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代名将哥舒翰,战败被俘之后为何向叛军请罪?

一代名将哥舒翰,战败被俘之后为何向叛军请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054 更新时间:2024/3/12 0:23:18

大唐名将哥舒翰是突厥人,出身豪门,为人侠义,酷爱醇酒美人,一生征战无数,其中有两次战役于国于他都意义重大,一次是攻取石堡城,一次是守卫潼关天险,战役胜负影响大唐国运,也左右了哥舒翰的人生命运,可谓“一堡之下铺就尸山血海,一关失守沦为大唐罪人。”

大唐名将哥舒翰

攻下最难攻的石堡城。石堡城位于今天青海省湟源县境内的石城山上,矗立于悬崖峭壁的顶端。它的东面是“天下富庶者无出陇右”的陇西郡。吐蕃若得石堡城,就有了东进的跳板,可以挥师陇西,将富庶的河陇平原尽收囊中;大唐若得石堡城,就可据险而守,遏制吐蕃人对陇西平原的入侵。此处堪称是兵家必争之地。

正因为地理位置重要,从唐高宗一直到唐玄宗时代,大唐和吐蕃之间发生的石堡城争夺战就有六次,每一次都是尸山血海,惨不忍睹。公元749年,为了夺回被吐蕃人奇袭抢占的石堡城,唐玄宗李隆基以哥舒翰为将,率领六万精兵,正式发动了石堡城会战。

唐玄宗李隆基

石堡城地势极为险要,只有一条山路通往城中,雄伟坚固。吐蕃守军虽然只有数百人,但他们贮藏了足够多的弓箭和檑木滚石,唐军猛攻数日,尸首摞成了山,血水汇成小溪,仍然不能得手。哥舒翰焦急万分,泣血长啸,他要拿攻城先锋官高秀岩、张守瑜开刀,高、张两人恳求宽限三日,如果到时候攻不下来,甘愿伏法。唐军不惜一切代价,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冲锋,死伤数万人之后,终于攻下了石堡城。

唐玄宗李隆基十分高兴,重赏军士,把哥舒翰提拔为鸿胪员外卿,赐予很多财物,还把他一个儿子封为五品官。虽说石堡城之战唐军代价惨重,但此地收复后的积极作用不能低估。大唐以此为据点,步步进逼,全部收复了九曲部落,吐蕃东进的跳板被拆掉,唐军在河西、陇右的战场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当然,也有史家说石堡城之战得不偿失,各有各的一定道理。

丢了最易守的潼关天险。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大军长驱直入,杀奔长安而来。唐玄宗仓猝部署防御,派名将封常清高仙芝率军拒敌,无奈双方实力相差太大,唐军一路败退,洛阳失守,只得退守潼关,坚壁不出。李隆基恼羞成怒,又听信小人谗言,竟将封常清、高仙芝斩首示众,致使军心动荡。

此时,哥舒翰因病正在家休养,李隆基请他出山。哥舒翰虽以身体原因极力推辞,但皇命难违,只能披挂上阵,领军二十万赴潼关拒敌。哥舒翰虽然身体不好,但毕竟是沙场老将,对当时形势看得清楚,他认为,安禄山残虐成性,百姓决不会归心。唐军只要坚守潼关,叛军久攻不下,一定会军心涣散,到时唐军趁势出击,必可获胜。

可是李隆基不这样想,奸相杨国忠更不这样想。李隆基看到形势正在好转,各地捷报频传,内心燃起胜利火花,渴望一战而定叛乱。杨国忠探知哥舒翰军中有人曾提议:只要杀掉杨国忠,安禄山“征讨杨国忠”的叛乱名义就没有了。所以杨国忠渴盼哥舒翰和安禄山赶快打起来。

在朝廷一再要求出战的严令下,在封常清两人的前车之鉴面前,哥舒翰明知安禄山给他设了套,也只能“恸哭出关”,率领大军离开潼关,来到灵宝与叛军交战。灵宝南面靠山,北临黄河,中间是一条七十里长的狭窄山道。唐军进入伏击区后,山上无数滚木檑石砸下,数十辆点燃的草车坠下山谷,烈焰熏天,唐军死伤惨重。叛军趁机前后夹击,唐军乱作一团,溃散逃命,掉进黄河淹死的就有几万人,绝望的嚎叫声惊天动地。

唐朝二十万大军撤回潼关的只有八千人,哥舒翰收拾残兵败将,想重新守住关口。不料他手下将领火拔归仁等人眼见大势已去,就捆绑劫持了哥舒翰,连同其他不肯投降的将领,一起投降了叛军,潼关天险失守了。京城长安失去了最后的屏障,李隆基仓皇西逃,长安不久沦陷,安史之乱发展到了顶峰。

安史之乱

人是很复杂的动物。哥舒翰本是个英雄人物,豪侠仗义,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从不惧生死。而且很重感情,曾经为了救老上级王忠嗣,叩头相随、跪地苦苦哀求李隆基,最终感动皇帝,保住了王忠嗣的性命,时人对哥舒翰交口称赞。可被安禄山俘虏后,哥舒翰却完全失去了英雄胆色,居然跪在安禄山面前,伏地请罪,并主动替安禄山去招降昔日手下将领,但都被严词拒绝,安禄山失望之余就把哥舒翰关了起来。

公元757年,安禄山被他的儿子安庆绪杀害,安庆绪在洛阳自称皇帝,与唐军继续对峙。后被唐军接连击败,安庆绪逃往邺城(今河南安阳北)固守,临行前,将哥舒翰等三十多名被俘唐将全部杀害。哥舒翰一代名将,死得如此窝囊,实在让人叹息!

