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春秋大臣栾书是什么人?苦尽甘来的他到底有多惨?

春秋大臣栾书是什么人?苦尽甘来的他到底有多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407 更新时间:2023/12/31 0:50:52

春秋,通常用来指中国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史称“春秋时期”,即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周平王元年(前770),周平王将国都迁至洛邑,东周开始,这也标志着天子衰落,诸侯们有了崛起的机会。以秦、晋、楚为首的超级大国开始四处征战,其中晋国在晋献公时得以崛起,“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又历经晋文公、晋襄公晋厉公晋悼公等明君的励精图治,晋国之霸业达到顶峰。正所谓”华夏文明看春秋,春秋大义看晋国“,在晋国争霸的道路上,离不开簇拥在国君周围的这群人,他们是一家之主,同时也出将入相,掌管晋国军政大事;他们是晋国霸业的有力捍卫者,也是唯利是图的窃国者,他们便是晋国卿族,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晋国第十位正卿——栾书

一、公族之后,栾氏沉浮

栾书所在之栾氏,其先祖为晋靖侯之孙,因封于栾邑,于是另立宗庙,称为栾宾,栾氏由此而来。晋昭侯元年(前745),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沃,以栾宾辅佐,这次分封为日后“曲沃代翼”的悲剧埋下伏笔。晋哀侯九年(前709),曲沃武公进攻晋国都城翼城,并俘虏了俘获晋哀侯和栾成。栾成是栾宾之子,也是晋哀侯的坚定追随者,曲沃武公见劝降不成,便把他和晋哀侯一起杀了。或许是被栾成的忠义打动,又或是念及栾宾曾有辅佐曲沃之功,武公十分优待栾氏。“曲沃代翼”没过多久,同室操戈的悲剧再次上演,在屠灭了原晋国诸公子们后,晋献公还想对自己的儿子们下手。栾氏虽然站在了公子重耳身后,但重耳却没有接受里克等人的邀请回国为君,于是乎里克改立惠公,栾氏也潜伏了下来。

晋惠公十四年(前637),晋惠公薨逝,继位的晋怀公害怕在秦国的帮助下重耳会回国争位,就下令跟随重耳逃亡的人都必须按期归晋,逾期者杀死整个家族。重耳也不忍了,在秦穆公与秦军的护送下,加之有大夫栾枝、郤谷等人为内应,重耳得以顺利夺位,是为晋文公。周襄王十九年(前633),晋文公在被庐始作三军,大夫赵衰赞栾枝曰:“贞慎”,并谦让栾枝为下军将。然而在之后的几次三军六卿的任命上,栾枝始终是下军将,没有变动。晋襄公元年(前627),晋襄公采垂拱而治,栾枝也得以升为上军将。然而好景不长,上中军将佐先且居、赵衰、栾枝、胥臣于同一年去世,在新旧贵族的交锋下,晋襄公选择了平衡,提拔了狐射姑、赵盾、先克三位贤臣的子嗣们,然而栾枝之子栾盾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只得了个替补的位置,这也注定了栾书的出头之路会非常艰难。

二、百般忽视,苦尽甘来

因为不喜赵盾的独裁,栾盾既不拉帮结派,亦不善言辞,遭到赵盾的排挤,为卿多年,虽屡立功勋,却不见任何升迁。晋成公六年(前601),不可一世的赵盾终于去世了,还没高兴太早的栾盾也撒手人寰,栾书继立为栾氏宗主,独自扛起栾氏振兴的重担。与不善言辞的父亲不同,栾书八面玲珑,积极与赵盾之子赵朔打好关系,也博得了执政郤缺的欣赏。但这又有什么用呢?郤缺去世后,荀林父继任执政,三军六卿面临重组,栾书不仅捞不到半点油水,甚至自己的位置差点被赵氏分出去的赵旃夺取。邲之战结束,晋国惨败,以屈辱的方式将中原霸权交给楚庄王,甚至还在之后灭亡了一个先氏,栾书也未见得半点恩宠,还是居于下军佐的位置。荀林父辞位后,士会接替,栾书则继续待在下军佐。随后士会高老,诸卿都各获得了一级的提高,而这一切的人员升迁与栾书没有任何关系。

