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穆之是谁?他是怎么开始辅佐刘裕的?

刘穆之是谁?他是怎么开始辅佐刘裕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72 更新时间:2023/12/21 8:32:57

刘穆之,字道和,小字道民,东莞莒人,自称是西汉皇族的后裔,是否真实,当时已不可考。他的妻子是高门士族出身,由此可见,他的出身应该不会太寒酸。他从小就爱好《书》《传》,以博览群书而名闻故里。他和刘裕何无忌都有交往。

据说,刘穆之曾在扬子江的船上过夜。早上一位老妇人问他:“你昨天夜里是不是做了个美梦?”刘穆之以实相告。老妇人笑着说:“你一定能够当上宰相。”老妇人说完就不见了。

刘穆之心想,我都30多岁了,穷得连饭都快吃不上了,哪儿去当宰相啊。

不久,刘裕反桓玄,攻入京城。他对何无忌说:“我急需一名主簿,谁能胜任呢?”何无忌说:“刘道民最合适。”刘裕说“我也认识他。”立即就派人去征召他。

刘穆之这天一早就听见京城方向的叫喊声,不知出了什么事,出门正好遇到信使。他直视使者默不作声。过了好久,他才回家把平时穿的旧衣服改成军服去见刘裕。刘裕对他说:“我举大义,刚开始十分艰难,急需一名军吏,您看谁合适呢??刘穆之说:“贵府刚刚建立,军吏应该是有才干的人,目前应该没人能超过我。”刘裕大喜,说道:“您能自屈,我一定能成功。”

从此,刘穆之开始辅佐刘裕,跟着他南征北战,献计献策,尽心竭力。刘裕也把刘穆之看作心腹,每一次重大行动都和他商量。

此后不久,刘裕攻克建康,重新恢复了晋统。刘裕作为讨伐桓玄的盟主,自然掌握了处理朝廷大事的权力。刘裕出身戎旅,没怎么学过经学,论军事才能自然相当出色,化程度也不高,当时史臣称“高祖累叶江南,楚言未变,雅道风流,无闻焉尔。”让他处理朝廷大事确实也很不容易,刘裕就把系列大事全部交给了刘穆之。史称“诸大处分,皆仓猝立定,并穆之所建也。”

在之后,刘穆之短时间内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刘裕对他更信任了。

标签: 刘穆之刘裕

更多文章

  • 刘穆之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他为何让刘裕如此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穆之,刘裕

    东晋末年,尤其是会稽王司马道子执政以来,社会风气败坏,纲纪废弛,朝廷威严不再,高门大族胡作非为,平民百姓无以立足。虽然从王导以来,东晋主朝一直是宽纵豪右,但是到如今老百姓已经不能忍受了,这对政权而育也是很危险的。桓玄执政的时候认识到了这一点,但他虽然订立了繁密的法令,仍然没有见效。刘穆之处理朝政以后

  • 杜甫被称为什么?一个拥有很多头衔的诗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杜甫,诗歌

    杜甫被称为什么?一个拥有很多头衔的诗人从小到大我们背过很多杜甫的诗,那么杜甫被称为什么?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虽然杜甫在现如今的名气特别大,但是杜甫在世时的名气却远远不如现在。杜甫的诗总是有一种哀伤感,语言非常的朴实无华,但是内容多数都是以穷苦百姓为出发点,感叹民生的多艰,表现出圣

  • 刘义恭恃宠而骄,奢靡无度,为什么刘裕还纵容他?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义恭,刘裕

    宋武帝刘裕的第五个儿字刘义恭。他以小就聪明,容止可观。中书郎范述见到他,惊叹地说:“真是荆楚仙入啊!”刘裕对这个儿子非常钟爱,饮食寝起,常不离侧,刘裕生活很检朴,对儿子们的要求很严格,规定儿子们的饮食不能超过5盏盘,但刘义恭却例外,想取多少就多少,刘义恭也很乖巧,常多取一些送给兄弟们,所以兄弟们对他

  • 王弘和司马道子是什么关系?王弘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弘,司马道子

    王弘(379~32)字休元,琅琊临沂人,世族出身。他的曾祖王导是东晋宰相,他的父亲王瑜官至司徒,他自己也位居宰相之列。他们一家三代为宰相,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见的。王弘天生就是做宰相的料,因为他有这样一个家庭,为他准备了进身仕途的一切条件。王弘小时候长得像个女孩,弱冠之年,父亲就推荐他到司马道子手下

  • 著名开国功臣王弘,为什么陶渊明却不愿意和他做朋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弘,陶渊明

    刘宋建国后,王弘出任尚书左仆射。公元418年,王弘被派到江州当刺史,可酒扶摇直上,官运亨通。但王弘知道水满则溢的道理,一直谦恭退让。到江州后,他减轻了百姓的赋税和劳役,江州的老百姓也渐渐安居下来。在江州,王弘和陶渊明这一对相差30多年的人曾一度相处甚好。那时,王弘时常邀请庐山上的隐士到他的刺史府邸谈

  • 刘裕是怎么当上宰相的?刘穆之在什么时候去世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裕,刘穆之

    刘穆之分析道:“晋朝失政不是一天两天,又经过桓玄篡典位,天命已不在晋。您重兴晋祚,功劳太大了,功劳一大,就有高位,功大位高,就难以长期保持。以现在您的情况,岂能退让去做一个守边将领?况且刘毅孟昶那几位,跟您一样都是起自布衣,一起建功立业,本心都想扶助君王以取富贵,因为参与中定谋和举兵有先后,所以推您

  • 明朝第一驸马李贞,为什么他能获得赞拜不名的特权?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第一驸马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他的父母和兄弟大多在明朝建国前就去世了,所以他很珍惜幸存的亲人。朱元璋姐夫、明朝第一驸马李贞,并没有为明朝的建立做出很大的贡献,但由于他的谨慎,他能够担任很高的职位,甚至成为明朝唯一一个有赞拜不名特权的人。朱元璋有两个姐姐和三个兄弟,他是这个家庭的幺子。大姐嫁给了王七一,

  • 为什么谢灵运、裴松之、范晔三人会去编撰史书?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谢灵运,裴松之,范晔

    公元439年,拓跋焘统一北方,与南方的宋朝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史称南北朝。此时南朝宋的当朝皇帝为刘义隆。刘义隆少年有为,才智过人,然而现在却是今非昔比了。由于他沉溺于宫中嫔妃之中,几乎将身体完全弄垮掉了,连朝政也主持不了。只有把彭城王义康召进京都,维护朝纲。同时应召人京的还有刘湛、殷景仁,二人分别升任

  • 刘湛的结局是什么?南北朝诗人谢灵运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湛,谢灵运

    刘湛假借皇上之口命谢灵运、裴松之、范晔三人去修纂史书,但他深知几位大臣均非等闲之辈,还有些不放心。过了些日子,他借皇帝之名,询问修史进度。裴松之、范晔都手中拿着一个画轴来了。但令刘湛惊讶的是那个声称自己胜任不了的谢灵运也来了,而且手中也拿着一个画轴。刘湛不由得心中暗自得意,心想:你谢灵运到底斗不过我

  • 陶弘景为什么被称为“山中宰相”?《本草经集注》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陶弘景,本草经集注

    提起南北朝时期的道救,就不能不提陶弘景这个名字。他是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医学家、炼丹家、文学家。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他从小就非常聪明,10少时读了葛洪的《神仙传》,为之深深吸引,便立志养生。15岁时,他就写了《寻山志》。20岁被引为诸王侍读,后拜左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