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晋才女谢道韫为何下嫁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

东晋才女谢道韫为何下嫁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395 更新时间:2023/12/18 13:02:10

东晋女才人谢道韫出于名门,是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丈夫是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那时候王谢两家最为风光,势力财力均是那时候最鼎盛的家族,直到在梁武帝在位时被诛杀。王谢两家的风光也就被泯灭。谢道韫从小便才气侧漏,聪慧爱学。有一次她的叔父谢安问她:“《毛诗》中那一句最好?”谢道韫的回答让他叔父大为称赞。能获得谢安的称赞可谓是非常荣耀的事了,因为就连清高的李白平生只服谢安一人,看来谢安也是个能人高士。

另一则关于谢道韫的故事就更加的闻名于世了。一个寒冷的冬天,外面的雪纷纷扬扬下个不停,谢安便把家人聚在一起,跟晚辈们讨论诗作。不一会儿,雪下得越来越大了,谢安便即兴问道:“这雪纷纷扬扬像什么呢?”他的侄子谢朗顺势说:“雪纷纷扬扬好比把盐洒向空中。”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到:“我觉得不如把纷纷扬扬的雪花比作因风而起的柳絮”。这样传神的比拟使谢安听后非常高兴。

其实谢朗把雪比作盐的比喻也是蛮好的,但是作者在后面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即谢太傅的哥哥的女儿,也是王凝之的妻子,这说明谢安是比较喜欢谢道韫的回答的。雪纷纷扬扬就像柳絮一样轻盈,可能盐的质感稍微厚重了些。此后,“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一句也成了世人传颂的佳句。

王凝之谢道韫

王凝之,生年不详,卒于399年,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子。王凝之受父亲的影响,在书法方面也有所造诣,善草书、隶书,为东晋官员。王凝之的才华跟他的几个兄弟比起来是最不突出的,但他却是在感情生活上是最幸福的,因为他的妻子是古代才女之首的谢道韫,才华与美貌于一身的奇女子。

王、谢两家在东晋时期可以说的名门贵族,谢道韫的叔父是宰相谢安,当时在为谢道韫选夫婿的时候,就是从门当户对考虑,希望侄女嫁个王羲之的儿子。在最初物色侄女婿时,谢安选中的是王羲之的第五子王徽之,可不久听人说王徽之这人性格上粗心大意、不注意细节之人,于是就选定二儿子王凝之。王凝之娶了谢道韫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他的妻子也为他增加了不少名气。

两人结婚后,有一次谢安问谢道韫,王凝之这人怎么样,谢道韫说:“天壤之中,乃有王郎。”人们就根据这句猜测,说谢道韫并不爱王凝之,还有人说王凝之配不上谢道韫。仅仅就根据这句就能判定人家夫妻关系不好吗?答案明显是错误的,两人感情是很好的,这句抱怨,更是夫妻间有爱的体现。谢道韫在为王凝之妻子的数十年间,为王家生了四男一女,夫妇相守,娇妻相伴,别提多幸福了。

孙恩之乱中,王凝之和几个子女均被杀,只有谢道韫和外孙活着。此后谢道韫寡居会稽,足不出户,偶尔写诗著文,就这样孤单的过完后半辈子。

谢道韫的诗

“未若柳絮因风起”,想必大家都知道这句话的来源。它是东晋女诗人谢道韫所说的。有一年冬天,外面飘着大雪,谢安请一家子坐在屋内谈论诗文。外面的雪刚好引起了谢安的注意,他即兴地说到:“外面的雪越下越大,你们觉得这样的雪像什么呢?”谢安大哥的儿子胡儿便说:“可以比拟把盐洒在空中。”谢道韫接着说道:“还不如把纷纷扬扬的雪比作因风吹起的柳絮呢!”谢安听后很是高兴。此后,这句话也成了后世后代拿来赏析的佳句。

除了这句有名的咏絮之句,谢道韫写的其他诗作也是被后世所称赞的。谢道韫的《泰山吟》就非常有名,全诗一开始气势就特别宏大。五岳之首的泰山巍峨高大,屹立在神州的东边,它秀丽且有巍峨,高高冲破苍天,谢道韫把泰山的巍巍之状描写的非常生动形象。后面还写到泰山的自然壮观皆是自然制造,巧夺天工的善终之景令人惊叹,谢道韫称赞泰山以寂寞无言傲然挺立于自然之间,文字之间表达了谢道韫对泰山的喜欢,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作者在称赞泰山气魄的同时也引发了自己的命运之感。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均在孙恩之乱中被杀,留下自己孤身一人在时间颠沛流离,但是作者并没有将自己的悲伤融进诗中,在感叹自然之美也看到了生命的延续。自然如此之美何不将自己剩余的时光好好利用在其中,何必悲天悯人。

