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陶渊明是如何做到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

陶渊明是如何做到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793 更新时间:2024/1/19 20:02:29

陶渊明之所以这般出名,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诗,也是因为他也如白“仰天大笑出门去”般的,有“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骨气。那么,陶渊明是如何做到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若说只是凭骨气,那么,我们的这位大诗人,恐怕连发牢骚的力气都没了。陶渊明(352或3…陶渊明之所以这般出名,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诗,也是因为他也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般的,有“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骨气。那么,陶渊明是如何做到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若说只是凭骨气,那么,我们的这位大诗人,恐怕连发牢骚的力气都没了。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陶渊明,这个历史上很出名的人物,流传了几千年,从小学我们就知道他,读过他的诗词的人,都被他的自然性情所吸引,采菊东南下,悠然现南山,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都想去做他一样的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人人更是想远离城市喧嚣,隐居山林。陶渊明除了留给后人丰富的知识食粮——诗词,还留下了一种人人追求的精神——隐居。


可是陶渊明为何敢毅然辞官去归隐,他怎么会有如此霸气,没有了生活来源他怎么生存,他的家境状况又有多少人知道?这就要说,陶渊明也是出身名门,曾祖父陶侃是战功赫赫的两晋名将,死后追赠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亦为地方大员,母亲是名士孟嘉之女。家境条件如此优越,必是绫罗绸缎,山珍海味,享用不尽。陶渊明打自小就是一阔绰的公子哥,去做官也就是他生活得的调味品,代代为官,他不去做官,岂不是对不起祖宗,脸上无光。

历史书记载,到了陶渊明这代,家境没落,所以他最早出仕当官为州祭酒,做州的职公务员,乃为生活所迫,目的在于挣工资维持家用。然而很快他就受不了繁复的文书工作,辞职回了家。之后的时间里,陶渊明反复辞职,可谓是辞职专业户,一生辞职多次,简直把官府当旅馆,每次都呆不了多久就挂印而去,不愧为辞职界的翘楚。数年的仕宦生涯,使当权者也多多少少耳闻陶渊明的名声。

辞职后没多久,陶渊明收到了彭泽县令的任命书,犹豫再三,他决定再尝试一次踏入官场。然而很快,诗人发现自己还是不能适应那里繁杂的政务和森严的等级,在一次接待上级监察官督邮的活动中,他因不愿卑身事小人而发出不能为五斗米折腰的豪言,任性地解印去县,并赋《归去来兮辞》表明心志,表达了对自己过去屡次身陷碌碌仕途的否定和追悔,决心从此以后归心三径,不问世事。这就是历史上陶渊明著名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事件,有多少文人志士敬佩他的精神,效仿他的行为,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可是辞职之后的陶渊明,依然家财万贯,有这个底气,谁人敢能比?虽然到了陶渊明这一代,家境没落,可是又能没落到什么程度,他们家的家世到底多大,谁又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有陶渊明的霸气。据古书记载,在魏晋时期,辞官之后的陶渊明家里依然良田百亩,家境还算优越,这就是他的底气。辞职不久的陶渊明生活还是可以的,家里还有仆人,丫鬟伺候。不为五斗米折腰是陶渊明最后一次辞职,也辞得最为彻底。此后,陶渊明一直归隐田园,尽管不乏友人的推荐和朝廷的征召,但他始终没有再离开过那片松菊,没事喝喝酒,看看山水美景,锄锄地,采采菊,写写诗,生活也怡然自得。

所以并不是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是人家根本就不在乎朝廷的这点俸禄,因为他有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资本和底气。即使辞职去农村种田,去世界看看,也要给自己存点积蓄,留条后路。可不是人人都可以不要五斗米的,隐居,醒醒吧。


