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皇太极攻入北京后,袁崇焕回援造成了什么影响?

皇太极攻入北京后,袁崇焕回援造成了什么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269 更新时间:2023/12/20 0:00:57

袁崇焕是明朝著名军事将领,一生立下了赫赫战功。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从关外向中原挺进,越过蓟州,长途奔袭直捣北京。袁崇焕知道后,赶紧率军回北京救援。

袁崇焕率军回北京救援的举动,可以说直接要了他的命。为什么说他回北京救援一事,直接要了他的命呢?

其一,没接到命令就率军回归被怀疑。袁崇焕率军回归,是他听说清军向北京城打来后,在没接到命令的情况下,就心急火燎赶回来勤王的。古代君王是非常忌惮这一点的。传说秦始皇曾命令在外打仗的军队,就算皇宫陷落了也不准随便回来。这个传说虽然未经证实,但也绝不是空穴来风。还有,明朝规定藩王不准随便进京,更不能动用军队。其它朝代,也有相关规定。袁崇焕急急忙忙进京,本来是为了救急,但是,这实际上也引起了崇祯皇帝的疑心。

其二,袁崇焕进京后,要求进京休整,让崇祯疑心更大。袁崇焕长途奔袭回到北京,从休整军队,提高战斗力的角度,希望士兵能够进城,这个建议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崇祯皇帝竟然断然拒绝。这个断然拒绝,其实就已经亮明了态度,就是他对袁崇焕的怀疑已经非常大了。

其三,当皇太极一开始进攻蓟州、抚宁、永平、迁安、丰润、玉田等军事重镇的时候,袁崇焕已经分兵把守。这件事让崇祯皇帝很高兴,还表扬了袁崇焕。但是很快皇太极就纷纷冲破了这些防线,往北京打来。这件事也是崇祯皇帝怀疑袁崇焕的原因之一,觉得袁崇焕是不是在和皇太极演双簧戏,目的是为了夺得北京城。

其四,由于明末的党争非常严重,而袁崇焕接受崇祯皇帝的尚方宝剑时,要求户部、工部、兵部、吏部都要密切配合他,这使得这些部门都对他不满。后来他又杀掉了毛文龙,不满他的人更多。再加上这些大臣见崇祯已经在怀疑袁崇焕,因此,朝中很多大臣见风使舵,纷纷诬陷他,说皇太极打到北京城,是他暗中勾结,故意放水的结果。

总之,如果袁崇焕不带兵回去救援北京,他就不会有这些麻烦。

同时,如果袁崇焕当时直接带兵北上,直捣皇太极老巢盛京,那样的话,皇太极害怕后院失火,也就不得不赶紧撤兵回去。这样一来,北京之围也不用解了。

要知道,古代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当年孙膑著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就是这样的。我们也不说远了,同样是明朝时期,当时宁王朱宸濠提兵攻打南京,王阳明不救南京,而是直接去打朱宸濠的老巢南昌,逼得朱宸濠只好撤退。接着,王阳明在鄱阳湖设下埋伏,截击朱宸濠,最终把朱宸濠抓获。

袁崇焕如果也是直捣皇太极老巢,接着再在半路上合适的地方设下埋伏,截击皇太极。这样一来,虽然不至于俘获皇太极,肯定会给皇太极以重创。袁崇焕为什么却不这样做呢?

我觉得之所以会这样,也不能说袁崇焕不懂军事。如果袁崇焕不懂军事,他也不会打赢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要知道,这两场大捷,是明军少有的对后金的胜利之一。连我们这些不懂军事的人,都明白“围魏救赵”的道理,他怎么会不明白呢。

因此,根本的原因,还是袁崇焕这个人忠心护主的表现。从这里也看出袁崇焕的赤胆忠心,而崇祯皇帝冤枉他并杀掉他,实在是可恶可恨。

袁崇焕本来已经安排人守住那些重要的关口,避免皇太极夺关。但是他没有想到,皇太极的冲击力那么强,明军的抵抗力那么弱,很快就让皇太极闯关成功。在这种情况下,袁崇焕知道,皇太极的打击力是非常强劲的。如果自己不及时赶回北京城,而是去攻打皇太极的老巢,说不定皇太极就把北京城打下来了,崇祯皇帝就成皇太极的俘虏了。

再说了,明军在和清军(后金军)作战的过程中,一直处在防守的态势,从来没有主动攻打过盛京,根本就没有那方面的经验。同时,清军在盛京的兵力驻防情况,明军也几乎不知情。再加上辽东北面是非常寒冷荒凉的地方,当时又是寒冬季节。粮草辎重,各方面都没有准备。因此,袁崇焕采用“围魏救赵”的计策,如果不能成功,明王朝将陷入毁灭的边缘。因此,出于稳妥起见,去北京勤王,显然是最恰当的选择。

