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唐极盛时期两大将星 东有安禄山西有哥舒翰

大唐极盛时期两大将星 东有安禄山西有哥舒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56 更新时间:2024/7/1 17:37:23

老翰的出身十分不错,是哥舒部落王族的后裔。爷爷哥舒沮曾经做过大唐的左清道率。父亲哥舒道元则担任过安西都护府副都护、赤水军(今甘肃武威县)使。母亲尉迟氏更加厉害,是于阗(tián)(今新疆和田西南)王的闺女。

不需细想,这样的家庭当然是十分富有的。所以,用我们今天的时髦话来讲,哥舒翰实际上是个“富二代”,他父母累积下的财富足够他胡吃海喝好几辈子的。凡事都是有利有弊,优越的家庭条件对哥舒翰的成长既产生了有利的影响,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网络配图

富裕的家境为哥舒翰提供了优越的教育条件。在成长的过程中,他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喜爱《左氏春秋》和《汉书》。哥舒翰深受书中人物放荡不羁、慷慨豪迈的精神的熏陶,不仅做事光明磊落、潇洒坦荡,而且待人诚恳大方、出手阔绰。这样的人,不论何年何月,走到什么地方,都会受到众人的拥护。平心而论,这种无意中形成的性格远远要比他父母挣下的金银财宝还要珍贵,因为它是哥舒翰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当然了,不利的影响也是有的。良好的经济条件也使哥舒翰养成了嗜酒如命和酷爱赌博的陋习。这两个不良嗜好毁了他的前半生。年轻时代的哥舒翰可算不上什么良家子弟,这小子仗着自己的父亲有几个钱儿,就到处吃喝玩乐,赌博嫖娼,打架斗殴,委实不是一个善茬儿。虽然史书上没有他儿时就偷看老太太洗澡的记载。但是,在乡人的眼中,这个哥舒翰就是一个败家的纨绔子弟。不管别人怎么评价,父母怎么规劝,哥舒翰依旧是我行我素,就这么玩啊闹啊,从童年玩到了少年,从少年玩到了青年,又从青年玩到了中年,一直玩到了四十岁。

按理说四十岁已经到了“不惑”的阶段,可是哥舒翰的人生压根就还没展开呢。就在这一年,哥舒翰的父亲哥舒道元在长安的家中因病辞世。根据当时的礼法规定,哥舒翰要为他的父亲守孝三年。可是,就在这三年当中,哥舒翰依然是陋习不改,吃喝嫖赌,样样不误。他的放荡行为引起了长安尉(长安地方官)的不满,人家就狠狠地奚落了他一顿。

网络配图

虽然史书上对这件事情的详细经过没有记载,但是有一条却是肯定的:哥舒翰受了强烈的刺激。这一点可以从他事后的反应中得到证实。哥舒翰“慨然发愤折节”,离开了长安——这座繁华的大都市,跑回老家河西(今甘肃武威)发展去了。凭借着父亲的关系,他从当时的河西节度使王倕手中谋了一份差事。

天宝元年,王倕率军攻占了新城(今青海门源)之后,就把军队的临时指挥权交给了哥舒翰,由他负责率军经略吐蕃。同队当中有一名副将跟哥舒翰顶牛,就是不服从他的命令,还摆出了一副“你能拿老子怎么样“的嚣张态度。他事先也没打听清楚,哥舒翰这厮年轻时就是个惹是生非的家伙,从来只有他欺负人的份儿,几时受过这等鸟气。果然,哥舒翰发了飙,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就把这名副将给活生生扇死了,“三军无不震慑”。

韩愈说得好,“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哥舒翰虽是千里马不假,但王倕可不是什么伯乐。既然伯乐不出现,那千里马只有等待的份儿了。哥舒翰没有想到,他用了四年的时间才等到了生命中的那个伯乐。这个伯乐,我们认识,他就是一代名将王忠嗣

网络配图

王忠嗣出身军人世家,他的父亲王海宾也是唐代有名的战将。王忠嗣九岁的时候,王海宾就在对吐蕃的战斗中壮烈牺牲。父亲的惨死却换来了王忠嗣人生的际遇。因为是烈士子弟,王忠嗣被唐玄宗招入宫中抚养。他和后来的肃宗皇帝李亨关系非常要好,两人经常在一起读书玩乐。有一次,玄宗闲时和他谈论兵法。出乎李隆基的意料,这个毛头小伙子居然“应对纵横,皆出意表”。玄宗大为惊奇,勉励王忠嗣说:“你日后必为良将”。那时的玄宗在识人用人方面还是有点儿道行的,王忠嗣后来果然成长为一代名将,并且还是唐代第一个身兼四镇节度使的武将,“佩四将印,控制万里,劲兵重镇,皆归掌握,自国初已来,未之有也。”

