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独孤信身为三朝国丈,最后为何落得个自杀的下场?

独孤信身为三朝国丈,最后为何落得个自杀的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262 更新时间:2024/1/24 6:45:24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独孤信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在中国的古代,能当上皇帝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许多人为了争夺这一个皇帝宝座,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做不到皇帝,做皇帝的老丈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有这么一个人,他有三个女婿都当上了皇帝,这个人就是独孤信,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岳父。

独孤信的大女儿嫁给了北周明帝宇文毓,但是命比较苦,只做了两个月的皇后就病死了,被宇文毓追封为“明敬皇后”。独孤信的四女儿嫁给了嫁给了唐国公李昞,是唐高祖李渊的生母,李渊建立唐朝后,就加封父亲李昞为“唐国公”、元皇帝,母亲独孤氏为“元贞皇后”。独孤信的七女儿则嫁给了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辅佐杨坚开创盛世,是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文献皇后。

但是就是这么牛的岳父,他的结局却是十分悲惨,被人逼迫自杀,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独孤信所在的独孤部是跟拓跋部同时兴起的鲜卑部落,世代与拓跋部通婚,整个独孤部在北魏都拥有极高的地位。然而后来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及实行汉化。留守北方的独孤部因为没有汉化,而逐步被边缘化,独孤家族也从此世道衰落。但是容貌俊美,善于骑射的独孤信,却依靠自己的才能,闯出一片新天地。

在北魏一分为二,天下大乱之际,独孤信跟着宇文泰南征北战,最终独孤信成了西魏时期受封的八位柱国大将军之一。对西魏的建立可谓劳苦功高,并且还跟宇文家、李家、杨家联姻,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可这样的局面却在宇文泰去世后,悄然发生着变化。

宇文泰去世后,由于他的儿子们年纪还比较小,就把国家的大权交给自己的侄子宇文护。这宇文护接过大权,直接就逼迫西魏的皇帝禅位给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建立北周,而宇文护就成为了北周的权臣,一时之间,权倾朝野,好不威风。

但是跟宇文泰一起创业的赵贵、独孤信却不服宇文护如此专权,大家都是一起打天下的,凭什么现在要由宇文护一个小辈发号施令。于是赵贵跟独孤信就准备杀掉宇文护。

只不过独孤信他们的计策还是被宇文护识破了,赵贵直接就被宇文护处死了。身为同党的独孤信,宇文护忌惮他的威望不敢直接杀了他,就罢免了独孤信的官职。但是独孤信活着,宇文护一天都过得不舒服,于是就直接去独孤信的府上逼独孤信自杀。

独孤信辛苦一生才有今天的功绩,却因为政治上与宇文护不同,最终导致了悲剧。只不过他的女儿女婿们都比较给力,一直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

标签: 独孤信南北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最牛的岳丈,独孤信的名气究竟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独孤信,隋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独孤信,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最牛的老丈人非独孤信莫属了,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三个王朝的皇帝。嫁女儿给帝王的事情多了,但是三个女儿嫁给三个帝王的事就不多。更不多见的是,他并不是将女儿嫁给皇位继承人,而是嫁给了和皇位关系并不大的三个人。独孤信,西魏威震四方的一代名将,出身

  • 堂堂的西魏八柱国之一,独孤信为何被逼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独孤信,隋朝

    对独孤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独孤信的死和一场政变有关,或者说与三个人有着直接的关系。第一位就是北周权臣宇文护。556年,西魏权臣宇文泰病死,他临终前嘱托侄子宇文护辅佐自己的嫡子宇文觉。但宇文护发现自己的地位很尴尬,哪有权臣辅佐权臣的,不都是权臣辅佐

  • 苏绰改革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何宇文泰会为他的死放声痛哭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南北朝,苏绰

    苏绰改革是什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565年正月,西魏政府在中央政府组织形式方面采用了一种新颖但却复古的制度—六官制,这一年是西魏王朝的最后一年。这年十月把持西魏大权的宇文泰病逝,第二年正月,他的儿子宇文觉取代魏帝,建立北周。但是,新政

  • 北周皇帝宇文泰简介 宇文泰与苏绰之间的对话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宇文泰,苏绰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北周宇文泰与苏绰对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宇文泰(507—556),字黑獭,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西魏王朝的建立者和实际统治者,亦是北周开国的奠基者。西魏禅周后,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武成元年(559),追尊为文皇帝,杰出的军事家、军事

  • 苏绰是什么人?枭雄宇文泰背后的的影子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苏绰,南北朝

    大家好,说起苏绰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读过《明史》或者《明朝那些事儿》的小伙伴们或许会对明初四大案——空印案有些印象,明初因为审批文件,需要官吏们往返各地盖章,在没有动车、汽车的年代,南北各级政府往返一趟耗费人力、物力不少,因此,为了便捷办公,就有人便想出了一个走捷径的办法——各级政府提前盖好

  • 尉眷是谁?尉眷的家庭成员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尉眷,尉诺

    尉眷(?―463年),代郡人,安东将军、幽州刺史尉诺长子,南北朝时期北魏将领。尉眷忠诚谨慎,有其父风范。初任太官令,因前往柔然擒住叛臣受斤,而以骁勇闻名。后随明元帝征讨,所向无敌,敌寇都很畏惧他。太武帝继位后,尉眷等八人分管四部,总管启奏机要事务。加任陈兵将军。后任安北将军,镇守边境。始光元年(42

  • 昌义之是谁?南梁名将昌义之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昌义之

    昌义之(?—523年11月19日),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南北朝时期南梁名将。昌义之不懂读书,认识的字不超过十个。为人宽厚,善抚士卒,部下也愿为其效死力。他在地方任职,也能使官民安居乐业。昌义之少有武干,随曹虎征战,多有战功。后留事萧衍,受其厚待。在萧衍起兵的过程中,立有功绩。南梁建立后,累

  • 钟离之战之前战:张惠绍、昌义之攻魏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钟离之战,张惠绍,昌义之

    梁天监五年(北魏正始三年,506年),梁将张惠绍、昌义之攻魏于梁城(今安徽淮南田家庵附近)、宿预(今江苏宿迁东南)地区败北的作战。网络配图天监四年十月,梁帝萧衍兴师进攻北魏,以其弟萧宏为统帅,率军进驻洛口(今安徽怀远境)。五年二月,梁徐州刺史昌义之与魏平南将军陈伯之战于梁城,昌义之败走。五年四月,北

  • 《梁书》列传第十四 陈伯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陈伯之,《梁书》列传

    陈伯之,济阴睢陵人也。幼有膂力。年十三四,好著獭皮冠,带刺刀,候伺邻里稻熟,辄偷刈之。尝为田主所见,呵之云:“楚子莫动!”伯之谓田主曰:“君稻幸多,一担何苦?”田主将执之,伯之因杖刀而进,将刺之,曰:“楚子定何如!”田主皆反走,伯之徐担稻而归。及年长,在钟离数为劫盗,尝授面觇人船,船人斫之,获其左耳

  • 陈伯之是谁?南梁将军为何叛梁投魏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陈伯之,叛梁投魏

    陈伯之,济阴睢陵(今江苏睢宁)人,幼有膂力,少小无赖,家中贫穷,以盗劫为生。后跟随同乡车骑将军王广之征讨齐安陆王萧子敬有功,升迁为冠军将军、骠骑司马,封鱼复县伯,食邑500户。齐永元三年(公元501年),萧衍率义军攻打郢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昌),东昏侯萧宝卷任命陈伯之为豫州刺史,占据寻阳(今江西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