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炎虽是晋朝开国皇帝,可当朝大臣都十分奢侈浪费

司马炎虽是晋朝开国皇帝,可当朝大臣都十分奢侈浪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074 更新时间:2024/1/14 2:42:37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司马炎,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诸侯群雄并起。尤其是在董卓奉诏入京之后,东汉皇室基本丢掉了最后的权威。紧接着,十八路诸侯打着匡扶汉室的名义,去讨伐董卓这样的乱臣贼子。可惜诸侯并不是铁板一块,在攻打董卓的时候,不仅没有齐心协力,反而相互牵制,谁也不想当出头鸟。结果董卓还没有灭亡,这些诸侯却已经自乱阵脚,开始相互吞并地盘,借着乱世的机会,尽可能地扩张势力。

汉献帝好不容易逃出来的时候,这些诸侯都没有被她这个皇帝当回事,只有曹操打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主意,把汉献帝接了过去。此后,汉献帝就成了曹操笼子里的金丝雀,虽然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却没有掌握权力的机会。就这样,汉献帝非常憋屈的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曹操去世之后,他的儿子曹丕,直接把汉献帝赶下了龙椅,自己做了皇帝。曹丕没有想到的是,他对汉献帝使用的手段,也被其他人用到了自己后人身上。

公元265年,司马懿的后人司马炎,借着父辈打下的良好基础,基本掌握了曹魏的大权,紧接着他就开始指使别人,劝谏魏帝曹奂尽快退位让贤。曹奂也知道自己没有办法改变这个结果,不情不愿地下了退位的诏书。然后司马炎像曹丕当初一样,装模作样地推辞了几次,在大臣们的再三劝谏之下,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皇位。司马炎登基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实行了一系列怀柔的措施。

不仅下令让魏帝曹奂继续实行之前的制度,而且还是放了禁锢已久的蜀汉宗室,极大地缓和了当时的朝政氛围,甚至还赢得了东吴百姓的好感。公元268年,司马炎公开下诏,提出无为而治的朝政思想,进一步减轻了百姓心里的压抑情绪,让晋朝刚建立不久的江山稳固了许多。公元279年,司马炎下令对东吴发动大规模进攻,因为准备比较充分,时机也选得非常恰当,晋朝的军队今天只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就全面占领了东吴的地盘。

第二年司马炎基本统一了全国,结束近百年的分裂局面,开了新的时代。随后国内环境基本趋于稳定,司马炎又想办法为老百姓解决了土地问题,全国的人口迅速增加,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很多,历史上把这个时期称为太康盛世。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司马炎开创了一代盛世之后,开始肆意享乐。按照晋书后妃传的说法,司马炎平定东吴之后,接纳了孙皓几千个工人,把自己的后宫扩充到了上万规模。

因为后宫佳丽实在太多,司马炎在选择妃子宠幸的时候,非常的苦恼,不知道该选谁才好。最后他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坐着羊车在宫里随便行走。根据羊车停留的位置,随便宠幸一个妃子。司马炎晚上宠幸妃子靠羊决定,只顾着自己享受,自然没有办法处理好朝政,他手下的大臣全都以奢侈浪费为荣。有一个叫何曾的大臣,光每天吃饭就得花一万钱,他儿子更奢侈,每顿饭都得吃山珍海味,每天的伙食费高达两万钱。

正常来说,这些官员的俸禄根本经不起这样的花销和浪费,他们为了维持这样的生活,肯定会想办法四处敛财,从老百姓身上榨取血汗钱。当时有人评价说,这种奢侈浪费的风气,比天灾的危害还大。更要命的是,司马炎为了压制当时的的士族官僚,大肆封赏自己的宗亲,结果造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乱,让好不容易统一的江山,再次出现混乱。总得来说,司马炎开创一代盛世,也为天下混乱埋下隐患,算是功过参半。

标签: 司马炎晋朝

更多文章

  • 司马炎上位时大封亲戚,为何把一位堂叔流放?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司马炎,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265年,经过三代人几十年的努力,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终于将曹操的孙子曹奂赶下台,建立了西晋王朝。司马炎在成为皇帝后,在加封文武百官的同时,还对自己的家族成员进行了封赏,其中许多人都被封为王。司马炎吸取前朝教训,给这些宗

