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千奇兵定洛阳:董卓为何注定被豪杰群殴?

三千奇兵定洛阳:董卓为何注定被豪杰群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211 更新时间:2024/1/3 13:37:57

东汉宦后争权终结版双方一边是东汉末年臭名昭著的十常待,一边是汉灵帝的大舅子大将军何进。以张让为首的十常待把持朝政多年,树大根深,何大将军要搞倒十常待不是件容易的事,何进与时任司隶校尉的袁绍商量,只能借助于地方军事力量这样的秘密武器来搞定十常待了。何进不知道自己这一招基本相当于与敌人同归于尽,直接终结东汉帝国和百年来的宦戚争霸。在人选上何进挑了很久,选中董卓,是因为董卓本人并非豪门世族,在朝廷的势力根基并不深厚,董胖子看似粗豪,有几分胡人的习气,看起来城府也不深。比那些斯文的老狐狸好打交道。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何氏集团的意见并不统一,何进的姐姐何皇后就不大同意将十常待一网打尽,毕竟王室的运转离不开庞大的宦官集体。十常待却提前下手了,何进的外援还没到,就被十常待骗进宫所杀。何进死了,洛阳一片混乱,以袁氏兄弟(袁绍袁术)为首的何氏集团与宦官势力展开了混战,汉少帝及陈留王被张让等人带出洛阳(张让本人后来被逼投河而死)。接到何进的消息,董卓知道他的机遇到了,机不可失,他率领着三千精兵直奔洛阳。

网络配图

在洛阳郊外,董卓运气很好,找到了皇帝和陈留王及从属,带着回到了洛阳。事起仓促,董卓带的三千兵马根本不足以控制洛阳的局势,董卓此时显示出了他的智谋,入洛阳后他让凉州兵夜晚潜出沈阳,白天再大张旗鼓的开入洛阳,让洛阳人都以为西凉兵每日都在增多。与此同时董卓迅速收编了何进的部众,又策反了掌管洛阳卫戎的执金吾丁原部下的大将吕布,吕布下手杀死了丁原,丁原的大部份人马随同吕布加入了董卓旗下。至此董卓完全控制了局势,公元189年,董卓废汉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董胖子成为半路杀出的黑马,很多人意想不到,当初向何进提出召董卓进京的袁绍更没想到.袁绍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与董卓出身草根不同,袁出身名门,而且是名门中的名门,其高祖袁安是东汉名臣,任东汉王朝的司空司徒,其祖袁汤、其父袁逢、叔父袁隗都则官拜司空司徒。伯父袁成(袁绍过继袁成)混得最差,也是一个左中郎将。

汝南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其家世之显赫,也只有后来东晋时期的王谢可与之相比了。袁绍含着金钥匙长大,不到二十岁已出任濮阳县长,后来为父母丁忧,闲居洛阳,纳闲养士,虽未做官,名气却很大,朝廷几次征用,袁绍也一直不出山,直到何进上台后,袁绍才投靠了何进,并得到了何进的重用,初为侍御史、虎贲中郎将。中平五年,袁绍被任命为佐军校尉。让董卓进京勤王,是袁绍向何进出的馊点子,可是他也没有预料到十常待出手灭何进何苗兄弟的速度更这么快,更没有想到董卓会如此快摆平洛阳局势,当初董卓初进洛阳的时候,骑都尉鲍信曾劝袁绍先下手为强,趁董卓立足未稳兵力不足把董卓干掉,袁绍却显露出了一个公子哥的优柔寡断,没有下手,等董卓稳定局势,袁绍后悔之余更加不服,天大的肥肉让这个来自边夷之地的小混混给一口独吞了,丢人,实在太丢人。

袁绍很快和董卓翻脸,跑到了关东。他发现和他一样想法的人太多,董卓专政后,尽管大批起用党人名士,包括袁绍,董卓也给了个勃海郡太守,他的弟弟袁术被任命为后将军,另一个比较出名的反卓派人物曹操被任命为骁骑校尉,但是豪强士大夫集团并不买董胖子的帐,他们不愿意在董胖子的手下过日子。一个新的伐董联盟自发的诞生了,广陵太守张超、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河内太守王匡、山阳太守袁遗、东郡太守桥瑁、济北相鲍信,骁骑校尉曹操、后将军袁术、长沙太守孙坚,一个以袁绍为盟主,关东(潼关以东)豪强为骨干的反董联盟成立了。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反董联军打出了“诛除国贼、共赴国难”的口号,开始了气势很大的反董战争。

