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英雄临终遗言:其中董卓的遗言最坑爹

三国英雄临终遗言:其中董卓的遗言最坑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211 更新时间:2024/1/3 7:59:45

最温情:曹操

遗言: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着铜雀台,善待之。馀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履组卖(做鞋卖钱)也。

曹操同志好色,这是路人皆知的秘密,可未想到,人之将死,依然对裙下风光念念不忘。可就在一代奸雄絮絮叨叨的遗言里(确切点讲应该叫遗嘱,出自《遗令》),我们却读出了一种温暖的人文情怀。原来,女人在曹操的心里,绝非只是床上工具的,至少,还有爱。

当然,我们厚道的曹操,不仅着手安排自己归天后一干妻妾们住房问题(住铜雀台别墅套房),还对一些职业技能相对较低的女侍,也铺好了下岗再就业之路,思虑如此周全,可谓用心良苦。看来,一个女人一旦上了曹操的床,就等于为自己的人生买了一份靠谱的保险。

网络配图

最矫情:刘备

遗言: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相对曹操的温情,刘备临终托孤就显得有些矫情了。当然,刘备本来就是一个矫情的人,更何况当时事态危及,前有东吴大军压境,后有北魏虎视眈眈,眼瞧着自己辛苦了大半辈子打下的一点基业,行将付之东流。兴许,此时把老实巴交的儿子,托付给权臣诸葛亮,不失权宜之策。只是,如果当时诸葛亮不识时务,当真顺势拉过皇叔的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们只能笑笑说:皇叔的话,认真你就输了。

最坑爹:董卓

遗言:吾儿奉先何在?

什么叫找死?董卓倒是演绎的精彩。就当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奸雄被埋伏路旁的一干刀斧手围殴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拔马逃走,而是在原地高呼找儿子。正是这一张望,错过了逃生的最佳时机。殊不知,董卓好容易盼来的宝贝干儿子,照面的第一句话却是“爹地莫怕,孩儿刀法好,一刀下去,不疼。”当然,董卓的遭遇,恰也暗合了中国人数千年以来就一直秉承的“优良”传统:坑爹。

网络配图

最霸气:太史慈

遗言: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在三国诸多名将里,太史慈也许不是最出名的一位,可他的这句遗言,却是最荡气回肠的。行在乱世,生死有命,但求以七尺血肉之躯,建万世功勋,此言一出,谁与争锋。也许,我们只能哀叹上天的不允,让这位富有大无畏革命精神的全能战士,过早地入土为安。可感叹之余,我们不禁试想,要是当年白门楼上吕布也有这番觉悟,可能在曹操刀下讨下一口活路?

最悲催:袁术

遗言:袁术至于此乎!

三国时代本是乱世,乱世里草民们的世界应该是这样的:为了争取狭小的安居保障房,或者能拿到可怜的一点低保,卑躬屈膝地活着,必要时甚至还得写封遗书以死抗争。但在富二代的眼里,三国的世界也许是这样的:喝喝名茶、玩玩跑车,顺便寻些女子轮流发生性关系。当然,我们的袁术同志无疑是个富二代。

可到了后来犯了事(玩大了,竟惦记着坐个土皇帝,惹了曹操不高兴),落魄跑路时,一路上还得摆出阔少爷的谱,非要VIP待遇,后因无法吃到蜜汁甜品,竟一时胸闷,大咤“袁术至于此乎”,呕血斗余而死。

网络配图

最二逼:魏延

遗言:谁敢杀我?

即便蜀汉后期的军官配置让人诟病,以致有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说法,可魏延着实忘了,三国是个创造奇迹的时代(摆地摊的可以当皇帝,种地瓜的也能做丞相)。因此,魏延只能为自己的二逼语录买单了。当然,我们也完全有理由替魏延不值的,因为他只是生错了年代,倘若轮回今日,行了坏事之后振臂高呼:“谁敢杀我?我爸是李刚”,恐怕倒也可能毫发无伤。

标签:

更多文章

  • 三千奇兵定洛阳:董卓为何注定被豪杰群殴?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董卓

    东汉宦后争权终结版双方一边是东汉末年臭名昭著的十常待,一边是汉灵帝的大舅子大将军何进。以张让为首的十常待把持朝政多年,树大根深,何大将军要搞倒十常待不是件容易的事,何进与时任司隶校尉的袁绍商量,只能借助于地方军事力量这样的秘密武器来搞定十常待了。何进不知道自己这一招基本相当于与敌人同归于尽,直接终结

