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所作行书:《奉橘帖》书法赏析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所作行书:《奉橘帖》书法赏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160 更新时间:2024/1/10 3:20:39

《奉橘帖》是东晋王羲之创作的书法作品。王羲之行书《奉橘帖》,与《何如帖》、《平安帖》连为一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释文

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大意

奉送上橘子三百枚。由于还未到霜降,未能多采摘。

备注

关于橘子待到霜降后采摘,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副研究员石学根介绍:“按照节气,柑橘采摘期大多在霜降之后,霜降过后,天气变冷,橘子的酸度降低,糖度提高,橘皮变黄。”

考证

《奉橘帖》“奉橘”二字损,可辨识,第二行第一字残损过半。从《奉橘帖》行文看,文义可与《何如帖》连属。唐代褚遂良《右军书目》“行(草)书都五十八卷”第六卷载有“羲之白,不审尊体比复如何,五行”一帖。《奉橘帖》若与《何如帖》相合,正为五行。《后山诗话》载北宋黄庭坚评韦应物(韦苏州)语:“韦苏州诗云:‘怜君卧病思新橘,试摘才酸亦未黄。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余往以谓盖用右军帖云‘赠子黄甘三百’者。比见右军一帖云:‘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苏州盖取诸此。”南宋韩彦直《橘录》云:“早黄橘,著花,结子,比其类独早。秋始半,其心已丹,千头方酸,而早黄桔之微甘已回齿颊矣!王右军帖有曰:‘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岂是类邪?”

书法欣赏

点画与书风

《奉橘帖》虽聊聊数字,但各各不同,有的方折,峻棱毕现,有的圆转,圭角不露,视若轻盈,实则厚实,墨色湛润,神闲态浓,中锋、侧锋并用,聊聊数字,令人回味无穷。……《奉橘帖》二行,是王羲之行书的主流风貌,点画的行态,灵活多变,意趣丰富,且书风坦然清纯,字字挺立,体态舒朗,结体的纵横聚散恰到好处,其造型大多是圆润的椭圆形,有轻灵之感。

楷书化用笔

邱振中在《楷书笔法的形成》一节中对《奉橘帖》等帖加以分析:从王羲之《何如帖》、《奉橘帖》等作品中接近楷书的字体,以及王徽之《新月帖》、王献之《二十九日帖》(按:亦名《廿九日帖》)、王僧虔《太子舍人帖》中夹杂的楷体字来看,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随点画行进而用笔不间断的变化有了很大的改变:运笔的变化逐渐移至笔画的端部和弯折处,王羲之诸帖中虽然绞转成分比草书中大为减少,但不少字中仍然可以看出行进中笔毫锥面的转动;王徽之、王献之二帖绞转笔法便所剩无几,平直笔画明显增多;至于王僧虔,部分笔画的端部被强调、夸张。”

关于“楷书用笔”形成原因,邱振中在文章中论述:“隶书经过章草发展为今草的同时,沿着另一条线索发展为楷书。……频繁的使转是隶书用笔特征之所在,它也有利于草书的连写,但不是能适应点画简洁的楷书的要求,于是绞转行笔的曲线轨迹又渐渐拉平。”“点画趋于平直的同时,复杂、频繁的绞转不断趋于简化,因此点画边廓越来越简单,越来越规整。……用笔的重心移至笔画端部及折点,是楷书形成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它能很好地适应楷书方折分明的结构。夸张端部及折点,既能使点画更为醒目,也能弥补绞转减少、笔画平直所带来的审美的损失。”

行气与轴线《奉橘帖》虽两行文字,字势行气也变化丰富:首行由于“三”、“枚”两字左移,将较垂直的轴线行呈曲线分布。

其次,“三”字的末笔横画右移,“百”字右横折左倾,将字势与行气联动起来,形成第一个曲线。其后“枚”虽整体向左欹侧,但末字用力向右下,使笔势均衡。“霜未降”三字通过主笔的映带,使行轴线再次形成弧线。曲线行轴线的使用,赋予作品以律动,有音乐之感。

王献之有草书《送梨帖》,内容与《奉橘帖》略似。《送梨帖》云:“今送梨三百。晚雪,殊不能佳。”其首行字势行气也与《奉橘帖》相近。

结体与布白

《奉橘帖》无王羲之尺牍中“羲之白”、“羲之顿首”、“不具”等尺牍书写格式,应为便函。信中所说“奉橘三百枚”,是送给亲友的。与“平安三帖”中的《平安帖》、《何如帖》比较,《奉橘帖》有不同的面貌。书法有成熟的风格面目,已进入创造境界;在已有风格的基础上,一件作品一个面目,则是更高的境界,从“平安三帖”的不同风格,可感知王羲之的创造力。

《奉橘帖》首先是结体宽松。王羲之的字,中宫多紧密(王羲之前期作品《姨母帖》中宫则较宽。缘于《姨母帖》较多隶意,结体平正),而《奉橘帖》结体不取平正,左低右高(左低右高较符合人的视觉与书写习惯)。《奉橘帖》其次是笔意活脱。“活脱”除与中宫宽、略倾斜有关外,更源于笔致的丰富和结字的巧妙。笔致的变化来自用笔的轻重提按与转笔调锋。

