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澶渊之盟后宋真宗为什么渐渐疏远寇准

揭秘:澶渊之盟后宋真宗为什么渐渐疏远寇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938 更新时间:2024/1/10 15:14:39

1004年,辽圣宗奉了萧太后大举攻打中国,深入内地。搅得人心惶骇,都想避乱。宋真宗召集群臣,商量对策,但是群臣给到的对策中除了逃只金陵,就是躲避到成都。当轮到宰相寇准发言时,寇准道:臣要把献策避地的人先杀了,把他的血衅了鼓,然后北伐!陛下若能御驾亲征,契丹自然会得逃走。否则亦可想出一点奇谋,把他们挡住。若要逃到金陵、成都,徒然使得一处处的人心涣散罢了!

真宗听得这番议论正大,遂决定亲征。当时命朝臣出知诸州,在殿前受勅。寇准警戒他们道:各州的百姓都是兵,各州的府库都是财。我不希望你们立战功,只希望你们坚守。若是你们失去了一城一壁,可不要怪我用军法从事!他还把提议逃到金陵的王钦若出判天雄军,

不准他辞职。王钦若吓极了,在军中整天闭着门,修斋念经,祷求佛菩萨的保佑。

宋真宗虽是亲征,心中也着实害怕。寇准逼住了他,一定要前进。好容易到了澶州南城,真宗望见契丹军势甚壮,又想停下了。寇准指挥卫士,把御辇向前开发,就渡过了黄河。真宗无奈,只得到了北城门楼。远近宋军望见城楼上张着黄色的御盖,知道真宗已到,大家跳跃着呼喊“万岁”。这声音传播了数十里远,军气顿时一壮。契丹料不到真宗能亲来,听得宋军的欢呼,心中有些吃惊。他们数千个骑兵冲向城楼,宋军迎上,击杀了大半。真宗到澶州五天,契丹就请和了。

宋的旧将王继忠降在契丹,他向辽圣宗言和好的利益,又寄书到宋营中劝和。真宗本来怕事,落得借此收场,就派曹利用到辽军议和。承天太后对他说,他们这次所以出兵,为的是要取还周世宗夺去的瓦桥关南的地方;现在如能把这些地方还给他们,当然无事。利用把这话回报,真宗道:归地的事没有名义,我们不能答应。倘使他们要财货,那么,汉代已有“以玉帛赐单于”的故事,我们可以照办。

寇准正想把契丹打败,使得他们向中国称臣,并将幽蓟之地一并献出,听得这话,大惊道:照我的计策做去,可以保得百年无事。若这样苟安地做了,数十年之后他们又要生心了!但真宗已怕得很了,说道:数十年之后,自然又有人去抵御他们了。我忍不得生灵的困苦,姑且听了他们的话,和他们讲和吧!

寇准还是执意不肯答应。但这时有说他坏话的,以为他想借着这回兵事,自己抬高地位,他受不下这种毁谤,只得答应了。真宗再派曹利用到辽军商议岁币,对他道:若是实在没有法子,便是一百万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寇准听得这话,连忙召了曹利用来,叮嘱他道:这事虽是你奉了御旨,可以答应到一百万,但我决不许你这样做。倘使你对他们许过了三十万,我就把你斩了!曹利用到了那边,讲定了每年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并议定名称上宋为南朝,辽为北朝;南朝为兄,北朝为弟;宋真宗称萧太后为叔母。两方便各自退兵。

这便是历史上所谓“澶渊之盟”,是宋代种族史上的一件大事。后来辽兴宗虽曾于1042

年派人又来求地,宋仁宗使富弼前往,再三磋商,又加了岁币银绢各十万,但两国国交总算没有破裂。自从澶渊之盟以后,双方的和平居然保持了一百二十年。

寇准从澶州回来,颇矜张自己的功绩。先前在天雄闭门念经的王钦若到这时想报仇了,对真宗毁寇准道:城下之盟,春秋所耻。澶州这一回,以天子的尊贵而为城下之盟,这是陛下的奇耻大辱!陛下懂得赌博吗?赌博的人输得快要完的时候,把所有的钱一齐拿了出来,做末一次的胜负:胜了便加倍,负了便完结。这唤做“孤注”。陛下在那时,做了寇准的孤注,这是多么危险呵!