将近十年的时间,初入政坛时还是自己顶头上司的赵朔,现如今都成为了执政郤克的副手,而栾书自己呢?看着别人一个个插队上岗,自己的位置却朝不保夕的,栾书心里的苦楚可想而知。好在郤克念及昔日赵盾之恩于赵、栾、郤三家的关系,勉强将栾书任命为下军将。但随着赵朔的去世,栾书发现自己的运气好起来了,虽然只是下军将一职,但栾书是郤克的铁杆支持者。对内,栾书是郤克对付荀氏、范氏的强力盟友;对外,栾书不仅坚定站在郤克身边,还亲自带兵与郤克打败了齐国。齐晋鞌之战的胜利意义重大,齐国的俯首称臣让晋国东山再起,也给了晋景公和郤克扩充三军六卿的机会。在新一轮的人员提拔中,赵氏与荀氏各有三人为卿,士氏、韩氏也有两人入选。但郤克却担忧极了,荀氏是郤氏的政敌,不出意外,未来的两位执政也会是荀首、荀庚叔侄接任,而郤氏已经和赵氏背道而驰。一想到这,郤克便铁下心来,将自己的“小迷弟”栾书拉上正卿之位。

三、参与争霸,友终为敌

在郤克的力主下,栾书以下军将的身份,一步登天,成为晋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中军将、执政大夫,想必嘴都合不拢了。苦尽甘来的栾书将感激与决心付诸于对楚的争霸上,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晋国八卿能够团结一心。多年的八面玲珑在这一刻发挥了作用,除了赵同、赵括反对,其他的人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善意。而为了缓和各方的关系,栾书又组建了一个小团体,为自己败楚复晋打下基石。晋景公十三年(前587),楚国联盟中的郑、许国发生冲突,楚共公觉得很为难,但栾书可笑歪了脸,打出“救许伐郑”的口号,假意为许国撑腰,实则是谋划郑国。不仅是将郑国这个强大的国家拉到自己的阵营,栾书也积极联络楚国后方的吴国,常常因为两线开战而让楚国头疼不已。

然而与赵氏的公开不合,加上与荀氏的貌合神离,栾书的精力又放到了勾心斗角上,且很快找到机会了,他发现赵同、赵括之弟赵婴齐经常出入公宫,与赵朔遗孀赵庄姬举止亲昵,于是大肆宣传,自知是家族丑闻的赵同、赵括立即将赵婴齐驱逐。赵氏之前有多如日中天,下场就有多惨,而推动下宫之难的第一人当属栾书。眼见压在自己头上的大山终于倒了,加上荀首去世,栾书简直是狂喜,立即建议晋景公裁剪军制,恢复四军八卿的配置,韩氏、荀氏各被剥夺一个卿位,赵氏硕果仅存的仅有赵旃一位卿,与栾书合谋扳倒的郤氏得到了两个卿位。然而栾、郤的同盟也没有坚持多久,尤其是郤氏三人同为八卿之一后,曾经的队友也变成了政敌。

四、三方角力,不知所踪

原以为了扳倒了赵氏可以高枕无忧了,还没等栾书过上几天好日子,晋国局势再度发生变化。原来,昔日和栾书狼狈为奸的郤锜急于扩张自己家族的势力,也渐渐不满栾书的一言堂,于是在郤锜、郤至的基础下,郤犨也入朝为卿,自此,新军成为郤氏家族的私有财产。三郤也正式成型。另一边,晋厉公也不让栾书“省心”,自从再度拿回诸侯之首的称号后,厉公开始得意起来,勤政、亲征、任命亲信,一副要把卿族赶走的架势。争了一辈子权势的栾书岂能就此罢休,面对咄咄逼人的厉公与三郤,栾书选择先易后难,即先废君,后除三郤。

晋无公族,栾氏与郤氏都属于晋国宗室旁支,由公族衍化为卿族,其作用就在于拱卫晋国宗室,三方相争,本质上不过是在内耗。挑拨离间之计向来是栾书的专长,他想说服三郤废除厉公,但被严词拒绝,然而却是厉公忍不住先对三郤动手,这给了栾书一个绝佳的机会。经过栾书、荀偃以及一群亲信的密谋,厉公被刺死,年仅十五岁的孙周被请回晋国,是为晋悼公。一生追逐权势的栾书迎来了自己最大的敌人,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还未加冠的儿童会有如此手段,先是提拔国家元勋的后代为卿而架空栾书,四军八卿几乎全部以悼公马首是瞻。栾书奏请委任公族大夫,并企图将自己的儿子安排其中,但没想到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晋悼公趁机拉拢栾书的盟友,栾书大势终去。

栾书有勇有谋,是晋国执政中又一位颇有才干的政治家,本应该在晋国朝廷上叱咤风云的他却遇到了只手遮天的赵盾。在赵盾的影响下,栾书踌躇满志却不得精进,也养成了相同的野心。纵观栾书一生,在权力的趋势下,他诡计频频,心狠手辣,共灭六卿,弑一君,但百般算计最终却是给别人做了嫁衣。栾书下野仅二十年后,其孙栾盈被杀,栾氏也被灭了,真是天道好轮回。

