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最亲的人最不可靠:隋朝历史上隋炀帝杨广之死

最亲的人最不可靠:隋朝历史上隋炀帝杨广之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553 更新时间:2024/2/11 6:58:57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十日,是隋朝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日子之一。这天天象异常,白天刮起大风,天色阴暗,白昼如同黄昏。当天晚上,元礼、裴虔通在皇宫殿阁值班,负责殿内安全,唐奉义负责城门安全,这几个人都是造反团伙成员。三更时分,司马德勘在东城集结士兵数万人,燃起火把,跟城外部队互相呼应。杨广在宫中看到了火光,而且听到了外面的喧哗,问发生什么事,裴乾通说:“草料库失火,士兵正会同城外的人扑救。”当时宫内跟外界隔绝,杨广就相信了。城内已是一团乱,四处都有士兵行动。燕王杨倓(杨广的孙子)发觉情势不对,假称生病,深夜要求进宫,被裴虔通等人逮捕囚禁。三月十一日凌晨,司马德勘把军队交给裴虔通,替换掉了宫城各门卫士。裴虔通率兵进入成象殿,杀掉非造反团成员独孤盛将军,下令关闭所有城门,只开东门,驱逐殿内所有禁卫军军士。军士们发现情形不对,纷纷扔下武器逃走。

宫内已都换成了自己人,司马德勘即率军从玄武门进入宫城。杨广听到政变的消息,换了衣服逃到西阁。裴虔通跟元礼骑马闯进永,问:“陛下在哪里?”有宫女出来指了指西阁,校尉令狐行拔刀直进,冲到门外,杨广隔着窗子问:“你是不是要杀我?”令狐行说:“不敢,只是打算请您西返。”杨广走下阁楼,看到了裴虔通——这是他当晋王时候的老亲信,没想到如今成了敌人。杨广很是讶异,问:“你难道不是我的故人吗?有什么怨恨,竟然要谋反?”裴虔通说:“臣不敢反,只是将士们想回家乡,请您回京而已。”天亮之后,造反团派骑兵去接宇文化及,宇文化及不知事情发展得怎样,害怕得抖成一团,说不出话。有人来晋见,他也只是低着头,不断说“罪过”。等被接到宫城,司马德勘把宇文化及引到金銮殿,尊称他为“丞相”。

西阁中,裴虔通对杨广说:“文武百官都在金銮殿,陛下必须亲自出去慰劳。”说罢把自己所骑的马拉过来请杨广上马,而杨广声称马鞍太破,不肯上,裴虔通找人换了一副新鞍新缰绳,杨广才不得不跨上马。裴虔通一手拉缰,一手提刀,将杨广带出宫门。政变的军士们大声号叫,声震大地。宇文化及看了恐惧,说:“把这东西弄出来干什么?还不带回去下手?”政变军再把杨广拉回寝殿,准备杀掉。人之将死,杨广叹息:“我有什么罪?你们这样待我。”军士马文举说:“陛下背弃宗庙,不停地巡游,对外不断发动战争,对内荒淫奢侈,让全国的青年死在刀下,妇人孩子的尸体填满沟谷,人民失业,盗贼遍地。宠信小人,粉饰太平,还不听规劝。还好意思说没罪?!”杨广说:“对人民,我是辜负了。可对你们都不错,你们荣华富贵,应有尽有,而且都到了顶点,为什么还这样做?今天的事,谁是首领?”司马德勘说:“普天之下全都怨恨,岂止一个人?”

杨广这句话问得有道理:这些人都是这个政权的既得利益者,世受朝恩,得到的好处无人能及,怎么也会颠覆政权呢?他所不能明白的是,既得利益者也有受不了暴政的一天——既得利益要有稳定的社会才能得以享用,天下都被搞乱了,再大的利益还能爽几天呢?谁不为未来操心啊!政变军要向杨广动手,杨广仍在摆谱:“皇帝自有皇帝的死法,怎么可以死于刀锋?拿毒酒给我。”被马文举等拒绝。杨广发现无望,解下丝巾,让人将自己勒死,时年50岁。宇文化及兄弟、司马德戡、裴虔通,江都政变中的几个核心人物,都是统治阶层里的特权者。宇文兄弟的父亲宇文述是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他本是北周旧臣,在杨坚篡周的过程中出力甚多。在决定隋前途命运的韦孝宽战尉迟炯一战中,宇文述冲锋陷阵,俘敌甚众,立下赫赫战功,由此成为杨坚亲信。隋成立后,他又在统一国家的平陈战役中领兵。杨广夺太子位,主要靠的是杨素的帮忙,而杨素就是由宇文述拉拢到杨广阵营当中的。杨广继帝位后,宇文述是杨广最信任的重臣之一,而且他善于迎合。

