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卢怀慎是谁?为何卢怀慎被称为“伴食宰相”

卢怀慎是谁?为何卢怀慎被称为“伴食宰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330 更新时间:2023/12/26 19:08:35

卢怀慎是唐朝时期的人,他曾经担任过监察御史、员外郎等官职,到了后来成为了朝廷的宰相,尽管他的官职已经很高了,但是却依旧保持着清廉的作风,就算成为了宰相他也并没有多骄傲,反而总是觉得自己有些地方做的不如别人,去世之后被追封为大都督。关于这个人物的信息在卢怀慎简介中有着相关的介绍,那么卢怀慎简介中是如介绍这个人物的呢?卢怀慎简介中介绍到他是滑州地区的人,在范阳卢氏中他出身于第三房,在科举的时候考中了进士及第,是个做事情严谨的人。在705年的时候他担任侍御史,对于朝廷政务他十分的关注,曾经中宗屡次提出过许多重要的主张,但是却并没有被重用。到了710年唐睿宗登上了皇位,而卢怀慎则成为兵部侍郎,中宗在位的时候遗留下来许多混乱的政事和制度,而卢怀慎主要负责的就是这些事情,不久之后他成为黄门侍郎。

到了713年的时候,卢怀慎开始到洛阳担任官职,但是很快就被唐玄宗召回到了长安,并且让他成为宰相,第二年他又开始代理黄门监,直到一年之后才正式的迈进了黄门监,同时还担任着吏部尚书的职位。卢怀慎是一个比较谦虚谨慎的人,遇到事情总是会退让一番,被人们称为是伴食宰相。在716年的时候他生了非严重的病,于是请求辞官,得到皇帝的准许之后在这一年的十一月就去世了。

卢怀慎是唐朝时期的官员,他从做官开始就为人清廉谨慎,因此声誉都是非常好的。在成为进士及第之后,他开始担任监察御史,之后官职不断的上升,可是卢怀慎却始终保持着清廉的作风,就算是成为了宰相他也依旧谦虚谨慎,所以人们对卢怀慎的评价都是非常不错的,许多人也对他十分的敬佩和尊重,那么人们对卢怀慎的评价具体是怎样的呢?

在唐中宗刚刚复辟成功的时候,卢怀慎对于他的一些行为并不是很认同,甚至因此而屡次进谏,希望唐中宗可以更好的继承皇统,不要学汉高祖的做事方式,然而当时唐中宗却并没有听取。而卢怀慎却依旧十分关心朝政,对于朝廷上下的任何得失都十分重视,面对朝政上的一些疏忽他提出了非常有力的三个主张,本来这些主张都是针对朝政所提出的,但是却依旧没有被重视,在屡次被忽视的情况下他依旧没有放弃自己忠于朝廷的心愿,而是更加认真的做一个好官员。

在成为宰相之后,一些人对卢怀慎的评价开始有了变化,因为他当时和姚崇一起担任宰相,可是他为人谦虚谨慎,总是觉得自己在政事的处理上比不上姚崇,因此有时候遇到不容易解决的事情的时候,总是将责任和任务都留给姚崇处理,而他的这种行为却并不被人们所理解,甚至有人认为他身为宰相却只想着吃俸禄并不做事情,因此而称呼他为伴食宰相。但是这种看法是十分片面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认为。

标签: 李世民武则天李治卢怀慎

更多文章

  • 王维的弟弟王缙:唐朝时期的宰相,揭秘其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缙,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王缙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王缙是一个大人物,安史之乱后,他当时已是宰相级的官员了。史朝义平,诏宣慰河北,使还有指,俄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说起王缙,大家也许不熟悉,说起王缙的哥哥,大家应该非常熟悉,因为王缙的哥哥就是大诗人王维。我们熟悉王

  • 王维的弟弟是谁?王缙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王缙

    科举及第后,累任侍御史、兵部员外郎等官。“安史之乱”时,任太原少尹,协助李光弼守太原,颇有功绩和谋略,被舆论所推重,升任宪(刑)部侍郎。后,两次出任宰相。外任河南副元帅、侍中持节都统河南淮西、山南东道诸节度行营事、东都留守、河东节度使兼太原尹、北都留守等军事要职,并以“才微位高”、“无益时事”、不应

