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千古明君的李世民, 为什么一定坚持要杀单雄信,他求情都不行

千古明君的李世民, 为什么一定坚持要杀单雄信,他求情都不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73 更新时间:2023/12/11 23:09:38

武德元年的时候,当时的李世民处死了一些人,这其中就包括了飞将单雄信。当时处死的时候,徐世勣自己一人力劝李世民放过单雄信,甚至可以用自己的功劳来保单雄信一命。但是李世民还是拒绝了,悲痛的徐世勣为了报答单雄信的救命之恩,自己割肉喂单雄信吃下,表示自己没有忘曾经的誓言。然而李世民为什么非要杀单雄信,我们来看看李家和单雄信之间的恩怨。

首先就是单雄信的家人是被李家人给亲手灭掉的,而且当时还有人说单雄信的父亲是死在了李渊的手里。古代讲究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此时的单雄信就和李家有了不共戴天的世仇。所以在李密王世充打败之后,当时的徐世勣投奔了李唐,但是单雄信却投奔了王世充。

而且李世民在攻打王世充的时候,当时的单雄信可谓是单枪匹马直奔李世民而来(有人说是李元吉),索性是徐世勣出面劝阻了单雄信,单雄信才退走。不管单雄信要杀的是李世民还是李元吉,最起码表明了单雄信和李家的态度,所以之后的李家断不可能让此心腹大患继续活着。

第二就是当时李世民麾下后很多原属瓦岗的将领,例如秦琼程咬金、徐世勣等人,而单雄信在这些人中的威望很高,甚至当时的徐世勣都能以自己出生入死的功劳来换取单雄信的一命。但是当时秦琼等人都没有吱声,那就表明了秦琼等人的态度,除了徐世勣一人以外其他人对单雄信的态度并不是很好,结合上面的原因所以李世民也必须杀单雄信。

然而其实当时的李世民收单雄信和不收也没什么区别,当时全国战争已经到了尾声,刘黑闼的叛变其实也翻不了天。此时的李世民不需要太多的武将了,虽说单雄信是勇猛,但是天下安定之后将军也没什么用了,留着王世充的女婿单雄信,鬼知道他那天神经一抽,然后为自己的老丈人和自己家人复仇,对李世民来一击刺杀,所以李世民还是选择了除掉这个心腹之患,避免以后出什么幺蛾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一家之言还请多多见笑,如有不同还望在评论区留言指教。

标签: 唐朝,凌烟阁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刘秀的云台28将没李世民的凌烟阁24功臣名气大?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凌烟阁

    历代帝王能够荡平天下,除本身英明神武之外,少不了一群出生入死的有功之臣。东汉初期刘秀的云台二十八将,唐朝初期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其中典型的两个例子。但从名气上比较,实力毫不逊色的云台二十八将却比不上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个中原因较为复杂,且听细细道来。首先,两者的对手实力有差异。云台二十八将击败的

  • 玄武门之变是迫不得已?李世民早已权势滔天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

    说起唐太宗李世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李世民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特别的一个皇帝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不仅是唐朝盛世的奠基人,并且开创了文明至今的贞观之治,唐朝盛极一时,周边的各族人民尊称他为天可汗。但我们都知道人无完人,历史也大多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李世民一生之中黑点并不多,但是他的皇帝之位的夺得却

  • 李世民答应李渊不杀侄儿,可听到此人姓名后,却一口气全杀光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李建成不一定是昏君,但李世民一定是明君,然而李世民一生中有一个永远都洗不掉的黑点,杀了哥哥李建成还杀了李元吉,玄武门之变后更杀了十个侄儿,手足相残这是李世民最被后人诟病的地方,然而当时的李世民已经答应了李渊不杀侄儿,为何之后又出尔反尔呢?尉迟恭是玄武门之变的最大功臣

  • 李世民陵墓没有金银珠宝 唯有这一件文物堪称天下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李世民

    649年7月10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驾崩于终南山上的翠微宫含风殿。享年52岁。李世民的一生,是无比辉煌的一生。他17岁投身军伍,去雁门关营救被突厥骑兵围困的隋炀帝杨广。19岁鼓动父亲李渊从太原起兵,逐鹿天下。之后,李世民南征北战,为大唐王朝的建立屡立奇功。可以说,如果要为大唐王朝的开国功臣们颁发奖状

  • 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亲兄弟,为什么还被称为明君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李世民

    假设李世民没有杀掉李建成和李元吉,而是被这两兄弟给害死了,那么李世民还能算上是个有才能的君主么?只会让大家觉得李世民打打仗还可以,但是政治能力却比较低下。从汉代“独尊儒术”以来,杀害亲人的行为,在道德上的确是让人无法接受的。这件事,也成了李世民人生中一个最大的瑕疵。但是李世民作为一个大有作为的政治人

  • 李世民只杀这两位功臣,一位李舍不得杀,一位李杀了都不解恨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李世民

    李世民是一位杰出的皇帝,很善于处理君臣之间的关系,恩威并施,双管齐下,把一个个能人异士治理得服服贴贴,却又使名将功臣多半得以善终。凌烟阁二十四元勋像就是例子。当时李世民年迈体衰,开始怀念往事,追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战斗岁月。将他那些老部下的形象绘入凌烟阁,以为人臣荣耀之最,此后凌烟阁功臣成为唐代

  • 李世民曾当过的“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到底是多大的官?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

    李世民是靠“玄武门之变”当上的皇帝,开创了彪炳史册的“贞观之治”。而引发“玄武门之变”的原因则是李世民在统一天下过程中立下的赫赫战功威胁到了李渊和李建成的地位,这点从李世民当时的爵位官职就可以看出来。李世民在唐高祖时期担任的主要官职是:天策上将、领司徒、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爵位为秦王。大家对

  • 李世民最聪明的儿子李治,就因为李世民四个字惹来杀身之祸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李治

    贞观十七年,对于李世民来说是非常痛苦难熬的一年。这一年,他的股肱之臣魏征薨殁。这一年,他的亲儿子齐王李佑起兵造反。李佑兵变被俘之后,被父皇贬为庶人赐死。这一年,他辛辛苦苦培养的太子李承乾阴谋造反,还没发动就被李世民团灭了。李承乾谋反一案,牵扯到了李世民的亲弟弟李元昌和凌烟阁功臣侯君集,李元昌和侯君集

  • 罗艺为什么会在李世民登基之后造反,是为李建成报仇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罗艺

    对于熟悉《隋唐演义》、《说唐》、《兴唐传》等等古典小说及其延伸文艺作品的朋友们来说,罗艺这个名字肯定不会陌生。在小说中,罗艺是罗成的父亲,秦叔宝的姑父,隋朝北平王,开国功臣之一,基本是个正面人物。罗艺在真实的历史上确有其人,但他的形象可不怎么正面。罗艺此人刚愎固执,不讲仁义,但比较会打仗,在隋末成长

  • 单雄信最后是怎么死的?为什么李世民不肯放过单雄信?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单雄信

    公元618年,瓦岗寨兵败而散。单雄信投向了曾经的大敌王世充麾下。获得后者之女爱慕之后,成为了郑国的驸马。公元620年,李唐将统一中原的铁蹄踏向了东都洛阳。而引兵相抗者,正是与李唐有着深仇大恨之人单雄信。在这次战争期间,单雄信差点就要了李世民的性命。有一日,李世明策马行在御果园,不料碰上了单雄信。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