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齐国孟尝君田文简介 孟尝君的妻子和儿子是谁?

齐国孟尝君田文简介 孟尝君的妻子和儿子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376 更新时间:2024/1/5 15:34:56

齐国孟尝君田文简介

孟尝君,姓田,名文。袭其父田婴的封爵,封于薛(今山东滕州东南),称薛公,号孟尝君。他的父亲“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的异母兄弟。田婴在齐威王时随父驾前任职,经常带兵出征。在宣王时期也建有卓越的功勋。宣王二年(公元前318年),在与魏国的“马陵之战”中取得大捷。田婴在诸侯争霸中极力维护齐国的地位。宣王七年,田婴出使韩、魏,经过一番经营,使韩、魏两国“服于齐”。又“与韩昭侯魏惠王会齐宣王东阿南,盟而去”(《史记·孟尝君列传》)。宣王八年,“复与梁惠王会甄”。田婴的活动使得齐国在众诸侯中的地位不断巩固和提升。宣王九年(公元前311年),田婴被任命为齐相国,自此后在任11年之久。愍王三年(公元前298年),田婴被封于薛地,为孟尝君挣得了一片疆土。

孟尝君以“好客养士”、“好善乐施”而名闻天下。孟尝君善于用人,广招贤士,门下“客无所择”,“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善遇之。为了最大限度的招揽人才,不惜“舍业厚遇之”,因而“倾天下之士”,门下食客达三千余人,人才济济。孟尝君对门下食客及其家庭体贴入微,每每“问亲戚居处”,而后“使存问,献遗其亲戚”(《史记·孟尝君列传》)。

为了礼贤下士,孟尝君与门下食客吃一样的饭食。一次,一位食客因为误以为孟尝君吃的饭比他们的好,羞惭难当,以自刎向孟尝君谢罪。孟尝君因而更得人心,“士以此多归孟尝君”,人人都把孟尝君当作“亲己”。孟尝君对食客的厚遇,不仅解除了门客们的后顾之忧,更让他们感恩、感动至极,因而在关键时刻往往能够挺身而出,拼死报效孟尝君。这些人是孟尝君最为宝贵的财富,不仅在危急时刻救他性命;而且他们倾心为孟尝君出谋划策,更是孟尝君得以活跃于战国时期政治舞台的重要倚仗。其中最有名的是冯谖的故事,冯谖以怪人面目出现,孟尝君三番五次满足他却不嫌弃他。在后来的薛国买义、狡兔三窟、出使秦国等系列事件中,冯谖为孟尝君立下汗马功劳,这不能不说与孟尝君平时的善于待人,广交朋友有密切关系。

孟尝君任齐国相国期间,为齐国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齐愍王随着自己霸业的发展,便骄傲起来,特别是灭掉宋国后,更不把孟尝君放在眼里,并打算除掉孟尝君。孟尝君很害怕,就逃到了魏国,被魏昭王任为相国。孟尝君再次以其政治才能,举魏国之力联合秦国、赵国,帮助燕国攻打并战败了齐国。齐愍王逃到莒(今山东莒县),死在了那里。齐国受到沉重打击,使战国时期诸侯国间的格局和政治形势发生巨大变化。

孟尝君死后,发生了诸子争立事件,国势日衰。后来,魏、齐两国联合,灭掉了薛国。薛国故城至今仍足迹可寻,故城东北有田文墓。

孟尝君的家庭:

父亲:齐威王的弟弟田婴

母亲:田婴的小妾宣娘

哥哥:40多个

妻子:薛茵

最爱的人:曲柔

儿子:无

标签: 孟尝君田文

更多文章

  • 赵惠文王的故事 赵惠文王为什么没救赵武灵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惠文王

    赵惠文王为什么没救赵武灵王赵武灵王一开始娶了韩国公主为妻子,生了儿子叫赵章,赵武灵王就立了他为太子。后来韩国公主死了之后,赵武灵王又娶了孟姚为妻,生了个儿子赵何。赵武灵王很喜欢孟姚,孟姚短暂的一生给他带来了很多快乐,临死前孟姚对赵武灵王提了唯一一个要求,就是让自己的儿子做太子。于是赵武灵王就改立了赵

