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孝公嬴渠梁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变法成功的君主

秦孝公嬴渠梁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变法成功的君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375 更新时间:2024/1/10 22:13:24

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81年—前338年),《越绝书》作秦平王,嬴姓赵氏。《史记索隐》记载名渠梁。战国时秦国国君,秦献公之子,在位24年,谥号为孝。

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国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拓地至洛水以东,自此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历史中秦孝公做了些什么?为什么说他伟大?

秦孝公(前381年-前338年),年44岁,战国时秦国国君。嬴姓,名渠梁。秦献公之子。即位后深感秦国被诸侯冷落,于是求贤招兵,广招人才,命群臣献富国强兵之策。

秦孝公颁布的求贤令:

秦公赢渠梁告天下之士:秦自穆公称霸以来国势有成大业有望,然其后诸君不贤,厉公、躁公、简公、出子四世政昏,内乱频出、外患交迫,河西尽失,函关易手,秦始有大国而僻处一隅;

其后献公即位,欲图振兴,连年苦战,饮恨身亡。当此之时,国弱民穷,列国卑秦,不与会盟且欲灭秦而后快,国耻族恨莫大与此,公即位尝思国耻悲痛与心!

今嬴渠梁明告天下,但有能出长策奇计而使秦国恢复穆公霸业者,居高官领国政与本公共治秦国分享秦国!

这一段文字,我重复听了好多遍,真是很精彩,很感动!

秦孝公嬴渠梁

伟大的国君,历史的尘埃

我相信,在中国说起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近年来辫子戏的流行,乃至满清的十二帝我们也是耳熟能详,但是由于年代太过久远,赢渠梁的名字已经蒙上了历史的尘埃。

说起他,我相信几乎绝大多数中国人闻所未闻,即使是煮酒论史的很多板油也是一问三不知,我们顶多能猜到他是秦国的一位国君,我说他就是秦孝公,有一部分板油会有点印象,我再说他就是任用商鞅变法十余载强秦的赫赫有名的秦孝公。

囊括四海,并吞八荒

貌似历史对这位伟大的国君的评定不是很多,我们仅能从汉朝的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孝公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而知道他。

变法的利与弊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说“也可看出变法意义不仅是单纯的改变法令规章,不仅是单纯的只改变上层建筑,而是彻底地改变,军事改变,政治改变,政丨府组织和社会结构、风俗习惯改变,甚至道德价值标准和人生观念都要改变。

“变法”是人类智慧所能做的最惊心动魄的魔术,它能把一个侏儒变成一个巨人,把一个没落的民族变成一个蓬勃奋发的民族,把一个弱小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辉煌变法,只有在大黄金时代才会有这种伟大的成就,但商鞅也付出跟吴起所付出的一样使人沮丧的代价。

丧失既得利益的既得利益阶层,永远把改革恨入骨髓。公元前三三八年,赢渠梁逝世,他的儿子赢驷继位,怨声载道的愤怒贵族群,包括赢驷的皇家教师公孙贾和赢虔,他们乘机反扑,指控商鞅谋反,商鞅遂受车裂的酷刑处决。儒家学派一直用这个悲惨结局,告诫后世的政治家,万万不可变法。"

法制帝王,为儒家所不容

从历史的角度讲赢渠梁为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他打开了封建时代的大门。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变法的君主,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变法成功的君主。他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实行法治的君主,他整整比现代人试行法治早了两千多年!

这位知耻而后勇的君主,始终以“诸侯卑秦,丑莫大焉”自励的君主,开创了顶天立地的事业,两千年后,当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时候。当俄国的彼得大帝和日本的明治天皇进行维新变法的时候,中国再也没有出现第二个嬴渠梁。这是中国的悲哀,这是近代中国人的不幸。光绪曾经想成为嬴渠梁第二,但在儒家思想浓厚的那个时代,他不幸功败垂成。

只因为赢渠梁彻底抛弃了儒家学说,大胆彻底地采用法家学说依法治国,因此再此后近两千多年的岁月里,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传统意识有意无意的掩盖了他的功绩,忽视了他的存在。我们要反思我们的历史和文明,在儒家文化的眼里,秦孝公变法奠基秦始皇最终统一的秦朝,在可笑的儒生眼里就两字“暴秦”。老毛就不这么看,他在“读《封建论》呈郭老”说

劝君少骂秦始皇,

焚坑事业要商量.

祖龙虽死秦犹在,

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

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

莫从子厚返文王.