真宗听了他的话很动心,对于寇准就渐渐地疏远。并且为他自己湔除耻辱起见,假造天书,举行封禅,做出许多粉饰太平、张扬功德的事。于是道教就大盛了。

标签: 澶渊之盟

更多文章

  • 真实的寇准品质清廉吗?寇准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寇准

    导读:寇准(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历史上真实的寇准品质清廉吗?寇准是怎样一个人?一说到北宋名臣寇准,许多人的脑海里马上就会浮现出一个身穿补丁衣、腰悬醋葫芦、清廉简朴到了极点的寇老西儿形象。刘兰芳的长篇评书《杨家将》中寇准是这样出

  • 历史上的清官寇准真的过得很苦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寇准

    寇准是北宋时的名臣,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从历史记载中,我们看出寇准确实是一个忠臣、名臣,而且他还是个花花公子。那为什么花花公子寇准在百姓口中会被传成是一个糟老头呢?因为千百年来,人们好像都认为忠诚清廉的官员必定是简朴贫困的。下面随ak军事网小编一起去看看寇准简介。看看那些发生

  • 因为官忠直 一代名臣寇准最后客死异乡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寇准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在皇权体制下的名臣们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忠臣们为辅助君王恪尽职守、造福天下而青史留名,但他们往往命运多舛。本文述说了在中国历史上很有代表性的名臣,他们的人生归宿虽然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封建社会群臣的全貌,但却足以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中国历史风云的变迁和人性的善恶,更能体会到

  • 名相寇准天天拉着部下陪酒 差一点喝出人命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寇准

    寇准出生于官僚之家,是个官二代,从小不拘小节,好在母亲要求严格,对他的学习抓得紧,使他19岁就得以高中进士。因为才能出众,寇准官职“噌噌噌”往上升,连连提拔重任,后来还当上了宰相。寇准虽然身为领导干部,工作上也很努力,出过很多政绩,但“公子哥儿”的性格却从来没有改变过,唱歌跳舞,公款吃喝,次次都有份

  • 历史上名臣寇准:竟是骄奢淫逸花花公子一个!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寇准

    一说到北宋名臣寇准,许多人的脑海里马上就会浮现出一个身穿补丁衣、腰悬醋葫芦、清廉简朴到了极点的寇老西儿形象。刘兰芳的长篇评书《杨家将》中寇准是这样出场的:“头戴的纱帽翅,可能年头太多了,又旧又破,有一个翅用什么东西绑着,往下耷拉着。”而寇老西儿招待京城来的钦差的方式竟然是“把草帽摘下来,撕下一圈,用

  • 名相寇准因妒忌竟然常在皇帝面前说同僚坏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寇准

    对自己尚且如此苛刻,对别人不更得眼里揉不得沙子吗?事实却恰恰相反,王旦对素昧平生的外人,却好得不得了,其包容的雅量,连骂他的人都服。寇准与王旦同年中进士,两个人进入官场的起点是一样的。但王旦却很快走到了前面,当上了宰相,这让寇准心里很不是滋味。人前背后,有意无意,寇准不免下些小绊儿,说些坏话。网络配

  • 蝗虫抱草而死竟是寇准拍皇帝马屁?不要冤枉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寇准

    近日听某著名脱口秀主持人的音频,内中讲到宋真宗朝的五个宰相。在介绍寇准时,说他是个直性子,倔脾气,使得太宗、真宗皇帝对他是又气又爱。爱他能办事啊,气他不给皇帝面子,喜欢争执啊。某次,实在无法忍受他了,将之贬到地方去做官,眼不见,心不烦,闹得个清净。网络配图没想到,这寇准到了地方,似乎是终于有时候静下

  • 促成"澶渊之盟"的名相寇准,为什么沦落到归葬故乡都不能?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寇准

    促成"澶渊之盟"的名相寇准,为什么沦落到归葬故乡都不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上有不少在用人之际善于识人,善于用人。天下安定时过河拆桥,铲除功臣的皇帝,刘邦,朱元璋就非常典型。打天下时对大将宽容,得天下后翻脸无情,韩信就指责刘邦兔死狗烹。为将者是这样,而为相者也不能完全避免这样的结

  • 刚正不阿的寇准,为什么会有人说他奢侈无度?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寇准,北宋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寇准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寇准是北宋著名得到政治家,担任北宋真宗宰相时,主张真宗亲征抗辽,在“澶渊之役”中战功卓越。为人刚正不阿,礼贤下士,不趋炎附势,敢直言进谏,因此被其他的大臣排挤陷害,最后导致他两次被罢相,后来又被贬为雷州司户参军。在雷州时

  • 寇准逼宋真宗御驾亲征,最后的结局不言而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寇准,北宋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寇准的故事。公元1004年,辽国萧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亲率20万大军,进大宋境内劫掠,北宋朝臣惊恐不已,参知政事王若钦甚至提出,迁都金陵。便在这危难之际,刚刚担任宰相1年的寇准站了出来,对宋真宗道:“要是抛弃太庙太社,人心崩溃,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