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朱厚熜在位四十五年,是明朝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
朱厚熜能登上这个皇帝之位。实属幸运。当时,明武宗驾崩,武宗有又没有可以继承的儿子,所以内阁首辅杨廷和开始寻找皇位继承人,按照世袭制“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他只能把目光转向武宗兄弟,因其唯一的弟弟朱厚炜幼年夭折,后上推至武宗父明孝宗一辈。而孝宗两名兄长皆早逝,而且都没有儿子,四弟朱佑杬已过世,但育有二子,长子已死,只能立次子朱厚熜为帝,只能说朱厚熜简直是老天的亲儿子,气运逆天。
杨廷和亲自把皇帝的宝座移到他的屁股底下,没办法,除了他没别人了,这点他和杨廷和都心知肚明。而朱厚熜即位之后,内阁首辅杨廷和乃一界猛人,是三朝元老,性格镇静、沉稳,在朝中一呼百应,起初两人配合的也挺好,革除先朝蠹政,朝政为之一新。不过在嘉靖三年,因“大礼议”事件与世宗意见不合,被斗下去了。
杨廷和下去了,首辅要有人来坐,于是陆陆续续的首辅上台了,蒋冕、毛纪、费宏、杨一清、张璁,夏言,严嵩,徐阶等等。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张璁这个人,"大礼议"事件中重要人物,把一潭浑水搅得更浑的人物。张璁还是新科进士时,上疏朱厚熜,认为世宗即位是继承皇统,而非继承皇嗣,即所谓"继统不继嗣",并建议张璁建议朱厚熜仍以生父为考,在北京别立兴献王庙。想讨好朱厚熜的目的昭然若揭,不过这次他失败了,被外方到南京。不过也留下了个隐患,此后多名首辅因“大礼议”事件被罢官。
毛纪,因反对皇帝想要去掉加在父母名号前的本生称谓而被削职,冕
嘉靖三年二月进,五月致仕。蒋冕从政于弘治、正德、嘉靖三朝,嘉靖年间立为首辅,和杨廷和一样,蒋冕也是一个为民的好官,因议大礼时,因反对世宗为生父立庙被夺职削官。
宫廷上不停的挑起争斗,再调停,再换首辅,出了夏言、徐阶这样的名臣,一心为国。也有大名鼎鼎的第一奸臣!杀死夏言,迫害群臣。
群臣的斗争混乱,在用人上,明世宗"“忽智忽愚”、“忽功忽罪”,功臣、直臣多遭杀害、贬黜。为明朝的没落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