标签: 唐朝哥舒翰

更多文章

  • 哥舒翰为什么胡输给安禄山?是真的打不过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哥舒翰,唐朝

    哥舒翰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在唐代将领中,素有“西有哥舒翰,东有安禄山”之说,好比金庸笔下的南慕容与北乔峰。然而,一旦真较量起来,必然会决出个高地上下,不幸的是,输的是哥舒翰,丢的是潼关。哥舒翰兵败潼关,不仅令自己晚节不保,还使长安顿失门户,吓得唐玄宗连夜出逃。在

  • 唐朝战功赫赫的名将哥舒翰,为什么会输给安禄山?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哥舒翰,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他是唐朝战功赫赫的名将,为何会输给安禄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哥舒翰是唐玄宗时期的名将,他在西北多次打败吐蕃的军队,并且还夺取了吐蕃的军事要地石堡城,哥舒翰本人也因功被封为河西节度使、西平郡王。在安禄山发动叛乱,唐军失利的情况下,唐玄宗第一时间想到的就

  • 唐玄宗为什么要干预安史之乱,致使哥舒翰战败?真的是他不明智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玄宗,唐朝

    说到唐玄宗,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唐朝天宝年间爆发的安史之乱将唐王朝拖向了衰败的深渊,原本安禄山所辖叛军虽然军势强盛,但实则难以持久,只要他留在河北的根基受损,败亡就是时间问题,可是大家都知道的,唐玄宗强行让哥舒翰强行兵出潼关,最终在灵宝之战中大败亏输,让唐王朝失去了防御长安的屏障,动摇了国本。个人觉得

  •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为什么要迫使哥舒翰出战?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玄宗,唐朝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为什么要迫使哥舒翰出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安史之乱中,哥舒翰率领二十万军队镇守潼关,本来是一件非常正确的事。可按照传统史书的说法就是,唐玄宗不知道是哪根弦搭错了,非要强迫哥舒翰出城和安史叛军野战。事实上,唐玄宗并没有搭错弦

  • 大唐名将哥舒翰为什么会向安禄山跪地投降?一世英名晚节不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哥舒翰,唐朝

    大唐名将哥舒翰为什么会向安禄山跪地投降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大唐盛世不仅有着华丽的外衣,同样有着一批批守护边关的将士,他们愿意为大唐抛头颅,洒热血,诸如高仙芝、封常清、郭子仪,李光弼等等,在这其中有一位名将叫哥舒翰的,一生戎马生涯,也为大唐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征讨吐蕃的战役

  • 哥舒翰既然已经看破了 安禄山的计谋,为什么还能输?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哥舒翰,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哥舒翰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哥舒翰在中国历史上是赫赫有名的。如果不是最终去守潼关,败给安禄山丢掉一世英名。那么,把哥舒翰列入中国历史上的名将系列中,也不为过。在守潼关之前,哥舒翰也算得上是唐朝的常胜将军。在他守边关的时候,当时边境的百姓中流传着一首民歌:

  • 安禄山只有两万人马 哥舒翰二十万大军为何打不过两万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安史之乱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安史之乱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大唐天宝十四(755)载冬,震惊天下的安史之乱爆发。隆隆的战鼓声响彻了承平日久的中原大地,安禄山十五万渔阳突骑千里奔袭,将唐军那么一点丝毫无力的抵抗碾得粉碎,很快占领了东都洛阳,兵锋直指帝都长安。还好,名将哥舒翰不负

  • 哥舒翰:前半生混吃等死,后半天逆袭成大唐战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哥舒翰,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哥舒翰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那时,大唐帝国正是烈火烹油的开元盛世,唐明皇李隆基亲手为他最骄傲的战神哥舒翰披上战甲,令他守住这片锦绣江山,盛世安乐。转眼,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满目凄惶的唐玄宗召唤了中风倒在病榻的老战神重披战甲,去打退安禄山。但

  • 唐高祖李渊太穆皇后窦氏子女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高祖,太穆皇后,唐朝

    太穆皇后(约569年—约613年),窦氏,唐高祖窦皇后,北周定州总管神武公窦毅与北周襄阳长公主(北周文帝宇文泰第五女,北周武帝之姐)的女儿。聪慧刚毅,颇有才华。嫁李渊,生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一女平阳公主。谥号太穆皇后。李建成(589年-626年),小字毗沙门。唐高祖李渊长子,陇西成纪人。李渊起

  • 李建成李世民同母吗 太穆皇后是他们母亲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建成李世民同母吗

    李建成李世民同母吗,李世民、李建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们两都是玄武门事件的主角,最终以李世民胜利告已结束。对此大家知道他们俩是什么关系呢?他们的母亲又是谁呢?下面就让小编来详细介绍下吧,对此不了解的可以进来看看。网络配图他们是同母兄弟姓窦,谥称太穆皇后,是定州总管神武公窦毅与周武帝姐姐襄阳长公主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