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孝公是在秦国怎样的情况下登基的?他有何作为

秦孝公是在秦国怎样的情况下登基的?他有何作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841 更新时间:2024/1/18 10:42:15

秦孝公是秦国历史上最英明神武的君之一,他继位之前,秦国已经在走衰亡,但是在秦孝公继位之后,两次变法彻底改变了秦国的窘境,大大加强了秦国的势力,为了后来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一个不世出的奇才。那么后人对秦孝公的评价如何,在历史上他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秦孝公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明君,他一生在位24年为了秦国的壮大做出了巨大了贡献,是秦国的中心之主,为以后大秦王朝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秦孝公出身于公元前381年,在他登基之前,秦国的状况其实并不乐观,国力并不强盛,军事实力更是羸弱不已,比起日后威震天下的大秦大军更是不可同日而语。秦孝公继位的时候只有21岁,年轻气盛的秦孝公广布招贤令,来寻找经世治国的贤人以图恢复秦穆公时期的荣耀。同时秦孝公先是平定的西方的祸患,斩杀了西戎王,解除了后顾之忧。后来商鞅听说了秦国正在招贤纳士,就带着自己的学说去拜访秦孝公,商鞅见到秦孝公之后,两人相谈甚欢,连续数日都不感到疲倦。在得到商鞅的理论支持之后,年富力强的秦孝公就开始了改变当时格局的商鞅变法,经过一次变法之后,秦国的国力大增,对外军事能力大大增强,对内稳定了国内的局势,增强了农业经济的生产力。在第一次变法成功之后,秦孝公大受激励,实施了第二次的大变法,这样的两次变法之后,秦国国内的老百姓安居乐业,士兵骁勇善战,一下子从即位之初的战国七雄中的弱者成为了一大霸者。在秦孝公即位前,秦国丢了河西的一大块领地,这让致力于富强的秦孝公深以为耻,在经过变法之后,秦国已经具备了收复失地的实力,就发动了对于魏国的攻势,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涉、战争之后,秦孝公终于收复了河西的大片失地,恢复了秦穆公时期的威势。最后秦孝公病逝于公元前338年。

秦孝公是秦国历史上的中兴之主,为了秦国日后的横扫天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改变了当时的政治格局。秦孝公是一个英明神武的帝王,可以说他的功绩一点都不逊色与日后的秦始皇,如若没有他力挽狂澜拯救当时日渐衰弱的秦国,也就不会有日后横扫六国的始皇大帝。秦孝公是秦国的救世主,是秦国变法的最大功臣,他一手为日后的崛起作出了铺垫,坚决的削弱了奴隶贵族的权力,加强了封建阶级的势力,激发了秦国军民的爱国热情,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使得秦国国力与日俱增。秦孝公是一个知人善用、锐意开拓,能够顺应时代潮流的伟大君王,是秦国能够成为七国之首的最大功臣。秦孝公是先秦时期伟大的君主,他受命于秦国生死存亡之际,扶大厦之将倾,救家国于乱世,为了秦国的强势崛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后来秦始皇的虎视天下打下了厚实的基础,是一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领袖。

标签: 秦孝公商鞅秦国

更多文章

  • 秦孝公为什么大力支持商鞅变法?最终结果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商鞅,秦孝公,秦国,商鞅变法

    秦国在历史上是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国家,不仅因为秦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出现了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帝王——秦始皇。更重要的是他在建立秦朝之初所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历程。因此历史上有很多学者将描述对象对准了秦国,通过讲述秦国从弱变强到最终一统天下,但是又很快消亡的过程,给后人以启迪和警示。在这

  • 古代最有名的一场面试:商鞅经过秦孝公的四轮考验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孝公,商鞅,商鞅变法,

    找工作,先笔试,后面试,或者就只有面试一关,这些程序很多时候是以招聘方的主考官为主导角色,单向地对应试者进行观察和考验,考生的“命运”掌握在考官手里,理想的面试是这样的吗?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也是一个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也有各种考试,最多的是面试,例如商鞅,就是通过面试进入秦国管理层的。下面我们来

  • 商鞅是怎么样取得秦孝公的信任来推行变法政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商鞅,变法,秦孝公,

    秦国是幸运的,商鞅与秦孝公生于同一个年代,以后的中国历史再也没有一个君臣关系像他们一样,君对臣是如此信任,臣对君是如此衷心,他们二人共同缔造了强大的秦国,也共同缔造了中国的历史.要说中国历史上关系最好的君臣大家可能认为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但是我认为应该是秦孝公和商鞅.在秦孝公和商鞅共事的二十多年间

  • 商鞅变法的前奏:秦孝公几乎动摇被商鞅巧言劝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孝公,商鞅,变法,

    秦孝公想试变法,却不知道支持率。就由他亲自主持,在高管层挑了几个人,小范围地召开了几次改革研讨会,结果遭遇强烈反对。孝公说:“我想变法,可能会有许多人反对,你们看怎么样?”商鞅说:“旧制度已经证明不能富国强兵,应该废止。高出常人的举动,本来就会遭到世人反对。事情已经发生了,愚昧的人还看不明白,而智慧

  • 历史解密:秦孝公为何曾决定传位给变法功臣商鞅?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孝公,变法,商鞅,

    读《战国策》秦策“卫鞅亡魏入秦”,有写“孝公行之八年(实际应为十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还是第一次看到秦孝公想把王位传给商鞅的说法。于是翻看《史记》,在秦纪和商君列传都未有记此事。谁的更可信呢?《战国策》中此句前后所叙变法及被杀之事,与《史记》中大同小异。而独多的这句话,会不会是司马迁

  • 秦孝公是谁?秦孝公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孝公,死因

    秦孝公是谁?秦孝公姓赢,名渠梁,出生于公元前381年死于公元前338年,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国君(上位时间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主要成就: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开阡

  • 历史上关于秦孝公赢渠梁及其儿子嬴驷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孝公,嬴虔梁,评价,赢驷

    秦孝公嬴渠梁,是力挽狂澜的天才领袖、是变法图强的第一推动力,是整个秦帝国的基石君主。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使秦国日渐强盛,为统一奠定了基础。秦驷、秦惠文王也是一个雄略之主,若想要掌握整个秦国,杀掉商鞅也成了一个选项,所以杀掉商鞅可谓是一箭双雕

  • 秦孝公赢渠梁的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孝公,赢虔梁,简介

    姓名赵渠梁谥号孝公陵墓弟圉政权秦国在世前381年—前338年在位前361年─前338年年号无秦孝公(前381年-前338年),战国时秦国国君。嬴姓,赵氏,名渠梁。秦献公之子。即位时正值21岁,当时除秦国外的战国六雄已经形成,而处于西垂的秦国被中原诸侯冷落。于秦孝公即位之初就求贤招兵,广招人才,命群臣

  • 秦孝公简介 战国时秦国国君秦孝公人物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孝公,秦国国君,秦朝

    导读:秦孝公(前381—前338),战国时秦国国君。嬴姓,名渠梁。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虽为嬴姓,却不叫嬴渠梁。秦献公之子。前361年—前338年在位。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对外,秦与

  • 魏惠王魏罃生平简介及怎么死的?魏罃怎么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魏惠王,战国时期,魏国,魏国君主

    导读:魏惠王(前400年-前319年,82岁),公元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魏惠王魏罃,战国时期魏国的第三代君主,在位期间为前370年—前319年。魏武侯子,他死于公元前319年。罃:读“yīng”,同“罂”,古代盛灯油的壶。罃,备长颈瓶也。——《说文》魏惠王,后称梁惠王,姬姓,名罃(《战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