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为了当千古一帝,干了件前所未有的事

李世民为了当千古一帝,干了件前所未有的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73 更新时间:2024/1/16 17:48:01

中国有几千年的封建朝历史,光是皇帝就出了将近五百位,其中不乏残忍嗜杀的帝王,还有更多碌碌无为的皇帝,然而有些帝王一出现,便注定要名传千古,比如统一六国的秦始皇,便是历史上最有名的皇帝,其次还有世民,他也是十分有名的皇帝,而且唐朝还是中国历史上最繁华的朝代之一。

李世民作为唐朝最有才华的皇帝,他的治武功得到了后世的一致认可,如果不看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绝对是最完美的帝王,然而贞观六年的时候,李世民为了给自己增添一些噱头,干了一件让后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当时李世民心血来潮想到朝廷死牢中看看,当李世民观看了卷宗之后,深感罪犯都是可怜人(不知李世民咋想的),竟然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贞观六年末,李世民命令刑部释放所有的死刑犯,让他们都回家过年,而且李世民还召见了这群死刑犯,语重心长的对他们说,过完年就自己按时回来,然后一起问斩。这起事件奇怪的地方就在这里,贞观七年的时候,390名死刑犯一个不少全都回来了,最不可思议的是,有一个死刑犯得了重病,还坐着牛车赴约,然后李世民大度的赦免了他们的死罪。

一群死刑犯,被放出去后,还能自觉的赶回来赴死?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这件事不管怎么想,都感觉不可思议,然而这件事的确让李世民的名气更上一层楼,贞观初年的“死亡之约”,成了李世民千古一帝的佐证之一。关于这件事,我个人有个猜想,我想李世民当时一定派出了不少密探,起码每个被释放的死刑犯都会有人密切监视其一举一动,但凡有逃跑的迹象,就会被抓住。

李世民死后的谥号为文皇帝,后来又被加封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光是第一个文皇帝的谥号,便已经足够让李世民名传千古了,毕竟古往今来能叫文皇帝的,一朝一代顶多一个,而文武都有的皇帝,更是屈指可数,就算李世民不玩这一出,也一定是板上钉钉的千古一帝。

标签:

更多文章

  • 千古明君的李世民, 为什么一定坚持要杀单雄信,他求情都不行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凌烟阁

    武德元年的时候,当时的李世民处死了一些人,这其中就包括了飞将单雄信。当时处死的时候,徐世勣自己一人力劝李世民放过单雄信,甚至可以用自己的功劳来保单雄信一命。但是李世民还是拒绝了,悲痛的徐世勣为了报答单雄信的救命之恩,自己割肉喂单雄信吃下,表示自己没有忘曾经的誓言。然而李世民为什么非要杀单雄信,我们来

  • 为什么刘秀的云台28将没李世民的凌烟阁24功臣名气大?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凌烟阁

    历代帝王能够荡平天下,除本身英明神武之外,少不了一群出生入死的有功之臣。东汉初期刘秀的云台二十八将,唐朝初期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其中典型的两个例子。但从名气上比较,实力毫不逊色的云台二十八将却比不上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个中原因较为复杂,且听细细道来。首先,两者的对手实力有差异。云台二十八将击败的

  • 玄武门之变是迫不得已?李世民早已权势滔天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

    说起唐太宗李世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李世民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特别的一个皇帝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不仅是唐朝盛世的奠基人,并且开创了文明至今的贞观之治,唐朝盛极一时,周边的各族人民尊称他为天可汗。但我们都知道人无完人,历史也大多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李世民一生之中黑点并不多,但是他的皇帝之位的夺得却

  • 李世民答应李渊不杀侄儿,可听到此人姓名后,却一口气全杀光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李建成不一定是昏君,但李世民一定是明君,然而李世民一生中有一个永远都洗不掉的黑点,杀了哥哥李建成还杀了李元吉,玄武门之变后更杀了十个侄儿,手足相残这是李世民最被后人诟病的地方,然而当时的李世民已经答应了李渊不杀侄儿,为何之后又出尔反尔呢?尉迟恭是玄武门之变的最大功臣

  • 李世民陵墓没有金银珠宝 唯有这一件文物堪称天下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李世民

    649年7月10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驾崩于终南山上的翠微宫含风殿。享年52岁。李世民的一生,是无比辉煌的一生。他17岁投身军伍,去雁门关营救被突厥骑兵围困的隋炀帝杨广。19岁鼓动父亲李渊从太原起兵,逐鹿天下。之后,李世民南征北战,为大唐王朝的建立屡立奇功。可以说,如果要为大唐王朝的开国功臣们颁发奖状

  • 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亲兄弟,为什么还被称为明君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李世民

    假设李世民没有杀掉李建成和李元吉,而是被这两兄弟给害死了,那么李世民还能算上是个有才能的君主么?只会让大家觉得李世民打打仗还可以,但是政治能力却比较低下。从汉代“独尊儒术”以来,杀害亲人的行为,在道德上的确是让人无法接受的。这件事,也成了李世民人生中一个最大的瑕疵。但是李世民作为一个大有作为的政治人

  • 李世民只杀这两位功臣,一位李舍不得杀,一位李杀了都不解恨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李世民

    李世民是一位杰出的皇帝,很善于处理君臣之间的关系,恩威并施,双管齐下,把一个个能人异士治理得服服贴贴,却又使名将功臣多半得以善终。凌烟阁二十四元勋像就是例子。当时李世民年迈体衰,开始怀念往事,追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战斗岁月。将他那些老部下的形象绘入凌烟阁,以为人臣荣耀之最,此后凌烟阁功臣成为唐代

  • 李世民曾当过的“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到底是多大的官?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

    李世民是靠“玄武门之变”当上的皇帝,开创了彪炳史册的“贞观之治”。而引发“玄武门之变”的原因则是李世民在统一天下过程中立下的赫赫战功威胁到了李渊和李建成的地位,这点从李世民当时的爵位官职就可以看出来。李世民在唐高祖时期担任的主要官职是:天策上将、领司徒、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爵位为秦王。大家对

  • 李世民最聪明的儿子李治,就因为李世民四个字惹来杀身之祸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李治

    贞观十七年,对于李世民来说是非常痛苦难熬的一年。这一年,他的股肱之臣魏征薨殁。这一年,他的亲儿子齐王李佑起兵造反。李佑兵变被俘之后,被父皇贬为庶人赐死。这一年,他辛辛苦苦培养的太子李承乾阴谋造反,还没发动就被李世民团灭了。李承乾谋反一案,牵扯到了李世民的亲弟弟李元昌和凌烟阁功臣侯君集,李元昌和侯君集

  • 罗艺为什么会在李世民登基之后造反,是为李建成报仇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罗艺

    对于熟悉《隋唐演义》、《说唐》、《兴唐传》等等古典小说及其延伸文艺作品的朋友们来说,罗艺这个名字肯定不会陌生。在小说中,罗艺是罗成的父亲,秦叔宝的姑父,隋朝北平王,开国功臣之一,基本是个正面人物。罗艺在真实的历史上确有其人,但他的形象可不怎么正面。罗艺此人刚愎固执,不讲仁义,但比较会打仗,在隋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