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穆之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他为何让刘裕如此信任?

刘穆之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他为何让刘裕如此信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42 更新时间:2023/12/29 23:42:32

东晋末年,尤其是会稽王司马道子执政以来,社会风气败坏,纲纪废弛,朝廷威严不再,高门大族胡作非为,平民百姓无以立足。虽然从王导以来,东晋主朝一直是宽纵豪右,但是到如今老百姓已经不能忍受了,这对政权而育也是很危险的。桓玄执政的时候认识到了这一点,但他虽然订立了繁密的法令,仍然没有见效。刘穆之处理朝政以后,“斟酌时宜,随方矫正”,刘裕也带头遵守新制度,不出十日,京城的风俗就有了很大的改观。能在短时间内创造出这么优秀的成绩,刘裕对刘穆之更加信任了。把刘穆之升为主簿、记事录事参军,兼堂邑太守。

平灭桓玄后,刘裕以镇军将军侍中徐兖二州刺史都督十六州诸军事回镇丹徒(治京口)

何无忌镇江州,刘毅领豫州,诸葛长民督淮北,孟昶任吏部尚书(后晋仆射)。曾经的战友如今各据一方,成了政治上的对手,虽然还没有撕破脸,将来互相残杀的苗头却隐然而现。

义熙三年(407)末扬州刺史王谧去世。王谧出身高门,声望甚隆,扬州刺史既是宰相之位,辖区又是江左诸朝的主要财敏来源,自然极其重要。王谧的死,刘裕在朝中失去了一颗重要的棋子。

王谧死后,对于谁应该入辅,出现了几种意见:对极人物,按照规矩是合理的,刘毅却想以自己同党谢琨领州;多数朝臣则主张将朝政付于孟昶,因为孟昶在朝3年,本身与朝臣联系紧密,工作又相当称职,比刘裕或者刘毅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究竟该该怎样决定,朝廷也拿不定主意,就派尚书右丞皮沈到丹徒询间刘裕的意见,皮沈知道刘穆之是刘裕的心腹谋士,所以先来探他的口风。

和皮沈的会见中,刘穆之什么也没说,中途找了个借口出去,派人给刘裕送去一经张便笺,笺上只有一句话:“皮沈刚来,他的话不能听。”

标签: 刘穆之刘裕

更多文章

  • 杜甫被称为什么?一个拥有很多头衔的诗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杜甫,诗歌

    杜甫被称为什么?一个拥有很多头衔的诗人从小到大我们背过很多杜甫的诗,那么杜甫被称为什么?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虽然杜甫在现如今的名气特别大,但是杜甫在世时的名气却远远不如现在。杜甫的诗总是有一种哀伤感,语言非常的朴实无华,但是内容多数都是以穷苦百姓为出发点,感叹民生的多艰,表现出圣

  • 刘义恭恃宠而骄,奢靡无度,为什么刘裕还纵容他?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义恭,刘裕

    宋武帝刘裕的第五个儿字刘义恭。他以小就聪明,容止可观。中书郎范述见到他,惊叹地说:“真是荆楚仙入啊!”刘裕对这个儿子非常钟爱,饮食寝起,常不离侧,刘裕生活很检朴,对儿子们的要求很严格,规定儿子们的饮食不能超过5盏盘,但刘义恭却例外,想取多少就多少,刘义恭也很乖巧,常多取一些送给兄弟们,所以兄弟们对他

  • 王弘和司马道子是什么关系?王弘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弘,司马道子

    王弘(379~32)字休元,琅琊临沂人,世族出身。他的曾祖王导是东晋宰相,他的父亲王瑜官至司徒,他自己也位居宰相之列。他们一家三代为宰相,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见的。王弘天生就是做宰相的料,因为他有这样一个家庭,为他准备了进身仕途的一切条件。王弘小时候长得像个女孩,弱冠之年,父亲就推荐他到司马道子手下

  • 著名开国功臣王弘,为什么陶渊明却不愿意和他做朋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弘,陶渊明

    刘宋建国后,王弘出任尚书左仆射。公元418年,王弘被派到江州当刺史,可酒扶摇直上,官运亨通。但王弘知道水满则溢的道理,一直谦恭退让。到江州后,他减轻了百姓的赋税和劳役,江州的老百姓也渐渐安居下来。在江州,王弘和陶渊明这一对相差30多年的人曾一度相处甚好。那时,王弘时常邀请庐山上的隐士到他的刺史府邸谈

  • 刘裕是怎么当上宰相的?刘穆之在什么时候去世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裕,刘穆之

    刘穆之分析道:“晋朝失政不是一天两天,又经过桓玄篡典位,天命已不在晋。您重兴晋祚,功劳太大了,功劳一大,就有高位,功大位高,就难以长期保持。以现在您的情况,岂能退让去做一个守边将领?况且刘毅孟昶那几位,跟您一样都是起自布衣,一起建功立业,本心都想扶助君王以取富贵,因为参与中定谋和举兵有先后,所以推您

  • 明朝第一驸马李贞,为什么他能获得赞拜不名的特权?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第一驸马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他的父母和兄弟大多在明朝建国前就去世了,所以他很珍惜幸存的亲人。朱元璋姐夫、明朝第一驸马李贞,并没有为明朝的建立做出很大的贡献,但由于他的谨慎,他能够担任很高的职位,甚至成为明朝唯一一个有赞拜不名特权的人。朱元璋有两个姐姐和三个兄弟,他是这个家庭的幺子。大姐嫁给了王七一,

  • 为什么谢灵运、裴松之、范晔三人会去编撰史书?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谢灵运,裴松之,范晔

    公元439年,拓跋焘统一北方,与南方的宋朝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史称南北朝。此时南朝宋的当朝皇帝为刘义隆。刘义隆少年有为,才智过人,然而现在却是今非昔比了。由于他沉溺于宫中嫔妃之中,几乎将身体完全弄垮掉了,连朝政也主持不了。只有把彭城王义康召进京都,维护朝纲。同时应召人京的还有刘湛、殷景仁,二人分别升任

  • 刘湛的结局是什么?南北朝诗人谢灵运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湛,谢灵运

    刘湛假借皇上之口命谢灵运、裴松之、范晔三人去修纂史书,但他深知几位大臣均非等闲之辈,还有些不放心。过了些日子,他借皇帝之名,询问修史进度。裴松之、范晔都手中拿着一个画轴来了。但令刘湛惊讶的是那个声称自己胜任不了的谢灵运也来了,而且手中也拿着一个画轴。刘湛不由得心中暗自得意,心想:你谢灵运到底斗不过我

  • 陶弘景为什么被称为“山中宰相”?《本草经集注》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陶弘景,本草经集注

    提起南北朝时期的道救,就不能不提陶弘景这个名字。他是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医学家、炼丹家、文学家。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他从小就非常聪明,10少时读了葛洪的《神仙传》,为之深深吸引,便立志养生。15岁时,他就写了《寻山志》。20岁被引为诸王侍读,后拜左卫

  • 曾国藩的家风家训,是什么让他的后代一代比一代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曾国藩的家风家训

    曾国藩是晚清著名的大臣之一,他的成就对当时的清朝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他的家族也是同样的传奇,曾氏家族已经延续了十代,从来没有败家子,其中与曾国藩的家风家训有关。曾国藩留下的书不多,但一封家书却能充分展现他的知识造诣、道德修养和教子智慧。家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修身养性、交友会心、治军从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