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陶渊明有何才能被誉为中国田园诗人第一人

陶渊明有何才能被誉为中国田园诗人第一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333 更新时间:2024/1/10 10:12:06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被世人成为靖节先生,家乡位于浔阳柴桑。他是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期颇为著名的伟大诗人、辞赋家,拥有众多优秀作品流传于世。陶渊明曾踏入仕途,先后出任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等官职,最后一次出仕担任的是彭泽县令这一官职,上任八十几天后就辞官离开,就此归隐田园。

陶渊明

陶渊明的家境最初并不差,毕竟从关于他父亲拥有小妾的历史记载来看,他的家境不会差到哪里去,而自他父亲去世后,他们家才逐步走向没落。从陶渊明的诗作中可以发现到了他二十岁的时候,他们家的生活已经相当贫寒了。

陶渊明自小就学习儒家经典,喜好悠闲宁静的环境,早年陶渊明曾受过儒家和道家的教育与思想熏陶,因此他曾身怀远大志向,也曾非常向往自然,这为他之后辞官归隐田园打下基础。陶渊明在二十岁的时候踏入官场,开始他为官生涯,以求生计。而在官场动荡欺负十几年,喜好自然悠闲生活的陶渊明早已厌倦了那种充满利益算计的官场生活,最终还是选择辞官归隐田园,远离尘世官场。

陶渊明的成就并不在官场,最大的成就还是在文学方面。陶渊明在文学方面的才华极高,所著诗作文章皆是极为优秀的作品,他所著的文学作品流传至今的共有137篇,其中诗歌125首,文章12篇,被后世之人编集成《陶渊明集》。

陶渊明世称什么

陶渊明世称什么?陶渊明世称靖节先生,“靖节”两字,实在陶渊明死后,他的朋友们私自给他取的谥号,因此这个“世称”也叫做“私谥”。当人们问起陶渊明世称什么的时候,大家一定会想到陶渊明这个人在后人心中是个什么样的人,所谓“世称”,不就是人们对他的称呼么?所以“世称”,也就很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在人们心中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陶渊明画像

陶渊明又叫做陶潜,他的世称是靖节先生,先是陶渊明的朋友这么叫他,之后便是全世界的人这么叫他,甚至在一千多年后的现今,还是叫他为靖节先生。“靖”在中文里有幽深闲静的意思,“节”则是高风亮节之“节”,这两个字也起如其分地表现出陶渊明的性情品格。

陶渊明有很多的趣闻轶事,尽管不知真假,但是从这些故事中我们也能粗略地看到他是个什么样的人。陶渊明爱好喝酒,熟悉他的人也都知道他这个爱好。随着又一个重阳节的到来,陶渊明又想喝酒了,然而他两袖清风,缺的是买酒钱。陶渊明随手摘了一把菊花,坐在了篱笆旁,赏花,想酒。正当陶渊明空空发呆之时,远远的似有一个穿着白衣服的人正往自己这边走来,陶渊明盯着那个人影一愣,是好友王弘,时任江州刺史。原来王弘看着重阳节将至,想着自己的好友陶渊明肯定又没酒喝了,在做完当天的公务之后,王弘便携上几斤好酒,想着和他大醉一场,畅谈人生。这便是后来白衣送酒的故事。

对陶渊明的评价

对于陶渊明的评价,用几句话都不能完全说清陶渊明到底有多优秀,总的来说,他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诗人,可以说是汉魏南北朝八百年间最为杰出的诗人。在世人眼中,陶渊明还是一个悠闲飘逸、不热衷于名利的诗人,就好似一个不在世俗之中的隐士,他的诸多诗作都表达了他归自然生活的喜爱与对官场之类的厌恶。

陶渊明画像

陶渊明虽然自二十岁时为求生计踏入官场,但是功名利禄并没有使得陶渊明随波逐流,与官场上那些为了利益算计他人的那类人一样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忘记自己的本心。陶渊明自幼就是喜好宁静悠闲的人,也因此十几年的官场生涯并没有让他被利益蒙蔽双眼,反而使他更为厌恶充满利益的官场生活,使他最终决定辞去官职,归隐田园。可见陶渊明是个淡泊名利的人,宁愿回归田园过清寒的生活,也不不愿在官场中沉浮。

陶渊明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那些他所写的诗歌,他所写的那些诗作中不管是饮酒诗,还是咏怀诗,亦或是田园诗,都是极佳的诗文作品,被世人纷纷传颂与赞扬。即使是现今,仍然有人将陶渊明的诗作作为自己的精神标杆,虽然在现今社会中,没有人能够做到如陶渊明那般远离尘世与利益,放弃所有归隐山林以逃避利益竞争,但是却可以学习陶渊明身上那种安贫乐道、不随波逐流的精神品质。

陶渊明私谥

陶渊明私谥什么?陶渊明私谥靖节,是陶渊明的朋友们在他去世之后之后给他的谥号,这是对他一生高风亮节的总结,也能体现他的朋友们对陶渊明逝去的悲痛心情。后世一般也称呼陶渊明为靖节先生,尽管对于陶渊明的称呼有很多,包括他的另一个名字陶潜,他的自称五柳先生,他的字元亮等等,但是也就“靖节先生”这个称呼最能体现陶渊明的一生。

