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堂堂的西魏八柱国之一,独孤信为何被逼自尽?

堂堂的西魏八柱国之一,独孤信为何被逼自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262 更新时间:2024/1/27 11:38:38

独孤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历史上独孤信的死和一场政变有关,或者说与三个人有着直接的关系。第一位就是北周权臣宇文护。556年,西魏权臣宇文泰病死,他临终前嘱托侄子宇文护辅佐自己的嫡子宇文觉。但宇文护发现自己的地位很尴尬,哪有权臣辅佐权臣的,不都是权臣辅佐皇帝嘛?

于是宇文护逼迫西魏皇帝禅让,让宇文觉做了北周的开国皇帝,自己也理所当然的成为当朝权臣,“”。但宇文护的举动,激起了一个人的不满,他就是独孤信之死有关的第二个人物——赵贵!

赵贵是西魏权臣宇文泰的铁哥们,也是帮助宇文泰崛起的关键人物。宇文泰成为西魏权臣后,为平衡各方势力,设置八柱国,赵贵名列其中,是西魏最有权势的八个人之一。在赵贵看来,如今宇文泰死了,也轮不到宇文护执政,因此他“自以元勋佐命,每怀怏怏,有不平之色”。

赵贵说干就干,他四处活动,拉拢各方势力,想趁机搞掉宇文护,然后由几个在世的柱国执政,他首先就想到了独孤信!独孤信也对宇文护不满,原因和赵贵差不多,都是“元勋佐命”。特别是独孤信原本是大司马,执掌兵权,如今却被宇文护取代,更是让他不平。

于是赵贵、独孤信这些人就密谋除掉宇文护,“乃与信谋杀护”。本来都已经约定好了日期,但到了该行动的那天,却发生了意外,“及期,贵欲发,信止之”。史书上并没有说明是什么原因,独孤信阻止了这次行动。这次意外要了独孤信的命,于是第三个人物出来了。

这个人就是宇文盛!宇文盛的名字没几个人听过,但他的孙子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就是隋朝奸臣宇文化及!宇文盛虽然也姓宇文,但与北周皇室并非同族,但毕竟都是宇文嘛。在得知赵贵、独孤信密谋杀死宇文护的消息后,宇文盛“密赴京告之”。我们猜测赵贵可能派人联络过宇文盛,所以才会泄密。

宇文护得到消息后,不动声色,没有立即采取行动,而是在一次上朝的时候,“护执而杀之”,同时免去了同谋独孤信的一切官职。宇文护不是不想杀死独孤信,而是独孤信的名望太高,“以其名望素重,不欲显其罪”。最终独孤信在家中被逼自尽。

应该说独孤信之死是一场政治斗争的结果,他和赵贵因与宇文泰“等夷”,并不接受宇文护的专权,或者他们也有自己的政治野心,所以才导致了最终的悲剧。反观其他两位在世的柱国于谨、李弼因承认宇文护的地位,而得以善终。

标签: 独孤信隋朝

更多文章

  • 苏绰改革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何宇文泰会为他的死放声痛哭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南北朝,苏绰

    苏绰改革是什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565年正月,西魏政府在中央政府组织形式方面采用了一种新颖但却复古的制度—六官制,这一年是西魏王朝的最后一年。这年十月把持西魏大权的宇文泰病逝,第二年正月,他的儿子宇文觉取代魏帝,建立北周。但是,新政

  • 北周皇帝宇文泰简介 宇文泰与苏绰之间的对话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宇文泰,苏绰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北周宇文泰与苏绰对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宇文泰(507—556),字黑獭,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西魏王朝的建立者和实际统治者,亦是北周开国的奠基者。西魏禅周后,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武成元年(559),追尊为文皇帝,杰出的军事家、军事

  • 苏绰是什么人?枭雄宇文泰背后的的影子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苏绰,南北朝

    大家好,说起苏绰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读过《明史》或者《明朝那些事儿》的小伙伴们或许会对明初四大案——空印案有些印象,明初因为审批文件,需要官吏们往返各地盖章,在没有动车、汽车的年代,南北各级政府往返一趟耗费人力、物力不少,因此,为了便捷办公,就有人便想出了一个走捷径的办法——各级政府提前盖好

