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乱国奸相李林甫:搞衰盛唐气运的排除异己的奸臣

乱国奸相李林甫:搞衰盛唐气运的排除异己的奸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917 更新时间:2023/12/23 2:06:01

有人认为李林甫是唐朝、甚至是整个古代中国社会由盛转衰的第一罪人。唐玄宗前期重用姚崇、宋、张九龄等良相,达到了"开元盛世"的顶峰,后期罢张九龄而任用李林甫,自此由治世转向乱世,终于酿成"安史之乱"的大祸,唐朝从此一蹶不振。

李林甫无德无识,善于拉关系,靠钻营上位,靠权术保住相位长达十九年之久。他外表和善可亲,言语甜美,最善于揣摩别人的心思,顺着别人的意思说话,假装帮人出主意,实际上背后极会搞阴谋迫害,著名的成语"口蜜腹剑"便是由他而来。他本是唐朝皇室的旁支,不学无术,靠关系进入仕途,收买宦官、妃嫔,探知唐玄宗动静,迎合唐玄宗旨意,成为当时的三位宰相之一。成功获得相位后,他竭力排斥比自己能干的官员,张九龄、裴耀卿李适之等名臣相继被他使尽手腕排挤。他堵塞言路,威胁谏官,导致所有谏官都不敢上书言事,他利用酷吏罗织罪名,打击迫害政敌。为了巩固地位,他拚命推荐胡人将领,因为他们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战功再显赫也当不了宰相,结果直接导致安禄山一人兼三地节度使,安史之乱实由李林甫而起。

机关算尽的钻营之路

李林甫是唐朝皇室宗亲,曾祖父是高祖李渊的堂弟长平肃王李叔良,和玄宗李隆基算是族兄弟。

李林甫从小就不爱读书,不学无术,甚至在当了宰相之后写帖子祝贺同僚老来得子,还会把"弄璋"写成"弄獐",等于恭喜别人得了个毛粗的小獐子。但他年轻时就很会跑关系了,这个本事并不需要从书本中得来。他一开始在宫廷羽林千牛卫队(禁卫军)里当了个低微的队官,没什么前途,于是绞尽脑汁要另谋出路。他马上想到自己的舅父姜皎和当朝宰相源干耀是姻亲,便托从小就疼他的舅舅向源干耀谋个郎中的小官。源干耀很不给面子地说:"郎中是有才能、有品德的人才能担任的,哥奴(李林甫小名)哪里是做郎中的料?"李林甫此路不通,便转而巴结朝中红人御史中丞宇文融。宇文融正被朝中君子孤立,二人各有所需,一拍即合。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李林甫由宇文融引荐,也做了御史中丞,进入了朝廷权力中心。不久李林甫攀高枝,进了吏部当侍郎,在他这种小人眼里,吏部如同官爵大卖场。一次,玄宗之兄宁王李宪来见李林甫,拿出名单,要李林甫优先考虑。李林甫不问好坏,马上答应,只说:"必须去掉其中一人,以示公正。"李林甫就用这套手段一箭双雕,既赢得了公平的名声,又巴结了皇亲国戚。

善于利用女人的力量

据说李林甫长得白面长须,极会修饰打扮自己,嘴巴又甜,最善卑躬屈膝,这样的人,自然很讨女人欢心。他也深知这一点,男女关系也算是往上爬的一条快捷之路。他私通侍中(宰相)裴光庭夫人,这裴夫人本是武则天侄子武三思之女,武三思虽然倒台了,可是玄宗最亲信的太监高力士却是出自武三思家。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裴光庭去世,李林甫想得到宰相之位,通过裴夫人在高力士面前苦苦哀求。高力士面对旧主人的请求,不好回绝,但也不敢明着来,就暗中帮忙。宰相宋璟告老还乡,唐玄宗有意让韩休为相,高力士便把消息透露给李林甫。李林甫赶紧跑去向韩休报喜,先期透露升迁的喜讯,是官场中拉交情的秘方,正人君子在高兴之余也会上当。韩休从此改变了对李林甫的看法,还投桃报李地推荐了他。

李林甫通过裴夫人,还和当时最受玄宗宠爱的武惠妃攀上了关系,因为武惠妃是武三思的侄女。李林甫通过女人间的八卦探知,武惠妃的两个儿子寿王和盛王因为母亲的关系也得宠于皇帝,太子李瑛的地位岌岌可危,而武惠妃最爱的就是寿王。李林甫马上收买了个小太监向武惠妃表露忠心,说自己愿意保护寿王登大位。武惠妃自然非常感激他,李林甫在皇帝身边布下了枕边一只好棋子。武惠妃从此常在唐玄宗面前称赞李林甫,日子久了,玄宗自然就记住了李林甫这号人物。这样,李林甫内有武惠妃吹枕边风,外有韩休保举,果然在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入阁为副相,成为朝中三宰相之一。

良相奸臣大PK

另外两位宰相,一位是才识过人、刚正忠直的大诗人张九龄,另一位是博通经史的侍中裴耀卿,只有李林甫没什么学问和资历,故又妒忌又心虚。再加上唐玄宗要任命李林甫之时,张九龄曾劝谏说:"陛下要是让李林甫当了宰相,恐怕国家会有灾难。"李林甫知道以后,从此怀恨在心。

