诩》,“崩奔后一孤儿,跖狗成群共肆欺。贾诩未设曹操日,自为汉贼已多时。”也就是说,陈普认为,贾诩在没有投靠曹操之前,就已经是“汉贼”了。这首诗虽然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但是却道出了贾诩名声很差的原因,他在投靠曹操之前,做了一些坏事。

贾诩字文和,是武威郡姑臧人,他在董卓专权时先后担任平津都尉、讨虏校尉。当时,董卓的女婿牛辅率军驻扎在陕县,贾诩就在牛辅军中效力。初平三年,董卓被司徒王允、吕布所杀,之后牛辅也死于非命。一时间,凉州军群龙无首,“众恐惧”,校尉李傕郭汜、张济这些人打算解散军队,各自逃回凉州。

这时候,贾诩站了出来,他对众人说道:“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也就是说,贾诩建议众人不要逃跑,要打出为董卓复仇的旗号,然后向长安进军。

李傕、郭汜这些人有勇无谋,在得到贾诩的帮助后,集结军队,攻打长安。破城后,长安城顿时成为人间地狱,“傕等放兵略长安老少,杀之悉尽,死者狼藉”。之后,李傕担任车骑将军,郭汜担任后将军,两人开始专擅朝政。汉室在经过董卓之乱后,再一次陷入李傕、郭汜之乱,第二次动乱的始作俑者正是贾诩!

李傕、郭汜之乱直接导致关中的衰败,数十万人或被饿死,或被杀死,或者逃亡。据史料记载,“时三辅民尚数十万户,傕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饥困,二年间相啖食略尽”。为刘备效力的法正孟达就是在此时逃离关中的。之后为曹操效力的王忠,也是在此时逃出关中的,为了活命,他甚至吃过人。

之后,李傕、郭汜发生内讧,一方挟持天子,另一方挟持百官。虽然贾诩从中调解,“出天子,祐护大臣”,但他的声誉已经彻底毁掉了。有个成语叫助纣为虐,意思是帮助坏人干坏事,用在贾诩身上并不为过,他帮助李傕、郭汜,引发汉末的大乱,导致关中地区数十万人陷入沉重的灾难之中。

对于恪守道德原则的士大夫们而言,贾诩的所作所为确实属于“劣迹”。对此,史学家萧常评论道:“董卓,国之贼,天下所共仇,而诩为之报怨。东京之亡祸,根于此。及辞李傕尚书之命,则以朝廷为解,是欲以虚辞盖实,恶将谁欺邪?”在我看来,贾诩属于个人主义者,他的所作所为都从自身出发,缺乏诸葛亮那种忧国忧民的情怀。

标签: 贾诩三国

更多文章

  • 贾诩的智慧:每一次的选边站队,总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贾诩,曹魏

    贾诩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三国是个人才辈出的年代,除了一个个试图问鼎最高权柄的诸侯,还有驱马挥刀驰骋天下的武将,尤其是诸侯身边的谋士们,更是纵横捭阖,把自己的智谋发挥的淋漓尽致,以至于成就了诸葛亮这个民间智慧的化身。魏国由于地域广大,再加上曾经的汉朝廷在他

  • 解密:诸葛亮为什么不用名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魏延,诸葛亮,三国,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时,大将魏延给他出了个奇谋。这就是后世津津乐道的「子午谷奇谋」。但诸葛亮觉得该计划太过冒险,否决了,为此,魏延怏怏不乐,暗地里也曾不止一次讥讽诸葛亮太过谨慎,贻误了战机。对于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历来争议不休。有的说,魏延是个军事奇才,此计深合兵家出奇制胜之道。有的说,诸葛亮反对

  • 为什么邓艾可以阴平偷渡而魏延子午谷奇袭就不行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邓艾,魏延

