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蜀汉军队只有十万人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

蜀汉军队只有十万人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829 更新时间:2023/12/14 12:38:38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北伐仅有10万兵力,少得可怜,为何明知必败还要打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其实诸葛亮北伐时期已经明白了蜀汉实力悬殊,当年自己给刘备制定战略计划的时候已经明确指出要交好东吴才可以有机会和曹魏争夺天下,但刘备因为关羽兵败身死和荆州丢失的原因迁怒于东吴,结果却在夷陵之战中遭遇惨败。尽管刘备临终之前把蜀汉还有阿斗托付给诸葛亮,但此时的蜀汉全国上下人口不到百万,军队也勉强只有10万人,而曹魏的综合实力是蜀汉的4-5倍,匡扶汉室的任务更是难上加难。

此时诸葛亮和东吴重新修好,然后秉承着“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修生养息之后亲自带着部队到南中平叛,得胜归来后写下一篇著名的《出师表》,随后带着大军北伐。

诸葛亮选择北伐主要有这么几点原因——

一、坚持自己的理想。他年轻的时候把自己比作管仲,当年管仲只是一个小吏,官虽小但很有才华,而齐桓公也是一个拥有远大志向的君主,他不甘心齐国只是东边一个边缘小国,于是向天下求贤。管仲毛遂自荐把自己的治国理念告诉齐桓公后发现他们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齐桓公授予管仲绝对的权力,让他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而齐国经过管仲的改革之后国力蒸蒸日上,轻而易举吞并周边小国,齐桓公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诸葛亮所处的三国时期虽然没有像春秋战国一样混乱,但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北方的曹魏就像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一样势力最强,而且还对蜀汉虎视眈眈,但这也正是诸葛亮证明自己的时候。假如北伐成功,那不仅保住了蜀汉,自己也得以实现理想抱负,历史也会给自己记上浓厚的一笔,谁不希望名留青史呢?

二、蜀汉自认为是汉室正统,在这个政治背景下也需要北伐。自从当年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还有各方诸侯之后终于建立汉朝,尽管期间经历王莽乱政,但光武帝刘秀依旧扛起了汉朝大旗,当他歼灭王莽之后重新建立汉朝,史称东汉。曹操在位时尽管已经实际上成为汉朝的统治者,但他一辈子都认为自己是汉臣,皇帝也还是汉献帝刘协。而曹操死后曹丕居然代汉自立,这个消息让天下震惊还有愤怒。

曹丕篡汉之后天下主要分为两派,一派就是新的既得利益者,他们以曹氏家族为代表的新权贵集体,另一派就是汉室的拥护者,心系汉室的臣子和百姓。蜀汉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在名声上非常有利,而且还可以吸引到这里人才来投诚,有了这杆大旗就是师出有名。假如此时不出兵的话,再过个几十年当这批忠于汉室的臣民渐渐凋零,到时候再北伐就相当于侵略战争,难度系数也大大增加,这是诸葛亮不愿意看到的。

三、蜀汉内部发生矛盾,急需用一场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当年刘备入主益州的时候靠的是荆州的人马,比如诸葛亮、马良、王甫等等人物,他们属于“荆州派”,也一直主导蜀汉朝政。但自从夷陵之战后蜀汉彻底丢掉了荆州,而此时的“荆州派”对于益州本土士族来说就有种雀占鸠巢的嫌疑,这批人以李严为首,他们一直想重新夺回自己的话语权。

刘备在位的时候还可以凭借着自己的威望和手段平衡两边人的关系,但新上位的刘禅并没有这个本事。假如不做出措施的话蜀汉将会面临内斗的风险,届时还会被曹魏渗透,蜀汉败亡得更快。为此诸葛亮只能发动战争,通过战争让各个派系携手并进,以斗争求生存。

四、曹魏政局失衡,蜀汉有机可乘。曹丕上位不正,他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于是刻意打压宗室将领,曹彰。曹真等等曹氏大将因此暴毙身亡,各个沙场老将也逐渐凋零,曹魏雍凉战区并没有强而有力的主帅坐镇。

而此时的曹魏北边异族蠢蠢欲动,鲜卑首领轲比能一直想饮马黄河,东吴也和蜀汉携手并进从庐江方面进攻曹魏的寿春防线。蜀汉这时候出兵可以让曹魏首尾不能顾,这对于蜀汉来说获胜的几率很高,甚至还可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五、蜀汉的民生、经济和军队足以支持发动战争。我们都知道有句话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想要发动战争那就要有足够的准备,当年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前还特意筹备了两年的物资。诸葛亮掌权这几年极力恢复民生,也给老百姓制定了很多惠民政策。所以在《出师表》里面提到的,“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句话正是那时的真实写照。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不仅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个发明家,他知道曹魏有强大的骑兵,而蜀汉但但靠步兵对抗则显得很吃力,所以就发明了“诸葛连弩”这种跨时代神兵,以装备的优势做筹码换取战场的胜率。