陶渊明画像

陶渊明出生在东晋末年,当时的官场是个十分黑暗可怕的东西,要是你不能适应官场的潜规则,仕途上便不能一帆风顺,反倒总是那些擅长溜须拍马的人节节高升。因此,就算陶渊明是二十岁开始当官,一直到他人过中年,都没有获得较高的官位,在做最后一个彭泽县令的时候,甚至连一名什么本事没有只会吹吹耳旁风的小小督邮都能在他面前作威作福。要知道,曾经的刘备就是和自己的兄弟关羽张飞一起鞭打督邮上的战场,刘备他们咽不下的这口气,陶渊明同样咽不下。

陶渊明为了不被这么五斗米所累,不愿在这个趋炎附势的督邮面前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一气之下便当场辞官走人,从此以后,陶渊明再也没有踏上过官场,即使有好友盛情相邀,他也只是淡然地笑笑,说是再也不想离开这片自由的土壤了。

陶渊明是个文人,但他同样有着非凡的骨气,所谓文人风骨,便是陶渊明这样的。不为功名所累,不为世道所污,心有一念,此生便义无反顾。

标签: 陶渊明

更多文章

  • 辞赋家陶渊明:辞官归隐山林实乃无奈之举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辞赋家陶渊明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被世人成为靖节先生,家乡位于浔阳柴桑。他是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期颇为著名的伟大诗人、辞赋家,拥有众多优秀作品流传于世。陶渊明曾踏入仕途,先后出任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等官职,最后一次出仕担任的是彭泽县令这一官职,上任八十几天后就辞官离开,就此归隐田园。陶渊明陶渊明的家境最初并不

  • 陶渊明弃官归隐,为什么王维还讽刺他不识时务?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陶渊明,王维

    陶渊明大约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曾任江

  •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在哪里?是真的存在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陶渊明,聊斋,鬼怪,神话

    陶渊明家乡庐山的某一座山谷中地处庐山大汉阳峰下,总面积约一万多亩,"桃花源"又称康王谷,是庐山第一长峡谷,全长约15华里,素有"世外桃源"的美称,景观特色以幽谷风光取胜,历来被认为是陶渊明名篇《桃花源记》创作原型所在地,安徽古徽州的黟县。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是指黟县漳河流域石山至渔

  • 大文学家陶渊明归隐田园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陶渊明,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陶渊明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陶渊明是东晋末年、刘宋初年的大诗人,他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后,八十多天就弃官而去,归隐田园,开始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后人都说陶渊明是淡泊名利,不为五斗米折腰,所以推崇备至。然而,仔细分析陶渊明的经历,就会发

  • 陶渊明真的因为五斗米才归隐的吗 陶渊明辞官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陶渊明,东晋

    很多人都不了解陶渊明归隐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1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名潜,别号五柳先生。他近半生过着隐居生活,他的归隐对于中国文人和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则被世人传为佳话。但是,陶渊明只是一个完全没有人生理想和追求的隐逸者吗?当然不是,

  • 什么原因导致陶渊明归隐田园?原来是仕途不顺的无奈选择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陶渊明,归隐田园

    陶渊明归隐田园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陶渊明是东晋末年、刘宋初年的大诗人,他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后,八十多天就弃官而去,归隐田园,开始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后人都说陶渊明是淡泊名利,不为五斗米折腰,所以推崇备至。然而,仔细分析陶渊明

  •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设置了哪三个让人细思极恐的细节?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也是脍炙人口的文学名篇。长期以来,“桃花源”三字都代表着理想的人间仙境,那里的景色宁静祥和,人们生活安居乐业,让外人心向往之。但现代也有学者认为,陶渊明在文中故意设置了3个细节,让人细思极恐,渔夫去的,其实是一个亡灵

  • 东篱:中国古典诗词常用典故之一,如陶渊明《饮酒》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东篱,中国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是否善于用典,是诗词高手与诗词爱好者的本质区别。以下就是常见的典故。作为诗词写作者,不可不知。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 东晋北伐大将军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祖逖,闻鸡起舞

    在一千六百多年前,我国当时的朝代是晋朝,有一个大将军叫祖逖,字士稚,范阳人。当时祖逖身处的历史环境比较混乱,正值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迁徙,西晋没落后,大量的政治内部矛盾恶化,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在往南方迁移,祖逖也不例外。祖逖祖逖祖上世代为官,但是祖逖小时候并不用功读书,直到成年才发奋,后被举孝廉、秀才。

  • 晋朝著名将领祖逖:一生精忠报国死而后已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祖逖

    祖逖生于公元265年,字士稚,是范阳人(今天在河北)。出身世族地主家庭,祖上时代为官,少年时期的祖逖可以说是一个不一般的纨绔子弟。祖逖的父亲早亡,祖逖的生活由他的哥哥们照顾。祖逖祖逖成年前并不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但是年少的祖逖深为乡党们所喜爱,因为祖逖为人豪爽,仗义,经常以哥哥们的名义资助劳苦的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