标签: 栾书春秋

更多文章

  • 晋国时期赵氏与栾书在朝廷是何地位?最终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晋国,春秋

    晋文公重耳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晋国在他的带领下开创了长达百年的霸业。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然而同时期的楚成王也是一代雄主,并且他还是个敢与齐桓公争霸,在最后取得了辉煌成果的“狠人”。齐桓公死后,先是楚国在南方的强势兴起,再到晋国紧跟其后,

  • 栾书的生平简介 栾书人物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栾书

    人物简介概述栾书(?-前573年),姬姓,栾氏,谥曰武,人称栾武子,生年不详,晋景公、晋厉公时期人物。祖父栾枝,父亲栾盾。晋景公三年(前597年)任下军之佐,十一年(前589年),参与晋齐鞍之战,大胜之。晋景公十三年(前587年),栾书官拜中军,十五年(前585年),栾书率师救郑国,迫楚国退军,伐楚

  • 柳下惠坐怀不乱竟只是一个谎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柳下惠

    通常来说,事情发生得愈早,给人们的印象愈模糊。上个月的事总不如本月的清晰,童年时代的不如青年时代的记得牢靠。正如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在刚转身而去的时候,衣服、头发以至鞋子,都清清楚楚在你眼里,走得越远,背影越模糊,到了视界的尽头,只剩下一个黑点,最终全部消失,无影无踪。中国历史上的许多人和事,则恰好

  • 成语故事坐怀不乱 柳下惠是真君子还是伪小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成语故事

    坐怀不乱的典故:坐怀不乱相传是讲述的柳下惠不为女色所动的事,在古代更是被奉为儒家的经典之一,坐怀不乱到底说了什么?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按中国的传统,男女之事,算是“不文”,是不可以公开谈论的,“四大圣人”之一的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去流传了千年,虽坐怀没乱,但毕竟涉及的是男女之事,是不便于放到台面上来

  • 历史误读了柳下惠:并非后世所说的坐怀不乱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柳下惠,坐怀不乱

    坐怀不乱的柳下惠:柳下惠(亦称柳下季),姓展,名获,字子禽。春秋时人,稍早于孔子。词典解释“坐怀不乱”: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典出《诗经·小雅·巷伯》毛亨传:“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究竟如何坐怀,如何不乱,史料的演变很

  • 历史上孔子孟子都曾离婚?揭秘孟子为什么要离婚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孟子,离婚

    导读:孟母觉得十分荒唐,遂引用古礼“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来提醒儿子:你去你老婆的房间,不提前招呼一下,进去时也没一点声响,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孟子听罢,很是自责,此后再也不敢提与妻子离婚的事了。在古代,名人离婚同样备受关注。孔子“离婚”迄今为谜中国古代的离婚者中,名气最大的当属

  • 古人也爱闹离婚?孟子因妻子坐姿不雅而要离婚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离婚,古人

    古人怎么离婚:离婚对于现在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其实在中国古代的离婚者中,名气最大的当属孔子,但其离婚的是非、真假,一直到现代仍存在争论。据《孔子家语·本姓解》所记,孔子19岁时,娶了宋国的丌官氏为妻,一年后生了儿子,孔子是当时鲁国的文化名人,国王鲁昭公听说后,送来了鲤鱼,以示祝贺。孔子觉得这是家门

  • 对自己最狠的宗师要离:为刺杀杀妻杀子自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宗师,刺杀

    绝代宗师春秋什么是绝顶的高手?古龙说得好:手中无剑,心中有剑。什么是绝顶的高手?手无缚鸡之力,却能杀人于咫尺之间。什么是绝顶的高手?能让被杀者死得心服口服,认为自己死得其所。什么是绝顶的高手?杀死另一个绝顶高手之后,自杀以报知遇之恩。这样的绝顶高手,历史上只有一个,也只能有一个。否则,他就不是绝顶高

  • 《水浒传》中花荣的外号小李广为什么不是养由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水浒传,花荣,外号,养由基

    导读:花荣外号小李广,在梁山上排第九位,军事将领排第五位。花荣在上梁山途中,看见吕方和郭盛比戟,两人戟上的丝绦缠绕在一起,花荣一箭射断,引得一片喝彩。到了梁山,大家和晁盖说起这件事情,晁盖心下意有不信。在看山时,空中有大雁飞过,花荣要在晁盖面前展现本事,就说要射雁行内第三只大雁的头,果然射中。“晁盖

  • 养由基是谁? 战国时期著名神箭手养由基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养由基,东周,神箭手

    养由基简介:养由基(生卒年不详)汉族,姬姓,养氏,字叔,名由基,一作繇基,东周楚国(今湖北荆门)人,《战国策·西周策》中记载:“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百发百中、百步穿杨都出自这里。此人号“养一箭”,一箭就足以致胜了。养由基,楚国名将,原为楚庄王近卫军成员,后任楚国宫厩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