    汉中在三国时期是块很活跃的地方,看过三国演义的都能说出几个诸如葭萌关、阳平关的地名来,就算是魏迷,也津津乐道于邓艾的阴平偷渡计划,那么这些关口地名具体位置在哪,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今天我就给大家说道说道。汉中是一块秦岭与大巴山之间,由汉水冲积而成的平原,因为秦岭和大巴山的险峻,它与关中、巴蜀的交通

  • 三国历史上魏延和赵云到底谁更适合做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赵云,魏延

    都是蜀汉名将,小说中赵云很牛,贵为蜀汉五虎将,又是刘备的盟兄弟,人称四千岁。叫桃园三结义,后续赵子龙。事实上,魏延比赵云更优秀。刘备善于识人,正在创业的刘备一定会重用开拓性的将领,魏延正是如此,而赵云性格很谨慎,善于守城。下面从刘备在世时,二人的升迁来说明:赵云建安五年参加刘备军,直到建安十四年当了

  • 诸葛亮为何北伐?为何拒绝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魏延,子午谷奇谋,三国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汉中大会诸将,准备出兵北伐曹魏,期间大将魏延提出著名的“子午谷奇谋”。大意是诸葛亮率主力,从斜谷向关中进军,而魏延率精兵1万,从山势险峻,但路程较近的子午谷出发,从而偷袭长安,与主力一道夺取关中。但被诸葛亮所拒绝,后人一般人都认为诸葛亮是因过于谨慎,才拒绝魏延的提议。但其实这是一个

  • 诸葛亮为何在自己死后 一定要姜维设计杀悍将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姜维,魏延

    诛魏延,终究谁人之过魏延谋反,这是三国时期的一大疑案,关于这一段历史,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魏廷忠心耿耿,无故受害;也有人说魏延是乱臣贼子,死有余辜。更有人说,这是诸葛亮一手筹划的圈套,那么哪一种说法更接近历史的真实?魏廷究竞有没有谋反?“谋反”过程回放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永安宫,他死后,蜀汉政权

  • 诸葛亮为何在自己死后 一定要设计杀悍将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三国,魏延

    诛魏延,终究谁人之过魏延谋反,这是三国时期的一大疑案,关于这一段历史,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魏廷忠心耿耿,无故受害;也有人说魏延是乱臣贼子,死有余辜。更有人说,这是诸葛亮一手筹划的圈套,那么哪一种说法更接近历史的真实?魏廷究竞有没有谋反?“谋反”过程回放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永安宫,他死后,蜀汉政权

  • 名将魏延被斩杀的原因是如诸葛亮预言的叛变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蜀汉,魏延,诸葛亮

    喜欢《三国演艺》的读者估计对于诸葛亮预判魏延日后必反的情节记忆犹新,话说,在赤壁之战之后,刘备凭借在荆州数年的经营,按照白眉贤士马良的建议,开始南征荆州武陵、零陵、桂阳和长沙四郡,用以广积钱粮,为日后霸业奠定基础。然而就在长沙郡收降魏延和黄忠之后,诸葛亮曾不由分说便把魏延在众人面前五花大绑,弄得包括

  • 三国猛将魏延和张飞谁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魏延

    魏延反骨提到魏延这个人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反骨”,这个典故还是要从诸葛亮见到魏延开始说起,诸葛亮对于魏延的印象是不好的,认定了魏延是有反叛的心思,那么魏延反骨是确有其事吗?魏延画像魏延本身是很有才能的,在刘备的慧眼识英雄中脱颖而出,由一个牙门将军提升为镇远将军,当然是提升的过程中是有很多人存有疑问的

  • 镇远将军魏延真的造反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魏延

    魏延简介今天,我们对魏延简介做个深入的了解,魏延,蜀汉刘备手下的一名大将。他从早年间便跟随刘备,在刘备支援刘璋抵抗张鲁大军时,魏延因为他的勇武,屡建奇功,遂受到刘备的重视,从一名小小的部曲一跃成为拥有实权的牙门将军。魏延剧照魏延对于行兵用将等兵法有着超出常人的天赋,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够赢得刘备的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