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贯休禅师在书画方面的成就介绍

贯休禅师在书画方面的成就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933 更新时间:2023/12/6 7:55:59

贯休出生在823年,卒于912年。贯休是他的法名,他的本姓是姜。而禅师是对出家人的一种尊称,顾名思义贯休就是一位僧人了。

贯休禅师七岁的时候就出家了,他的一生都很清贫,他游览过祖国的许多地方。可以说贯休禅师是一位著名的画家兼僧人。贯休的一生,才艺超群,他不仅擅长作诗,绘画,还对书法有一定的见解。在这些领域中,他的作画才能最显著。他在绘画中又十分擅长画有关僧人方面的画像。像他画的罗汉,造型奇特,是一种独特的创新。他创作的诗主要是批判官宦欺压百姓。其中一首《献钱尚父》献给吴越的,吴越王看后很喜欢,可是让他把诗中的一句换成四十州,贯休就不高兴了,说他是根据事实所写,既然没有四十州,怎么可以随便更改,由此就可以看到贯休不趋炎附势。

贯休是一位僧人,大概我们会认为他和政治官场那些没有什么关联了,一心一意的吃斋念佛,其实不然,贯休对那些不为人民做实事的贪官十分厌恶,他十分关心人民的生活状况,他在自己诗句中还强烈谴责了那些给百姓施加各种压力的贪官。他敢说敢做,从来不会畏惧那些官场上的那些所谓的压制。贯休在生活态度上十分随意,他走在大街上会边吃边走,一幅随意的样子,根本不在乎旁边的指点,可能就是他这种大度,潇洒的心态,对他活了89岁的高龄有一定的帮助。

而贯休禅师这个称号,也是后人对他的一种肯定。

贯休十六罗汉图

贯休在作画方面颇有一番成就,尤其是画僧人。贯休十六罗汉图便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但是这幅画有或多个版本,原创的已经失传了。这幅作品的长度有大约92厘米,宽度有大约45厘米,因为创作在五代时期,那时候社会上佛教十分盛行,因此受到了许多画家的青睐。贯休就是其中一位。

十六罗汉图在贯休的笔下画的十分逼真,因为贯休的画画功底很强才能画出这样的作品。而且形态迥异。有的是高鼻梁,有的是大眼睛,总之是十六罗汉各有各的特色,这样就会吸引人的眼睛,而且不会显得很俗套。根据历史记载还说这些罗汉不是贯休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他在所梦时梦到的。

虽然我们不相信梦境中的一些事物,但是这些罗汉都是贯休对佛学思想的一个肯定的反应。当然现在十六罗汉图的原本已经没有了,都是一些模仿的,其中模仿成都最高的是朝的一个作品,这个作品和贯休的原创相似度最高,可是这个作品现在流落到了日本。明朝的十六罗汉图是仇英所画的,他的作图构思和贯休的有一些不同,他主要描绘的是罗汉的姿势,有点是背靠着松树坐在石头上,有的是在打坐,有的是在互相谈论经,这写景象都给人一种闲奇淡雅的感觉。贯休十六罗汉图在历史上受到了很高的评价,它的特点之一就是奇特,有创新,以至于在以后他成为其他画家模仿的样本。

贯休书法

贯休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他不仅会作诗还会画画。其实,贯休的成就还有书法,他的书法被后人评价的很高。贯休所擅长的书法和他的性格有关。作为一个随性的人,贯休所擅长的也是草书。

贯休的草书笔画看似简单,但实际上笔画的连接是一个很难完成的动作。贯休书法好似一座山峰,延绵不断,但气势却还保留着。虽然贯休书法方面不像他的绘画和诗文那样出名,可他对书法的兴趣可不是一般人能超越的。贯休书法首先是从模仿怀素的草书开始的,他还专门写了一首诗就是关于怀素的草书的总结,因此可以看出来贯休对草书的一种近似痴迷的感觉,而且他还十分认真的学习前辈在草书上的一些特点,如使整体感觉更美观,还有如何下笔,如何收笔。

总之,他对书法不仅是兴趣还有专心。通过长时间的不断练习书法,贯休书法上也找到了感觉,而且越写越好,最后还做成了一个册子都是他自己写的草书。他的几个草书代表作还可以与草书大家相比较。我想贯休书法为啥没有和作画写诗一样出名,就是因为后两者的成就太大了,已经深深印在后人的脑海里了。贯休的书法除了草书,在行书上还有一点涉及。所以说贯休在书法上也是颇有一番大成就。

更多文章

  • 揭秘唐朝奸相李义府下场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奸相李义府,李义府下场是怎样的

