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玄宗时开元盛世的功臣宋璟:以道义服人的宰相

玄宗时开元盛世的功臣宋璟:以道义服人的宰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388 更新时间:2023/12/8 13:25:01

宋为河北人,出生在官宦世家,七代祖父曾担任后魏的吏部尚书。他少年时期就中了举人,有一手好文笔。为人刚正又讲究道义,历经武则天、中宗、睿宗及玄宗四朝,打击武后的男宠,与武三思对立都出于道义的考虑,也因此出了大名。

宋能出名,与武则天对他的赏识和保护有很大关系。等到睿宗即位时,他弹劾太平公主,却没了上层的保护,因此被贬到偏远地方任官。据说广州人能建造砖木结构的房屋,正是宋教会他们的。也许是地方官的经历让宋成熟了起来,说话办事不再幼稚冲动,因此得到了玄宗的赏识和信任,他在玄宗朝为官多年,后来退休时,玄宗仍发给他全额的薪水。退休后他在洛阳养老,享年七十五岁。

以道义服人

宋璟的道义感很强。武则天时代为了打击异己,大用酷吏,大臣们都胆战心惊。有一次张易之诬告御史大夫魏元忠有谋反言论,并拉上张说作证明。张易之是武则天的宠臣,张说怕得罪他,但要违心诬蔑魏元忠也感到心里不安。担任监察御史的宋璟就鼓励他,说道义和名声最重要,要坚持正义,如果因此被贬了,我一定会为你呼救,至少会和你一起死。张说被他的言辞感动,终未做伪证,魏元忠因此得救。

宋璟的道义与其家教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世家子弟对道义的追求较强烈。唐代道义感很强的官员并不多,武则天把持朝政,按照儒家的道义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但是要反抗武则天,个人所面对的压力太大了。人生总是有些矛盾的地方。

武则天对宋璟这样刚正的官员十分欣赏,不久还升任他为御史中呈,相当于今日的检察总长。

打击女皇的男友

宋璟对武则天不敢说什么,但对于她养的小白脸男友,总是毫不留情地打击。张宗昌得到了武则天的宠幸,兴奋得不得了,大概以为自己可算是皇上了,于是请相面师来看相,看自己是龙还是虫。

这件事在当时是可判谋反罪的。宋璟对此不依不饶,武则天求情也被他以不合法理而拒绝,不得已,武则天让他把张易之、张宗昌两位男友抓走了。宋璟带走人以后,马上开始审讯并判了死刑,还没等执行,武则天的特赦令就来了。宋璟后悔不已,说早知道这样,就先打烂这两个家伙的脑袋。

武则天想要调节宋璟与二张的关系,让二张向宋璟道歉,宋璟拒绝见面。二张是武后的宠臣,当时一般的大臣纷纷讨好他们,而宋璟却对他们深恶痛绝。二张被武则天封为三品官,宋璟不过六品,但他对二张从不假辞色。二张多次想要与宋璟搞好关系,都自讨没趣,便对宋璟生了杀心。二张想等宋璟去外地时,趁机弹劾。没想到武则天三次让宋璟去外地,宋璟都以不合法制而拒绝了。

武则天见他有理有据,也不留难。二张不得已,买了杀手直接行刺,都被宋璟躲了过去。不久二张死了,宋璟也没了危险。

挑战宠臣武三思

宋璟的性格很耿直,只要觉得自己占了理,便天不怕地不怕。中宗时,武三思与韦皇后偷情,在朝中呼风唤雨,偏偏在宋璟这里碰了好几次钉子。宋璟还喝斥他说:"太后(武则天)已让儿子恢复皇位,你应该回家去过你的日子了,怎么还出来干预朝政,你看过汉朝吕氏弄权被杀的故事吗?"

