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太宗李世民挂帅出征讨伐薛举赢了吗?

唐太宗李世民挂帅出征讨伐薛举赢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945 更新时间:2024/2/15 16:32:50

隋朝在农民起义战争的冲击下四分五裂,贵族、官吏、豪强地主都有属于自己的割据势力,这股势力在唐朝建立初期,成为了李氏天下的心头大患,明确划分进唐朝版图仅有关中、河东一隅,大部分地区仍在地方割据势力的掌控范围之内,大大小小的数支地方起义军队和割据势力蠢蠢欲动。

战场图

当时,主要割据势力有薛举李轨刘武周、梁师都王世充、萧铣、林士弘窦建德杜伏威等,唐高祖李渊为了巩固其新政权,,采取了先固关中,东攻中原,再平江南的方略,逐步拉开了唐朝一统天下的势头。

唐朝统一战争最先拿关中的薛举、李轨和刘武周等势力开刀,薛举据有陇西之地,拥兵13万,自称西秦霸王,与李渊争夺关中,一直未果。唐武德元年七月,金城的西秦霸王薛举进攻唐朝,两军在高摭对阵。唐朝以李世民为元帅率军予以抗击,进驻于高摭城,李世民认为薛举军粮少,急于速战速决,于是决定守城不战,以拖垮他们。时逢李世民生病,卧床不出,而薛举多次挑战。李世民的部将行军长史刘文静与殷开山示兵于高墌,倚仗人多而未设防范,薛举诱使唐军出战时进行突然袭击,最后将唐军击败,唐军死者达十分之六,并俘唐朝大将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等。李世民见大势已去,领军逃回长安,薛举于是夺取高墌城。

薛举 李世民

唐初镇压地方豪强势力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李渊在关中站稳脚跟后,首先对威胁关中的薛举、李轨和刘武周采取武力征讨与分化瓦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各个击破。而首战便是有李世民挂帅出征讨伐薛举。

李世民剧照(网络图)

这一战是唐朝统一战争的开头炮,对唐朝统一大业具有重大意义,此战的胜利彻底消除了唐王朝大后方的威胁,为李世民后来彻底统一中国打下了牢不可破的基础,此战称得上大唐立国的奠基之战。

唐武德元年七月,金城的西秦霸王薛举进攻唐朝,唐军与秦军在高摭对阵。由于统帅李世民生病,唐军的速战速决计划未能完成,被秦军打败。就在李世民退出战线之际,传出了薛举病逝的消息,由其子薛仁杲继位。李渊乘机派使赴凉州封李轨为凉王,以达成孤立薛仁杲的目的,同时派李世民率军进攻薛仁杲军,两军在浅水原交战。李世民采取坚壁疲敌战法,挫伤了秦军锐气,一举击败了秦军,一举歼敌10万之众,俘虏了薛仁果,唐朝的版图正式占据陇西之地。

次年,唐军擒获割据在西北的另一个割据首领凉帝李轨,完成了对西北的统一。李薛之战28年后,李世民到泾州巡视战马基地,在薛举城战争遗址写下了《经破薛举战地》一诗,可见此战战情激烈,历久弥新。

标签: 李世民

更多文章

  • 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渭水之盟的故事传颂万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太宗,渭水之盟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他的贞观之治成为后世多少皇帝借鉴的典范。但众所周知的是他皇位的得来并不是名正言顺而是杀了身为太子的哥哥之后,逼着他的父皇传位于他的。也正是因为玄武门之变,引起了外族突厥的侵犯。唐太宗渭水之盟是他在玄武门之变后的第一个传颂万世的事迹。李世民画像在玄武门事变之后,唐王朝权力

  • 李世民德妃是怎么死的 他们之间是否有爱情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世民德妃是怎么死的

    李世民德妃是怎么死的,在历史上的皇帝都有自己宠幸的妃子,那么唐太宗李世民所喜欢的妃子是谁呢,这里讲到德妃是不是李世民的所爱呢,以及在李世民的早期征战中和德妃发生了哪些故事呢,后来的德妃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就与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李世民的德妃原型是燕德妃,病逝的。唐太宗德妃燕氏(609年-671年),墓志

  • 李世民远征高句丽时唯一一次败给了哪个韩国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世民远征高句丽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唐太宗李世民一生中打过的唯一一次败仗是在高句丽,一个叫安市的小地方。唐太宗败给了谁当时唐太宗带十万精兵亲征,以摧枯拉朽的局势连克几个阵地,俘虏高句丽军十几万人,高句丽主力基本全被摧毁。只要拿下安市,就可以直下平壤。但没想到竟被拦在了那里。网络配图李世民的画像唐军每日猛烈进攻安市,连

  • 薛仁贵救驾李世民 薛仁贵救驾于淤泥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薛仁贵救驾李世民

    薛仁贵救驾李世民,看过电视剧《薛仁贵传奇》的人肯定知道有一个薛仁贵救李世民的桥段,那么在史书中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薛仁贵又是怎么救李世民的呢?下面就让小编来详细介绍下其中经过,对此不清楚的可以进来看看。网络配图薛仁贵救驾李世民据清代道光年间《修武县志》记载,在修武县王村东有一座薛将军庙,庙中供奉唐代名

  • 因为一个预言 李世民不敢杀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世民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她的传奇故事,在历史的画卷中,算得上是比较重彩的一笔。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网络配图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

  • 狭隘虚伪爱耍阴谋:有德明君李世民的真面目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世民

    公元618年,大唐武德元年六月七日,唐高祖李渊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封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元吉为齐王。一个人被立为太子,就注定了他是未来的皇帝!这就要求他必须学习如何治国、如何理政,注定了他将不再如创业之初那样东征西杀,也注定了他不会再立战功。网络配图李建成被立为太子后,常要按照李渊的指示学习治国之道。

  • 乾隆点评李世民偷看国史:何必与天下人辩是非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点评李世民偷看国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是乾隆亲自抓的一项文化重点工程。全书共有一百二十卷,记事上自伏羲氏,下至明亡,是中国古代史籍中记事时间最长的一部史书。因为亲自抓,于是抓得细,据说,书每成一卷都要抄好进呈御览,乾隆极负责任,沙里披金,留下了一千九百多条批注,十五万字之多,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乾隆江山

  • 三千五百对十万:虎牢关之战李世民为什么能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虎牢关之战

    我不喜欢分析成功的经验,我讲过,一切成功的经验都是扭曲的。所以,不能够说你按照这种方式去做,你也能成功。谁也没有把握一定能赢。就连李世民也一样。打不赢怎么办?跑。跑不掉怎么办?死掉。死掉怎么办?死掉就死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向死而生,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之上,再来看为什么能够打赢。一、是不是一点胜算都没

  • 李世民的权术:去世前贬谪重臣让儿子来召回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的权术

    李世民虽然对李治进行了全面的太子教育,但由于李治忠厚温良的品质已形成,李治是否能面对严酷的政治斗争,是否能让跟随自己的大臣心甘情愿地辅助李治把“贞观之治”进行下去,这一切,使他对李氏王朝的未来忧心忡忡。所以,李世民不得不尽己所能为太子李治尽可能扫平前进途中的障碍,而这些障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内部问

  • 揭秘李世民为何向突厥称臣纳贡十二年?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

    核心提示: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他不仅以善于知人用人,勇于纳谏改过,创造出“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而名垂后世,同时他为统一全国及时调整与突厥关系的大局意识和他12年来不惜向胡狄之国称臣纳贡的忍耐能力,也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网络配图突厥是我国北方境内一个古老而又显赫的民族。早在南北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