  • 董卓并非汉末第一流武将,为何是他第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董卓

    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大将安重荣有句名言,“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几千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是一个颠破不灭的真理。具体到汉末乱世,“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逻辑再次上演,率先导演这一幕的是凉州人董卓。公元189年,汉朝政府发生宫廷政变,大将军何进被杀,董卓趁机率军进入洛阳城内。依靠着军事力量,他

  • 李广不如董卓!且看历史上出身心性如此相似的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广,董卓

    董卓是拉开三国乱世大幕的第一人,所以他的历史形象从来都是负面为主,如《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他为: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书契,指的是文字,引申为文明。这句话翻译下便是,董卓这个人是头顶长疮、脚底流脓,简直坏透了,称得上史上第一大魔王。这是当时的主流意见。曹操在很长时间内也是一个奸

  • 同样是挟天子令诸侯,为何夺得天下的是曹操而非董卓?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董卓

    东汉末年,董卓是第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从政治角度看,他是一个百分百的权臣,皇帝也是他的傀儡。从军事角度看,他手中掌控着国家主要的武装力量,没有其他的武装势力可以和他抗衡。然而,有着这么好开局的董卓,最终却没有得到天下。与之相比,另一个挟天子的曹操,则顺顺利利地把担子传给了儿子,并成为新王朝的奠基

  • 曹操为什么杀董卓 曹操最喜欢的武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

    揭秘曹操为什么杀董卓曹操刺杀董卓一幕,是十分惊险的一个章节。眼看曹操马上就要成功了,但是吕布的出现让曹操失败了,幸亏曹操反应敏捷,给自己找了一个很好的逃脱借口,从关键时候也看得出曹操沉稳,临危不乱的心理状态。在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中专门用了一个章节讲述了曹操刺杀董卓的原因始末,后来,这一幕也被排

  • 宦官当道 董卓如何仅凭3000兵马称霸京师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董卓

    都知道董卓仅凭不过三千人而且还是步兵和骑兵混合起来的三千,并不是三千精锐骑兵就称霸了京师,那么究竟董卓是如何做到的呢?首先董卓进京城做了哪几件事呢?网络配图其一:董卓本来是外郡的刺史,进京时不过只有三千人,董卓自知兵少怕京城众人士不服,便隔几日派士兵半夜潜出城外明日再大摇大摆进城号称”西兵复入至洛中

  • 袁绍起义反董卓,不料其中台将军死于刘表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董卓,袁绍,刘表,孙坚

    ‌三国时期西凉军进洛阳董卓残忍无道,袁绍召集十八路诸侯起义。关羽温酒斩华雄,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董卓撤军火烧洛阳逃入长安。十八路诸侯进入洛阳烧杀抢夺,曹操见此地不是长久之计自己率领部下去追董卓。公孙瓒刘关张也看出来袁绍不是明主也收兵而去。而最先进入洛阳的孙坚部队此时正驻扎在被烧毁的宫殿之上。一面安排

  • 董卓挟天子令诸侯为何无人敢动?这五万成为了董卓嚣张的资本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董卓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此时涌现出不少乱世枭雄,董卓便是这个时期的主要人物之一。在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十常侍乱国时,大将军何进因听信谗言因董卓入京。然而自董卓入京之后便酿成了一个更可怕的后果,董卓开始专权祸国甚至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当时却无人敢站出反对董卓,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这都是因为当时董卓手里握着五

  • 汉献帝最恨哪位权臣?董卓,曹操?都不是,而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献帝,三国

    说起汉献帝,真是历史上的可怜人,出身帝王家却没过一天舒心的日子。汉献帝的一生被权臣所掌握,做了32年的傀儡皇帝,在权臣手里他不仅没有多少权力,甚至还要担心自己的性命。汉献帝经历过四个权臣,有把他扶上皇位的董卓;有借他命令四处讨伐的曹操;有夺掉他皇位的曹丕;但这三个应该都不是他最恨的。那么献帝最恨的权

  • 董卓舍得给吕布赤兔马,为什么就一个人就不乐意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董卓,吕布,貂蝉,

    董卓进京后通过炫耀武力,废除汉帝,逼死太后,威迫朝臣等一系列举措迅速掌控了朝政,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屈从于他,比如并州刺史丁原。丁原当时有骁勇的义子吕布在身旁,董卓身边无人可与之相比,于是董卓听从了李肃和谋士李儒的建议,以赤兔宝马和金银珠宝利诱吕布,吕布本来就是见利忘义之人于是杀丁原投董卓,并拜董卓为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