李林甫的学问、才德比起他们二人来,是拍马儿也赶不上了,但他另有一功,即是善于迎合上头。他不光是心思灵敏、撞于揣摩皇帝的意思,还到处撒钱,收买了无数太监、宫女,包括皇帝的马夫、御厨,一个不落,在宫里建立了牢固的情报网,唐玄宗的一举一动样样都摸了个清楚。唐玄宗跟他商量事情,他每次都能顺着皇帝的意思,简直就是皇帝肚子里的蛔虫,嘴巴又像抹了蜜似的,马屁拍得唐玄宗舒服极了。

但张九龄完全不是这样,他忧国忧民,每次都耿直进谏,据理力争,搞得唐玄宗有时很不爽。

当时天下承平已久,唐玄宗只想享享晚年的清福,觉得国泰民安,没什么可忧虑的,竟任由李林甫找了个罪名牵连张九龄,罢免了两位良相。朝中上下,无不看得心惊胆战。

固宠持久战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唐朝改变官名,牛仙客为左相,李林甫为右相。牛仙客是李林甫一手提拔的无用小人,只会对李林甫唯唯诺诺,没什么威胁。此人不久后就病死了,唐玄宗任命皇族李适之当了左相。李适之以精明强干著称,每天迅速果断地处理公务,很少有滞留的公文。

李林甫感到自身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便变着方法陷害他。

有一次,李林甫故意告诉李适之说:"华山下面有金矿,皇上还不知道,你去报告皇上,他一定很高兴。"李适之虽然能干,性格却很豪放,有点粗枝大叶的,觉得这是好消息,没多想就去跟玄宗说了。玄宗果然龙颜大悦,还告诉了李林甫。李林甫装模作样地说:"我早就知道了。但是华山是龙脉所在啊,不能在那儿施工,所以臣一直没敢说。"玄宗顿时觉得李林甫忠心耿耿、考虑周全,责怪李适之草率鲁莽,命令他以后上奏什么都要先跟李林甫商量。李适之无法施展手脚办事,更深刻认识到李林甫的为人,为求自保,索性辞去相位。李林甫略施手腕,就把对手给生生逼走了。

李适之一走,李林甫便又举荐了一个不学无术、只会装神弄鬼的陈希烈担任左相,从此独揽大权,一个人坐在家里决策国家大事,陈希烈只是在公文上签个字而已。李林甫既已爬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顶峰,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固位了。他的法宝便是蒙蔽皇帝、排斥异己,打倒一切胜过自己的人,并在朝廷上下布满暗桩。

李林甫不择手段地隔绝了唐玄宗和文武百官的联系,不许任何人在皇帝面前说三道四。他召集谏官开会,公然说:"你们看看皇帝仪仗队里的马儿,它们要是安安静静的,就有上等饲料,相当于三品官的待遇;只要哪一匹马叫了一声,马上就被拉出去,后悔也来不及了。"很明显要大家万马齐喑。有一个谏官不理会李林甫的威胁,坚持进谏,李林甫立刻把他贬到外地去做县令。从此谏官们只拿工资,谁也不敢向皇帝进谏了。

天宝元年,唐玄宗在宫里设宴,看到兵部侍郎卢绚骑马经过勤政楼下,赞美说"这人风度真好"。李林甫的情报系统马上把这件事禀告给他,他担心卢绚会受重用,就找卢绚的儿子过来说:"皇上可能会派你父亲去两广一带,你父亲要是不想去那么远的地方,我给你一个招——让你父亲自己告老还乡。"卢绚果然中计,被李林甫顺势贬为华州刺史,但李林甫还不放过他,给他安了个身体欠佳、不理州事的罪名,再次降职,务必打到潜在的敌人毫无还手之力为止。

同年,唐玄宗无意中想起了被贬到外地的官员严挺之,便问李林甫:"严挺之现在在哪儿呢?这人可以重用。"李林甫马上又开始活动,召严挺之的弟弟过来说:"皇上很想念你哥哥,你哥哥也挺想调回京城的,我现在帮你们想了个计策,你替你哥哥上奏,说他生病,要求进京看病。"李林甫拿到奏折以后,交给玄宗说:"严挺之年纪大了,又生了重病,只能给他个闲职了。"玄宗叹息良久,果然派严挺之养老去了。

李林甫不择手段地打击政敌,讨好玄宗,牢牢保住相位十九年之久,竟得以寿终正寝。但他自知作恶多端,时刻担忧刺客,在家里修了无数重铁门和墙壁,每天晚上睡觉要换好几个地方,连家人也不知道他到底睡在哪儿,过得连老鼠都不如。

标签: 李林甫唐朝唐玄宗

更多文章

  • 宰相李林甫如何帮李隆基娶到儿媳妇杨玉环?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隆基,杨玉环,李林甫