宇文述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宇文士及三个生长在富贵窝中的公子哥,有两个都不让宇文述省心。宇文化及“性凶险,不循法度”,喜欢骑着马带着弹弓在长安城内狂奔,看到谁家的女子长得好,或者是犬马珍稀奇特,必定不择手段地搞到手。当太子仆的时候就曾因为受贿被免职,靠杨广多方恳求又官复原职,杨广登基后他更加贪暴,经常和各路商人来往,通过为其当保护伞来赚钱。宇文智及就更恶劣,从小顽劣凶狠,喜欢与人斗鸡、玩鹰狗,长大后“蒸淫丑秽,无所不为”——就是与父亲的姬妾睡觉,搞淫乱活动等等。他妻子把这事汇报给了宇文述,宇文述气得要死,好几次发作,差点把他打死。

化及、智及两公子是历朝历代标准的富贵之家公子哥儿,头脑简单,精力旺盛。因为从小生活在特权中,脑子里没有规则法理的概念,没有畏惧的东西——对主子也就是帝王也是一样。这与他们的人品无关,这是特权养育的必然结果。一个从来不必遵循规则的人不可能有对任何规则的尊重,即便时势所迫暂时遵循某种规则,也不会把它当真。当有机会破坏时,他们是不会有任何心理障碍的。司马德戡随杨素讨过杨广的兄弟汉王杨谅,随炀帝本人征过辽左,是炀帝面前的红人、亲信,是炀帝最为信任的亲密战友,在江都时统帅过最核心的骁果(隋朝的禁卫军)万人,在城内扎营。裴虔通在杨广还是晋王的时候就是身边随从,杨广即位后又一直随军出征。对于这些人来说,官职都是次要的,他们与炀帝的关系,是心与腹的关系,手与足的关系,应该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而他们的叛变,说明统帅身边真无可信之人,历朝独夫们爱多疑,确有其道理。杨广最不能理解的,恐怕就是宇文兄弟的背叛,当宇文化及说“把这东西弄出来干什么?还不带回去下手”的时候,他的心都要碎了吧?且不说他对宇文家有多宠幸,就说反叛这事,兄弟俩有什么呀?离开了这个政权,离开了杨广的庇护,他们能干什么?

但宇文兄弟不会这样想,在被推上高位的那一刻,宇文化及除了会害怕万一失败身家覆灭外,不会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承担这一切,而勇于往上冲的宇文智及就更不会往这边想。权力会使人眩晕,天生特权就更如此。从小做什么事情都那么容易,想得到什么都手到擒来,他不会认为这是“拼爹”的结果,他会错误地估计自己的能力,以为这是自己个人奋斗造成的,顶多能承认家世给他带来更高的眼界和更广的见识而已。身边再有几个人捧,就更容易忘乎所以,以为自己是天才了。宇文智及踊跃加入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有能力有机会做一件大事,“帝王业”鼓舞着他忽略了隋室给他家的恩德——反正他也没多在乎这恩德,来得太容易的东西都不会太值钱。在造反团中他是志向最远大的一个,因为他最不知道自己吃几两干饭。最亲的人最忠诚吗?斑斑史迹显示,这还真不一定。史上好几个皇帝都是被自己着急接班的儿子干掉的,儿子都不可信,亲信家奴又怎样呢?越接近权力顶峰的人,越知道身居权力顶峰的好处,谁不觊觎?归根结底,都是权力惹的祸啊!

标签: 隋朝杨广死因

更多文章

  • 风华绝代:隋炀帝杨广染指的三大极品美女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隋朝,杨广,美女

    众所周知,隋炀帝杨广一生染指的美女难以计数,但是,要说他身边美之极品的女子只有三位:一是萧皇后,二是宣华夫人,三是容华夫人。杨广的这三位后妃虽然个个花容月貌,倾国倾城,但是,由于出身家世和生活环境不同,因此,她们更怀有各自的独特气质和万种风情。萧皇后天生就是一个人间尤物,她出生时,当时著名的占卜奇人

  • 隋唐悬案:隋炀帝为何会被叛军用一条白绫勒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隋炀帝,死亡,昏君,

    死亡可以使人的品行赤条条地暴露出来,人生的最后一道门槛,也是最难应付的一道考题。老百姓的生死在文化意义上无关大局,不过是与蝼蚁同腐、与草木同朽;而大人物们——尤其是帝王君主,直接参与着当代历史的进程,理当有不俗的表现。其实不然,许多大人物(比如帝王)在死亡面前并未像培根标榜的那样“不失其本色”。他们