时局对于董卓很不利,虽然董卓控制了洛阳中央政府,又坐拥并凉二州的军队,但反董联军人数上远远多于董卓军,而同时洛阳以西黄巾军在首领白波的率领下又再度死灰复燃,有十万之众。董卓的洛阳政府有陷入两面夹击的危险。入主洛阳,对于董卓来说本就是一个意外,董卓也算是名将,但是在中原这块土地上,他还没痛痛快快打过一场胜仗,以前面对的还是黄巾农民起义军,现在可是正规部队。心中没底的董卓决定为自己先留条后路,他决定迁都,公元190年二月,董卓让部下席卷洛阳城里的一切财富和数百万百姓,迁都长安。自己率主力部队与反袁联军一战,打得过打,打不过跑回关中。图:传说中的三英战吕布发生在此次战役中。

网络配图

这是一次野蛮和血腥的暴力迁移,洛阳的大富之家基本被董卓血洗,财富抢劫一空,董胖子连两汉皇陵也没放过,大掘坟墓,盗取财物,数百万洛阳人被逼西迁,一路上人口互相践踏饿死者数不胜数。经历几百年辉煌与繁荣的洛阳成为了一片死寂的孤城,冷眼凝视着即将到来的利益之战。伐董联军分三线向董卓形成包围圈,北线袁绍和河内太守王匡进驻洛阳以北河内郡,东线曹操、刘岱、张邈、张超、袁遗率数十万众洛阳以东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南线袁术孙坚进驻洛阳以南的鲁阳(今河南鲁山)。

但战争的第一阶段董卓占据了上风,反董联军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人数虽众但却一盘散沙,董卓的并凉兵与是长期在与羌人作战中成长起来的虎狼之师,人数虽少,但战斗力很强悍。一开始董卓军取得节节胜利,北线,董卓军在小平津(古黄河渡口,今河南巩县西北)一举歼灭河内太守王匡部,在东线又打败联盟中主战的曹操部于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并凉军董军的强悍让联军畏手畏脚,从公元190年正月到191年正月,一年的时间,反袁联军没有什么斩获。反董联军的突破还是在南线的孙坚部,孙坚在191年二月在阳人(今河南汝阳东北)大破董卓胡珍部,斩都督华雄,取得了伐袁战争的第一场大胜。图:讨董联军,孙坚部表现出彩。

讨袁联盟都是各自心怀鬼胎,孙坚的胜利却没有丝毫给他们带来任何喜悦,袁术看到孙坚部取得胜利,害怕孙坚把所有的功劳都抢跑了,竟然停止给孙坚部粮食补给,后来在孙坚强烈抗议下才恢复补给。孙坚部越战越勇,进军太谷(汉灵帝所设洛阳八关之一),在洛阳郊的诸皇陵间,董卓亲率大军与孙坚一战。豪强士族集团组成的几十万讨袁大军都是摆设,在历史舞台上唱大戏的,是来自羌中平原上精骑善射的游侠董胖子和江东横刀江湖使海盗惊心破胆的捕快孙破虏——一场草根与草根之间的较量。

网络配图

孙坚一鼓作气,进至洛阳,攻克了吕布据守的洛阳。但讨董联盟,本来就是为了政治利益而组成的团体,攻克洛阳后,没有人再愿意西进,眼光都放在了新一轮的利益争夺上。伐董之战,就这样不了了之,以一种虎头蛇尾的方式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董卓后来成了中国历史上乱臣贼子的代名词,对其生平也大多丑化,而伐董之战也大多被人们视为正义之战,然而正义的包装下,这场战争的本质还是豪强割据势力的利益瓜分战,董卓出身草根,又是来自羌汉混杂的陇西,自然为袁氏为代表的名门世族所不容。纵观董卓一生,白手起家从早年游侠经历到作为一名将军都不失为精彩,带三千兵马平定洛阳,更富传奇色彩,只是坐拥汉末朝权后,目光短浅,带有明显的流寇性质,强行迁都长安,给中原一带的百姓带来的巨大灾难。给董卓一个公平的评价,一个豪爽的游侠,一个文武双全优秀的将军,一个平庸的政治家。

标签: 董卓

更多文章

  • 董卓并非汉末第一流武将,为何是他第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董卓

    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大将安重荣有句名言,“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几千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是一个颠破不灭的真理。具体到汉末乱世,“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逻辑再次上演,率先导演这一幕的是凉州人董卓。公元189年,汉朝政府发生宫廷政变,大将军何进被杀,董卓趁机率军进入洛阳城内。依靠着军事力量,他