  • 司马炎在执政期间,为晋朝埋下了什么样的亡国祸患?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炎,晋朝

    你真的了解晋武帝司马炎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晋武帝司马炎执政前期,厉行节俭,革新政治,振兴经济,恢复民生,发动灭吴之战统一全国,堪称一代明主圣君。只可惜,当一个人失去奋斗目标后,就会迅速腐化堕落下去,司马炎也没能例外,统一全国后,他从一个励精图治的明君迅速腐化成了一个骄奢淫

  • 司马炎立傻瓜儿子当太子,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炎,西晋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司马炎的故事。五胡乱华是古代中华民族的一段苦难历史。关于五胡乱华这一事件产生的原因,固然有少数民族长期受到封建统治阶级压迫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西晋统治阶层漏洞百出的组织架构,内部长期争权夺力,虚耗国力,造成朝廷无力控制局势,致使动

  • 司马炎登基后大封家族,唯独将这位堂叔流放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炎,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司马炎给的一些故事,欢迎阅读评论。265年,经过三代人几十年的努力,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终于将曹操的孙子曹奂赶下台,建立了西晋王朝。司马炎在成为皇帝后,在加封文武百官的同时,还对自己的家族成员进行了封赏,其中许多人都被封为王。司马炎吸取前朝教训,给这些宗室王爷们很大的

  • 揭秘:谁是晋朝历史上一代书圣王羲之的女老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晋朝,王羲之,老师

    在中国古代,王羲之的大名如雷贯耳。人们常用曹植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佳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的确,王羲之的书法让人叹为观止,不过提到王羲之,不能不提到当时一个著名的女性,她就是王羲之的曾经的老师,著名女书法大家卫夫人。卫夫人,名铄,

  • 王羲之从没写过《兰亭序》 学术界争论至今三百年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羲之,兰亭序

    2011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曹文柱在为《百川看人物》一书中所写《书圣王羲之:〈兰亭集序〉是赝品吗》的文章作书评时写道,稍懂一些书法的人,都知道《兰亭集序》是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所以凡介绍王羲之生平事迹的文章,都要讲到《兰亭集序》。但是对于学术界存在着作品真伪的争论,则知道的人很

  • 王羲之为何成就如此之大: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羲之

    说到王羲之,人们想到的第一印象自然就是他那“书圣”的身份。王羲之出生在名门世家,而且家中的长辈,像父亲王旷,伯父王导、王虞、王敦都是精通书法的大家。虽然父亲早逝,王羲之被寄养在王导家中,但是他还是拥有优越的生活以及优异的学习环境。少时的王羲之师从女书法家卫夫人,后来又受到王虞的指导。加之其后来游览名

  • 解析王敦与王导王羲之司马睿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敦

    大将军王敦是东晋的开国功臣。他出自世家王氏,娶了司马家的公主为妻。那个时候他和堂弟一起帮助琅琊王登上了皇帝的宝座。由于司马家族刚刚经过了内乱,这位新皇在江南需要依靠士族维持政局,其中琅琊王氏的实力是最强大的。王敦图像当时的经济中心在荆州和扬州。王敦那时刚被封作镇东大将军,统领六州军事,其中包括了荆州

  • 东晋才女谢道韫为何下嫁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东晋才女谢道韫

    东晋女才人谢道韫出于名门,是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丈夫是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那时候王谢两家最为风光,势力财力均是那时候最鼎盛的家族,直到在梁武帝在位时被诛杀。王谢两家的风光也就被泯灭。谢道韫从小便才气侧漏,聪慧爱学。有一次她的叔父谢安问她:“《毛诗》中那一句最好?”谢道韫的回答让他叔父大为称赞。

  • 揭秘:王羲之为什么偏爱养鵝 “书圣”写经换鹅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或321~379),字逸少,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曾经做过右军将军(中央直属武官)等官职,因此又有人称他为王右军。王羲之从小就爱习书法,曾经拜书法名家卫夫人为师,精通各种书法字体,草、隶、正、行,博采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独特的书法体裁。他的行书《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