“历代政治家有成就的,在封建社会前期有建树的,都是法家。这些人主张法制,犯了法就杀头,主张厚今薄古。儒家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主张厚古薄今,开倒车的。”—毛泽东如是说。

落后的秦地走出的少年君主

当儒家文化淡化法家的功绩时,顺带这也抹杀了赢渠梁的伟大功绩。这个当年从贫穷落后的秦地走出来的二十来岁的少年君主,凭着莫大的勇气和毅力,给他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富强和尊严,给中国人打开了封建时代的大门。今天,他的陵墓依然有发现,史载其陵位于今陕西阎良临潼一带。

千载之下,默念秦孝公的《求贤令》"昔我缪公自歧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徒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你能感受到他那忧国忧民的心和奋发昂扬的精神.那不拘一格揽人才的渴切之情。一个懂得欣赏英雄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让我们擦去历史的尘埃,让嬴渠梁的名字焕发他本来的光彩。

标签: 秦孝公

更多文章

  • 秦孝公是在秦国怎样的情况下登基的?他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孝公,商鞅,秦国

    秦孝公是秦国历史上最英明神武的君王之一,他继位之前,秦国已经在走向衰亡,但是在秦孝公继位之后,两次变法彻底改变了秦国的窘境,大大加强了秦国的势力,为了后来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一个不世出的奇才。那么后人对秦孝公的评价如何,在历史上他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秦孝公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明君,他一生在

  • 秦孝公为什么大力支持商鞅变法?最终结果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商鞅,秦孝公,秦国,商鞅变法

    秦国在历史上是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国家,不仅因为秦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出现了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帝王——秦始皇。更重要的是他在建立秦朝之初所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历程。因此历史上有很多学者将描述对象对准了秦国,通过讲述秦国从弱变强到最终一统天下,但是又很快消亡的过程,给后人以启迪和警示。在这

  • 古代最有名的一场面试:商鞅经过秦孝公的四轮考验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孝公,商鞅,商鞅变法,

    找工作,先笔试,后面试,或者就只有面试一关,这些程序很多时候是以招聘方的主考官为主导角色,单向地对应试者进行观察和考验,考生的“命运”掌握在考官手里,理想的面试是这样的吗?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也是一个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也有各种考试,最多的是面试,例如商鞅,就是通过面试进入秦国管理层的。下面我们来

  • 商鞅是怎么样取得秦孝公的信任来推行变法政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商鞅,变法,秦孝公,

    秦国是幸运的,商鞅与秦孝公生于同一个年代,以后的中国历史再也没有一个君臣关系像他们一样,君对臣是如此信任,臣对君是如此衷心,他们二人共同缔造了强大的秦国,也共同缔造了中国的历史.要说中国历史上关系最好的君臣大家可能认为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但是我认为应该是秦孝公和商鞅.在秦孝公和商鞅共事的二十多年间

  • 商鞅变法的前奏:秦孝公几乎动摇被商鞅巧言劝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孝公,商鞅,变法,

    秦孝公想试变法,却不知道支持率。就由他亲自主持,在高管层挑了几个人,小范围地召开了几次改革研讨会,结果遭遇强烈反对。孝公说:“我想变法,可能会有许多人反对,你们看怎么样?”商鞅说:“旧制度已经证明不能富国强兵,应该废止。高出常人的举动,本来就会遭到世人反对。事情已经发生了,愚昧的人还看不明白,而智慧

  • 历史解密:秦孝公为何曾决定传位给变法功臣商鞅?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孝公,变法,商鞅,

    读《战国策》秦策“卫鞅亡魏入秦”,有写“孝公行之八年(实际应为十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还是第一次看到秦孝公想把王位传给商鞅的说法。于是翻看《史记》,在秦纪和商君列传都未有记此事。谁的更可信呢?《战国策》中此句前后所叙变法及被杀之事,与《史记》中大同小异。而独多的这句话,会不会是司马迁

  • 秦孝公是谁?秦孝公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孝公,死因

    秦孝公是谁?秦孝公姓赢,名渠梁,出生于公元前381年死于公元前338年,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国君(上位时间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主要成就: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开阡

  • 历史上关于秦孝公赢渠梁及其儿子嬴驷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孝公,嬴虔梁,评价,赢驷

    秦孝公嬴渠梁,是力挽狂澜的天才领袖、是变法图强的第一推动力,是整个秦帝国的基石君主。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使秦国日渐强盛,为统一奠定了基础。秦驷、秦惠文王也是一个雄略之主,若想要掌握整个秦国,杀掉商鞅也成了一个选项,所以杀掉商鞅可谓是一箭双雕

  • 秦孝公赢渠梁的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孝公,赢虔梁,简介

    姓名赵渠梁谥号孝公陵墓弟圉政权秦国在世前381年—前338年在位前361年─前338年年号无秦孝公(前381年-前338年),战国时秦国国君。嬴姓,赵氏,名渠梁。秦献公之子。即位时正值21岁,当时除秦国外的战国六雄已经形成,而处于西垂的秦国被中原诸侯冷落。于秦孝公即位之初就求贤招兵,广招人才,命群臣

  • 秦孝公简介 战国时秦国国君秦孝公人物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孝公,秦国国君,秦朝

    导读:秦孝公(前381—前338),战国时秦国国君。嬴姓,名渠梁。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虽为嬴姓,却不叫嬴渠梁。秦献公之子。前361年—前338年在位。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对外,秦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