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刘秀的云台28将没李世民的凌烟阁24功臣名气大?

为什么刘秀的云台28将没李世民的凌烟阁24功臣名气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73 更新时间:2024/2/14 6:59:38

历代帝王能够荡平天下,除本身英明神武之外,少不了一群出生入死的有功之臣。东汉初期刘秀的云台二十八将,唐朝初期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其中典型的两个例子。但从名气上比较,实力毫不逊色的云台二十八将却比不上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个中原因较为复杂,且听细细道来。

首先,两者的对手实力有差异。云台二十八将击败的是绿林、赤眉、刘永、张步、隗嚣、公孙述诸等敌人,大多是一击即败的平庸人物;而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争锋的是李密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强大军阀,每一位都绝非等闲之辈。

刘秀一统江山之后,立即按甲寝兵,休养生息,没有再为开疆拓土动干戈,云台二十八将不再上沙场,失去彰显才能的舞台;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在唐朝建立后,依然东征西战剪除各地割据势力,五年后才平定天下。自然,后者更多机会表现自己。

就云台二十八将本身而言,虽然都立下不世之功,但由于刘秀和大臣关系雍穆,每个人除了战死都能安享晚年;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则有被诛斩的,有被戮尸的,有被流放的……下场各异,更具有悲剧色彩,也更有话题性。

从历史上看,东汉虽然是一个重要的朝代,但是影响力跟唐朝不能相提并论。东汉在150年的时间里,各个方面都缺乏特色,较为平淡。唐朝则完全不一样,它是中国数一数二的王朝,不管是政治、军事还是文化均成就灿若星辰。时代背景不一样,也决定了云台二十八将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影响力不一样。

最后,文学和影视作品的加工,对历史传播具有很大的作用,但有关云台二十八将的著名文学、影视作品几乎为零。而关于唐朝开国时期的文艺作品比比皆是,比如《说唐》,《隋唐演义》等等,世人皆耳熟能详,让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存在感大大提升。

范晔在《后汉书》为二十八将立传,称“咸能感会风云,奋其智勇,称为佐命,亦各志能之士也。”云台二十八将为重兴汉室渑之功,每一位都是不世出的奇才,由于各种原因落得籍籍无名,可以说是历史一大憾事。

标签: 唐朝,凌烟阁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是迫不得已?李世民早已权势滔天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

    说起唐太宗李世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李世民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特别的一个皇帝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不仅是唐朝盛世的奠基人,并且开创了文明至今的贞观之治,唐朝盛极一时,周边的各族人民尊称他为天可汗。但我们都知道人无完人,历史也大多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李世民一生之中黑点并不多,但是他的皇帝之位的夺得却

  • 李世民答应李渊不杀侄儿,可听到此人姓名后,却一口气全杀光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李建成不一定是昏君,但李世民一定是明君,然而李世民一生中有一个永远都洗不掉的黑点,杀了哥哥李建成还杀了李元吉,玄武门之变后更杀了十个侄儿,手足相残这是李世民最被后人诟病的地方,然而当时的李世民已经答应了李渊不杀侄儿,为何之后又出尔反尔呢?尉迟恭是玄武门之变的最大功臣

  • 李世民陵墓没有金银珠宝 唯有这一件文物堪称天下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李世民

    649年7月10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驾崩于终南山上的翠微宫含风殿。享年52岁。李世民的一生,是无比辉煌的一生。他17岁投身军伍,去雁门关营救被突厥骑兵围困的隋炀帝杨广。19岁鼓动父亲李渊从太原起兵,逐鹿天下。之后,李世民南征北战,为大唐王朝的建立屡立奇功。可以说,如果要为大唐王朝的开国功臣们颁发奖状

  • 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亲兄弟,为什么还被称为明君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李世民

    假设李世民没有杀掉李建成和李元吉,而是被这两兄弟给害死了,那么李世民还能算上是个有才能的君主么?只会让大家觉得李世民打打仗还可以,但是政治能力却比较低下。从汉代“独尊儒术”以来,杀害亲人的行为,在道德上的确是让人无法接受的。这件事,也成了李世民人生中一个最大的瑕疵。但是李世民作为一个大有作为的政治人

  • 李世民只杀这两位功臣,一位李舍不得杀,一位李杀了都不解恨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李世民

    李世民是一位杰出的皇帝,很善于处理君臣之间的关系,恩威并施,双管齐下,把一个个能人异士治理得服服贴贴,却又使名将功臣多半得以善终。凌烟阁二十四元勋像就是例子。当时李世民年迈体衰,开始怀念往事,追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战斗岁月。将他那些老部下的形象绘入凌烟阁,以为人臣荣耀之最,此后凌烟阁功臣成为唐代

  • 李世民曾当过的“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到底是多大的官?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

    李世民是靠“玄武门之变”当上的皇帝,开创了彪炳史册的“贞观之治”。而引发“玄武门之变”的原因则是李世民在统一天下过程中立下的赫赫战功威胁到了李渊和李建成的地位,这点从李世民当时的爵位官职就可以看出来。李世民在唐高祖时期担任的主要官职是:天策上将、领司徒、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爵位为秦王。大家对

  • 李世民最聪明的儿子李治,就因为李世民四个字惹来杀身之祸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李治

    贞观十七年,对于李世民来说是非常痛苦难熬的一年。这一年,他的股肱之臣魏征薨殁。这一年,他的亲儿子齐王李佑起兵造反。李佑兵变被俘之后,被父皇贬为庶人赐死。这一年,他辛辛苦苦培养的太子李承乾阴谋造反,还没发动就被李世民团灭了。李承乾谋反一案,牵扯到了李世民的亲弟弟李元昌和凌烟阁功臣侯君集,李元昌和侯君集

  • 罗艺为什么会在李世民登基之后造反,是为李建成报仇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罗艺

    对于熟悉《隋唐演义》、《说唐》、《兴唐传》等等古典小说及其延伸文艺作品的朋友们来说,罗艺这个名字肯定不会陌生。在小说中,罗艺是罗成的父亲,秦叔宝的姑父,隋朝北平王,开国功臣之一,基本是个正面人物。罗艺在真实的历史上确有其人,但他的形象可不怎么正面。罗艺此人刚愎固执,不讲仁义,但比较会打仗,在隋末成长

  • 单雄信最后是怎么死的?为什么李世民不肯放过单雄信?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单雄信

    公元618年,瓦岗寨兵败而散。单雄信投向了曾经的大敌王世充麾下。获得后者之女爱慕之后,成为了郑国的驸马。公元620年,李唐将统一中原的铁蹄踏向了东都洛阳。而引兵相抗者,正是与李唐有着深仇大恨之人单雄信。在这次战争期间,单雄信差点就要了李世民的性命。有一日,李世明策马行在御果园,不料碰上了单雄信。正所

  • 猛将被李世民赐死,死前吃下一块肉,百年后后人间接为其报仇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单雄信

    李世民能够坐稳唐朝江山少不了文人武士的帮助,其中二十四功臣就是功劳最大的几位,一直受到李世民的感激。李世民虽然掌握大权,但还是对一些人不放心,单雄信就是其中一个。单雄信被李世民赐死前,曾经遵照之前的约定吃掉恩人徐世勣的一块肉,然后英勇赴死。单雄信是隋末唐初的一员虎将,勇猛过人,擅长骑术,经常骑着马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