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献忠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献忠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567 更新时间:2024/1/10 4:43:06

明末农民大起义时,有两个极其出名的起义军领袖,一个是李自成,一个便是张献忠。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张献忠通过造反所创立的基业比李自成小得多,他最后只是在四川境内建立了一个地方性政权。

不过,也不能就此小瞧张献忠的本事。

在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之后,当李自成陆续吞并其余农民起义军时,张献忠依旧能保证自己所部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在几乎全国的农民起义军都被迫向李自成俯首称臣,如此强大的压力下,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容易了。

在张献忠十多年的造反生涯中,虽然屡遭危机,但因其流动作战的便利,同样屡屡逢凶化吉。

其中,有两次战役,可以算是张献忠造反生涯的最高光时刻,分别是奇袭凤阳和奇袭襄阳。本文对此略作介绍,供读者参考。

一:奇袭凤阳,掘明朝皇室祖坟

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正月,在陕西的农民起义军不敌洪承畴指挥的明朝剿匪大军,绝大部分被明军赶到了河南。

并且,洪承畴已经率部出潼关,准备在河南彻底解决掉农民起义军。

为摆脱危机,所有农民起义军领导人被迫于荥阳召开紧急会议,商讨抗击明军的办法,《明史·流贼传》中记载:

八年正月,大会于荥阳。老回回、曹操、革里眼、左金王、改世王、射塌天、横天王、混十万、过天星、九条龙、顺天王及迎祥、献忠共十三家七十二营,议拒敌,未决。

当时,还只是高迎祥(首任“闯王”,李自成继任)部下的李自成提出了四面出击、分散作战的战术,《明史·流贼传》中记载:

自成进曰:“一夫犹奋,况十万众乎!官兵无能为也。宜分兵定所向,利钝听之天。”皆曰:“善。”乃议革里眼、左金王当川、湖兵,横天王、混十万当陕兵,曹操、过天星扼河上,迎祥、献忠及自成等略东方,老回回、九条龙往来策应。

这实际上是农民起义军就算联合起来也打不赢明军,无奈之下想出的逃跑战术。

所以李自成都说“利钝听之天”,就是大家伙能否成功逃命,听天由命。

于是,农民起义军按照李自成提出的战术,开始以河南为中心,分兵向湖北、陕西、山西、安徽出击或逃亡。

张献忠在荥阳会议上领到的任务是,和高迎祥部联合起来“略东方”,也就是往安徽方向打。

在他们前进的路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明朝的中都凤阳。

凤阳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家,这里建有朱元璋父祖的陵墓,也就是说,所有明朝皇帝的老祖宗全埋在这里。

因此,凤阳被朱元璋定为“中都”,这座城市在政治上的重要性是不必讳言的。

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前,因为农民起义军从没有往这个方向流动过,凤阳周边没有多少能战的明军来防备。

而在农民起义军背后穷追猛打的明朝剿匪总督洪承畴是“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五省军务”,偏偏没有安徽。

也就是说,当张献忠、高迎祥所部往安徽前进时,洪承畴都来不及安排军队阻击,即使他想调动凤阳周边的军队,也没有这个权限。

这个方向是洪承畴大军围剿农民起义军的漏洞。

而这个漏洞也被农民起义军抓住了,张献忠率本部兵马为张、高联军前部,很迅速的经河南汝宁府东入安徽,直接杀到凤阳境内。

凤阳文、武守臣及明军,对于张献忠大军的到来,毫无防备,守城官军大部被歼,余者皆降,凤阳被张献忠攻占。

在凤阳,张献忠干了几件大事,掘了老朱家的祖坟,砍光了皇陵周围所有的树木,焚烧了皇陵,以及当初朱元璋出家的寺庙。

另外,张献忠还公然打出了“古元真龙皇帝”的旗号。

其后,张献忠在退出凤阳后,跟高迎祥分兵,他单独继续向东出击,“围庐州、舒城,俱不下。攻桐城,陷庐江,屠巢、无为、潜山、太湖、宿松诸城”,连明朝的南直隶都震动了。

经此一战,张献忠在明朝政府的眼中,开始从诸“流贼”之一,变成了跟“闯王”高迎祥(名义所有起义军的领导)齐名的“巨宼”。

二:奇袭襄阳,打破杨嗣昌的围剿

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崇祯委派内阁辅臣杨嗣昌出京督师平寇,这是明朝从农民起义军造反以来,委派的官职最高的剿匪官员。