后来终于有个大胆的人控告武三思与韦皇后私通。武三思十分恼怒,皇帝也觉得没有面子,命令把告状的人杀掉。宋璟据理力争,认为需要仔细审查,不能这么杀人,并且对皇帝说:"要杀掉告状的人,就请先杀掉我,否则,我绝对不接受这个命令。"皇帝没有办法,只能把告状的人流放到岭南。因为挑战了武三思的权威,宋璟受到排挤,被贬到地方担任刺史。即使如此,他的个性也没什么改变。

踢到铁板上了

性格决定命运,宋璟的性格也决定了他的命运。睿宗之时,宋璟被任命为吏部尚书,管理官员任命。宋璟之前的几位吏部尚书,在权贵的干预下,预先任命了两年的官职,仍有许多官员等着官位。宋璟上任以后,连同几位吏部侍郎把官员任命程序重新梳理了一番,虽然因此得罪了不少人,但因行事公正,别人也没办法打击他。

当时宋璟已任宰相,太平公主想学习武则天独揽大权,便鼓动宋璟改立太子,被宋璟严辞拒绝,他说太子是宗庙社稷的主人,本身又有功劳,怎能质疑他的地位?不但如此,宋璟看不惯太平公主干预朝政的行为,还联合姚崇一起向睿宗上书,请求把太平公主等人赶出首都。可惜睿宗没有采纳。相反的,太平公主等人利用这次机会,借口宋璟失礼,把他贬到了偏远的楚州。权力之争实际上很难有正义,即使有正义,也未必能够战胜邪恶。宋璟之前因为有武则天、中宗的撑腰,一直没有遭遇大妨碍,现在睿宗被太平公主等人影响,宋璟马上倒霉了。

学会了拍马屁

太平公主当时想要废掉的太子隆基,就是后来的玄宗。玄宗即位以后,宋璟的官位便一路飙升,其中虽因犯错贬了一次,但很快又升为刑部尚书。

经过一番挫折之后,宋璟也学会了如何与君主说话。一次玄宗出巡,路过河南时因为道路狭窄,车马拥挤在一起,玄宗发了脾气,下令免去当地好几个人的官位。宋璟就对玄宗说:"陛下年纪还很轻,现在就因此怪罪两个大臣,将带来很不好的影响。"玄宗听了,就不再追究这件事情。

宋璟又对玄宗说:"陛下因为生气责备了大臣,又因为我的话就免了他们的罪,他们肯定会对陛下不满,而认为我是个好人。所以不如现在让他们等朝廷的处理,然后陛下再赦免他们的罪,他们就会感谢皇上了。"玄宗当时年纪还轻,听宋璟说的话不但合理,而且句句都为自己考虑,便更器重宋璟了。

宋璟为人虽然刚正,但也很少伤及无辜。当时有个叫权梁的人造反,造反以前为了筹备武器等,借口家里举行婚礼向很多人借了债,后来权梁被抓,那些借钱的人也被牵连了。宋璟分析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放了数百个被冤枉的人。后来,玄宗去泰山巡视,把宋璟留在京城主持各项事务,还让宋璟给自己提一些建议,宋璟马上老老实实写了一大堆,玄宗看了,赞叹地说:"这些话真应该作为座右铭啊!"

在军事战略上,唐代的边镇一直是个大问题,宋璟在玄宗初年便看到这个问题,因此一向对边将采取压制政策,以免他们坐大。可惜他的政策没有得到彻底的执行。

宋璟退休以后,玄宗到了洛阳,宋璟便在路边迎接,玄宗也派人去看望他。君臣关系一直很好。

标签: 宋璟玄宗武则天

更多文章

  • 水浒传中一奸贼王禀,其实在宋朝全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禀,宋朝,水浒传

    《水浒传》是古典文学名著,它自问世以来,以其生动传神的人物刻画,引人入胜的情节设计,和详实逼真的场景刻描写,展示了北宋末年一场惊心动魄的农民大起义。书中那些威猛忠义的英雄好汉,千百年后读来,仍然能感到凛凛英风扑面而来。在梁山好汉等一批正面形象之外,还刻画了一批奸邪小人,有位居宰辅祸国害民的高俅、童贯

  • 宋朝大英雄王禀,在《水浒传》里却被形容成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水浒传

    《水浒传》是古典文学名著,它自问世以来,以其生动传神的人物刻画,引人入胜的情节设计,和详实逼真的场景刻描写,展示了北宋末年一场惊心动魄的农民大起义。书中那些威猛忠义的英雄好汉,千百年后读来,仍然能感到凛凛英风扑面而来。在梁山好汉等一批正面形象之外,还刻画了一批奸邪小人,有位居宰辅祸国害民的高俅、童贯

