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诗赏析之长干行·家临九江水,崔颢在诗中表达了什么隐喻?

唐诗赏析之长干行·家临九江水,崔颢在诗中表达了什么隐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851 更新时间:2024/1/23 6:28:16

长干行·家临九江水,唐代崔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这首抒情诗抓住了人生片断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刹那,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使人物、场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诗歌在语言上平白如话。从字面上看一览,是一个女子同一个男子江上偶遇的对话。流淌在字里行间的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共同认同的美好的情感——深深的眷念家乡的感情让它获得了流传至今的生命力。

在封建时代,男女授受不亲,一个舟行女子只因听到乡音,觉得可能是同乡,便全然不顾忌封建礼教的拘束而停舟相问,可见其心情的急切。而迫不及待地自报家门,十分生动地表现了她盼望见到同乡的喜出望外的心情。这是因为乡音让她感到亲切,乡音让她产生要见到家乡亲人的冲动。这一切都缘于对家乡的爱恋。

男子的答话是“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话虽是出自男子之口,却是对俩人共同的飘泊生涯的叹息,是长年流落在外的无奈。这叹息也是缘于对家乡的爱恋。

诗人捕捉住一个生活场景,用白描手法抒写人们热爱家乡的情感,既含蓄又生动,饶有生活趣味。

更多文章

  • 《新唐书·冯盎传》原文翻译,冯盎,字明达,高州良德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冯盎传

    冯盎,字明达,高州良德人,本北燕冯弘裔孙。高瞻敏行,有天下计。隋仁寿初,盎为宋康令,潮、成等五州獠叛,盎驰至京师,请讨之。文帝诏左仆射杨素与论贼形势,素奇之,曰:“不意蛮夷中乃生是人!”即诏盎发江、岭兵击贼,平之,拜汉阳太守。从炀帝伐辽东,迁左武卫大将军。番禺名贼洗宝彻等反,杀官吏,盎率兵破之。宝彻

  • 冯盎放弃称王放弃江山,他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冯盎,唐朝

    在历史长河中,冯盎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岭南,也就是今天广东、广西以及越南北部。在今天,这里是人口密集、商贸发达、人文荟萃之地,然而在隋唐以前,却是人人望而生畏的化外之地,甚至有不毛之地之称。岭南与中原有着崇山峻岭的阻隔,同时又有中原人难以

  • 唐代诗人秦韬玉生平简介,诗作成就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代诗人秦韬玉

    秦韬玉,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唐代诗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为

  • 唐诗贫女如何鉴赏,秦韬玉写这首诗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诗,贫女

    贫女,唐代秦韬玉,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这首诗,以语意双关、含蕴丰富而为人传诵。全篇都是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倾诉她抑郁惆怅的心情,而字

  • 《送薛据之宋州》作者崔曙,原文翻译注释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送薛据之宋州》

    《送薛据之宋州》是唐朝时期的一首五排诗,作者是崔曙。送薛据之宋州无媒嗟失路,有道亦乘流。客处不堪别,异乡应共愁。我生早孤贱,沦落居此州。风土至今忆,山河皆昔游。一从文章事,两京春复秋。君去问相识,几人今白头。词句注释①媒:引荐的人。②嗟jiē:感叹。③失路:喻不得志。唐?钱起《送邬三落第还乡》诗:“

  • 崔曙唐朝状元、诗人生平简介,写作特点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

    崔曙(?—739年),一作署,宋州宋城县(今河南商丘)人,唐朝状元、诗人。崔曙自幼失去双亲,可谓备尝人世艰难困苦。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崔曙科举考试中获得进士第一名,又在殿试中作《奉试明堂火珠》诗。唐玄宗看后大为赞赏,取为状元,官授河内县县尉。可惜,第二年,崔曙就病故了。崔曙死后只留下一女,名叫

  • 唐诗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如何鉴赏,崔曙写这首诗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诗,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唐代崔曙,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这是一首登临兼应酬的七律。崔曙只有这一首七律,但却是名作,可见诗贵精不贵多。诗

  • 《瀑布》(唐)施肩吾,豁开青冥颠,泻出万丈泉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朝

    恰似把蓝天的顶部割开,泉水从万丈高空倾泻而下。那泉水像一条裁好的白丝带,与太阳一起挂在秋天的晴空中。瀑 布(唐)施肩吾豁开青冥颠,泻出万丈泉。如裁一条素,白日悬秋天。释词⑴青冥:青天.⑵颠:顶部,⑶素:未染色的丝绸。解说那泉水像一条裁好的白丝带,与太阳一起挂在秋天的晴空中。诗人采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将

  • 《幼女词》唐诗人施肩吾,原文翻译鉴赏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幼女词》

    《幼女词》是中唐诗人施肩吾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幼女词》正文: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名称】《幼女词》【年代】中唐【作者】施肩吾【体裁】五言古诗幼女词[唐] 施肩吾幼女(1)才六岁,未知巧与拙(2)。向夜(3)在堂前,学人拜新月(4)。注释(1)幼女:指年纪非常小的女孩(2

  • 施肩吾唐朝状元生平简介,诗歌及道教著作极为丰富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施肩吾

    施肩吾(公元780年-861年),字东斋,号栖真子。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杭州第一位状元。生于唐杭州府新城县招贤、招贤德乡(新登县,今富阳洞桥镇贤德村,因民国18年(1929) 划区,建立乡镇制。新登县招贤、招德两乡划归分水县,1961年8月10日,恢复富阳县建制。原富阳、新登两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