天宝五载的正月,王忠嗣兼任河西节度使。他很快就发现,就在他的麾下,有一位名叫哥舒翰的小吏,此人不仅勇武善斗、豪气干云,而且疏财重义,深受士兵拥戴。王忠嗣一眼就看出,这个哥舒翰是个难得的将才,便在不久之后提升他为衙将。

标签: 安禄山哥舒翰

更多文章

  • 李白笔下的战神哥舒翰,他的实力到底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哥舒翰,唐朝

    哥舒翰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大唐天宝十四年农历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当时最大的藩镇首领,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安禄山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发动叛乱,率属下三镇边军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南下。当时天下

  • 哥舒翰:长安城有名的公子哥,他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哥舒翰,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哥舒翰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众所周知,唐代是一个民族包容性极强的朝代,许多名将都是异族人士。这一情况到了唐玄宗时代更加明显,其首屈一指的番将就当属哥舒翰。哥舒翰的先祖是突骑施部落的酋长,其父亲哥舒道元是安西都护将军,因而可以算得上是个响当当的官N代。这位大少爷

  • 哥舒翰是什么人?他的晚年生活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哥舒翰,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唐朝战神哥舒翰为何晚节不保?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一提起唐朝名将,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李靖、薛仁贵等等。其实和这些人比起来,哥舒翰也算得上战神:重创吐蕃、营救主帅、攻屠石堡……战斗力这么强,跟他的出身有关。哥舒翰出生于游牧部族突骑施的一个部落,母

  • 哥舒翰手握二十万大军,最后为何输得一败涂地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哥舒翰,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哥舒翰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唐天宝十四年(755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节度使的安禄山,在幽州起兵反唐。叛军势如破竹,唐军节节败退,东都洛阳很快被叛军攻陷。急于平叛的唐玄宗听信谗言,阵前斩杀封常清和高仙芝,并强令长安养病的哥舒翰出山。结果,哥舒翰中了叛军埋伏

  • 一代名将哥舒翰,战败被俘之后为何向叛军请罪?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哥舒翰

    大唐名将哥舒翰是突厥人,出身豪门,为人侠义,酷爱醇酒美人,一生征战无数,其中有两次战役于国于他都意义重大,一次是攻取石堡城,一次是守卫潼关天险,战役胜负影响大唐国运,也左右了哥舒翰的人生命运,可谓“一堡之下铺就尸山血海,一关失守沦为大唐罪人。”大唐名将哥舒翰攻下最难攻的石堡城。石堡城位于今天青海省湟

  • 哥舒翰为什么胡输给安禄山?是真的打不过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哥舒翰,唐朝

    哥舒翰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在唐代将领中,素有“西有哥舒翰,东有安禄山”之说,好比金庸笔下的南慕容与北乔峰。然而,一旦真较量起来,必然会决出个高地上下,不幸的是,输的是哥舒翰,丢的是潼关。哥舒翰兵败潼关,不仅令自己晚节不保,还使长安顿失门户,吓得唐玄宗连夜出逃。在

  • 唐朝战功赫赫的名将哥舒翰,为什么会输给安禄山?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哥舒翰,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他是唐朝战功赫赫的名将,为何会输给安禄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哥舒翰是唐玄宗时期的名将,他在西北多次打败吐蕃的军队,并且还夺取了吐蕃的军事要地石堡城,哥舒翰本人也因功被封为河西节度使、西平郡王。在安禄山发动叛乱,唐军失利的情况下,唐玄宗第一时间想到的就

  • 唐玄宗为什么要干预安史之乱,致使哥舒翰战败?真的是他不明智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玄宗,唐朝

    说到唐玄宗,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唐朝天宝年间爆发的安史之乱将唐王朝拖向了衰败的深渊,原本安禄山所辖叛军虽然军势强盛,但实则难以持久,只要他留在河北的根基受损,败亡就是时间问题,可是大家都知道的,唐玄宗强行让哥舒翰强行兵出潼关,最终在灵宝之战中大败亏输,让唐王朝失去了防御长安的屏障,动摇了国本。个人觉得

  •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为什么要迫使哥舒翰出战?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玄宗,唐朝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为什么要迫使哥舒翰出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安史之乱中,哥舒翰率领二十万军队镇守潼关,本来是一件非常正确的事。可按照传统史书的说法就是,唐玄宗不知道是哪根弦搭错了,非要强迫哥舒翰出城和安史叛军野战。事实上,唐玄宗并没有搭错弦

  • 大唐名将哥舒翰为什么会向安禄山跪地投降?一世英名晚节不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哥舒翰,唐朝

    大唐名将哥舒翰为什么会向安禄山跪地投降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大唐盛世不仅有着华丽的外衣,同样有着一批批守护边关的将士,他们愿意为大唐抛头颅,洒热血,诸如高仙芝、封常清、郭子仪,李光弼等等,在这其中有一位名将叫哥舒翰的,一生戎马生涯,也为大唐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征讨吐蕃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