标签: 东晋才女谢道韫

更多文章

  • 揭秘:王羲之为什么偏爱养鵝 “书圣”写经换鹅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或321~379),字逸少,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曾经做过右军将军(中央直属武官)等官职,因此又有人称他为王右军。王羲之从小就爱习书法,曾经拜书法名家卫夫人为师,精通各种书法字体,草、隶、正、行,博采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独特的书法体裁。他的行书《黄庭

  • 王羲之:书法功力之深到连皇帝都视为传世至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羲之

    王羲之的书法同他那本就是书法大家的王氏家族分不开,他先是像自己的父亲王旷学习。好学的他还将父亲视为家传之宝的《笔论》偷取自己研习。后来又师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在卫夫人那里王羲之不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形成了一种媚妍之风。王羲之不过王羲之从卫夫人那里学到除了书法,还有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处世之

  • 王羲之为何放着大官不做:只因瞧不起上司!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羲之

    宋人洪迈《容斋四笔》中有“王逸少为艺所累”一条,他认为,论操守见识和议论口才,整个东晋时期没有几个人能够比得上王羲之,王羲之是跟温峤、蔡谟、谢安等相当的人物。但是因为王羲之有出世思想,不愿意被人使唤,因此“功名成就,无一可言”。网络配图 结果是,包括《晋书》在内的后代文献,都只能称赞他的书法造诣,“

  • 唐太宗竟是王羲之粉丝:曾派卧底骗走兰亭序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太宗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又叫《兰亭序》、《临河序》、《楔序》、《楔帖》)是中国行书的绝代佳作,它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有关它的轶闻趣事就接连不断,如今辽宁省博物馆所藏的一幅《萧翼赚兰亭图》,就记载了其中的一个传奇故事。在唐代,“萧翼计赚辩才”的故事就已经是当时画家喜欢的题材,唐代画家阎立本将之绘成《萧翼

  • 他是王羲之后人,狄仁杰帮助他从武则天手里要回传家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方庆

    《万岁通天帖》是唐代流传下来的王羲之家族书法的临摹品。武周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7),王氏后裔王方庆将王羲之、王献之等七位家属的十通书翰进献。王方庆将传世法帖进献武则天后,夜不能寐,茶饭不思,后悔把自家法帖进献给了武则天。担心武则天会死后把法帖带到地下,那么这样他就是家族罪人,这是他就想办法把法帖要

  • 王羲之儿子是谁?王徽之奇特的死法却让人尊敬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徽之

    东晋宰相谢安在为自己的侄女,著名才女谢道韫选丈夫时,先看中的是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王徽之。可是,考虑到王徽之太不着调,才换成了相对稳重的王凝之。那么,王徽之真的不着调吗?从才华上来说,王徽之绝对是杠杠的。他的书法不仅得到父亲的真传,还被后人评价为“徽之得其(王羲之)势”。气势是书法的灵魂,这等于是说,

  • “书圣”王羲之的孙女王神爱 才华出众却嫁给了个傻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晋朝,王羲之,王神爱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有“书圣”的美称。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继承了父亲高超的书法技艺,父子二人在中国书法史上并称为“二王”。王献之早年丧妻,第二次结婚娶的是当时东晋文帝的女儿,新安公主司马道福。公元384年,新安公主为王献之生了一个女儿,爷爷王羲之看到孙女之后非常喜欢,亲自给她取名——王神爱!由于爷爷

  • 书圣王羲之之子,东晋名士王徽之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东晋;王子猷;王徽之

    王徽之(公元338年-公元386年),字子猷,东晋名士、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第五子。曾历任车骑参军、大司马参军、黄门侍郎,但生性高傲,放诞不羁,对公务并不热忱,时常东游西逛,后来索性辞官,住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其书法有"徽之得其(王羲之)势"的评价,后世传帖《承嫂病不减帖》《新月帖》等。司马参军

  • 王羲之与儿子王献之, 名字中都有之字, 难道不要避讳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东晋,王羲之,书法

    王羲之与儿子王献之, 名字中都有之字, 难道不要避讳吗?在古代,孩子起名是非常讲究的,尤其是在避讳这方面,必须要避祖先的名讳。但是,在历史上,有一个家族却非常奇怪,那就是书圣王羲之所属的琅琊王氏,这一家人的名字后面几乎都带着一个“之”字,比如王羲之的七个儿子全带,如王焕之、王徽之、王献之,王羲之的胞

  • “东床”为何指的是女婿?且看王羲之如何推销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东晋,王羲之,书法

    大学生越来越多,找工作就成了一个难题,怎样才能把自己推销出去呢?王羲之坦腹东床的故事也许可以给人几丝启发。要把自己推销出去,或者说让别人于“万绿从中”发现你,那么你就要“红”,也就是说,你就要与众不同,就要有自己的“个性”,王羲之这点是做的非常好的,非常有创新意识的。坦腹东床当时,王羲之正值意气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