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相如介绍,司马相如有哪些作品?

司马相如介绍,司马相如有哪些作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439 更新时间:2023/12/9 22:10:29

马相如(前179-前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

景帝时,他作武骑常侍。景帝不喜欢辞赋,他因病免官,往梁国。梁国集中了一批文士如邹阳、

枚乘等。他在梁国写了《子虚赋》。梁孝王死,又回到了蜀郡的临邛。汉武帝读了他的《子虚赋》,很叹赏说:“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他的同乡杨得意作狗监,把他推荐给汉武帝。他受到汉武帝召见以后又写了《上林赋》。在朝廷里获得一个官职。

汉武帝使唐蒙通夜郎处中(今贵州、四川境内),唐蒙在西南大肆骚扰,汉武帝使司马相如责唐蒙,又叫他写《喻巴蜀檄》,一面解释骚扰不是汉武帝的旨意,一面威胁巴蜀人服从汉明的命令。

有人上书汉武帝,说司马相如出使西南时受江贿路,司马相如因此失官。岁余又得了一个官职,但他“术尝肯与公聊国家之事。常称疾闲居,不慕官爵”。

从司马相如的生平看,他在汉武帝时代,最初曾经为通西南夷出力,他是热情支持这件事的。后来他失意了,对于汉武帝有些不满,因此“称疾闲居”。司马相如的一生,是由一个热心为统治阶级出力的人在受了挫折之后成了一个对现实有所不满的人。

司马相如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在过去封建时代是被夸大了的。封建文人把他和屈原司马迁并列,这是他们的偏见。但他还是一个有成就的作家。他的散文《蒯巴蜀檄》《难蜀父老》写得很苍劲,具有很明显的西汉散文的特色。司马相如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是辞赋。他的辞赋可以《子虚》、《上林》二赋为代表。

《子虚》、《上林》二赋虽然不作于同一个时期,但却有它的连贯性。《子虚赋》是写楚国的子虚在齐国的乌有先生面前夸说楚国云梦之大和楚王田猎的盛况,乌有先生批评他“奢言淫乐而显侈靡”,并且把齐国又夸耀一番。

《上林赋》是写亡是公听了子虚和乌有先生的对话,夸说“天子之上林”来压倒楚国和齐国,最后归结到反对奢侈淫靡。

这两篇的主要内答实际是写帝王贵族田猎之盛,司马相如在两篇作品的末尾加进了反对奢靡的道理。

标签: 司马相如

更多文章

  • 嘉靖与海瑞—和嘉靖帝正面杠的海瑞为何能安然无恙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嘉靖与海瑞

    明朝的著名的贪官不少,清官却在少数,其中最为大家熟知的便是海瑞。海瑞这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而嘉靖是明朝实际当权时间最长的皇帝。嘉靖与海瑞同时也是一对出名的奇葩君臣。嘉靖帝,朱厚熜,若按照世袭制“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原则,明武宗去世后,这个位置是轮不上他的,不过明世宗的儿子兄弟兄

  • 刘向、扬雄简介,他们有什么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向,扬雄

    刘向,字子政,本名更生,汉宗室。宣帝时和王褒等同献赋颂,但主要活动在元帝、成帝时代。他曾屡次上书弹劾宦官弘恭、石显和外股王凤等。他的上书都是利用地震等一些自然灾变来附会当时的政治现象,认为这是上天的警告。这是今文家的作风,他们企图在迷信色彩的掩盖下匡救时弊。刘向两次下狱。刘向的文章在西汉别具一格。保

  • 司马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史记》的?他为何入狱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马迁

    司马迁虽然有志为当时封建就治者作一番事业,但并不得志,只作了多年郎中小官。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司马谈死,三年后司马迁继父职作了太史令。司马谈临终时瞩咐他写史,他在作太史令后就开始,搜集历史资料,准备写作。但以后几年中他忙于“从巡祭天地诸神名山川而封禅焉”和参加太初改历等事。太初元年修改历法是当

  • 《史记》当中写了什么?司马迁为何批判当时的思想?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史记

    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历史着作。这部书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时代,总结了我国民族三千年发展的历史。共一百三十篇。“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本纪”是按帝王的进序和年代记述政治上的一些重要事迹。“表”是排比并列历代帝王和侯国周的一些大事。“书”

  • 庄辛说楚襄王,古人说话的艺术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庄辛说楚襄王

    如今我们身处职场,人情交往必不可少,则更需要注意说话的艺术,才能在职场中如鱼得水;古人则混的是动不动就掉脑袋的官场,在这方面更是手艺纯熟,有的人还因为太会说话,而名流青史。今天便来看一篇,庄辛说楚襄王,来看看古人的说话艺术。《庄辛说楚襄王》一篇,出自《战国策·楚策》,楚怀王被秦昭王扣押,他的儿子襄王

  • 张衡介绍,张衡的代表作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衡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北)人,他不仅是东汉时代一个重要的文学家,而且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杰出的科学家。张衡在青年时代曾经屡次被荐举和征召,都没有应征。作过南阳主簿。后来被征入朝,作中郎。又作过尚书郎、太史令、侍中一类的官。作太史令最久,前后十余年,他在科学研究上作出的贡献主要当在这个时候。

  • 司马迁为什么写《史记》?他是怎么描写刘邦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马迁,刘邦

    司马迁说他写《史记》的目的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即研究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以及历史的演变和发展,而他研究历史的方法是“原始察终,见盛观衰”注意历史事实的因果关系,认为在历史的兴盛时期已包含了衰亡的因素,这些都是他的唯物主义的见解,而且带有朴素的辩证法。在《史记》里,司马迁能够用当

  • 东汉时期蔡邕的《述行赋》写了什么?赵壹的著作有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蔡邕,赵壹

    蔡邕(182--192),字伯喈。作过郎中、议郎一类的官。在对诏中纠弹宦官和权贵,流放朔方。遇赦归,五原太守设宴饯别,邕不为礼。太守是宦官之弟,在朝廷陷害他,邕又“亡命江海,远迹吴会”,十二年才归。董卓强迫他入朝作官,作到侍中和中郎将。董卓诛,蔡邕闻讯叹息。因而被捕,囚死狱中。蔡邕深于经术,又熟悉汉

  • 《汉书》的作者是谁?《汉书》和《史记》有什么相同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书,班固

    班固的父亲班彪也是有名的学者。曾作《史记后传》六十五篇,《史记》以后西汉的历史。班固二十余岁时,在他父亲这部著作的基础上私撰汉史。过了几年,被人告私改国史,被捕入狱。汉明帝知道了他的“著作之意”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给他作兰台合史。以后他在兰台著《汉书》。《汉书》一共写了二十余年。班固后来跟随大将军窦

  • 建安七子是谁?其中王粲的作品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粲

    建安时代的作家除了曹操父子外,最著名的是曹丕《典论论文》中所列举的孔融、王粲、刘桢、陈琳、阮瑀、徐干、应瑒等七人,号为“七子”。在“七子”中,孔融年辈较长,政治态度与其他六人不同,他和曹操有矛盾,终于被杀。王粲等人则都依附曹操,王粲给魏国订立制度,陈琳、阮瑀都为曹操掌管交书。王粲等六人虽然出身经历各