  • 尉眷是谁?尉眷的家庭成员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尉眷,尉诺

    尉眷(?―463年),代郡人,安东将军、幽州刺史尉诺长子,南北朝时期北魏将领。尉眷忠诚谨慎,有其父风范。初任太官令,因前往柔然擒住叛臣受斤,而以骁勇闻名。后随明元帝征讨,所向无敌,敌寇都很畏惧他。太武帝继位后,尉眷等八人分管四部,总管启奏机要事务。加任陈兵将军。后任安北将军,镇守边境。始光元年(42

  • 昌义之是谁?南梁名将昌义之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昌义之

    昌义之(?—523年11月19日),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南北朝时期南梁名将。昌义之不懂读书,认识的字不超过十个。为人宽厚,善抚士卒,部下也愿为其效死力。他在地方任职,也能使官民安居乐业。昌义之少有武干,随曹虎征战,多有战功。后留事萧衍,受其厚待。在萧衍起兵的过程中,立有功绩。南梁建立后,累

  • 钟离之战之前战:张惠绍、昌义之攻魏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钟离之战,张惠绍,昌义之

    梁天监五年(北魏正始三年,506年),梁将张惠绍、昌义之攻魏于梁城(今安徽淮南田家庵附近)、宿预(今江苏宿迁东南)地区败北的作战。网络配图天监四年十月,梁帝萧衍兴师进攻北魏,以其弟萧宏为统帅,率军进驻洛口(今安徽怀远境)。五年二月,梁徐州刺史昌义之与魏平南将军陈伯之战于梁城,昌义之败走。五年四月,北

  • 《梁书》列传第十四 陈伯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陈伯之,《梁书》列传

    陈伯之,济阴睢陵人也。幼有膂力。年十三四,好著獭皮冠,带刺刀,候伺邻里稻熟,辄偷刈之。尝为田主所见,呵之云:“楚子莫动!”伯之谓田主曰:“君稻幸多,一担何苦?”田主将执之,伯之因杖刀而进,将刺之,曰:“楚子定何如!”田主皆反走,伯之徐担稻而归。及年长,在钟离数为劫盗,尝授面觇人船,船人斫之,获其左耳

  • 陈伯之是谁?南梁将军为何叛梁投魏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陈伯之,叛梁投魏

    陈伯之,济阴睢陵(今江苏睢宁)人,幼有膂力,少小无赖,家中贫穷,以盗劫为生。后跟随同乡车骑将军王广之征讨齐安陆王萧子敬有功,升迁为冠军将军、骠骑司马,封鱼复县伯,食邑500户。齐永元三年(公元501年),萧衍率义军攻打郢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昌),东昏侯萧宝卷任命陈伯之为豫州刺史,占据寻阳(今江西九江)

  • 《与陈伯之书》兵不血刃,陈伯之拥兵八千归降梁朝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与陈伯之书

    历史上晋朝与隋朝之间二百年的南北朝可以说是中国内战不断,纷争不休最为严重的时期之一。在江南以建康(今南京)为中心,相继建立过宋、齐、梁、陈四朝;在北方经历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朝。不是外部入寇就是重臣造反,上演了一幕幕你刚唱罢我登场的历史闹剧。网络配图梁武帝天监四年(公元505年),梁武帝

  • 程灵洗简介,南北朝时期南陈将领程灵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程灵洗

    程灵洗(514年―568年),字玄涤。新安海宁(今安徽休宁)人。南北朝时期南陈将领。网络配图少以勇力闻,梁时以拒侯景乱,授谯州刺史。入陈,官兰陵太守,以讨伐战功拜都督,郢州刺史,封重安县公,治军号令分明,与士卒同甘苦,又躬勤耕稼,老农不能及。光大二年(568年),程灵洗在州中去世,时年五十五岁,葬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