崇祯皇帝对杨嗣昌报以莫大的希望,该给的权力全都给他,还作诗一首鼓励:“盐梅今暂作干城,上将威严细柳营。一扫寇氛从此靖,还期教养遂民生。”

杨嗣昌出京最主要的剿灭对象就是在湖广一带作乱的张献忠,因为张献忠此前向明朝投降,然后反叛,性质恶劣。

同时期,李自成躲进深山老林,势力大不如前。

在李自成重新崛起之前,张献忠一时之间,成为了农民起义军中声势最大的人物,明朝必除之而后快。

杨嗣昌出京后,到湖广重镇襄阳设立督师行营,指挥明军对张献忠的围剿。

因为明军的战斗力超过张献忠部,一开始,明军多次击败张献忠,明将左良玉等打得张献忠毫无还手之力,《明史·流贼传》中记载:

十三年闰正月,良玉击贼枸坪关,献忠遁,追至玛瑙山。贼据山拒敌,良玉先登,贺人龙、李国奇夹击,大败之,斩首千三百余级,擒献忠妻妾。湖广将张应元、汪之凤追败之水右坝。川将张令、方国安又邀击于岔溪。献忠奔柯家坪,张令逐北深入,被围,应元、之凤援之,复破贼。献忠率千余骑窜兴、归山中,势大蹙。

张献忠一度差点被明军剿灭,但他用金钱贿赂左良玉,“献忠遣间说良玉,良玉乃围而弗攻。”换取了一条生路,

其后,张献忠汇合另一股农民起义军罗汝才部,率部向四川逃窜。

至崇祯十四年初,张献忠所部被逼得只能在四川境内转战,狼狈无比,杨嗣昌率部苦追不弃。

明军督师杨嗣昌还下令,“流贼”头目中,谁都可以赦免,唯独不再接受张献忠的投降,《明史·杨嗣昌传》中记载:

下令赦汝才罪,降则授官,惟献忠不赦,擒斩者赉万金,爵侯。

杨嗣昌为剿灭张献忠,把行营移至重庆,试图堵住张献忠回窜湖广的道路,把张献忠堵死在四川解决掉。

但百密一疏,杨嗣昌还是漏算了,《明史·杨嗣昌传》中记载:

初,贼窜南溪,(万)元吉(监军)欲从间道出梓潼,扼归路以待贼。嗣昌檄诸军蹑贼疾追,不得拒贼远,令他逸。诸将乃尽从泸州逐后尘。贼折而东返,归路尽空,不可复遏,嗣昌始悔不用元吉言。

张献忠利用明军防线的漏洞杀回湖广,“贼遂下夔门,抵兴山,攻当阳,犯荆门。”

然后,张献忠让罗汝才率部挡住追击的明军,自己率骑兵一夜奔袭三百里,攻陷襄阳,《明史·杨嗣昌传》中记载:

郧阳抚治袁继咸闻贼至当阳,急谋发兵。献忠令汝才与相持,而自以轻骑一日夜驰三百里,杀督师使者于道,取军符。以二月十一日抵襄阳近郊,用二十八骑持军符先驰呼城门督师调兵,守者合符而信,入之。夜半从中起,城遂陷。

在襄阳城中,张献忠抓获明朝的襄王朱翊铭,将其斩杀,扬言:“我欲借王头,使杨嗣昌以陷籓诛”。

襄阳城破,襄王朱翊铭被杀,杨嗣昌必须要背锅,“嗣昌在夷陵,惊悸,上疏请死”。

加上李自成趁着杨嗣昌率明军主力围剿张献忠,借势复起,在张献忠攻陷襄阳的同时,在河南攻陷洛阳,杀死了崇祯的叔叔福王朱常洵

杨嗣昌因此忧虑交加而死,“闻洛阳已于正月被陷,福王遇害,益忧惧,遂不食。以三月朔日卒,年五十四。”

而张献忠自崇祯十二年复叛明朝,在被明军追杀了一年多之后,以奇袭襄阳,杀死明朝藩王的战绩,再次声威大震。

标签: 张献忠明朝

更多文章

  • 曹操原本姓夏侯 曹丕称帝后为何没有改回来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曹丕

    对曹操本姓夏侯,曹丕称帝后,为什么没有改回姓夏侯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姓夏侯一说,主要出自于东吴所著的《曹瞒传》。“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於惇为从父兄弟。嵩生太祖。”从曹瞒传的记载来看,不难发现,吴人直接认为曹操姓夏侯,与夏侯惇是堂兄弟的关系。按理说,