  • 百年前高僧预言隋炀帝会死在扬州?杨广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杨广,隋朝,隋炀帝,

    考古专家确认,新近在江苏扬州曹庄发现的隋唐墓葬系隋炀帝杨广之墓。隋代都城在长安,陪都在洛阳,隋炀帝为何葬于扬州?杨广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帝王?隋朝在历史上为什么会有“短命王朝”的诡异说法?关于隋炀帝、关于隋朝究竟有哪些谜团?隋炀帝葬于江都之谜——“好头颈,谁当斫之?”隋炀帝名叫杨广,“炀”是谥号,一般

  • 揭秘为何隋炀帝最宠爱的南阳公主为出家为尼姑?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隋炀帝,南阳公主

    大隋缩影:南阳公主,半生繁华,一世落寞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隋朝,那还真是件难事。隋朝和秦朝一样,持续时间虽短暂却极具影响力。它就如烟花绽放,刹那芳华,给后人留下永恒的思索。如果要找类似的例子,而这个例子又一定是个人的话,我想南阳公主是最合适的。南阳公主是隋炀帝最宠,半生繁华,但隋朝灭亡后,却如花一般迅

  • 揭秘:隋炀帝做了一件什么事影响了中国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隋炀帝,中国,历史

    都说隋炀帝如何如何的凶残,荒淫无道,还是大色魔,从民间选一大批美女入宫,夜夜笙歌寻欢作乐。总之就是一代大暴君、大昏君。有人曾经这样评价隋炀帝杨广,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是知识分子,但没有出息,杨广就是这样的人。杨广打仗应该是很厉害的,灭陈朝抓住陈后主就是他,后来又平定江南叛乱,北上击败进犯的突厥人等等,

  • 历史上唐太宗与隋炀帝的治乱观有什么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世民,杨广

    国家的治乱振兴,从来都是最高统治者关心的头等大事。即使是那些制造动乱,趁乱夺权的乱臣贼子,在坐稳大位后,也希望天下太平,社会安定,而不是念念不忘天下大乱。至于老百姓,更是做梦都巴望着平安无事,安居乐业,谁不知道“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的道理。然而,由于皇帝们对乱源的生成认识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治乱观,

  • 隋炀帝曾率百万大军远征 最后躲在宫里声色犬马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炀帝,隋朝

    隋炀帝皇后萧氏继王薄之后,又出现三支起义军。其中主力之一杜伏威、辅公佑所领导的的江淮农民起义军日渐壮大,并屯兵六合;其他两支,李子通攻占海陵(江苏泰州),左才相占领淮北。对江都形成三面包围。杨广随即派陈棱率八千警卫精兵“暗杀”杜伏威,不料反被歼灭,江淮起义军又迅速攻下高邮、历阳两城,杜伏威自称总管,

  • 揭秘:唐太宗曾欲做何事 被认为“连隋炀帝都不如”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太宗,隋炀帝

    都说人比人气死人,不过人还真喜欢比较,同学之间会比较,某某升官发财了,某某下海成了土豪了,某某娶了个温柔漂亮的妻子等等;同事之间也会比较,比较工资待遇,比较升官的快慢等。于是有人说:“人的烦恼,百分之九十都是因为比较而产生的。”想想也还真是,这年头,谁不比较呢?有比较,才会有计较!在南北朝时期,南燕

  • 最终令隋炀帝亡国丧命的小小缺点:讲面子讲上了瘾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朝,皇帝,杨广

    隋炀帝杨广上马可挥刀杀敌;下马可赋诗作文,绝对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人。但是,隋炀帝爱面子。这个小小的缺点不仅拖垮了大隋王朝,而且还要了自己的小命儿。公元610年,也就是隋炀帝西巡后的第二年,西域27个小国的国君相约到东都洛阳朝拜隋炀帝。隋炀帝西巡时,曾经吹嘘大隋帝国的富饶。可是,真正的大隋王朝并没有

  • 隋文帝杨坚长什么样?为何说隋炀帝相貌异常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文帝,杨坚,隋朝

    根据《隋书》的记载,杨坚“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长上短下,沉深严重。”由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杨坚的相貌有五“奇”:一、额头突出,并有五个隆起的部分从额头直插到头顶上;二、下颌很长,而且很突出;三、目光犀利,咄咄逼人;四、掌纹形似“王”字;五、上身长,下身短。他这个长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