标签: 陶渊明五斗米折腰

更多文章

  • 揭秘陶渊明为何离开官场喜欢采菊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陶渊明

    陶渊明最后终于退出官场,固有家族地位实际不高故而不致显达及对乱世的厌倦,而眼见刘裕日渐强大,不奈世间阶级与风习的转趋,也是观察陶渊明退隐田园不能不加以注意的大的历史背景。陶渊明想起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形象大概立刻就会浮现出来:这是一位遵从自己心愿而归隐田园的诗人。不过,就一定是这样的

  • 陶渊明成名的情书里到底写了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陶渊明

    陶渊明在文学历史上的成就相信不用多说,大家也都熟悉。但是有历史学者这样评论:陶渊明毕竟是一个生活在一千多年前封建社会的士大夫,在他的思想和诗文中不可能不存在许多安贫乐道、及时行乐、避世消极的东西。所以后人多着重欣赏和赞扬他诗文的精华。他最出名的诗词是《闲情赋》,从这首诗里,有学者考究后认为陶老师是个

  • 高风亮节的陶渊明私谥是什么 陶渊明故居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高风亮节的陶渊明私谥是什么

    陶渊明哪里人?根据史料记载,陶渊明是浔阳柴桑人,换到现代的地图上,便是江西省九江市的西南方向。陶渊明出生于公元352年,也有记载说是出生于公元365年,生活在东晋末年,南朝宋初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辞赋家。除此之外,陶渊明被流传于世、饱受后人赞扬的还有他的高风亮节。陶渊明雕像陶渊明哪里人?陶渊

  • 陶渊明有何才能被誉为中国田园诗人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陶渊明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被世人成为靖节先生,家乡位于浔阳柴桑。他是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期颇为著名的伟大诗人、辞赋家,拥有众多优秀作品流传于世。陶渊明曾踏入仕途,先后出任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等官职,最后一次出仕担任的是彭泽县令这一官职,上任八十几天后就辞官离开,就此归隐田园。陶渊明陶渊明的家境最初并不

  • 辞赋家陶渊明:辞官归隐山林实乃无奈之举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辞赋家陶渊明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被世人成为靖节先生,家乡位于浔阳柴桑。他是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期颇为著名的伟大诗人、辞赋家,拥有众多优秀作品流传于世。陶渊明曾踏入仕途,先后出任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等官职,最后一次出仕担任的是彭泽县令这一官职,上任八十几天后就辞官离开,就此归隐田园。陶渊明陶渊明的家境最初并不

  • 陶渊明弃官归隐,为什么王维还讽刺他不识时务?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陶渊明,王维

    陶渊明大约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曾任江

  •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在哪里?是真的存在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陶渊明,聊斋,鬼怪,神话

    陶渊明家乡庐山的某一座山谷中地处庐山大汉阳峰下,总面积约一万多亩,"桃花源"又称康王谷,是庐山第一长峡谷,全长约15华里,素有"世外桃源"的美称,景观特色以幽谷风光取胜,历来被认为是陶渊明名篇《桃花源记》创作原型所在地,安徽古徽州的黟县。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是指黟县漳河流域石山至渔

  • 大文学家陶渊明归隐田园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陶渊明,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陶渊明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陶渊明是东晋末年、刘宋初年的大诗人,他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后,八十多天就弃官而去,归隐田园,开始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后人都说陶渊明是淡泊名利,不为五斗米折腰,所以推崇备至。然而,仔细分析陶渊明的经历,就会发

  • 陶渊明真的因为五斗米才归隐的吗 陶渊明辞官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陶渊明,东晋

    很多人都不了解陶渊明归隐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1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名潜,别号五柳先生。他近半生过着隐居生活,他的归隐对于中国文人和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则被世人传为佳话。但是,陶渊明只是一个完全没有人生理想和追求的隐逸者吗?当然不是,

  • 什么原因导致陶渊明归隐田园?原来是仕途不顺的无奈选择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陶渊明,归隐田园

    陶渊明归隐田园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陶渊明是东晋末年、刘宋初年的大诗人,他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后,八十多天就弃官而去,归隐田园,开始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后人都说陶渊明是淡泊名利,不为五斗米折腰,所以推崇备至。然而,仔细分析陶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