  • 王维的弟弟王缙,因受贿差点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缙

    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帝。5个月后,叛军攻陷长安,将捉住的数百名梨园弟子送到洛阳。这年秋季的一天,安禄山在凝碧池边宴请群臣,乐工雷海清扔掉乐器,西望长安痛哭,安禄山将其肢解示众。此事传到被关押在洛阳的王维耳中,王维赋诗感叹:“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

  • 刘晏对稳定乱世的作用,刘晏的改革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

    唐末藩镇割据,已成乱局。中央政府当然不可能坐视不管任由下去。开元盛世的滋味还没享受尽呢,何况唐朝毕竟立国数百年,也并非一夕而亡。于是中央政府与地方藩镇之间的角逐就自然开始了。在这期间,出现了中兴之主唐宪宗,名将郭子仪等,但在这背后确实是刘晏这样的能臣苦心操持。刘晏的改革我以为主要有三点是后世典范。首

  • 刘晏是谁?刘晏在唐朝很有名吗?刘晏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晏,唐朝

    刘晏,是唐代著名的经济改革家和理财家,信奉道家。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县)人。这个人不得不说,是个超级神童啊!还被后来的《三字经》列名,《三字经》中这样讲到,”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才七岁时,被选为神童,八岁就做了太子府的文字典籍方面的校对官。刘晏最先得到玄宗的赏识

  • 裴遵庆人物生平简介,《裴遵庆传》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裴遵庆

    年既长,始以仕家推荫为兴宁陵丞,调大理丞。边将萧克济督役苛暴,役者有丑言,有司以大逆论,遵庆曰:“财不足聚人,力不足加众,焉能反?”由是全救数十族。频擢吏部员外郎,判南曹,不久担任徐州刺史。天宝时,选者岁万计,遵庆性强敏,视簿牒,详而不苛,世称吏事第一。肃宗时,为吏部侍郎。萧华辅政,屡荐之,拜黄门侍

  • 唐朝宰相裴遵庆神道碑,墓志一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裴遵庆

    裴遵庆,出身河东裴氏,唐肃宗、唐代宗时的宰相。其神道碑位于今河南洛阳万安山南,此碑全称《大唐故金紫光禄大夫吏部尚书留守东都贞孝公赠司空裴府君神道碑铭并序》,由朝议大夫守太常卿兼修国史充礼仪使赐紫金鱼袋上柱国杨绾撰文,嵩阳县令卢晓书并篆额

  • 唐朝宰相裴遵庆,敦守儒学显英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裴遵庆,唐朝

    《旧唐书·裴遵庆传》载;裴遵庆(?—775),字少良,绛州闻喜人(今山西闻喜县)。代袭冠冕,为河东著祖。裴遵庆出身于世家大族河东裴氏,自幼好学不倦,博览群经,不涉当世之务。年长时以父荫担任兴宁陵丞,又调整为大理丞,擢拔为吏部员外郎,判南曹。肃宗时,历官吏部侍郎,清正介直,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李揆怎么读?李揆是谁?他是哪个朝代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揆

    李揆[lǐ kuí],字端卿,荥阳(今河南荥阳)人,生于公元711年,卒于公元784年,享年七十四,谥曰恭。李揆出名主要是在唐肃宗时期,因为肃宗对其的称赞。据史书以及《李逵传》对他的记载,可以看出李揆是一个风姿优雅,举止温文,容貌出色的男子,一举一动之间都能吸引不少人。旧唐书《李揆传》中有这么一段记

  • 李岘:信安郡王李祎第三子,曾历任要职,多有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岘,唐朝

    李岘(709年~766年),字延鉴,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宰相,唐太宗李世民玄孙,吴王李恪曾孙,信安郡王李祎第三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门荫入仕,历经三朝,一生历任多州刺史,两度出任江陵尹,多次担任京兆尹,五次登上相位,六次官拜尚书,七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