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高风亮节的陶渊明私谥是什么 陶渊明故居在哪里

高风亮节的陶渊明私谥是什么 陶渊明故居在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333 更新时间:2024/1/1 23:23:26

陶渊明哪里人?根据史料记载,陶渊明是浔阳柴桑人,换到现代的地图上,便是江西省九江市的西南方向。陶渊明出生于公元352年,也有记载说是出生于公元365年,生活在东晋末年,南朝宋初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辞赋家。除此之外,陶渊明被流传于世、饱受后人赞扬的还有他的高风亮节。

陶渊明雕像

陶渊明哪里人?陶渊明的故乡实在柴桑,自古以来的柴桑因为其地理位置优越,一直都是商贾云集的兵家必争之地。柴桑又被叫做九江,因为柴桑地界有九条著名的江,所以在后来的历史中柴桑的名字也渐渐被九江所取代,也就是如今的九江市。柴桑还是一个经常被兵家争夺的地方,秦朝末年西汉初年的时候,刘邦曾派灌婴在柴桑去追杀九江王英布,之后在三国年代,周瑜操练水师、诸葛亮舌战群儒等许多经典故事都发生在九江境内,这也是柴桑闻名的原因之一。

陶渊明曾经也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官,但是却在这么几年中完全体验了官场的黑暗,由于陶渊明从小受到儒家思想影响,所以十分想在朝堂之上建功立业,也许是时不与他,每个朝代的末尾都有着最为黑暗的官场潜规则,陶渊明一直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最后一次做官是担任彭泽令,仅仅过了八十多天,陶渊明便弃官而走,来到乡下,来到田园,来到自己另一个梦想乡,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陶渊明私谥

陶渊明私谥什么?陶渊明私谥靖节,是陶渊明的朋友们在他去世之后之后给他的谥号,这是对他一生高风亮节的总结,也能体现他的朋友们对陶渊明逝去的悲痛心情。后世一般也称呼陶渊明为靖节先生,尽管对于陶渊明的称呼有很多,包括他的另一个名字陶潜,他的自称五柳先生,他的字元亮等等,但是也就“靖节先生”这个称呼最能体现陶渊明的一生。

陶渊明画像

陶渊明出生在东晋末年,当时的官场是个十分黑暗可怕的东西,要是你不能适应官场的潜规则,仕途上便不能一帆风顺,反倒总是那些擅长溜须拍马的人节节高升。因此,就算陶渊明是二十岁开始当官,一直到他人过中年,都没有获得较高的官位,在做最后一个彭泽县令的时候,甚至连一名什么本事没有只会吹吹耳旁风的小小督邮都能在他面前作威作福。要知道,曾经的刘备就是和自己的兄弟关羽张飞一起鞭打督邮上的战场,刘备他们咽不下的这口气,陶渊明同样咽不下。

陶渊明为了不被这么五斗米所累,不愿在这个趋炎附势的督邮面前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一气之下便当场辞官走人,从此以后,陶渊明再也没有踏上过官场,即使有好友盛情相邀,他也只是淡然地笑笑,说是再也不想离开这片自由的土壤了。

陶渊明是个文人,但他同样有着非凡的骨气,所谓文人风骨,便是陶渊明这样的。不为功名所累,不为世道所污,心有一念,此生便义无反顾。

陶渊明爱菊

陶渊一生非常喜爱菊花,常常与菊花为伴,被人称为“菊友”,是个名副其实的菊花迷,因为他非常了解关于菊花的高雅情趣,曾被世人奉为“九月花神”。从中可以看出,陶渊明真的相当喜欢菊花。

陶渊明采菊图

陶渊明此人相非常正直,对于功名利禄这些看得非常淡,也相当自尊自爱,不为五斗米折腰,因此他曾在做官十余年后辞官归隐田园。归隐后,陶渊明就过上了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种菊也成为了他隐退后最大的爱好。每天从田地里回来后,他就会到他的菊园给那些种植着的菊花浇水、松土、除虫,从中可以看出陶渊明非常珍视他的菊花。

在南宋梁昭明太子萧统所著的《陶渊明传》中有这样的内容记载:某一年的重阳节,陶渊明没有酒喝,就坐在菊花丛中,手上拿满了菊花。之后江州刺史王弘突然送酒来,他立马就开封喝上了,直到喝醉后才回到房间。陶渊明种植菊花不仅仅只是用来观赏,也会经常用于食用。每到秋季,菊花盛开后,很多乡里乡亲以及远方的朋友都会来他家观赏菊花。那个时候,陶渊明会泡制菊花茶给客人享用,在客人走的时候还会采些菊花送给他们。因此,愿意前往陶渊明家赏菊的人非常多。陶渊明也时常会这样想,如果能够让菊花在一天之内就开放,那就会有一天的客人前往,那该多好。

总而言之,陶渊明对于菊花极为喜爱。

陶渊明故居

陶渊明故居在哪里?真正的陶渊明故居早就成为了历史车轮下的小尘埃,但是后人们因为怀念这位东晋时期的伟大文人,专门为他建立了一个陶渊明纪念馆,用来供后人凭吊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伟大文人。

