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严和诸葛亮相比 刘备临死前为何不把兵权交给诸葛亮

李严和诸葛亮相比 刘备临死前为何不把兵权交给诸葛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791 更新时间:2024/1/19 19:03:30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去世之前,为什么要把兵权交给了李严,而不交给诸葛亮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事实上,直到刘备去世之前,刘备依旧没有放弃那个梦想——夺回荆州!

这不仅仅关乎到自己的仇恨和耻辱,更关乎着蜀汉政权的前途和命运,至少从随后40年的发展来看,不打通荆州方向,蜀汉政权就是死路一条。可打通荆州方向,自然也意味着要与东吴集团交恶,作为汉室的续写政权,蜀汉与曹魏之间的矛盾是不可协调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倘若与东吴发生冲突,实力最弱的蜀汉也只能去吃更大的亏。

也正是在这样的纠结之下,蜀汉政权既不敢再次发兵荆州,但也不敢彻底放弃这个出口。有关荆州战略的纠结,也间接造成了李严在刘备死后仍然保持着实权状态,甚至在蜀汉政权的东线方向,还存在着一个特殊的军区——蜀汉集团永安军区。

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尽管这个军区始终没有发挥作用,但从公元223年到230年,这块区域却是一块连孙权都不敢轻视的区域,因为在这处蜀汉与东吴的交界处,蜀汉始终有一支重兵部队集结在这里。很显然,他们的目标并不是曹魏,而是东吴的孙权。

八年,迁骠骑将军。以曹真欲三道向汉川,亮命严将二万人赴汉中。

众所周知,自公元222年刘备兵败夷陵之后,出于综合利益上的考虑,刘备决定与东吴重新结盟。而在41年之后,蜀汉政权灭亡,从刘禅递交上的降表来看,蜀汉政权的常备兵力是102000人。

可在蜀吴结盟的八年之后,蜀汉内部的军事布局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状态:明明已经与东线的东吴结盟,明明双方的交界处已经不应该出现战事。可在这个军事缓冲区上,由李严率领的两万军队却长期驻扎在这里,并且长达八年之久。

由于人口和军力资源不足,不管是早期的汉中之战,还是诸葛亮发动的北伐作战,蜀汉都出现了兵力不足的窘境。可在北线缺乏兵力的情况下,东线这块和平地带却长期保持着一支两万人的军队,这种军事分布正常吗?答案当然是不正常!

那刘备临死之前的这种布局,到底想干什么?答案在这里其实也清晰可见:不管是刘备临死之前还是刘备死后,刘备都希望有朝一日,蜀汉政权能够寻找时机重新攻入荆州,夺回曾经失去的一切。

也就是说,刘备在临死之前,他做出了“东北两策”的战略布局!即寻找机会进行北伐,但也要把握时机寻求东进,只要能够扩大版图,不管是作为敌人的曹魏,还是作为盟友的东吴,两者都是蜀汉政权需要打击的目标!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蜀汉政权也出现了一种特殊的三权分立:刘禅掌握皇权,诸葛亮掌握北线作战之权,李严掌握东线作战之权。

当然,我们也不要小看这位李严,尽管他在《三国演义》中的笔墨不多,但在蜀汉政权的真实历史上,他也同样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也是一个军事高手!

建安十八年,署严为护军,拒先主於绵竹。严率众降先主,先主拜严裨将军。

公元213年至214年的益州之战,作为刘璋臣子的李严奉命率军在绵竹抵抗刘备,很显然,此时的李严是一位益州集团的军事人物,其手中掌握着兵权。只不过刘璋没有想到,这位李大人是个现实的人物,刘备一到城下,他直接投降了,转脸变成了刘备的属下。

并不是他贪生怕死,也不是因为他是个小人,而是刘璋忽略了李严的身份——南阳人也。这也是一位荆州派的人物,赤壁之战时才迁往益州(曹公入荆州时,严宰秭归,遂西诣蜀),甚至在刘备居住荆州多年的时间里,两人有可能还是好友。

而李严的军事能力如何?答案是不容小视!

二十三年,盗贼马秦、高胜等起事於郪,合聚部伍数万人,到资中县。时先主在汉中,严不更发兵,但率将郡士五千人讨之,斩秦、胜等首。又越巂夷率高定遣军围新道县,严驰往赴救,贼皆破走。

千万不要以为汉中之战期间,只有诸葛亮一人在稳定后方,事实上,诸葛亮只是能保证后勤运输,而在军事领域上,早就握有兵权的李严则在后方大显身手,相继将多路造反的反叛力量歼灭。更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这一期间,南中地区就曾经发生过叛乱,但被李严迅速镇压。所以不要以为多年后的诸葛亮才第一次与南中武装进行交手,李严早就在这一领域展现出了十足的能力!