  • 和珅能够讨好乾隆皇帝 和珅为何讨好不了嘉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和珅,嘉庆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聪明绝顶的和珅,能够讨好乾隆,为什么却不能搞定嘉庆呢?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很多影视剧把和珅塑造成了逢迎媚上、贪财好色,胖乎乎的一看就傻里傻气的人,甚至还经常被人戏弄。但其实真实的和珅,绝对不是这样,能够在乾隆朝权倾一时,得到乾隆的宠爱。事实上,和珅是个不可多得的既能

  • 汉武帝前面那么喜欢卫子夫 汉武帝后面为何变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武帝,卫子夫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武帝为什么开始喜欢卫子夫,后来又不喜欢她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武帝刘彻是一位阅女无数的风流皇帝,用他自己的原话就是:“三天可以不吃饭,但一日不能缺了女人伴宿。”诚然,皇帝最不缺的就是女人,但卫子夫几乎伴汉武帝走完了一生。在四十八年的光阴里,汉武帝临幸过无数女子,可

  • 历史上的程咬金一生是什么样的 程咬金到底活了多久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程咬金

    对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到底活了多久?一生到底是什么样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活到了七十七岁,并没有演义小说里一百二十岁那么夸张。而程咬金的真实经历,也和演义小说里描述的形象相去甚远。当然,真实的程咬金,一生也是相当传奇的。程咬金本是山东东平县人,后来

  • 蜀汉军队只有十万人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北伐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北伐仅有10万兵力,少得可怜,为何明知必败还要打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其实诸葛亮北伐时期已经明白了蜀汉实力悬殊,当年自己给刘备制定战略计划的时候已经明确指出要交好东吴才可以有机会和曹魏争夺天下,但刘备因为关羽兵败身死和荆州丢失的原因迁怒于东吴,结果却

  • 曹操如此偏爱曹植 曹操为什么不让曹植继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曹植

    还不知道:曹操偏爱曹植,为何将大位传给曹丕?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丕和曹操的关系,还真的比不上曹植和曹操的关系。为什么?因为曹植有才,有才到什么程度呢?东汉末年写诗歌都是照着曹植的版本来写的。也就是说曹植写个模板出来,其他文人照着填词就行了。就连曹操都感叹,自己怎么生

  • 皇太极攻入北京后,袁崇焕回援造成了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袁崇焕,明朝

    袁崇焕是明朝著名军事将领,一生立下了赫赫战功。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从关外向中原挺进,越过蓟州,长途奔袭直捣北京。袁崇焕知道后,赶紧率军回北京救援。袁崇焕率军回北京救援的举动,可以说直接要了他的命。为什么说他回北京救援一事,直接要了他的命呢?

  • 李严和诸葛亮相比 刘备临死前为何不把兵权交给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李严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去世之前,为什么要把兵权交给了李严,而不交给诸葛亮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事实上,直到刘备去世之前,刘备依旧没有放弃那个梦想——夺回荆州!这不仅仅关乎到自己的仇恨和耻辱,更关乎着蜀汉政权的前途和命运,至少从随后40年的发展来看,不打通荆州方向,蜀汉政权就

  • 司马懿有多少和妻妾和儿女 他们的结局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懿,三国

    对司马懿究竟有多少妻妾和儿女,他们最终的结局又如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人人都说司马懿在任何方面都不是诸葛亮的对手,他身为一国军师,却只知道躲闪,甚至干出不战而退的事情。事实上,对诸葛军师的所有特点,绝对找不出第二个比司马军师更了解的人。在影视剧中,可能因为导演侧重于其

  • 古代妃子来例假时遇到皇帝侍寝 古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妃子,侍寝,例假

    对嫔妃身体“不方便”时,又遇到皇帝的宠幸怎么办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俗话说一入宫门深四海,皇帝后宫三宫六院的,更是有三千佳丽,她们可能有的人一辈子都没能被皇上宠幸一次,但还是乐此不疲的挤破头皮想要进入这深宫之中,。正所谓事情都有两面性,那么那些挤破头皮都想进入的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