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亮在学术上卓著独到的见解,使他成为朱熹理论上的对手

陈亮在学术上卓著独到的见解,使他成为朱熹理论上的对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45 更新时间:2024/1/6 14:56:57

在绿树成荫的永康市马铺山卧龙岗,有一座南宋古墓,墓前两侧有八字形石质翼墙,右刻“光昭日月”,左刻“书上中兴”。这座大墓的主人名叫陈亮,他一生反对议和,主张抗金救国,具有积极的用世精神。学术上卓著独到的见解,使他成为朱熹理论上的对手。

陈亮(1143年-1194年),号龙川,婺州(即今金华)永康人,南宋爱国主义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他才华横溢,气慨豪迈,却一生坎坷。孝宗时,朝廷让各地推荐人才,婺州官府以解头荐陈亮,因他上《中兴五论》,反对和议,力主抗金,当权者认为其为人处事过于极端而“奏入不报”,与入选为官的机会失之交臂。淳熙五年他又上书议论国事,言辞铿锵激烈,引起了主和派的恐慌和怨怒,竟被罗织罪名,先后两次下狱。直到光宗绍熙四年五月,陈亮终于以举进士第一,授建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不幸的是次年末就去世了。

陈亮的思想属于“浙学”中的永康学派,对明清之际的黄宗羲、全祖望等人的学术走向有相当大的影响。他在文章中提出“任贤使能”、“简法重令”等革新图强言论,无不以功利为依归。其哲学论文,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为永康学派的代表。他提倡“实事实功”,有益于国计民生,并对理学家空谈“尽心知性”十分不屑,讥讽他们为“皆风痹不知痛痒之人”。

由于当时朱熹是著名的理学大家,陈亮就围绕着王霸、义利问题与朱熹多次展开辩论。朱熹认为“道”是超乎自然与社会之上的一种先验的道德。因为舜禹三王有义理之心,故它行于三代是为王道。而汉祖唐宗是利欲之心,所以它行于汉唐则为霸道。义利不两立。陈亮认为“道”不是神秘的先验的精神,而是具有自然的普遍性,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因此汉祖唐宗救民的功业,与行王道的三代无异。同时,王道之治正是通过霸道之业来实现的。义要体现在利上,利也是义,义利双行。而这个利,并不是无节制的一己私利,而是泛指“生民之利”。

在这场论辩中,朱熹强调的是道德修养的功夫,陈亮着重的是功利事业的本领。陈亮与朱熹的争论,从当时南宋抗金图强的时代背景来看,有它的现实意义,因为富国强兵是当时南宋的头等大事。陈亮与朱熹的争论,前后长达11年之久。他们的辩论主要是采用书信往来的形式展开的,尽管谁都没有说服谁,但辩论还是起到了传播思想,活跃学术的作用。陈亮和朱熹的社会影响,也在辩论中进一步扩大了。

陈亮著作有《龙川文集》及诗词,其中存世的词为74首。他的词作激越豪放,与辛弃疾词风相似。

标签: 朱熹

更多文章

  • 南宋思想家陈亮在文学上的成就如何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宋思想家陈亮

    陈亮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才华横溢,气势豪迈,但是政治仕途却很不顺利,但他的诗篇中仍充满积极的处世态度。在他留下的众多诗词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陈亮满腔的爱国热情。陈亮雕塑陈亮的词现存还有七十四首,他词作的特点是激情豪迈,这一特点和他的好朋友辛弃疾十分相似。陈亮的词作中的代表作

  • 南宋名臣陈亮一生主张抗金 曾到南京观察地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宋,陈亮,名臣,

    历史上的南京,不仅长期作为首都,在南宋时期也曾为“陪都”。在南宋时期南北对抗的形势下,南京是出兵中原的“前敌指挥部”。这座城市定位与发展的或扬或抑,被当时政坛上战、和两派视作外交方针变化的风向标,双方就此斗争不休。本期专栏的主人翁陈亮就与这段历史密切相关。因极力主战,三次吃官司因为金国军队南下,宋朝