    “笑里藏刀”是形容阴险小人在人前和颜悦色,但实际上却是阴险毒辣。这个典故出自于唐朝,成语的代表人物是李义府,他曾是唐朝的宰相。李义府从小聪明伶俐,也写的一手好文章,二十几岁的时候得到别人的推荐,于是唐太宗让他觐见,唐太宗让他以园林里的鸟为题让他吟诗。唐太宗听了他的诗句非常满意,便给他了一个典仪的官职

  • 李义府和武则天的关系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义府和武则天的关系,李义府

    有很多史料中记载武则天与李义府的关系不同一般,武则天能当上皇后也是在李义府的帮助和支持下才成了后宫的主人。那么,李义府和武则天的关系真的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吗,他真的是武则天的那边人吗?有史料记载,李义府得罪宰相了长孙无忌后被贬为司马,在与王德俭商量对策中得知皇帝想要立武媚娘为皇后,但是又害怕宰相不答

  • 李义府笑里藏刀的典故 宰相李义府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义府笑里藏刀,李义府怎么死的

    “笑里藏刀”是形容阴险小人在人前和颜悦色,但实际上却是阴险毒辣。这个典故出自于唐朝,成语的代表人物是李义府,他曾是唐朝的宰相。李义府从小聪明伶俐,也写的一手好文章,二十几岁的时候得到别人的推荐,于是唐太宗让他觐见,唐太宗让他以园林里的鸟为题让他吟诗。唐太宗听了他的诗句非常满意,便给他了一个典仪的官职

  • 李义府真的是奸臣吗?他是怎么当上宰相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义府,唐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义府是不是奸臣,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在唐朝,李义府是奸臣的代表,生活奢侈、卖官鬻爵、杀人不眨眼……“笑里藏刀”就是他的最好标签。不过,人之初,性本善,没有人天生就喜欢作恶,李义府也是如此。初入政坛时,他也很想有一番作为,怎奈时势难料、政局险恶,被种种因素裹

  • “笑里藏刀”的发明人,李义府为何敢如此的嚣张跋扈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李义府

    李义府,唐高宗的宠臣,成语“笑里藏刀”的发明人,《旧唐书》称其“貌柔恭,与人言,嬉怡微笑,而阴贼褊忌着于心,时号义府笑中刀。又以柔而害物,称为人猫”。别看这个李先生人品不强、笑里藏刀,文章却写得超有文采,算是个有才无德的典范。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剑南道巡察大使出巡途中偶然发现了这个“人才”,便

  • 本是奸邪之人的李义府如何靠着“拍马屁”当上宰相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李义府

    隋文帝时,太史令袁充上奏说:“隋朝开国以来,白昼渐长、夜晚渐短,一定是朝廷的功业感动了上天,才出现这种前所未有的吉兆。”隋文帝听后很高兴,下令改年号“开皇”为“仁寿”。袁充为讨好隋文帝不惜篡改、捏造天文观测结果,全国工匠可就倒霉了,因“白昼渐长”,他们的工时也不断加长。隋炀帝非常喜欢大臣裴矩,因为裴

  • 神一样的存在!传说中的茶圣陆羽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陆羽

    陆羽(733—804),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人,唐代着名的茶学专家,被后世誉为“茶仙“,尊为”茶圣”。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着世界第一部茶叶专着——《茶经》而闻名于世,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

  • 你不知道的茶圣:从陆羽开始茶与文化结缘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陆羽

    相传陆羽南下,一路考察了各地的茶叶,并且品鉴了很多泡茶泉水,曾著《水品》一文。一天,陆羽正在扬子江河畔考察,刺史李季卿碰巧遇见了陆羽,便邀请他同船而行。李季卿告诉陆羽说,听闻用扬子江中心的南零水泡茶非常好,便派遣了随身小吏驾船前往取水。陆羽画像小吏取水回来时候不小心将打满的江水洒了一半,为了掩人耳目

  • 茶经中一共记载了茶圣陆羽设计的几种茶器?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茶经中一共记载了茶圣陆羽设计的几种茶器

    陆羽所著《茶经》问世之后,得到了世人推崇,唐代年间名声大噪。皇帝认可陆羽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封陆羽为官,陆羽拒绝了。据说,积公和尚擅长品茶,他不仅能品尝出茶的种类,也能品尝出沏茶用的水。陆羽画像当时,积公和尚品茶的本领世人皆知,并称他为“茶仙”。唐代宗听闻后,对积公和尚品茶技巧十分好奇,碰巧代宗嗜

  • 明治陆军三羽乌之一:日军参谋总长川上操六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川上操六,日本,参谋长

    川上操六(1848.12.6-1899.5.11),子爵。萨摩藩藩士出身。 鹿儿岛县人,陆军大将。毕业于藩校造士馆。早年参加鸟羽、伏见之战。甲午战争时期的日军参谋次长,对华谍报的总负责人。与桂太郎、儿玉源太郎并称明治陆军三羽乌。历任藩兵分队长、近卫营长、少校、步兵团团长、仙台镇台参谋长、大校、参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