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马修·邦克·李奇微生平简介

马修·邦克·李奇微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015 更新时间:2024/3/22 8:22:36

马修·邦克·奇微(Matthew Bunker Ridgway,1895.3.3—1993.7.26),美国陆军上将,因在朝鲜战争中挽救了联合国军而闻名于世。

朝鲜参战

李奇微军事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任命是在1950年:沃尔顿·沃克中将因车祸丧生后,李奇微接过了从1950年6月战争爆发就在朝鲜参战的第8集团军的指挥权,并在1951年率军发动反攻。李奇微没有受麦克瑟那种骜不逊做派的影响,喜欢亲临前线,麦克阿瑟也给了李奇微前所未有的行动自由。1951年4月,杜鲁门总统解除麦克阿瑟的兵权后,李奇微又成为了“联合国军”总司令,在此后一年多里李奇微成为中国军队头痛的对象。

战后生涯

1952年,李奇微离开朝鲜战场,接替艾森豪威尔,担任欧洲盟军最高司令。由于他周围安排的尽是美国参谋人员,欧洲的军事领导人对他颇有微辞。1953年8月,李奇微接替约瑟夫·柯林斯,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很多历史学家认为他在陆军参谋长任上,使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的时间推后了大约十年:当时艾森豪威尔总统让他评估美国与法国联合进行军事干预的可行性,结果李奇微拿出了一份详尽的计划,表明美国需要为此付出巨大的投入,从而使艾森豪威尔打消了出兵干预的念头。但这一事件也使两人在二战期间建立的良好关系经受了严峻考验。

活动年表

李奇微,美国陆军上将。生于弗吉尼亚州门罗堡。

1917年他毕业于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

1918~1926年在其母校本宁堡步兵学校任教官。后在中国、尼加拉瓜、巴拿马、玻利维亚、菲律宾、巴西和美国各地服役,并先后进指挥与参谋学校和陆军军事学院深造。

1937年毕业于陆军军事学院。

1939年在陆军参谋部作战计划处任参谋。

1942年任第82步兵师师长,主持将该师改编为空降师。

1943年7月在西西里岛登陆战役中,指挥该师实施美军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夜间空降作战。

1944年6月率部参加诺曼底登陆战役,8月升任美第18空降军军长。随后参加“市场-花园”战役、阿登战役和鲁尔战役,进抵易北河。战后,任地中海战区总司令和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驻联合国安理会军事参谋委员会代表。

1948~1949年任加勒比地区美军司令。

1949~1950年任陆军副参谋长。朝鲜战争爆发后,原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尔顿·沃克阵亡,李奇微于1950年12月任美国第8集团军司令兼“联合国军”地面部队司令。1951年1月李奇微以放弃汉城为战略诱饵,于1951年2月发动反击(即中国军队第四次战役),成功地遏制住了中国军队的攻势。在此后一年多里李奇微成为中国军队头痛的对象。

1951年4月接替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任“联合国军”总司令、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远东美军总司令,5月晋上将。

1952年5月接替艾森豪威尔任北大西洋条约组织武装部队最高司令。“联合国军”总司令这一职位由马克·韦恩·克拉克接替。

1953年10月任美国陆军参谋长,主各军种均衡发展。

1955年6月退役。

1993年去世。他的《李奇微回忆录》很受欢迎。

主要贡献

李奇微主张各军种均衡发展,在朝鲜战争中,军事史学家大多认为,是李奇微把美国第八集团军从失败、濒临崩溃的困境中解救出来,并最终阻止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攻势。他在此期间表现出的身体力行的领导艺术、以及对军事作战基本原则的深刻领悟,在美国陆军历史上树立了令旁人难以企及的领导榜样。他写的回忆录《军人》和《朝鲜战争》等对军事学者的研究起到很大的意义。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马克·韦恩·克拉克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马克·韦恩·克拉克(英语:Mark Wayne Clark,1896年5月1日—1984年4月17日),美国四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第五集团军司令与朝鲜战争时的联合国军指挥官。早年生活马克·克拉克于1896年5月1日出生在纽约沙克次港的麦迪逊军营,父亲查理斯·克拉克(Charles C.C