荆州派的出身,让他备受刘备的信任,军事层面的造诣,也更让刘备认可他的带兵能力。所以在刘备托孤之前,刘备在东线设置特别的军区,并将这个重要任务交到李严的手中,这样的信任是不容置疑的!

只是随着公元230年之后,随着诸葛亮的多次北伐,曹魏集团终于认清到了蜀汉的危害,从而引来了曹真南下的反制行动。在魏军反攻的不利局面下,蜀汉政权才被迫改变战略,急调永安前线的两万军队发兵北上,刘备多年布置的“东北战略”也就此破产!

标签: 刘备李严

更多文章

  • 司马懿有多少和妻妾和儿女 他们的结局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懿,三国

    对司马懿究竟有多少妻妾和儿女,他们最终的结局又如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人人都说司马懿在任何方面都不是诸葛亮的对手,他身为一国军师,却只知道躲闪,甚至干出不战而退的事情。事实上,对诸葛军师的所有特点,绝对找不出第二个比司马军师更了解的人。在影视剧中,可能因为导演侧重于其

  • 古代妃子来例假时遇到皇帝侍寝 古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妃子,侍寝,例假

    对嫔妃身体“不方便”时,又遇到皇帝的宠幸怎么办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俗话说一入宫门深四海,皇帝后宫三宫六院的,更是有三千佳丽,她们可能有的人一辈子都没能被皇上宠幸一次,但还是乐此不疲的挤破头皮想要进入这深宫之中,。正所谓事情都有两面性,那么那些挤破头皮都想进入的她们,

  • 东方朔能言善辩,汉武帝却不重用他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东方朔,汉朝

    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东方朔是汉朝时期的著名大臣,为人诙谐幽默,能言善辩,曾多次对汉武帝进谏,很得武帝信任。那么东方朔是如何能言善辩的呢一,武帝求贤朔初来,上书曰:“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

  • 李璧:南宋时期官员,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璧,南宋

    李璧(1158-1222),《宋史》写作李壁,字季章,号石林,又号雁湖居士,谥文懿。眉州丹棱人,南宋历史学家李焘之子,李埴之兄。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李壁仕至礼部尚书、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端明殿学士、赐资政殿学士。李壁少聪颖,日诵万余言,词精练,文采飞扬,

  • 李世民是如何扩大自己的势力的?李渊是什么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世民,唐朝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杀兄逼父,夺得皇储之位。关于这次事变,唐朝官方参与修纂的史书记载的十分隐晦含糊,致使事变真相千年迷离。为此,史学界曾进行了长期努力,试图明

  • 魏延死后墓中石像真的是诸葛亮吗 实际上究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魏延,诸葛亮,石像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魏延死后,为啥他的墓前跪着诸葛亮的石像?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三国演义》中,许多厉害的武将都被赋予了各种称号,比如蜀国的五虎上将,魏国的五子良将,东吴的四杰,除此之外,民间也有“一吕二赵三典韦”之类的排名。不过在那个英才辈出的时代,武艺超群的能人比比皆是,

  • 秦始皇的祖先是谁 秦始皇断子绝孙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秦始皇,后裔

    对秦始皇的先祖究竟是谁呢?死后其后代都落得怎样的下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始皇的一生究竟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在不同的历史爱好者眼中有着不同的答案。今天我们抛开秦始皇人生事迹不谈,来讲讲他的身世及后裔。第一个:嬴氏先祖。秦始皇的祖先是何许人也呢?很多朋友在看到这个问

  • 从雍正登基到雍正去世 雍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争议和谣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雍正

    对雍正皇帝的接班以及去世,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争议和谣言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皇帝是康熙的儿子,在位十三年,可以说是励精图治,可惜英年早逝,终年58岁。关于雍正的登基,本身就充满了争议,很多人认为他是夺了自己兄弟的位。而关于他的死,又是谜团一件。那么,雍正皇帝的继承

  • 刘备在托孤诸葛亮的时候 刘备为何还托孤李严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备,诸葛亮

    对刘备托孤诸葛亮的同时,为何还要托孤李严?是因为不信任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登基称帝,正式建立了蜀汉。同年,为了给关羽报仇,并夺回荆州,刘备御驾亲征,发动了夷陵之战。诚然,刘备一度深入到吴国境内。不过,公元222年,陆逊采用了火攻的计策,让蜀汉

  • 蜀汉第五次北伐退军时,诸葛亮安排魏延断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三国

    历史上的北伐大事记中,因为三国演义的缘故,蜀汉北伐成为了耳熟能详的典故,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在五丈原和司马懿隔着渭水对峙,司马懿闭门不出,诸葛亮再怎么羞辱司马懿,司马懿坚持不战,两军相持一百多天,诸葛亮不幸病重。诸葛亮死前,安排退军,特意让魏延断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