以“块”、“面”的造型角度观察,“奉橘”两字的紧密,与“三百枚”三字的疏朗,形成大的反差;另外,“可多得”三字用笔轻灵流动,也与右行“奉橘”等字的厚重也形成反差。反差关系增强了作品丰富的内涵。以单字分析,“三”字点画虽全为短横,而起笔略方,收笔较圆。一方一圆,加之三横角度不同,姿态各异。再如“得”字,布白天然,笔画又无处不曲。偏旁“寸”字笔锋调转微妙,尤其是最后一点,出人意料,反手书成。《奉橘帖》诸多微妙之处,并非全部都是经营安排,而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南宋陆游语)。因此,凡书法绝妙之迹,处处可学,亦处处不可学,书画在法,而其妙在人也。

标签: 王羲之《奉橘帖》

更多文章

  • 《十七帖》:王羲之草书的代表作之一,现传世作品为刻本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十七帖》,王羲之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的代表作之一,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了《十七帖》原墨迹的情况:“《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与言语以

  • 王羲之《十七帖》在书法上有何地位?其章法如何解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羲之,《十七帖》

    王羲之《十七帖》在书法史有何地位?其章法如何解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书法地位此帖前人评价甚高。如宋黄伯思说:“此帖逸少书中龙也”。朱熹说“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中流出者。”也有人认为此帖“笔法古质浑然,有篆籀遗

  • 王羲之听到伯父要造反,他是怎么保住性命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羲之,东晋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王羲之,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先贤无数,但能被称为“圣”的人,少之又少。例如西汉司马迁被称为“史圣”,唐朝杜甫被称为“诗圣”。因为“圣”者,必然在特定的领域有杰出的贡献。东晋时期,王羲之书法造诣冠绝天下,被后人推崇备至,因此王羲之被

  • 王羲之的生平如何?为何他的书法这么受追捧?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晋朝,王羲之

    王羲之(约321—379年),字逸少,东晋琅玡临 。“沂(今山东临沂)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他出身士族,初任秘书郎,后升任宁远将军、江州刺史。朝廷公卿爱慕他的才能,几次召他担任侍中、吏部尚书,他都不做。朝廷又授他为护军将军,他仍推辞不做,经过别人劝说,才答应入仕了。他最后做

  • 陶渊明简介资料 陶渊明的资料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陶渊明,资料

    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曾经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确如其言,陶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陶渊明的不朽诗篇,陶渊明的伟大人品,影响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辛弃疾等几

  • 陶渊明质性自然 因强烈的道德感被体制所“淘汰”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陶渊明,东晋,隐居,

    陶渊明的曾祖陶侃,为东晋重臣,官至大司马,封长沙公。祖父陶茂,为武昌太守。外祖父孟嘉,乃东晋名士。然至渊明父辈,家道逐渐衰落。渊明幼年仍受到良好的教育,“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并受到那个时代玄风的影响,而“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晋书》)。渊明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闲静少言,不

  • 陶渊明是如何做到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陶渊明,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之所以这般出名,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诗,也是因为他也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般的,有“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骨气。那么,陶渊明是如何做到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若说只是凭骨气,那么,我们的这位大诗人,恐怕连发牢骚的力气都没了。陶渊明(352或3…陶渊明之所以这般出名,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诗,也是因为他也如李

  • 揭秘陶渊明为何离开官场喜欢采菊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陶渊明

    陶渊明最后终于退出官场,固有家族地位实际不高故而不致显达及对乱世的厌倦,而眼见刘裕日渐强大,不奈世间阶级与风习的转趋,也是观察陶渊明退隐田园不能不加以注意的大的历史背景。陶渊明想起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形象大概立刻就会浮现出来:这是一位遵从自己心愿而归隐田园的诗人。不过,就一定是这样的

  • 陶渊明成名的情书里到底写了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陶渊明

    陶渊明在文学历史上的成就相信不用多说,大家也都熟悉。但是有历史学者这样评论:陶渊明毕竟是一个生活在一千多年前封建社会的士大夫,在他的思想和诗文中不可能不存在许多安贫乐道、及时行乐、避世消极的东西。所以后人多着重欣赏和赞扬他诗文的精华。他最出名的诗词是《闲情赋》,从这首诗里,有学者考究后认为陶老师是个

  • 高风亮节的陶渊明私谥是什么 陶渊明故居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高风亮节的陶渊明私谥是什么

    陶渊明哪里人?根据史料记载,陶渊明是浔阳柴桑人,换到现代的地图上,便是江西省九江市的西南方向。陶渊明出生于公元352年,也有记载说是出生于公元365年,生活在东晋末年,南朝宋初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辞赋家。除此之外,陶渊明被流传于世、饱受后人赞扬的还有他的高风亮节。陶渊明雕像陶渊明哪里人?陶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