  • 揭秘赵惠文王怎么死的 赵惠文王赵何为什么没救赵武灵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惠文王

    揭秘赵惠文王怎么死的历史上对于赵惠文王的死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赵惠文王是在公元前266年死的,但是至于死亡原因就不是很明确了。但是历史上如果是病死,或是无疾而终的,一般都不会把他们的死因写出来,所以这么看来,赵惠文王应该是在公元前226年的时候病死或者自然死亡的。赵惠文王其实很多人好奇

  •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对后世服饰有哪些重要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励行改革,使首都邯郸成为当时北方最负盛大名的经济文化中心。西汉时,邯郸与成都、临淄、洛阳、宛齐名,被子誉为五大古都。裋褐在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之后改变了中国军队中宽袖的最初正规军装,以后逐渐演变改进为后来的盔甲装备。赵国所用的“胡服”,因为衣短袖窄,类似于西北戎狄之服,所以被俗

  •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武灵王,赵雍,胡服骑射

    武灵王 即 赵雍 (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约公元前340年—前295年),嬴姓,赵氏,名雍(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故当称为赵雍,不叫嬴雍),战国中后期赵国君主,生于赵国首都邯郸。赵武灵王在位时,赵国军事力量不强,受中原大国欺侮。林胡、匈奴等游牧民族也不时骚扰,邻境较小的中山国也时常进犯。赵武灵王

  • 赵武灵王赵雍怎么死的?赵国君主赵武灵王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武灵王,赵国君主,战国时期

    导读:赵武灵王(前340年-前295年),嬴姓,赵氏,名雍,中国战国中后期赵国的君主。在位时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赵国因而得以强盛,灭中山国,败林胡、楼烦二族,辟云中、雁门、代三郡,并修筑了“赵长城”。武灵王本人在前296年的沙丘之乱中被幽禁饿死,谥号为武灵王(“灵”为贬义谥号,表示“乱而不损”,

  • 春秋三杰是哪三个?春秋三杰介子推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介子推,伍子胥,管仲

    春秋三杰:指介子推、伍子胥、管仲。他们是千百年来人们十分推崇的忠臣:介子推忠于主,伍子胥爱于君,管仲则忠君又爱国。介子推介子推: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死后葬于介休绵山(又作介山)。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称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说。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前636年)。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

  • 春秋三杰之介子推:晋文公为何大火烧死介子推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春秋三杰,春秋战国,介子推,晋文公

    介子推: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死后葬于介休绵山(又作介山)。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称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说。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前636年)。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献的极少。春秋时候,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宠信骊姬,欲废掉太子申生,改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由是引发一系列变乱。太子申生被

  • 因不想当官被逼死了的古代孝子:介子推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介子推,春秋

    在大火中,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的大柳树,烧焦死去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设下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也受到连累,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流亡途中,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

  • 历史上容易被人们忽悠的齐宣王与典故滥竽充数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齐宣王,滥竽充数,典故

    导读:齐宣王是田姓齐国的第四代君主,他继承了父亲齐威王给他留下的家底,早期任用田忌孙膑,救赵国,援韩国,将不可一世的魏国打得一蹶不振,也曾经风光了那么一阵子。然而,这个齐宣王却是个容易被人忽悠的主儿,那个“滥竽充数”的成语,就是出在他身上。齐宣王喜欢音乐,尤其是喜欢竽(也叫笙)这种乐器演奏的音乐,还

  • 滥竽充数的主人公是谁?历史上谁忽悠了齐宣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滥竽充数,主人公

    滥竽充数的主人公是谁?滥竽充数的故事,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我还是先讲讲故事再讲讲到底是谁在滥竽充数。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有个南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