陶渊明纪念馆

陶渊明是古时候的柴桑人,而古柴桑就是现今的九龙,因此陶渊明纪念馆也就坐落在江西九龙市的一条街上。现在供人瞻仰的陶渊明纪念馆是始建于1985年的,陶渊明纪念馆本身是陶渊明的祠堂,虽然早就已经破败不堪,但是还能够辨认,因此就以原址为基础,对陶渊明纪念馆进行了扩建与修缮,将本来已经接近毁坏的雕像、牌匾之类统统进行了修复。

在2005年的时候,九江县对陶渊明纪念馆进行了又一次的修复,原因是这一年正好是陶渊明的第1640个生日。这次修复之后的陶渊明纪念馆分为了好几个部分,其中就有归来亭、陶靖节祠、陶公墓等景点,也能够让去瞻仰先贤的人不会太无聊。

在陶渊明纪念馆中,有着四个陈列处,里面全部都是有关于靖节先生的文辞书画、生平事迹等物,也有九江出土的一些历史文物,喝一些魏晋南北朝时期出土的墓葬。在陶渊明纪念馆中还有许多珍贵的藏品,比如一只南朝出土的青瓷权,以及收藏在“陶渊明生平事略陈列室”内的有关于陶渊明的名人书画、家谱图片等珍贵文物。

陶渊明可以说是汉晋南北朝期间最为杰出的诗人,他的思想有着在全人类之间普及的价值,他的精神即使在千百年后的如今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更多文章

  • 陶渊明有何才能被誉为中国田园诗人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陶渊明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被世人成为靖节先生,家乡位于浔阳柴桑。他是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期颇为著名的伟大诗人、辞赋家,拥有众多优秀作品流传于世。陶渊明曾踏入仕途,先后出任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等官职,最后一次出仕担任的是彭泽县令这一官职,上任八十几天后就辞官离开,就此归隐田园。陶渊明陶渊明的家境最初并不

  • 辞赋家陶渊明:辞官归隐山林实乃无奈之举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辞赋家陶渊明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被世人成为靖节先生,家乡位于浔阳柴桑。他是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期颇为著名的伟大诗人、辞赋家,拥有众多优秀作品流传于世。陶渊明曾踏入仕途,先后出任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等官职,最后一次出仕担任的是彭泽县令这一官职,上任八十几天后就辞官离开,就此归隐田园。陶渊明陶渊明的家境最初并不

  • 陶渊明弃官归隐,为什么王维还讽刺他不识时务?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陶渊明,王维

    陶渊明大约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曾任江

  •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在哪里?是真的存在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陶渊明,聊斋,鬼怪,神话

    陶渊明家乡庐山的某一座山谷中地处庐山大汉阳峰下,总面积约一万多亩,"桃花源"又称康王谷,是庐山第一长峡谷,全长约15华里,素有"世外桃源"的美称,景观特色以幽谷风光取胜,历来被认为是陶渊明名篇《桃花源记》创作原型所在地,安徽古徽州的黟县。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是指黟县漳河流域石山至渔

  • 大文学家陶渊明归隐田园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陶渊明,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陶渊明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陶渊明是东晋末年、刘宋初年的大诗人,他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后,八十多天就弃官而去,归隐田园,开始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后人都说陶渊明是淡泊名利,不为五斗米折腰,所以推崇备至。然而,仔细分析陶渊明的经历,就会发

  • 陶渊明真的因为五斗米才归隐的吗 陶渊明辞官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陶渊明,东晋

    很多人都不了解陶渊明归隐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1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名潜,别号五柳先生。他近半生过着隐居生活,他的归隐对于中国文人和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则被世人传为佳话。但是,陶渊明只是一个完全没有人生理想和追求的隐逸者吗?当然不是,

  • 什么原因导致陶渊明归隐田园?原来是仕途不顺的无奈选择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陶渊明,归隐田园

    陶渊明归隐田园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陶渊明是东晋末年、刘宋初年的大诗人,他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后,八十多天就弃官而去,归隐田园,开始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后人都说陶渊明是淡泊名利,不为五斗米折腰,所以推崇备至。然而,仔细分析陶渊明

  •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设置了哪三个让人细思极恐的细节?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也是脍炙人口的文学名篇。长期以来,“桃花源”三字都代表着理想的人间仙境,那里的景色宁静祥和,人们生活安居乐业,让外人心向往之。但现代也有学者认为,陶渊明在文中故意设置了3个细节,让人细思极恐,渔夫去的,其实是一个亡灵

  • 东篱:中国古典诗词常用典故之一,如陶渊明《饮酒》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东篱,中国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是否善于用典,是诗词高手与诗词爱好者的本质区别。以下就是常见的典故。作为诗词写作者,不可不知。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 东晋北伐大将军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祖逖,闻鸡起舞

    在一千六百多年前,我国当时的朝代是晋朝,有一个大将军叫祖逖,字士稚,范阳人。当时祖逖身处的历史环境比较混乱,正值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迁徙,西晋没落后,大量的政治内部矛盾恶化,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在往南方迁移,祖逖也不例外。祖逖祖逖祖上世代为官,但是祖逖小时候并不用功读书,直到成年才发奋,后被举孝廉、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