    她生于公元719年,这一年她后来的丈夫李隆基已经做了7年的皇帝,任何一个人也没有想到她与玄宗李隆基会结成夫妻。杨玉环自小是个不招人“待见”的孩子,她的母亲生下她之后就死了,其父蜀州司户杨玄琰不久也抑郁身亡。一出生就连“克”双慈,杨家人觉得这个乳名玉环的小女孩有些命“硬”,因而谁也不想好好照顾她。多亏

  • 卢杞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奸相卢杞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卢杞,中国古代十大奸相,奸相

    卢杞(?―约785),字子良,唐朝大臣。侍中卢怀慎之孙,御史中丞卢奕之子,滑州灵昌(今河南安阳滑县西南)人。以荫历忠州、虢州刺史。建中初,入为御史中丞,升御史大夫。旬日之内升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为人阴险狡诈,居相位期间,忌能妒贤,先后陷害杨炎、颜真卿,排斥宰相张镒等。又征收房屋“间架税”

  • 卢杞简介 古代奸相卢杞一生都做了什么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卢杞,中国古代十大奸相,奸相

    卢杞(?―约785),字子良,唐朝大臣。侍中卢怀慎之孙,御史中丞卢奕之子,滑州灵昌(今河南安阳滑县西南)人。以荫历忠州、虢州刺史。建中初,入为御史中丞,升御史大夫。旬日之内升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为人阴险狡诈,居相位期间,忌能妒贤,先后陷害杨炎、颜真卿,排斥宰相张镒等。又征收房屋“间架税”

  • 唐朝最玻璃心的宰相:卢杞报复每个得罪他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卢杞,唐朝,宰相,

    这世上有一些人,长了一颗特别容易受伤的心,跟他相处要特别注意,因为说不准你哪句话哪个动作,就把他给伤害了,这无心之语无心之举的后果,往往还特别严重。唐朝时候有个宰相叫卢杞,就是这样一个脆弱的人——尽管他长得和“脆弱”二字毫不沾边。这人天生貌丑,脸色像一张蓝纸,身材还很矮小。估计就是因为这点缺陷,让他

  • 唐朝名将李愬的父亲是谁 李愬的父亲李晟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愬,唐朝名将,名将

    唐朝名将李愬的父亲是谁 李愬的父亲李晟简介凉武公李愬(sù)(773年—821年),字符直。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唐代中期名将,为西平郡王李晟第八子,有谋略,善骑射。因家族背景任协律郎、卫尉少卿等职。 从小慈孝过人,李晟死后,与兄李宪坚持为父庐墓三年。历任太子右庶子,坊、晋二州刺史,金紫光禄大夫,

  • 唐末名将李愬:藩镇割据期间大唐最后的救火队员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愬,蔡州,吴元济,

    凉武公李愬(sù)(773年—821年),字符直。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唐代中期名将,太尉、西平郡王李晟第八子,有谋略,善骑射。因家族背景任协律郎、卫尉少卿等职。 从小慈孝过人,李晟死后,与兄李宪坚持为父庐墓三年。历任太子右庶子,坊、晋二州刺史,金紫光禄大夫,太子詹事。元和十二年(816年),任左

  • 李愬夜袭蔡州之战:藩镇割据局面在中唐稍稍缓解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愬,藩镇,李希烈,

    【“悬军奇袭,置于死地而后生”】李愬雪夜袭取蔡州,擒获吴元济之役,是一成功的奇袭战的典型战例。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闰八月,彰义军(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卒。其子吴元济隐匿少阳死亡的消息,径自接掌军务,拥兵自立。淮西一镇仅有蔡(今河南汝南)、申(今河南信阳)、光(今河南潢川)区区三州之地,周围都是唐

  • 王玄策是谁?一人灭一国的传奇外交官王玄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玄策,外交

    王玄策是谁?王玄策,初唐时期著名的外交家、军事家,历史上关于王玄策的记载不是很多,其中最著名的的就是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战绩,那么王玄策又是怎么做到的呢?王玄策是中国唐朝时期的一代明将,王玄策出生日期不详细,只知道是唐朝时期汉族人,出生于河南洛阳,任职骁卫长史,曾推翻摩揭陀国新王,生擒阿罗那顺,曾三次

  • 后唐大将史建瑭:李克用麾下每战当先的“史先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史建瑭,后唐,李克用,

    史建瑭生于唐乾符二年(875年),卒于梁龙德元年(921年),字国宝,雁门郡(治今山西代县)沙陀人,五代时后唐将领,其父为白袍将史敬思。史建瑭少以父荫,在军中任职,在李克用的关照下和征战中逐渐崭露头角得到器重。由于史建瑭每战必身先士卒,很快便成为一员屡立战功、智勇双全的名将。世人称之为“史先锋”。本

  • 五代十国的干爹时代:从李克用到石敬瑭非常乱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从珂,李克用,石敬瑭

    现代似乎流行“干爹”文化,认爹的,多为妙龄女子,做爹的,多为事业有成的多金男。利益双方,往往在借助各宗媒介,在诸多场合多有互动,其中演绎最为精妙的,恐怕非前些时日锒铛入狱的郭美美莫属了。但中华文化,本就博大精深,这“干”字,白天在公共场合,念的是“平声”,晚上关起房门,屁股一沉,恐怕就成了“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