  • 宋钦宗撕毁和议 守城英雄王禀让太原变成硬骨头!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禀,宋朝,宋钦宗

    自从宋钦宗撕毁了和议书,决心用武力确保三镇不失后,从上一年的十二月开始,太原就一直被层层围困。事件起因可点击:金国来袭童贯跑路,好在此人坐守危城奋死抵抗!但全城军民毫不气馁,他们同仇敌忾,多次打败金军的猛烈进攻。客观地说,一个孤城能够坚守到现在,实在是个奇迹。可惜盼望了九个多月,没盼来解围的援兵,却

  • 宋朝名将王德用的人物简介,王德用的生平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

    王德用祖籍真定(今河北正定县以南)。其父王超出身宋太宗藩邸,官至建雄军节度使。王德用的生母朱氏早逝,他侍奉继母张氏,因孝顺而闻名。 其父王超为怀州防御使时,王德用补衙内都指挥使。 至道二年(996年),宋太宗赵光义派出五路军队出兵讨伐李继迁,而王德用之父王超率军五万出兵夏州(今陕西横山县西)。时年十

  • 东汉顺帝“八使出巡”的反腐戏:张纲拒绝作秀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顺帝,反腐,

    自东汉中期起,外戚、宦官与清流官僚构成左右朝政的三大集团。吕思勉指出:“汉朝时候的社会,本不及后世的平等。它的原因,是由于(一)政治上阶级的不平,(二)经济上分配的不平。这种不平等的社会,倘使政治清明,也还可以敷衍目前,为‘非根本的救济’;却是后汉时代,掌握权柄的不是宦官就是外戚。”我们不能将三大

  • 东汉大臣张纲:善于处理群众矛盾忠义堪比张良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纲,张纲毁车,东汉,

    说起辅佐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的汉代名臣张良,人皆知晓。却不知数百年后,没落的张氏家族中出现了一位杰出人物张纲,与张良祖比,也至少算得上承继祖先遗风,颇有胆识的忠义之臣。张良身处乱世之间,系开国之臣,足智多谋,擅长的是军事谋略。而东汉顺帝时代,国家一统,不是乱世之时,但朝政已大不如前,官僚腐败,整个大汉王

  • 张镇孙:宋朝广东唯一的状元,保全百姓后自杀殉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镇孙,南宋

    张镇孙(1235~1278),字鼎卿,号越溪,南宋时期状元、南宋末期重臣。他出生于当地望族,祖父张机为朝奉郎,父亲张南仲为朝散大夫。张镇孙早年有神童之誉。南宋咸淳七年(1271)中举,翌年赴京参加会试中进士第一,宋朝广东唯一的状元、顺德历史上第一位状元。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这个状元张镇孙主动开城门投降,保全全城百姓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镇孙

    在历史上,开城投降的守将,名声总是不好的。中国人讲究忠孝节义,如果不能死战到底,不管什么原因,降了就是降了,都会被万世所讥笑。但是,有这么一位状元,他在元朝大军压境之时,最后关头放弃了抵抗,却赢得了朝廷的理解,也赢得了百姓的民心。这个状元叫做张镇孙,自小聪慧异常,又勤于苦读,很快就在童子试中脱颖而出

  • 揭秘著名词人柳永为什么又叫柳三变?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柳永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宋朝的时间是960年至1279年间,在世五代十国和元朝之间的朝代。960年的时候,后周的将领发动了陈桥兵变,将赵匡胤拥立为帝,从而建立了宋朝。1125年的时候,金国

  • 柳三变柳永的妻子是谁 柳永蝶恋花内容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柳三变,柳永

    柳永虽然一生中常常留恋于风花雪月场所,但是据说柳永是有妻子的,其妻名叫谢玉英,是个青楼名妓,擅长歌舞且才貌双全,平日里最喜欢唱柳永写的词。当时柳永惹怒了宋仁宗,到余杭上任县令的时候经过苏州,结识谢玉英,二人心意相通,传说《凤栖梧》这首词就是柳永写给谢玉英的。后来柳永离开苏州之前和谢玉英约定好,柳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