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史记》的?他为何入狱了?

司马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史记》的?他为何入狱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774 更新时间:2023/12/11 22:30:09

司马迁虽然有志为当时封建就治者作一番事业,但并不得志,只作了多年郎中小官。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司马谈死,三年后司马迁继父职作了太史令。司马谈临终时瞩咐他写史,他在作太史令后就开始,搜集历史资料,准备写作。但以后几年中他忙于“从巡祭天地诸神名山川而封禅焉”和参加太初改历等事。

太初元年修改历法是当时一件大事,司马迁并且主持其事。他和一些天学家在一起,制定了“太初历”,对当代和后世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大约在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太初改历完成后,他才正式开始《史记》的写作。

在汉武帝那样一个经过了长时期的休养生息的强盛的大一统的时代,有可能而且也需要产生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综括地记载当时和以前的历史。司马迁想继承《春秋》,褒贬当世,从而达到他为当时航治者效力的目的。他在《报任安书》里叙述了他在“陵之祸”以前的心情:“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他是企图从他的进步观点出发,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和学术思想等各个方面作一些“补做起废”的工作。这种心情在他的前一个时期对他的行动是起了支配的作用的。

后一个时期,司马迁的这种心情消失了。

汉武帝天汉三年,他遭“李陵之祸”,被捕入狱,受了宫刑,这在他一生中是一次很不幸的遭遇。汉武帝派李陵率五千人远出塞外,遭到了匈奴主力数万骑的围攻,李陵被俘投降。汉武帝治李陵罪,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了皇帝,因此获罪。

司马迁的思想从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他在狱吏酷刑的淫威下受尽了折磨。这些经历加深了他对于封建社会罪恶制度的某些方面的认识,也加深了他对现实生活某些方面的认识。

他在出狱后,作了中书令官。在狱中受了那样大的侮辱,他也想“引决自裁”,但为了完成他的不朽的着作,就“隐忍苟活”,对于汉朝统治者抱了决绝的态度。他的朋友任安劝他“推贤进士”,他回信谢绝了。

虽然这时期还在朝廷里做官,但他一心只在写完《史记》,并且在《史记》里发泄他的愤懑不平的情绪,以激动的感情来谴责历史上和当时的黑暗现象幷歌颂一些英雄和有气节的人物。

以后大约经过了五、六年,《史记》才完成。这位伟大的作家大约在武帝末年逝世。

标签: 司马迁

更多文章

  • 《史记》当中写了什么?司马迁为何批判当时的思想?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史记

    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历史着作。这部书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时代,总结了我国民族三千年发展的历史。共一百三十篇。“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本纪”是按帝王的进序和年代记述政治上的一些重要事迹。“表”是排比并列历代帝王和侯国周的一些大事。“书”

  • 庄辛说楚襄王,古人说话的艺术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庄辛说楚襄王

    如今我们身处职场,人情交往必不可少,则更需要注意说话的艺术,才能在职场中如鱼得水;古人则混的是动不动就掉脑袋的官场,在这方面更是手艺纯熟,有的人还因为太会说话,而名流青史。今天便来看一篇,庄辛说楚襄王,来看看古人的说话艺术。《庄辛说楚襄王》一篇,出自《战国策·楚策》,楚怀王被秦昭王扣押,他的儿子襄王

  • 张衡介绍,张衡的代表作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衡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北)人,他不仅是东汉时代一个重要的文学家,而且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杰出的科学家。张衡在青年时代曾经屡次被荐举和征召,都没有应征。作过南阳主簿。后来被征入朝,作中郎。又作过尚书郎、太史令、侍中一类的官。作太史令最久,前后十余年,他在科学研究上作出的贡献主要当在这个时候。

  • 司马迁为什么写《史记》?他是怎么描写刘邦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马迁,刘邦

    司马迁说他写《史记》的目的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即研究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以及历史的演变和发展,而他研究历史的方法是“原始察终,见盛观衰”注意历史事实的因果关系,认为在历史的兴盛时期已包含了衰亡的因素,这些都是他的唯物主义的见解,而且带有朴素的辩证法。在《史记》里,司马迁能够用当

  • 东汉时期蔡邕的《述行赋》写了什么?赵壹的著作有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蔡邕,赵壹

    蔡邕(182--192),字伯喈。作过郎中、议郎一类的官。在对诏中纠弹宦官和权贵,流放朔方。遇赦归,五原太守设宴饯别,邕不为礼。太守是宦官之弟,在朝廷陷害他,邕又“亡命江海,远迹吴会”,十二年才归。董卓强迫他入朝作官,作到侍中和中郎将。董卓诛,蔡邕闻讯叹息。因而被捕,囚死狱中。蔡邕深于经术,又熟悉汉

  • 《汉书》的作者是谁?《汉书》和《史记》有什么相同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书,班固

    班固的父亲班彪也是有名的学者。曾作《史记后传》六十五篇,《史记》以后西汉的历史。班固二十余岁时,在他父亲这部著作的基础上私撰汉史。过了几年,被人告私改国史,被捕入狱。汉明帝知道了他的“著作之意”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给他作兰台合史。以后他在兰台著《汉书》。《汉书》一共写了二十余年。班固后来跟随大将军窦

  • 建安七子是谁?其中王粲的作品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粲

    建安时代的作家除了曹操父子外,最著名的是曹丕《典论论文》中所列举的孔融、王粲、刘桢、陈琳、阮瑀、徐干、应瑒等七人,号为“七子”。在“七子”中,孔融年辈较长,政治态度与其他六人不同,他和曹操有矛盾,终于被杀。王粲等人则都依附曹操,王粲给魏国订立制度,陈琳、阮瑀都为曹操掌管交书。王粲等六人虽然出身经历各

  • 蔡琰蔡文姬介绍,她的《悲愤诗》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蔡文姬

    女诗人蔡琰,字文姬,是蔡邕的女儿,曾嫁卫仲道,丈夫死后无子,就回娘家居住。汉末军阀混战中,她被董卓部下所掳,后来又辗转流入南匈奴,居留十二年之久,做了匈奴人的妻子,生了两个孩子。建安十二年,曹操把她赎了回来,再嫁给董祀。作为著名学者蔡邕的女儿,蔡琰从小就受了良好的教育。《后汉书董祀妻传》说她“博学有

  • 曹植前期的作品有什么?是什么影响了他的作品风格?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植

    在建安作家中,历来最受人们推崇的是曹植(192-222)。现存作品以他的为最多,共有诗八十多首,较完整的散交、辞赋约四十多篇。曹植,字子建,从小就以才华为父亲曹操所赏识,并曾考虑过立他为太子。后来由于他“任性而行,饮酒不节”,使曹操改变了主意。曹操死后,曹丕和曹叡对他百般迫害,他名为王侯,实则囚徒,

  • 曹植的诗歌有什么特点?主要内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植

    曹植后期的作品多数还是抒写个人的不幸,但通过自己的遭遇,他对人民的疾苦有了深入的理解。在《谏伐辽东表》中,他曾经劝曹叙:“省徭役,薄赋敛,勤农桑。”他的《泰山梁甫吟》更直接为民生疾苦而呼吁。滨海地区人民的悲惨生活引起了诗人深切的同情。他只用几句简短的诗句,就把民生的情况,勾勒了出来。曹植不但能看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