  • 亨利·麦克马洪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亨利·麦克马洪爵士Henry McMahon(1862年11月28日-1949年12月29日)英国原外交官,陆军上校,英国驻印度专员。不被中国承认的麦克马洪线的提出者。麦克马洪线是1935年起伪造的:1914年西姆拉会议上,根本不存在什么“麦克马洪线”。麦线的降生是1936年首次公开提及此词,由一批

  • 阿萨·坎德勒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可口可乐”之父——阿萨·坎德勒凭着商人的敏感和超人的胆识,他把一种普普通通的饮料变成了无数美国人喜欢的饮料,并把它推向了全世界每一个地方;他使可口可乐公司成为美国最大的软饮料公司,可口可乐成为软饮料的象征;最终也使自己的名字写在了历史的画卷之上。阿萨·坎德勒家庭背景1851年12月30日,阿萨出生

  • 伍德罗·威尔逊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英语:Thomas Woodrow Wilson,1856年12月28日-1924年2月3日),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在佐治亚和南卡长大,博士、文学家、政治家、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少年时代就醉心于政治,四度出任英国首相的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是他心目中崇拜的英雄。威尔逊1

  • 伊贺流忍术创始人百地丹波守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百地丹波守,日文假名:ももちさんだゆう(1512-1581?)伊贺豪族,百地家领主,本名正西,又名百地丹波、百地三太夫,乃伊贺流忍术创始人。被称为伊贺“三上忍”之一的百地家忍者的领导者,因其受朝廷官位丹波守而名。百地丹波守基本信息百地丹波守名正西,也有说是世袭之称号,不能确定。伊贺竜口的伊贺上忍三家

  • 哥白尼的成长背景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尼古拉·哥白尼(波兰语:Mikołaj Kopernik,1473年2月19日—1543年5月24日,享年70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教会法博士、神父。在哥白尼40岁时,他提出了日心说,改变了人类对自然对自身的看法。当时罗马天主教廷认为他的日心说违反《圣经》,哥白尼仍坚信日心说,

  • 朝鲜王朝的开国君主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李成桂(朝鲜语:이성계,发音:Yi Seong-gye,1335年-1408年),朝鲜王朝的开国君主(1392年—1398年在位)。本贯全州李氏,出生于元朝双城总管府(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一带)。初字仲洁,后改君晋,号松轩,即位后更名李旦,死后庙号太祖,明朝赐谥号“康献”,故又称“朝鲜太祖”或“康献大

  • 帖木儿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帖木儿(波斯-阿拉伯文:تیمور,拉丁转写:Tēmōr,1336.4.9—1405.2.18),帖木儿帝国创建者(1370.4.10—1405.2.18在位)。绰号“帖木儿兰”(跛足帖木儿)。帖木儿出身突厥化的蒙古贵族。早年臣属于河中统治者合札罕及东察合台汗秃忽鲁帖木儿。1362年,与内兄忽辛起兵

  • 哥白尼发表日心说的背景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哥白尼的“日心说”发表之前,“地心说”在中世纪的欧洲一直居于统治地位。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宇宙的结构不断地进行着思考,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哲学家提出了地球在运动的主张,只是当时缺乏依据,因此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在古代欧洲,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主张“地心说”,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其他的星体都围着地球这一宇

  • 阿利斯塔克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阿利斯塔克(Aristarchus),生于公元前315年,死于公元前230年,萨摩斯人(爱琴海萨摩斯岛)。古希腊第一个著名天文学家。阿利斯塔克曾就学于雅典学院。他曾经提出了亚历山大里亚时期的最有独创性的科学假说。他是历史上最早提出日心说的人,也是最早测定太阳和月球对地球距离的近似比值的人。阿利斯塔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