综合以上因素也就是诸葛亮执意北伐的原因。

标签: 诸葛亮北伐

更多文章

  • 曹操如此偏爱曹植 曹操为什么不让曹植继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曹植

    还不知道:曹操偏爱曹植,为何将大位传给曹丕?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丕和曹操的关系,还真的比不上曹植和曹操的关系。为什么?因为曹植有才,有才到什么程度呢?东汉末年写诗歌都是照着曹植的版本来写的。也就是说曹植写个模板出来,其他文人照着填词就行了。就连曹操都感叹,自己怎么生

  • 皇太极攻入北京后,袁崇焕回援造成了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袁崇焕,明朝

    袁崇焕是明朝著名军事将领,一生立下了赫赫战功。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从关外向中原挺进,越过蓟州,长途奔袭直捣北京。袁崇焕知道后,赶紧率军回北京救援。袁崇焕率军回北京救援的举动,可以说直接要了他的命。为什么说他回北京救援一事,直接要了他的命呢?

  • 李严和诸葛亮相比 刘备临死前为何不把兵权交给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李严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去世之前,为什么要把兵权交给了李严,而不交给诸葛亮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事实上,直到刘备去世之前,刘备依旧没有放弃那个梦想——夺回荆州!这不仅仅关乎到自己的仇恨和耻辱,更关乎着蜀汉政权的前途和命运,至少从随后40年的发展来看,不打通荆州方向,蜀汉政权就

  • 司马懿有多少和妻妾和儿女 他们的结局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懿,三国

    对司马懿究竟有多少妻妾和儿女,他们最终的结局又如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人人都说司马懿在任何方面都不是诸葛亮的对手,他身为一国军师,却只知道躲闪,甚至干出不战而退的事情。事实上,对诸葛军师的所有特点,绝对找不出第二个比司马军师更了解的人。在影视剧中,可能因为导演侧重于其

  • 古代妃子来例假时遇到皇帝侍寝 古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妃子,侍寝,例假

    对嫔妃身体“不方便”时,又遇到皇帝的宠幸怎么办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俗话说一入宫门深四海,皇帝后宫三宫六院的,更是有三千佳丽,她们可能有的人一辈子都没能被皇上宠幸一次,但还是乐此不疲的挤破头皮想要进入这深宫之中,。正所谓事情都有两面性,那么那些挤破头皮都想进入的她们,

  • 东方朔能言善辩,汉武帝却不重用他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东方朔,汉朝

    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东方朔是汉朝时期的著名大臣,为人诙谐幽默,能言善辩,曾多次对汉武帝进谏,很得武帝信任。那么东方朔是如何能言善辩的呢一,武帝求贤朔初来,上书曰:“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

  • 李璧:南宋时期官员,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璧,南宋

    李璧(1158-1222),《宋史》写作李壁,字季章,号石林,又号雁湖居士,谥文懿。眉州丹棱人,南宋历史学家李焘之子,李埴之兄。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李壁仕至礼部尚书、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端明殿学士、赐资政殿学士。李壁少聪颖,日诵万余言,词精练,文采飞扬,

  • 李世民是如何扩大自己的势力的?李渊是什么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世民,唐朝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杀兄逼父,夺得皇储之位。关于这次事变,唐朝官方参与修纂的史书记载的十分隐晦含糊,致使事变真相千年迷离。为此,史学界曾进行了长期努力,试图明

  • 魏延死后墓中石像真的是诸葛亮吗 实际上究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魏延,诸葛亮,石像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魏延死后,为啥他的墓前跪着诸葛亮的石像?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三国演义》中,许多厉害的武将都被赋予了各种称号,比如蜀国的五虎上将,魏国的五子良将,东吴的四杰,除此之外,民间也有“一吕二赵三典韦”之类的排名。不过在那个英才辈出的时代,武艺超群的能人比比皆是,

  • 秦始皇的祖先是谁 秦始皇断子绝孙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秦始皇,后裔

    对秦始皇的先祖究竟是谁呢?死后其后代都落得怎样的下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始皇的一生究竟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在不同的历史爱好者眼中有着不同的答案。今天我们抛开秦始皇人生事迹不谈,来讲讲他的身世及后裔。第一个:嬴氏先祖。秦始皇的祖先是何许人也呢?很多朋友在看到这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