  • 李广不如董卓!且看历史上出身心性如此相似的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广,董卓

    董卓是拉开三国乱世大幕的第一人,所以他的历史形象从来都是负面为主,如《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他为: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书契,指的是文字,引申为文明。这句话翻译下便是,董卓这个人是头顶长疮、脚底流脓,简直坏透了,称得上史上第一大魔王。这是当时的主流意见。曹操在很长时间内也是一个奸

  • 同样是挟天子令诸侯,为何夺得天下的是曹操而非董卓?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董卓

    东汉末年,董卓是第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从政治角度看,他是一个百分百的权臣,皇帝也是他的傀儡。从军事角度看,他手中掌控着国家主要的武装力量,没有其他的武装势力可以和他抗衡。然而,有着这么好开局的董卓,最终却没有得到天下。与之相比,另一个挟天子的曹操,则顺顺利利地把担子传给了儿子,并成为新王朝的奠基

  • 曹操为什么杀董卓 曹操最喜欢的武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

    揭秘曹操为什么杀董卓曹操刺杀董卓一幕,是十分惊险的一个章节。眼看曹操马上就要成功了,但是吕布的出现让曹操失败了,幸亏曹操反应敏捷,给自己找了一个很好的逃脱借口,从关键时候也看得出曹操沉稳,临危不乱的心理状态。在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中专门用了一个章节讲述了曹操刺杀董卓的原因始末,后来,这一幕也被排

  • 宦官当道 董卓如何仅凭3000兵马称霸京师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董卓

    都知道董卓仅凭不过三千人而且还是步兵和骑兵混合起来的三千,并不是三千精锐骑兵就称霸了京师,那么究竟董卓是如何做到的呢?首先董卓进京城做了哪几件事呢?网络配图其一:董卓本来是外郡的刺史,进京时不过只有三千人,董卓自知兵少怕京城众人士不服,便隔几日派士兵半夜潜出城外明日再大摇大摆进城号称”西兵复入至洛中

  • 袁绍起义反董卓,不料其中台将军死于刘表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董卓,袁绍,刘表,孙坚

    ‌三国时期西凉军进洛阳董卓残忍无道,袁绍召集十八路诸侯起义。关羽温酒斩华雄,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董卓撤军火烧洛阳逃入长安。十八路诸侯进入洛阳烧杀抢夺,曹操见此地不是长久之计自己率领部下去追董卓。公孙瓒刘关张也看出来袁绍不是明主也收兵而去。而最先进入洛阳的孙坚部队此时正驻扎在被烧毁的宫殿之上。一面安排

  • 董卓挟天子令诸侯为何无人敢动?这五万成为了董卓嚣张的资本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董卓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此时涌现出不少乱世枭雄,董卓便是这个时期的主要人物之一。在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十常侍乱国时,大将军何进因听信谗言因董卓入京。然而自董卓入京之后便酿成了一个更可怕的后果,董卓开始专权祸国甚至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当时却无人敢站出反对董卓,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这都是因为当时董卓手里握着五

  • 汉献帝最恨哪位权臣?董卓,曹操?都不是,而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献帝,三国

    说起汉献帝,真是历史上的可怜人,出身帝王家却没过一天舒心的日子。汉献帝的一生被权臣所掌握,做了32年的傀儡皇帝,在权臣手里他不仅没有多少权力,甚至还要担心自己的性命。汉献帝经历过四个权臣,有把他扶上皇位的董卓;有借他命令四处讨伐的曹操;有夺掉他皇位的曹丕;但这三个应该都不是他最恨的。那么献帝最恨的权

  • 董卓舍得给吕布赤兔马,为什么就一个人就不乐意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董卓,吕布,貂蝉,

    董卓进京后通过炫耀武力,废除汉帝,逼死太后,威迫朝臣等一系列举措迅速掌控了朝政,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屈从于他,比如并州刺史丁原。丁原当时有骁勇的义子吕布在身旁,董卓身边无人可与之相比,于是董卓听从了李肃和谋士李儒的建议,以赤兔宝马和金银珠宝利诱吕布,吕布本来就是见利忘义之人于是杀丁原投董卓,并拜董卓为义

  • 第一个赶到洛阳的是董卓而不是别人呢?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董卓,曹操,袁绍,黄巾军,

    东汉末年,何进召地方诸侯进京意图共诛十常侍时,因为事情泄密自己被十常侍先下手为强杀了且不去说。单说董卓进京,很快就掌控了朝中大权,其后废帝杀太后,肆意妄为,引起天下诸侯群起而讨之,揭开了汉末天下大乱的序幕。问题是,当时天下诸侯不少,地位和实力高过董卓的更是不在少数,然而为何是董卓钻了空子第一个赶到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