但是心中不设防的袁崇焕,没有想到崇祯已经那样疑心他,对他的一举一动,都认为他是在造反,最终害了袁崇焕的性命。

标签: 袁崇焕明朝

更多文章

  • 李严和诸葛亮相比 刘备临死前为何不把兵权交给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李严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去世之前,为什么要把兵权交给了李严,而不交给诸葛亮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事实上,直到刘备去世之前,刘备依旧没有放弃那个梦想——夺回荆州!这不仅仅关乎到自己的仇恨和耻辱,更关乎着蜀汉政权的前途和命运,至少从随后40年的发展来看,不打通荆州方向,蜀汉政权就

  • 司马懿有多少和妻妾和儿女 他们的结局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懿,三国

    对司马懿究竟有多少妻妾和儿女,他们最终的结局又如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人人都说司马懿在任何方面都不是诸葛亮的对手,他身为一国军师,却只知道躲闪,甚至干出不战而退的事情。事实上,对诸葛军师的所有特点,绝对找不出第二个比司马军师更了解的人。在影视剧中,可能因为导演侧重于其

  • 古代妃子来例假时遇到皇帝侍寝 古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妃子,侍寝,例假

    对嫔妃身体“不方便”时,又遇到皇帝的宠幸怎么办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俗话说一入宫门深四海,皇帝后宫三宫六院的,更是有三千佳丽,她们可能有的人一辈子都没能被皇上宠幸一次,但还是乐此不疲的挤破头皮想要进入这深宫之中,。正所谓事情都有两面性,那么那些挤破头皮都想进入的她们,

  • 东方朔能言善辩,汉武帝却不重用他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东方朔,汉朝

    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东方朔是汉朝时期的著名大臣,为人诙谐幽默,能言善辩,曾多次对汉武帝进谏,很得武帝信任。那么东方朔是如何能言善辩的呢一,武帝求贤朔初来,上书曰:“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

  • 李璧:南宋时期官员,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璧,南宋

    李璧(1158-1222),《宋史》写作李壁,字季章,号石林,又号雁湖居士,谥文懿。眉州丹棱人,南宋历史学家李焘之子,李埴之兄。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李壁仕至礼部尚书、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端明殿学士、赐资政殿学士。李壁少聪颖,日诵万余言,词精练,文采飞扬,

  • 李世民是如何扩大自己的势力的?李渊是什么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世民,唐朝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杀兄逼父,夺得皇储之位。关于这次事变,唐朝官方参与修纂的史书记载的十分隐晦含糊,致使事变真相千年迷离。为此,史学界曾进行了长期努力,试图明

  • 魏延死后墓中石像真的是诸葛亮吗 实际上究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魏延,诸葛亮,石像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魏延死后,为啥他的墓前跪着诸葛亮的石像?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三国演义》中,许多厉害的武将都被赋予了各种称号,比如蜀国的五虎上将,魏国的五子良将,东吴的四杰,除此之外,民间也有“一吕二赵三典韦”之类的排名。不过在那个英才辈出的时代,武艺超群的能人比比皆是,

  • 秦始皇的祖先是谁 秦始皇断子绝孙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秦始皇,后裔

    对秦始皇的先祖究竟是谁呢?死后其后代都落得怎样的下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始皇的一生究竟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在不同的历史爱好者眼中有着不同的答案。今天我们抛开秦始皇人生事迹不谈,来讲讲他的身世及后裔。第一个:嬴氏先祖。秦始皇的祖先是何许人也呢?很多朋友在看到这个问

  • 从雍正登基到雍正去世 雍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争议和谣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雍正

    对雍正皇帝的接班以及去世,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争议和谣言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皇帝是康熙的儿子,在位十三年,可以说是励精图治,可惜英年早逝,终年58岁。关于雍正的登基,本身就充满了争议,很多人认为他是夺了自己兄弟的位。而关于他的死,又是谜团一件。那么,雍正皇帝的继承

  • 刘备在托孤诸葛亮的时候 刘备为何还托孤李严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备,诸葛亮

    对刘备托孤诸葛亮的同时,为何还要托孤李严?是因为不信任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登基称帝,正式建立了蜀汉。同年,为了给关羽报仇,并夺回荆州,刘备御驾亲征,发动了夷陵之战。诚然,刘备一度深入到吴国境内。不过,公元222年,陆逊采用了火攻的计策,让蜀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