  • 南宋爱国诗人杨万里:做官就准备好了离职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杨万里,做官,爱国诗人

    杨万里这人有意思,人家做官总是一味顺着杆子往上爬,“功名百尺竿头,自古及今,有几个干休?”(元.张养浩)不到不得已,没人愿意急流勇退,他呢,才出任京官不久(1170年任国子监博士,时年43岁),就随时准备卷铺盖打道回府。为此,他还预先备好了由都城临安回老家江西吉水的路费,将这笔钱锁在箱底,藏于卧室,

  • 杨万里是哪个朝代的 南宋四大家之杨万里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杨万里是哪个朝代的,杨万里

    杨万里是哪个朝代的人: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继而调任永州零陵(今属湖南)县丞。此时南宋名将张浚谪居永州,勉杨万里以"正心诚意"之学,因此他自名书室为"诚斋",世称诚斋先生。生平绍兴三十二年(1162),孝宗

  • 杨万里简介 南宋时期杰出爱国诗人杨万里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万里,宋朝,南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是南宋杰出的文学家,著名的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

  • 玄宗时开元盛世的功臣宋璟:以道义服人的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璟,玄宗,武则天,

    宋为河北人,出生在官宦世家,七代祖父曾担任后魏的吏部尚书。他少年时期就中了举人,有一手好文笔。为人刚正又讲究道义,历经武则天、中宗、睿宗及玄宗四朝,打击武后的男宠,与武三思对立都出于道义的考虑,也因此出了大名。宋能出名,与武则天对他的赏识和保护有很大关系。等到睿宗即位时,他弹劾太平公主,却没了上层的

  • 水浒传中一奸贼王禀,其实在宋朝全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禀,宋朝,水浒传

    《水浒传》是古典文学名著,它自问世以来,以其生动传神的人物刻画,引人入胜的情节设计,和详实逼真的场景刻描写,展示了北宋末年一场惊心动魄的农民大起义。书中那些威猛忠义的英雄好汉,千百年后读来,仍然能感到凛凛英风扑面而来。在梁山好汉等一批正面形象之外,还刻画了一批奸邪小人,有位居宰辅祸国害民的高俅、童贯

  • 宋朝大英雄王禀,在《水浒传》里却被形容成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水浒传

    《水浒传》是古典文学名著,它自问世以来,以其生动传神的人物刻画,引人入胜的情节设计,和详实逼真的场景刻描写,展示了北宋末年一场惊心动魄的农民大起义。书中那些威猛忠义的英雄好汉,千百年后读来,仍然能感到凛凛英风扑面而来。在梁山好汉等一批正面形象之外,还刻画了一批奸邪小人,有位居宰辅祸国害民的高俅、童贯

  • 宋钦宗撕毁和议 守城英雄王禀让太原变成硬骨头!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禀,宋朝,宋钦宗

    自从宋钦宗撕毁了和议书,决心用武力确保三镇不失后,从上一年的十二月开始,太原就一直被层层围困。事件起因可点击:金国来袭童贯跑路,好在此人坐守危城奋死抵抗!但全城军民毫不气馁,他们同仇敌忾,多次打败金军的猛烈进攻。客观地说,一个孤城能够坚守到现在,实在是个奇迹。可惜盼望了九个多月,没盼来解围的援兵,却

  • 宋朝名将王德用的人物简介,王德用的生平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

    王德用祖籍真定(今河北正定县以南)。其父王超出身宋太宗藩邸,官至建雄军节度使。王德用的生母朱氏早逝,他侍奉继母张氏,因孝顺而闻名。 其父王超为怀州防御使时,王德用补衙内都指挥使。 至道二年(996年),宋太宗赵光义派出五路军队出兵讨伐李继迁,而王德用之父王超率军五万出兵夏州(今陕西横山县西)。时年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